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所讲的入世出世作何解

作者&投稿:第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佛教的出世与入世~

出世之说,是指佛教不关心现实问题。我接触的人中,持此论的很多。可以说,占了主流。
但自己感觉,此论似不太完全。以我这初窥堂奥的水平,也说不清楚。就一直不曾与之置论。今既蒙垂问,便就我所知表述一下,也就教于列位高明。
从佛教教义的总旨“四谛”(苦、集、灭、道)来看:
“苦谛”是指人的身心遭受的苦难;“集谛”是指苦难根源的总合;“灭谛”指苦难及苦难之根源的熄灭;“道谛”指解脱苦难的方法。在佛经中,把受苦的众生比作病人,“苦”是病态,“集”是病源,“道”是医治的方法,“灭”是健康的恢复。我个人理解,从学佛的总旨来看,是研究和解决众生在现实世界里的问题。这是入世的学问吧?
佛教的一切都是“立足当世,着眼未来”。不立足当世,就是脱离个人和现世的实际;若不着眼于未来,就是缺乏理想。佛教不承认“上帝创世”,即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没有什么万能的神佛来决定和安排。佛教主张“业创世”。佛学中所谓“业”,就是指人的思想行为动作。我理解,就是充分肯定人在世间的作用。因此,佛家强调因果。所谓因果,说的就是善恶报应。就是说人的思想行为动作所必然会引起的后果。相较于主张世间的一切事物都由万能的神来决定和安排的宗教,个人以为,佛教的入世观还要明显一些。
佛家以大慈大悲的胸怀立誓要普渡众生出苦海,提倡舍己为人的自我牺牲精神。不入世,怎么完成心愿?
在中国佛教中,主张入世觉悟的主要代表是六祖慧能及由他开创的禅宗。在《坛经》中,慧能明确宣称: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他这里的离世二字,可否理解为出世?
《维摩诘经》中,也提出了“不舍道法而行凡夫之事”。
以上文字,不知能否说明,佛教理论中,均有入世之法?至于出世与入世那是主流,我以为,还得自己去证悟。

一、出世:
1、出生;产生
宋 陈师道 《谢寇十一惠端砚》诗:“诸天散花百神喜,知有圣人当出世。”
翻译:各位天神散花百神喜悦,是因为知道了圣人刚刚出生。
2、超脱人世。
宋苏轼 《书黄鲁直李氏传后》:“无所厌离,何从出世?”
翻译:没有什么所厌恶背离的,何来超脱人世一说?
3、指出家。
唐 皇甫曾 《秋夕寄怀契上人》诗:“真僧出世心无事,静夜名香手自焚。”
翻译:真正的僧人出家是没有心事的,还须自己用功,自己承当,他人替代不得,佛祖赐不得。
4、到人世间。
唐 柳宗元 《龙城录·任中宣梦水神持镜》:“此镜乃水府至寳,出世有期,今当归我矣。”
翻译:这个镜子是水府的宝贝,到人世间也是有期限的,现在归我来管。
5、谓出仕做官;立身成名
唐 李白 《窜夜郎于乌江留别宗十六璟》诗:“浪迹未出世,空名动京师。”
翻译:浪迹天涯这么久没有出仕做官,空有虚名惊动了京师。
6、超出世人。
唐 卢纶 《和张仆射塞下曲》:“调箭又呼鹰,俱闻出世能。”
翻译:可以调节弓箭又可以呼唤雄鹰,这是超出世人的能力。
二、入世
1、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他是个刚入世的雏儿。
2、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
其气浩然,常留天地间,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
翻译:那种凛然正气浩大磅礴,永远存留(在)天地之间,为什么一定要(问他的)面目形象是出世成仙成佛还是入世为人了呢?

扩展资料:
对于出世和入世的问题,儒家、佛家、道家具有不同的理解。
事实上,道家是讲入世的,尽管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无为的思想,但是,老子的“无为”并不是以“无为”为目的,而是以“有为”为目的,并且最终,“无为”会转化为“有为”。
儒家历来是入世的学问,但是儒家的入世是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就把入世狭隘化,只有为官才是入世。
所以,儒者热衷于做官,而对民间的入世持消极态度,更有甚者当了官反而为虎作倡,与当权者一起压制百姓。如此以来,儒家的入世成为了权力场上的角逐和官本位社会的奠脚石。
真正的出世的学问,其实是佛家。佛教的出世思想原则是悲不弃世,智不堕世,就是说,要认识世界的无常苦空、虚幻不实的本质而放弃一切贪恋之心,但需要有济世度众的大慈大悲心,不能放弃苦海众生,自求彼岸的涅盘寂静。
真正的佛家出世思想本质是消除贪恋之心,身处五欲之中而以智慧常保清醒,不贪恋荣华富贵,并不是厌恶和逃避现实,自求净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入世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出世

阿弥陀佛~回答如下
佛法真理,本不可说,出世入世,亦是假名。姑方便说,都归一心。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当知真心为出世,妄心为入世。出世是佛法,入世是世法。出世是空,入世是有。出世是法身,入世是报身。出世是真,入世是妄,然真妄丕一,离开入世,亦无出世。故六祖云离世无菩提。这种道理,要用心参究,才知道我佛慈悲应世之大事因缘。
初学佛者,只谈出世,不谈入世。而昧於佛法者,一味入世,不知出世。如此皆落边际。何以故?世法即佛法,离妄无真,离真无妄。而且佛法真实道理,入世就是出世,出世就是入世。故经云:“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又云:“如如不动。”当知出世入世,乃是体用不二之理。出世为体,入世为用,离体无用,离用无体。佛法真理,如是如是。而凡夫妄生分别,执著入世,则起惑造业;执著出世,则厌离生死。殊不知诸法如幻,生死亦了不可得。如来为破此等执著,故恒顺众生,示现种种方便,引其入道。其实应无所应,住无所住。其法身真心,十方遍满,妙用如如,正表出世。而其报身,本此真心,现示幻身,随机应化,正表入世。学佛人如果明白此理,住无所住,生无所生,无住无生,即是真心。真心是空,妄心是有,一切一切,有事无心,当下自在,何有出入。不过此理微妙,初学不易领悟,所以要从无住生心上用功。故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即是出世,生心是入世。无住生心,即是出世入世不二之妙心。
大乘佛法,不离入世,不废出世,故首在修心。修持不相应者,并非佛法不相应,因学人不肯在心上用功,故不明心地。不知何心是真,何心是妄;又不知真心妄心,即是一心;更不知一心之妙,亦不可得,所以修持不相应。修持不相应,则功不成,而用不彰。盖佛法真理不能悟到,其他道理亦难彻底,因此世道遂受影响。须知世道渐衰,并非世法不良,乃是人心不正所致。何以故?人心不正,则道心不立,以致舍真逐妄,舍本逐末,从流忘返,真理愈晦,世道愈衰。所以说事在人为,道在人行,世法佛法,理无二致。故儒家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如人人能本仁心,行仁事,入则仁慈仁孝,出则仁爱仁恕,以仁感仁,以仁而格不仁,何愁世道不仁。
迩来人士,鉴於国势不振,遂疑固有文化无济实用。其实中国文化最高,道德尤胜。儒家之修齐治平,於入世之道已臻其极,而大乘佛法涵盖一切,普济群伦,并行不悖。不过近代以来,欧化东渐,学术虽新,但迷於唯物,忽於唯心,只知入世,不知出世。而国人炫其功利,对於固有文化,多半不肯深入研究,以致人心江河日下,而世道愈以浇薄。若欲挽救世道,即当先救人心。欲救人心,亟应宏扬佛法。何以故?佛法无边,不住无为,不著有为;不舍出世,不离入世;不偏唯心,不偏唯物。以一切法无我之真心,运用一切法;以一切慈悲之心量,应付一切人。如此则万物得所,自然成化矣!兹有一偈,以揭其要:
佛法与世法本来不二法
心善是菩提心恶是夜叉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云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可见佛法不离世法,只在善与不善之分耳。然法无自性,善与不善,全在一心。心正则法善,心邪则法不善。以出世无我之心,行入世利他之事,一切法皆是善法,善法即是菩提。不然,则一切法皆非善法,非善法,即是夜叉。
欧美科学,偏於物质者,其善与不善亦然。就其资生工巧,有益人类言之,亦是菩提。就其新奇战具,毒害群生言之,则无异於夜叉。然此等战具,在发明者之本旨,是想与社会国家有利,然未想到世界人类之害,以致愈演愈烈,遂与发明本旨相乖。须知日造杀人之因,必结人杀之果,未来之惨,可想而知。推其原因,乃由偏执入世有为之用,而忽於出世无为之体。有用无体,偏於一边,而失平衡。其所以执入世忽出世者,盖以为无为落於空,不如有为生万有。其实空有不二。譬如一切生物,离空不生,离地不长。天生地长,正所以显空有不二之用。是故偏执於有,虽功效蓬勃一时,而物极必反,终非长治久安之策。中国文化本来甚高,消长之理,遍於人心。於是唯心之士,恶唯物之害,乃偏重精神。殊不知偏重物质,固然执有,偏重精神,亦是执空。执有执空,均非中正之道。当知精神是体,物质是用。若有体无用,所谈皆是无用之学;有用无体,所作皆是无体之事。无用之学,与无体之事,其弊相等。所以在此情形之下,除积极昌大固有之道德文化外,一面以精神运用物质,一面发展有益科学,以物质焕发精神,方合中正之义。
世俗以为学佛人不应谈世法,谈世法彷佛是开倒车。当知倒车就是顺车。何以故?法法圆融,兼含互摄。入世固含出世,出世亦不离入世。入世出世,尚是假名;倒车顺车,更是戏论。故经云:无有定法可说。总之,佛法真理,不离世法,出世入世,全在自心。心正,入世亦是出世;心不正,出世亦是入世。六祖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慧明悟境有限,方便贡献,只备大家作一参考而已。

再者,每个人都应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业;先具备出世的般若,再提起入世的精神。为什么要先有出世的思想,然后才能做入世的事业呢?因为没有出世的思想,在人间从事事业,会有贪嗔、执着;有了出世思想再做入世事业,就等于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怕死,见到金钱不动心,遇到生死无所惧,要具备这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力量,就要有出世的思想境界。
一个人如果了解以下几点,就能体悟出世的思想:
(一)对人生要有无常的警觉:
世间众生,都有好生恶死的观念,其实人生数十寒暑,正所谓电光石火刹那即过,沧海桑田恍如朝露,我们如果对世间兴起无常之感,对人生有苦短警觉,就会有出世的思想。
(二)对物质要有远离的看法:
世间众生,几乎都喜欢金钱财宝,所以苦经营、贪敛聚集,一旦撒手命终,黄土盖棺抱恨无奈;“物质有穷、欲望无尽”,金钱财宝本为人所用,够用就好,吾人不能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终身为物所役,只是做物质的奴隶,有了出世的思想,则能超然物外。
(三)对情爱要有淡化的观念:
情爱固然令人神迷心荡,但是爱情也常给人带来不少烦恼;因为爱,滋生多少是非、牵挂,甚至把人推进毁灭的深渊。“爱念不去除一分,道念不能增加一分”,佛教不是要人舍弃情爱,而是主张以智化情,以般若智慧化情爱,不为情爱所苦。
(四)对自己要存不满的要求:
众生之我贪、我执、我嗔、我怨、我妒、我私等等,都是缺陷,都是业障,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要知过能改才会增进道德人格。
“以退为进”就是以出世的思想,来开创入世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具备“对人生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对情爱有淡化的观念,对自己有不满的要求”,那么,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就可以无动于心,所以说:一个人若想成就入世的事业,端宜培养出世的思想;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业。

世是佛对人世百态的一种盖称!代表着人世间的生活!
入世是你在人世俗间唠扰,受人间的各种苦痛,尝人间的各种冷暖.同样,也受人世间各种感情的困扰.
出世就是代表你超脱人世,不在受人世间各种纷扰.

你来到这个世界和你离开这个世界.


佛门所讲的入世出世作何解
“以退为进”就是以出世的思想,来开创入世的事业;如果我们能够具备“对人生有无常的警觉,对物质有远离的看法,对情爱有淡化的观念,对自己有不满的要求”,那么,遇到一些挫折、困难,就可以无动于心,所以说:一个人若想成就入世的事业,端宜培养出世的思想;先有出世的思想,再做入世的事业。

阿荣旗13064612036: "出世即是入世"如何理解? -
倚厕痰热: 出世与入世在佛家、道家、儒家和现代人的人生观中均有相关相近的地方,但也有区别. 1.现代人如果常说:用出世的态度或精神,来做入世的事业.这主要是态度方面的,或者说是世界观与人生观.就是人生在世,确实要很好地处理出世和...

阿荣旗13064612036: 出世,入世,何以解答 -
倚厕痰热: 出世和入世是佛家对尘世的两种不同的面对态度和修行观点, 一般来说,小乘佛法讲求出世,出世追求的是脱离凡世间的困扰和诱惑,寻找寂静清幽之所静心修行而达到高超的境界,出世要求修行者去除一切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无我我常,出世的终极目标在于渡己,即追求自身的解脱. 与小乘佛法相反,大乘佛法讲求入世,通过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

阿荣旗13064612036: 入世出世是什么思想及具体解释代表人物,主要思想精神. -
倚厕痰热:[答案] 出世:这是我们称之为小乘的,表现为佛教的早期型态.对于现实人生(无始以来生死相续),彻底反省思惟,而肯定为:在生死流转中的一切,是无常、是苦、是无我.也就是没有真正的永恒,真正的安乐,真正的自由.窥见了人生的本质──自我中...

阿荣旗13064612036: 何谓出世与入世
倚厕痰热: 出世是指解脱三届六道的束缚 入世则是指修行人对境练心 佛法在世间 不离世间觉 离世求菩提 恰如觅兔角 修行人应是虽入世而不被世间景象所迷惑 内心了了分明 一切随性随缘

阿荣旗13064612036: 何为入世,何为出世?
倚厕痰热: 心 得 解 脱 就 是 出 世 , 心 不 得 解 脱 就 是 入 世 .

阿荣旗13064612036: 佛教的出世与入世 -
倚厕痰热: 不是这样的.

阿荣旗13064612036: 入世 出世 什么意思 -
倚厕痰热: 入世的含义:1.步入社会;投身于社会 !2. 佛家语,与“出世”(脱离俗世)相对,生于世上!出世的含义:1、古代一种对世俗之事不关注的思想(如先秦诸子中就有入世和出世之分歧). 2、指出生于世. ...

阿荣旗13064612036: “出世与入世”是什么意思
倚厕痰热: “出世”是指超脱于世俗之外, “入世”是指活在尘世之中要接受现实.

阿荣旗13064612036: 何为:“ 出世 入世”?、、、 -
倚厕痰热: 凡:心身远离红尘就是出世,心身在红尘中就是入世.圣:菩萨为了救众生而入世,身入世,心不留恋红尘.出世也可以说出这个五浊恶世,出这个娑婆世界.

阿荣旗13064612036: 什么是出世,入世 -
倚厕痰热: "出""入"就是离去和进来的意思,而“世”则指凡尘俗世.出世表示一个人不再关心人类生活中大家都追求的功名、权位、财富等,出世的人希望超脱世人的生活,更多在精神上的追求;入世则相反,表示一个人渴望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出世入世我认为其实没有好坏区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和人生目标,我们应该尊重别人选择的生活,其实也是尊重自己选择的生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