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忍有度,不要逆来顺受说的是什么?

作者&投稿:函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家所说的隐忍指的是什么?具体指什么?怎么做?~

佛家所讲的忍辱,是无所忍而忍。
一切外加的诸般侮辱、苦恼苦痛,皆只是心中的现象,刹那生灭,因缘而生,因缘而灭,并无其体,都只是假有的名言法,从而保持心如泰山一般的如如不动,保持心的安稳、自在和快乐。
忍辱,既可以消除业障,又可锤炼心性。他人以下地狱的勇气,这般成就我们,以种种逆境考验加持我们,这样的因缘,是需要感恩的。所以,佛陀得道后,第一个度化的就是憍陈如尊者,就是《金刚经》上所说的那个曾肢解过他的国王。

若心中尚有所忍,则结果一定不是自伤就是伤人。伤人,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压抑忿恨,是为自伤,久成抑郁,消化系统、免疫系统都会受到极大的伤害。

真正做到无所忍而忍,这是地上菩萨的境界。证得诸法空性之后,便能三轮体空。无能忍之人,亦无所忍之人和所忍之事。

怎么做?很简单,就是转念。不如意的境界来了,赶快觉悟,当下如理思维,保持正知正念,保持心不为业力境界所牵动。久而久之,心的自在程度就会提升。六祖坛经说:一念迷,就是众生;一念觉,就是佛。我们在那觉悟一念的当下,就是本有佛性在大放光明。若起心动念皆能纯善,则佛阶为位不远矣。

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就是说做人做事,要能不怨不尤,因为你怨天尤人,反过来就会人尤天怨,那么一个聪明的人,一个有志向的人,要能立能达,是指什么?能立要有人生的原则,要有志向,能达就是做事情的智慧了。所以他解释,达者圆融也。什么最圆融啊?什么最圆融。太极最圆融,太极这个东西最圆融,最讲究四两拨千斤的智慧。
家训下部第一集《逆来顺受之法》。
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头,教育子女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面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个行动的智慧?比如说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家书》逆来顺受之法。有人听了奇怪了,逆来顺受不是什么好词啊,我们现代汉语里头,逆来顺受这个成语,多少有点贬义的意思,说这个人逆来顺受,说明怎么样?说明这个人性格很懦弱、很胆小、很怕事。但是曾国藩,在古汉语里用到的,这个逆来顺受,它是没有贬义色彩的,它就是讲应事的一种行动智慧,是一个纯客观的描述。他那个逆来顺受里头,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那么最懂得立身处世的曾国藩,为什么说在困难挫折面前,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呢?那么我们还是看一件事特别能说明,曾国藩这个“逆来顺受之法的智慧和内涵。
曾国藩在他的家训里头,教育子女的时候,特别强调一点,面临困难的时候,甚至是面临别人的刁难的时候,如何运用这个行动的智慧?比如说他就提到,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曾国藩家书》逆来顺受之法。
有人听了奇怪了,逆来顺受不是什么好词啊,我们现代汉语里头,逆来顺受这个成语,多少有点贬义的意思,说这个人逆来顺受,说明怎么样?说明这个人性格很懦弱、很胆小、很怕事。但是曾国藩,在古汉语里用到的,这个逆来顺受,它是没有贬义色彩的,它就是讲应事的一种行动智慧,是一个纯客观的描述。
他那个逆来顺受里头,到底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呢?那么最懂得立身处世的曾国藩,为什么说在困难挫折面前,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呢?那么我们还是看一件事特别能说明,曾国藩这个“逆来顺受之法的智慧和内涵。
2
在1860年10月份的时候。英法联军从天津登陆,一直打到北京城下,这时候咸丰皇帝没辙了,惊恐万急之中怎么办呢?带着他的三宫六院大小嫔妃,文武大臣开始逃,落荒而逃,逃哪儿去了呢?大家都知道,逃到热河的避暑山庄去了,现在你看京城不保皇帝危险。这在古代就有一个说法了,各地驻守的部队要紧急到北京去救皇上,保卫首都保卫皇上。这叫什么呢?古代有一个词叫“勤王”,所以现在一看咸丰皇帝危机了,北京危急了。然后咸丰皇帝赶快下旨,让各地部队到北京勤王。但问题是当时这个政府军,主要是八旗和绿营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所以咸丰皇帝第一个就想起了曾国藩来,赶快在逃难的过程中。下了一道圣旨给曾国藩,让他赶快北上勤王。
曾国藩这个时候,拿到这个圣旨的时候,马上眉头就皱了,为什么呢?眉头之所以皱起来,是觉得让他北上勤王德圣旨,有点古怪,古怪在哪呢?按道理咸丰让曾国藩带兵北上勤王,他应该是主帅。应该让他带兵啊,没有。没提这茬儿,而是直接点兵点将,这个圣旨就要求曾国藩手下的鲍超带霆军,五千霆军北上勤王,这个鲍超啊挺有名,字春霆。他原来手下的部队叫“霆字营”。但是他特别能打仗,打仗特别凶,后来也是曾国藩手下一员悍将。然后成为曾国藩的心腹,所以他所带的这个部队,号称霆军,特别厉害。这个咸丰让曾国藩北上勤王,不让曾国藩带兵,而且只点鲍超,只点鲍超这手下五千霆军,这实在太奇特了。
曾国藩就觉得纳闷啊,不合常理啊,然后赶快动用他的情报机构,过不了两天打探结果来了,为什么咸丰皇帝会下一道。特别奇特的圣旨呢?原来是有人给他出了主意,谁呢?僧格林沁手下的胜保,胜保这个人啊,曾国藩一想起来恨得牙都痒,为什么呢?胜保原来是满族镶白旗的统领,满族人出身也是贵族,他原来啊,这个人其实没有什么才能,但是这个人的机遇比较好,胜保参加过围剿北伐军,所以因功受到提拔,但是一提拔,这家伙就得意忘形了,结果犯了很多错,结果被皇帝一家伙贬到新疆去了,发配新疆,回来以后痛定思痛引以为戒,拼命的拍咸丰的马屁,后来咸丰又重新启用他,就让他到安徽战场,跑曾国藩地盘来了。所以这个胜保啊,他因为戴罪立功跑到这来的,他手上没兵啊。所以他就想尽了办法挖曾国藩的墙角,不是拉曾国藩的部队,然后就是搜降一些叛军啊,然后跟曾国藩抢地盘,跟曾国藩斗的恨厉害,曾国藩特别讨厌这个人,这个人本事没有,每次打仗都败,但是心眼特坏,特喜欢玩小动作,所以当时人,因为他每次打仗都败吗,又因为他的名字叫胜保,胜利的胜,所以大家都给他起个外号叫败保,刚好是个反义词。
所以这个主意是胜保给咸丰提的,曾国藩一看就明白了,这小子憋着坏,现在要勤王别的不说,现在要求把自己的霆军挖过去,这是什么?这个霆军调到北京之后,就归属胜保指挥,虽然名义上说是借的,但借人东西容易,还人东西就不容易了,是不是?什么时候还是我说了算,不是你说了算。我就一直借着,我就一直占着,你曾国藩拿我没办法,鲍军号称生力军啊,精兵啊对不对,这叫什么,这叫“鸠占鹊巢”,让曾国藩特气的是,这个鲍超啊他还是个二愣子,他除了打仗凶,他没什么政治眼光,他一看皇上下的圣旨。皇帝亲自点我,啊呀,这个心里极度膨胀,天天高兴的走路就跟飘一样,恨不得曾国藩立刻下令,带领五千霆军北上勤王。这家伙是个二愣子,嘴上又没把门的,曾国藩又不能给他说明其中的要害,是不是啊。所以费了老鼻子劲才把他劝慰下来,说你等着,然后曾国藩就琢磨,你看这事明显是胜保下的套,不能往里头跳,是不是,但问题是皇帝让你北上勤王,你要敢拒绝的话,你要知道,曾国藩当时是文坛领袖,儒家知识分子的领袖,是不是,儒家最讲究什么?忠孝节义啊,现在君上又危险,让你去救你还不去救,你这就万古骂名,对不对,你这个忠孝节义到哪里去了,所以这个名义上又说不过去。——进退为难,有时候是自己不慎,有时是小人纠缠,楞人莽撞
曾国藩非常为难,然后就写了一封信,加急快信送往湖北,交给湘军的第二大领导人胡林翼,问他怎么办?其实曾国藩之所以写信给胡林翼,也就是让胡林翼帮自己承担一下这个责任,他打定主意肯定不想去,明摆着是个套还往里面钻,把脖子往里头伸,拿不是傻瓜吗,但是这个罪名太大,所以写信给胡林翼,看看咱们这个领导班子一起来担这个责任,不说是不是啊,结果胡林翼很快回信。大出曾国藩的意料之外,胡林翼怎么说呢,胡林翼说:“疆吏争援,廷臣羽檄,均可不校;士女怨望,发为歌谣,稗史游谈,诬为方册,吾为此惧。”就是说朝廷上这些纷争没什么可怕的,问题是咱们不去勤王,是不是,老百姓的嘴巴和那个史官史笔下面怎么写,这种事那是遗臭万年的事,所谓千夫所指无疾而终啊,对不对,老领导老朋友这种事咱不能做,就算里头有套,就算是个陷阱咱也得往下跳,知识分子都爱惜自己的羽毛,都爱惜自己的名声,咱们这样的人能办这种事吗?所以胡林翼也劝他,要往套里头跳,要往陷阱里跳。
甚至一向飞扬跋扈,一向脾气非常拧的曾国荃,曾国藩的弟弟这个时候也写信劝他要慎重,不要一意孤行,但是曾国藩这个人啊拧起来,比他的那几个弟弟还拧,曾国藩就打定主意先死托死扛,但这个死扛,和明着拒绝是一回事啊,是不是啊,好在曾国藩这个人啊,经常能不耻下问,集思广益,胸怀若谷这一点了不得,所以他百般无奈的时候,就向手底下的幕僚征求意见,曾国藩手底下的幕僚都是他的朋友,一般是他的朋友,甚至是学生下级,一听老师为难个个都献计献策,但这帮知识分子,都是很迂腐的知识分子,大家都主张这个时候,一定要去北上勤王是不是,这是原则问题,有的人就跟着瞎起哄瞎嚷嚷。曾国藩听了半天突然发现有个家伙一直没说话,他一看这人没说话就觉得这人一定有话说,但不能当着这么多人面说,一定要私底下跟他说,所以当时就退堂了回到屋,皱着眉头就等着这人来,果然过了几分钟这人来敲门了,这个是谁呢?
3
这就是曾国藩唯一认可的私淑弟子,他寄予重大期望,也是刻意培养的政治接班人李鸿章。李鸿章当时只不过是曾国藩幕府中的一个文字秘书,说这个李鸿章开门进来未说话先一笑,曾国藩是他老师吗,说老师我有一计,可让老师既不违心又不为难,曾国藩一听年轻人啊口出狂言,直接就问他,你说勤王一事改不改去啊,李鸿章的回答出乎曾国藩意料之外,李鸿章一笑说勤王之说老师明鉴,这个勤王之说根本就是一句空话,曾国藩一愣,此话何讲,这是什么意思啊?
这个李鸿章说,老师你看这个勤王是为了什么,是因为皇上危急了,所以咱们得去勤王,但是皇上到底有没有危险呢?根本没危险,为什么呢?是因为这个英法联军他打进北京啊,他不是为了要皇上的命,他是为了要杀皇上占江山占土地吗?不是,洋人的特点是什么?他是为了追求利益来的,他是为了要白银要东西,他要东西,他要利益,只要他能得到利益的满足,他就会退兵的,况且咸丰临跑的时候,留一个人在北京这个人很关键,谁呢?奕,奕有个外号啊,他叫什么呢,他叫鬼子六啊,奕跟洋人的关系向来很好,而且擅长和洋人和谈,有奕在英法联军肯定最后能和谈成,所以勤王之说他是一句空话没必要,这个倒是出乎曾国藩意料之外,他没想到这一层。觉得眼前一亮,那就是说勤王没必要去了,李鸿章一听一摇头,老师你怎么能这么想,勤王不去那不是给天下骂名吗,咱们做人做到丢人丢到份了。
曾国藩一听,勤王没意义还非得去,你这不是白说么,等于没说。曾国藩也是老谋深算啊,然后不说话,等着看李鸿章有什么想法,李鸿章也不说话很得意卖关子,后曾国藩一瞪他,他看老师一瞪他,微微一笑站起身来,也不说话到书案上拿起笔来写了八个大字,哪八个大字呢叫“按兵请旨,切勿稍动”哎呀,曾国藩一看豁然开朗,这李鸿章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事过不了多久,北京那边鬼子六奕肯定和英法联军有个和谈,估计这会和谈都快差不多要成了,现在圣旨不是要调鲍超的霆军吗,直接去勤王吗这不太合常理,是不是。你应该赶快给咸丰请旨说勤王事关重大,一个鲍超只不过是我手下一员将领,恐怕不足以应命,我觉得应该湘军两大统领或者我曾国藩。或者胡林翼必须有一个人亲自带兵北上,来解救皇上您,那应该是我们做的事情对不对,至于是我曾国藩去呢?还是胡林翼去呢?这个的皇上您定夺,我们不好自己决定,所以赶快八百里加急公文请旨,李鸿章说这一请旨,然后旨意一回复,这一来一去他路上它得耗时间啊,所以这个时间,等到皇帝那边的旨意来了,我估计北京那边已经和谈了,这事就没意义了对不对,然后你看,咱们湘军的忠心也表了,到最后这个胜保的套子,你也不用跳进去了,其实你不用动。
呀呀曾国藩一听,这孩子太聪明了,这小子太贼了,所以曾国藩特别喜欢李鸿章,李鸿章后来就是我们以前讲过是不是,反出师门好几次,背叛过老师,但是曾国藩都原谅他了,重点扶持他,把他扶上马还送一程,一直到帮他开辟了晚晴的李鸿章时代,然后就按李鸿章的说法,八百里加急公文赶快请旨,然后曾国藩还紧急调动了上万人马,随时整军待发做出一副随时北上勤王德样子,果然请旨公文才去还没批复回来,鬼子六奕不负李鸿章的重望,已经在北京和谈成功了,英法联军就是为了利益在火烧圆明园,大肆劫掠一番之后推出北京,然后朝廷下旨不用勤王乐,原地歇着就行了。
从这件事以后曾国藩感慨啊,感慨万千所以他在日记里写过一段话:“古人办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世世有之,人人不免,借人之拂逆,以磨砺我之德性,其庶己呼。”就是说事掣肘之处,拂逆之端,这不是事情为难你,就是别人刁难你,从古至今要办一些大事,总要面临这种困难艰苦,甚至是别人的蓄意刁难,一个有大志向的人,曾国藩说的很冠冕堂皇,他说是借这种事磨砺我的品性啊,说的很冠冕堂皇其实是什么?
要训练自己,训练自己办事情的智慧,智慧说到底其实是什么呢?“百端拂逆之时”,“只有逆来顺受之法”,就是遇到困难遇到这种事情的时候,要多动脑,多化解少拒绝的一种智慧。但是曾国藩理解这个多化解少拒绝,还不止这件事情。——李鸿章分析的通透,当真是聪明绝顶。
4
关于这个多化解少拒绝主要有三点,特别重要的内涵。首先第一个就是从那个系统的角度来看,简单的拒绝,往往会对一个系统造成破坏。当然有人可能会说,你这也太夸大了,曾国藩哪懂什么系统论啊。他那个时候还没有体系论,曾国藩不知道这个概念,但不代表他没有这个意识,曾国藩说,“大凡办一事,其中常有曲折交互之处,一窃不通,则处处绑窒矣。”就是说办事的时候,这里头有许多环节他是一个整体,这里头就是一个矛盾汇集的地方,这个地方一处不通,一地方解决不好,满盘皆输,这个地方特别讲究做事的智慧方法得讲方法,不可凭意气,不能简单的拒绝了事。
简单的拒绝激化矛盾。不仅不会解决矛盾,很多时候还会激化矛盾,现在我们生活里头,很多人推崇一句话,要敢于说不,要敢于敢于拒绝,很多人推崇这句话,但我觉得过犹不及为什么呢?形式大于内容,胡林翼都劝他不能拒绝勤王。像嵇康怎么死的?正是简单的拒绝导致的。。。。嵇康弹琴《广陵散》,从容赴难。嵇康之死本因道不同不相与谋,而阮籍讲究得多,装傻。遇到这样的清况,就喝醉,司马昭也没办法了。嵇康是陕意思仇,为此送了生命,却不值得,这种拒绝难日角受。
第三,逆来顺受不早屈从,是化解。四两拨千斤的智慧。“大约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争圆融,行得通也。”一个聪明人要有志向,能达就是做事的智慧,圆融,像打太板一样。讲究四两拨千斤,踢皮球不解决问题,但太板却能解决问题。太极划动四两拨千斤,是化劲。这不是避让,退缩,为哭局境界的智慧。

我们提倡处世要学会忍让,但这种忍是有限度的,并非对一切都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在一些无关大局的问题上提倡忍,但在大是大非面前,在原则性的问题面前,决不能做“缩头乌龟”。要辩证地看待忍,要有所忍,有所不忍。

在现实中,并非一切都可以忍,也不是一切“忍”都可以无止境地接受,它是有限的。也就是说,要看这种“忍”是否对自己本身所追求的目标有好处。如果的确是有好处的,则应该“忍”,如果它会损害自己对理想目标的追求,则应该勇敢地进行斗争。

不该忍的忍,那是懦弱的表现;该忍的不忍,那是鲁莽的作为。做人懂方圆之道,自然处忍与不忍于胸腹之中。

有的人确实是性格上天生温和、善良,但要注意从维护自己的形象和利益出发。心里要清楚,对什么人可以忍让,对什么人却不能忍让。如果你的忍让带了“讨好”的味道,那就大错特错了。靠忍让去换得别人的好感,往往适得其反。除非你遇到一个非常善良的智者或者和你一样喜欢一味忍让的人。

一忍再忍,就会让人觉得你比较软弱,分不清是非。在忍让的同时,总会在是非问题上作些妥协,久而久之,你会发现有些时候自己也搞不清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马善受人骑,人善受人欺。”过于软弱和老实的人常常会成为别人拿捏和欺负的对象,所以在必要时必须给对方以痛击,让别人知道你并不是好欺负的。

吃柿子捡软的捏,生活中一些蛮横霸道的恶人之所以能得意一时,就因为社会上老实人太多。他们作威作福、发火撒气往往找那些软弱善良者,因为他们清楚,这样做并不会招致什么值得忧虑的后果。在我们身边的环境里到处都有这样的受气者。

一个人的软弱事实上助长和纵容了别人侵犯你的欲望。

人是应该有一点锋芒的,虽然不必像刺猬那样全副武装,浑身带刺,至少也要让那些蛮横霸道的恶人感到无从下手,得不偿失。

树立一个不好惹的形象,是确保自己不受欺侮的一条很重要的处世技巧。这一形象时刻提醒那些恶人,招惹我是要承担后果并付出代价的。

在社会中生存,事实上,只要你显示出你是一个不受欺侮的人,你就能够做到不受气。也许你不必处处睚眦必报,只要你能抓住一两件事,大做文章,让冒犯者品尝到你的厉害,你就立刻能收到一种“杀鸡给猴看”的效果。

首先,可以树立一个泼辣的形象。所谓的泼辣,便是敢说别人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敢为别人不好意思表现的举动。谁敢让他受气,谁当面就会下不来台。他敢哭敢闹、敢拼敢骂,口才好,又敢揭老底儿,所以,很少有人敢引火烧身,自讨没趣。

其次,树立一个实力派形象。塑造实力派形象就是要你在平时就要注意展示你雄厚的力量,比如,令人可慕的专业本领、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等,这些都会在周围的人群中造成一种印象,能量巨大,不发威则已,一旦发威则后果难挡。所以,人们一般不敢招惹这类人物,持有这种形象的人也很少受气。

总而言之,树立一个不好惹、不受气的形象是很重要的,有了这一形象,就好比是种下了一棵大树,从此,你便可以在树荫下纳凉了。

如果面对恃强凌弱者,放弃反抗,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只会使对方得寸进尺。只有勇于反抗,敢于斗争,才能使自己成为强者。

人类社会跟动物界相似,时有“弱肉强食”的现象发生,一类人总爱处处占别人的便宜,凌驾于弱者之上;而另一类人就是所谓的“受气包”,很自然地成了被人欺侮的对象。

须知,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受气包”。那些经常成为众人发泄对象的人之所以在不受气的道路上迈不开步子,往往是因为他们首先用自己的左脚踩住了右脚。他们从未做过一件自己想做但又不敢做的事,他们在第一次受气时就放弃了反抗,这一行为的反复便会形成一种心理定式和社会交往模式,而逐渐地把这种逆来顺受的生活当做了正常现象,而别人则认为你就应该逆来顺受。因此,你所受过的气越多,你就越可能受更多的气。

如何突破这种恶性循环呢?那就是要勇敢打破第一次,真正地进行一次反抗,让施气者认识到你并不是天生就该受别人气的。许多人选择忍气吞声,他们往往患得患失,怕这怕那,自己在主观上吓倒了自己。而无数的事实证明,挺身而出,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其实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跨过这道门槛,你会发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卸掉了精神包袱,你反而会活得更加自在。

不敢进行第一次反抗,你就永远不知道新世界的滋味有多么好。而有了第一次的反抗,尝到了其中的美妙,你自然就有动力去进行更多次的反抗。久而久之,你就会修正你的心理定式和社会交往方式,由一个甘心受气、只能受气的人,变成了一个不愿受气也不会受气的人。有这样一则故事,对我们就很有启发意义。

一名大学生由于天生比较胆小怕事,遇事过分忍让,因此,虽然班里的绝大多数同学对他并无恶意,但在不知不觉中总是把他当做是一个理所当然的应该牺牲个人利益的人,看电影时他的票被别人拿走,春游时他被分配给看包的任务……但在实际上,他心里非常渴望与别人一样,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利益和欢乐。

由于他的软弱和极度忍耐,这种事情一直持续了很久。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了,一向木讷的他来了个总爆发,一场十分精彩的演出又没有他的票。他脸色铁青,雷霆万钧,激动的声音使所有人都惊呆了。虽然那场演出的票很少,但是这位同学还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拿走了两张票,摔门而去。大家在惊讶之余似乎也领悟到了什么。

后来的日子里,大家对他的态度似乎好多了,再没有人敢未经他的同意便轻易地拿走他的什么东西了。

由于他突破了第一次,他也由受气者变成了一个不再受气的人。

在一些事情上,忍久了,自己也会觉得很压抑。很少有人能非常轻松地、愉快地一再忍让别人。大多数情况下,在心里总要作一番斗争。忍让的次数越多,越是痛苦。这种压抑的心情会带来很大的副作用,最大的不利是损害健康,同时也放纵了别人。一般来说,别人是不会把一再忍让当做适可而止的信号,相反却容易得寸进尺。妻子对丈夫越轨行为的一再忍让,只会使丈夫为所欲为,变本加厉,甚至他会某一天突然认为这是正常的。母亲对儿子不良行为的一再忍让,会使不懂事的孩子误入歧途。

试想一下,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正在扮演忍让者的角色呢,就清醒吧,你应该告诉自己在适当的时候要警醒一下别人,或在关键时候予以回击,不要让自己的原则受到侵犯。对于一些善意的玩笑,一时过火的行为,忍让一下可以显示你的涵养,但对于那些一贯性的、污辱性的甚至无赖性的侵犯,忍让就等于绵羊投降于恶狼面前。这时候需要的是反抗。即使知道反抗的结果可能断绝来往,甚至付出更惨重的代价,你也得奋力去做。即使你力不从心,或者可能遭来更大的侵犯,你也得坚强地去做,因为结果往往是邪不压正。不管结果如何,你要从维护自己的形象出发,给予迎头痛击,让他知道,该如何尊重人。

而一味的忍让只会让自己成为一个没有性格的软弱人,那样的结果我想是每一个人都不想要的。因此,需要改变自我,突破自我,就从今天开始吧。坚定起来,不要去做一味忍让的人。



总是逆来顺受,觉得自己多做一点没关系,那结果就是你不断地承担更多的压力,也许这些领导还不一定能够看得见。

作家杨大侠认为,主动作为胜过逆来顺受




如何与同事相处?
2.尊重对方劳动 与平等的姿态与人沟通,相信他的劳动是有价值的。同事我们也要相信别人获得的成绩是通过劳动获得的,不要眼红,更不可无端猜忌,应该在表示祝贺的时候,试着向人家靠近,学习人家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提高自己。3.要有协作意识 你想要得到别人的支持,首先你要给对方提供支持协作,然后再...

随遇而安和逆来顺受这两种生活态度有什么区别?
同时保持必要的抗争精神,才是我们在复杂世界中保持平衡的关键。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在每个岔路口,我们都应该选择那个既能让我们心灵得到慰藉,又能在困境中不断成长的道路。理解并掌握随遇而安与逆来顺受的精髓,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塑造人生的航向,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逆来顺受什么意思
二、深层次解读 这个成语背后的思想是建立在道家和儒家思想之上的。它强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要有一种积极应对但又不过于抗争的态度。不是消极地忍受,而是以一种理智和冷静的方式去接受现实,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三、应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逆来顺受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智慧。

为啥会有逆来顺受的性格
大多人都认为,有些时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管生活的事儿怎么来,不管外在的人怎么对付我们,我们只要“逆来顺受”就可以了。可是,我们不妨想想,“逆来顺受”有些时候是有用的,可难道要盲目地去“顺受”吗?其实,不见得盲目地“逆来顺受”能带来什么好结果。逆来顺受的本质是什么?那就...

同事之间可以做朋友吗?
1、同事之间性格和观念方面的差异使得彼此之间无法建立深入的关系。职场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观念,为人处事的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同事之间在性格与观念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彼此之间的共同点相对较少,这样的状态就使得同事之间很难建立起深入的关系。……虽然不排除少数同事之间志同道合成为朋友的情况...

逆来顺受是什么意思啊
明·高明《琵琶记·风木馀恨》:“事当逆来顺受,抑情就礼通今古。”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若是一个略略知趣的,见家主来光顾,也便逆来顺受。”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三回:从前受了主人的骂,无非逆来顺受。陈残云《山谷风烟》第三二章:“他想像不到...

逆来顺受的意思
1、逆来顺受的精神源于中国古代的道家思想,特别是庄子的“逍遥游”理论。庄子认为,人生在世,应该顺应自然,不要过分追求名利,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在面对逆境时,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柔克刚,化解矛盾。2、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影响,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所推崇的人生哲学。在现代社会...

态度决定一切,怎样将工作中逆来顺受的心态调整为心甘情愿?
抱着这样一种态度去工作,取得的成效必将微乎其微。既然如此,不如换一种态度来对待工作,把工作当作一种乐趣。当工作上干出一些成绩取得一些成就时,我们内心不是很快乐吗?倘若换一种思维,工作上逆来顺受也得干,干得还那么不舒心、不情愿,何不心甘情愿、积极主动地去把工作做好呢?

关于逆来顺受的句子
不会逆来顺受,不会轻易死心放弃,只希望别覆水难收,心如死灰。 十八、有时候,生活就是要逼自己变得逆来顺受,宠辱不惊。 十九、一直逆来顺受,这么多年,果然还是不习惯啊,要说世间有什么事物无法习惯的,就是逆来顺受吧! 二十、长大还有一个好处,我们对人生的不完美,无论是自己的不完美还是别人的不完美,...

逆来顺受,跟顺来逆受,到底有什么区别?
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而顺来逆受则是说别人对他好她却像别人要害他一般对待,就是叛逆,不接受别人的好意。二者根本就是相反的两面。望采纳,谢谢

嘉定区18517622675: 事事隐忍 什么意思呢 -
城童降脂: 隐:不申辩 忍:不抗争 全句:不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甚至遭遇故意的刁难与指责,也不申辩,不抗争.但这句话并不是表示逆来顺受之意,而是指将想法埋在心底,等待时机之意.

嘉定区18517622675: 过度的忍让是什么心理 -
城童降脂: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忍让一直是备受褒扬的词语.所以在人们理解中的忍让,是一门人生的学问.在纷繁的生活中,能够忍让是可贵的,但忍让并不意味着退缩不前或懦弱可欺,并不是面对误解、委屈甚至诽谤而无动于衷,而是为了顾全大局、...

嘉定区18517622675: 怎样学会忍耐 -
城童降脂: 学会宽容:做有包容心的人,需要胸襟开阔.胸襟是否开阔也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大事的重要标准.胸襟狭小的人,只能看到蝇头小利和眼前利益;胸襟开阔的人,往往眼光高远,不计小利,以大局为重. 一个人的胸襟如果足够开阔,那么他...

嘉定区18517622675: 居里夫人说:”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逆来顺受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
城童降脂: 逆来顺受是指接受现实的困难和折磨,不愿意反抗和改变.居里夫人的逆来顺受是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理的待遇采取忍受的态度,表现了居里夫人不惧困难,把苦难当做前进动力的乐观精神.

嘉定区18517622675: 逆来顺受,跟顺来逆受,到底有什么区别? -
城童降脂: 逆来顺受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而顺来逆受则是说别人对他好她却像别人要害他一般对待,就是叛逆,不接受别人的好意. 二者根本就是相反的两面. 望采纳,谢谢

嘉定区18517622675: 《我的信念》居里夫人说:“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请想想“逆来顺受”在文中是什么意思,你是如何理解的? -
城童降脂: 逆来顺受,就是做人要学会忍受很多,因为人的一生会遇到不尽其数的磨难,必须学会接受现实,用坚强的意志去承受它.

嘉定区18517622675: 逆来顺受是什么意思啊,男朋友说不喜欢我逆来顺受的样子我很不懂 -
城童降脂: 首先,我得说这样的人现在很少了,逆来顺受好的来说就是脾气好,坏的来说就是懦弱,没主见,别人说什么都好.所以一定要好好掌握,发挥好的一面,让它变成你的优势.

嘉定区18517622675: 宽容和逆来顺受的差别是什么? -
城童降脂: 逆来顺受是被迫的、被动的、屈服的,是无能、懦弱、无奈的表现. 而学会接受则是主动的、宽容的,是经验、智慧的表现,两者看似相似,实则差别很大哦.还是要看那人撒. 如果你自己觉得和他(她)能处的来的话.那就无所谓了撒

嘉定区18517622675: 怎样解释逆来顺受?
城童降脂: “逆来顺受”,也并非胆小无能,而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理性的退让和宽容.俗话说得好,宽容自熄无名火,心胸放开乐自来.

嘉定区18517622675: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啊 -
城童降脂: 意思是:放下期待就是对一切人和事,按照他本来的样子完全接纳,没有不满;而不是执着你所认为的样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