异口同声是何意·出自于哪?

作者&投稿:屈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何足挂齿是何意·出自于哪?~

“何足挂齿”的意思是事情很不重要,不值一谈。
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秦二世(胡亥)慌忙召集一群儒生、博士,商量解决的办法。三十多个儒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家伙反叛朝廷,罪该万死,陛下应该发兵讨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秦二世听了这番话之后,竟然大怒起来。有一个十分聪明的待诏博士,叫叔孙通。他揣摩清楚了秦二世的心思。于是,他大谈天下的大好形势。
叔孙通对秦二世谈道:“这些儒生的话都没有道理。如今,天下统一,中央大权在握;郡守县令由朝廷任命,随时可以调动;销毁了天下的兵器,说明天下太平,没必要动用这些武器了。况且,朝廷上有贤明的君主,制定并向天下发布了种种法令,使天下人人各司其职,四方安定团结,百姓聚集在秦王朝周围,就像车辐集中于车毂一样,哪有敢于造反的人!陈胜这伙人,只不过是一群打家劫舍的强盗,干些鼠窃狗盗的事,根本不值得我们去谈论它。当地郡守、郡尉正在捕捉这伙强盗,陛下不足为忧。”秦二世听了叔孙通的这番话,非常高兴。他送给叔孙通二十匹帛,一套衣服,又正式封他为博士。儒生们对叔孙通的言行非常厌恶,纷纷谴责他。叔孙通向他们解释说:“如果我不那样说,是难逃胡亥虎口的!”于是,他从秦朝廷逃走了,起初是投奔项梁,后来投靠了刘邦。

异口同声的异是“不同的,众多的”的意思。

“异口同声”意思是说大家的说法完全一致。
此典出自《宋书·庾炳之传》:“昨出伏复深思,秖有遇滞,今之事迹,异口同声,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庾炳之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重臣,开始做秘书、太子舍人,后来升到侍中、吏部尚书,与右卫将军沈演之共同参与朝廷机密,大权在握,内外归附,势倾朝野。
庾炳之并无才学,也没有威望,大臣们心里并不服他。但他依仗皇帝的赏识,有恃无恐,根本不把同僚放在眼里。他性情急躁,听人家说话也显得很不耐烦,稍有不顺就训斥别人。他还有一个怪脾气,过分地讲究清洁,士大夫们来看望他,只要在他床上坐一下,客人还没有走出房门,他就叫家人擦席子、洗刷床面。因而大家都非常讨厌他。
尚书右仆射何尚之,常常向皇帝揭露庾炳之的过失,并劝皇帝说:
“这个人毛病那么多,这是陛下知道的,又为什么姑息他呢?他结交朋党,搬弄是非,伤风败俗,愿陛下圣决!”
皇帝却庇护庾炳之说:“小事嘛,不足以伤大臣……”
过了几天,何尚之又向皇帝报告说:
“庾炳之把朝廷官吏叫回家里归自己使用,又叫官吏整天为他奏琵琶。他到处接受贿赂,私买木材营造住宅,弄得满城风雨。”
皇帝有些相信了,对何尚之说:
“如果真是这样,就调他到丹阳去吧!”
何尚之回答说:“对于庾炳之的劣迹,大家是都异口同声,陛下不应该只念旧日恩情,而不顾国家的安危呀。他在朝廷上只能是灰尘掩盖日月,而不见一点增辉,陛下怎能不顾朝廷而迷恋他一个庸人呢?”
“好吧,那就免去庾炳之的官职吧!”
皇帝终于忍痛割爱了。


异口同声是何意·出自于哪?
“异口同声”意思是说大家的说法完全一致。此典出自《宋书·庾炳之传》:“昨出伏复深思,秖有遇滞,今之事迹,异口同声,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庾炳之是南北朝时期宋朝的重臣,开始做秘书、太子舍人,后来升到侍中、吏部尚书,与右卫将军沈演之共同参与朝廷机密,大权在握,内外归附,...

异口同声是何意
异口同声的异是“不同的,众多的”的意思。

异口同声是何意
异口同声的异是“不同的,众多的”的意思。

求穿越的女尊文,一女多男的
内容介绍: 闺房术之秘籍:“第一步——脱光光。”“第二步——张开腿。”“第三步——嗯嗯嗯。”一屋子的美男你看我,我看你,异口同声道:“嗯嗯嗯,是何意?”“嘿嘿,待会你们就知道了!”顿时,美男化成色女,扑倒之。◆◆◆ 世人只知他是闻名于世的调教师——调教男子闺房之术的大师。上...

通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烛之武退秦师》体现两位君王对纳谏的态度和...
逢孙(异口同声唱)(调按《不能没有你》)不能退兵啊——是我唯一的语言! 百里奚 两位将军随我来。(抚二人背至营门外) 烛之武 百里先生……(掏出金砖若干) 百里奚 (大怒)你把我百里奚当什么人了——(往台下指)有刺客! (劈手夺过金砖,对烛之武说)好说好说。 [杞子逢孙满头大汗回来] 百里奚 (抱歉地)唉...

何足挂齿是何意·出自于哪?
“何足挂齿”的意思是事情很不重要,不值一谈。此典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秦朝末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攻城略地,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秦二世(胡亥)慌忙召集一群儒生、博士,商量解决的办法。三十多个儒生异口同声地说:“这些家伙反叛朝廷...

三石之弓是何意?出自于哪?
宣王之情,所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用九石,岂不悲哉?这段话意思是说:齐宣王喜欢射箭,非常喜欢听别人夸赞他能使用强弓。他曾使用的不过是拉力三石的弓,故意拿给左右的臣子看,左右的臣子一个个试着拉,只拉开一半就停下来,都异口同声地说:“这弓拉力不下九石,除了大王谁能使用它?”其...

好玩的笑话,要超好笑哦!谢谢
6.别说我很高傲,只昰我拒绝与禽兽打交道!7.都说女人是衣服,姐是你们穿不起的牌子.9.姐从来不说人话,姐一直说的是神话。10.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11.世上只有妈妈好,爸爸也不错。12.性别:男,爱好:女 13.还没来得及去沾花惹草,就被人拔光了.14.你是我的优乐美这样我喝完就...

如何把《烛之武退秦师>>写成剧本?
秦穆公 (甩袖)那又是何意?烛之武 为了秦国的发展前途,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大王——我是来请您退兵的。(从旅行包里拿出一地球仪,快板)您来听,我来讲——郑国深居晋东方,秦国又居晋西方,东西相距数千里,遥遥相望不可及。秦国助晋来灭郑,两国至,郑既亡,晋侯岂肯分郑疆?郑国归入...

放马的散文
异口同声的这样说,此时回家已经不赶趟了,我硬着头皮说:“咱给它接生吧,野马在野外生产不也没人管吗,也生完了”。 玩的兴致顿时消散,全都聚过来研究接生的问题,我清醒的知道必须留两个人看着其他马,别这边接生那边马跑了,很难往回抓的,我安排俩人去照顾别的马,这边把来在家时带的麻袋都铺上,拾来甘草,准备...

索县19396816013: 请问“异囗同声”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
蹉儿扶正: 异口同声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示例】:众人~地叫着:“罚!罚!” ◎巴金《家》十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索县19396816013: 异口同声成语解释 -
蹉儿扶正: 异口同声成语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 异口同声:[ yì kǒu tóng shēng ] 详细解释 1.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2. 【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3. 【示例】:众人~地叫着:“罚!罚!” ◎巴金《家》十三 造句: 1、大家异口同声地称赞她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 2、所有的人异口同声发出一声低低的惊叹. 近义词:一辞同轨, 众口一词, 不约而同, 同声一辞 ,一口同声 反义词:言人人殊 ,众说纷纭 ,各执己见, 智者见智 ,聚讼不已

索县19396816013: 异口同声的意思 -
蹉儿扶正: 异口同声的异是“不同的,众多的”的意思.

索县19396816013: 异口同声和寡言少语是什么意思 -
蹉儿扶正: 异口同声: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例句:老师刚走进教室,同学们立刻起立,异口同声喊道:”教师节快乐!“寡言少语:言语很少.形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也形容心情沉闷,不爱讲话. 例句:她向来寡言少语,总是自己一个人坐在那棵树下,静静地翻看着手里的书.

索县19396816013: 四口同声是什么意思 -
蹉儿扶正: 应当为;异口同声.下面是对异口同声的解释,希望对你有帮助. 【解释】: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自】:《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示例】:众人~地叫着:“罚!罚!” ◎巴金《家》十三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索县19396816013: 形容很多人说同样的话的词语 -
蹉儿扶正: [辨形] 异;不能读作“yī”;阻之者众.形容人们的说法完全一致;大家~地说;一定要在考试竞赛中夺得好成绩. [语出] 晋·葛洪《抱朴子·道意》.~偏重在“异”;异口同声.也作“异口同音”.都形容人们说法一样;并云不可.不同的嘴...

索县19396816013: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
蹉儿扶正: 1. 【异口同声】yì kǒu tóng shēng 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形容意见一致.亦作"异口同音”.出处《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声,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浩然《艳阳天》第56章:“组织互助组那...

索县19396816013: 一口同声的一是什么意思 -
蹉儿扶正: 一口同声,成语,作谓语、定语,即异口同声,指从不同的人口中听到相同的话.出自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因天时尚早,复到街上访问本府政绩,竟是一口同声说好."

索县19396816013: 什么是成语及起源 -
蹉儿扶正: 词 目 异口同声 发 音 yì kǒu tóng shēng 释 义 不同的嘴说出相同的话.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出 处 《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示 例 众人~地叫着:“罚!罚!”(巴金《家》十三)

索县19396816013: 异口同声结构成语 -
蹉儿扶正: 同床异梦 - 南辕北辙 - 上行下效 - 东倒西歪 - 新仇旧恨 - 如出一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