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发展先后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作者&投稿:申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共有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是电子
管计算机的时代,在1946年到1956年。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第二个发展阶段是晶体管的计算机时代,在1956年到1964年。
第三个发展阶段是集成电路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在1964年到1970年。
第四个发展阶段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计算机时代,是1970年至今。

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
(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体积,重量,成本均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微型机。
(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
(3)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
(4)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实用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户。
(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多媒体技术崛起,计算机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之对应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实施当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宣布开始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普遍认为新一代计算机应该是智能型的,它能模拟日的智能行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继续向着微型化,网络化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先后主要经历了5个阶段。

第一台计算机:

第一台计算机是美国军方定制,专门为了计算弹道和射击特性表面而研制的,承担开发任务的“莫尔小组”由四位科学家和工程师埃克特、莫克利、戈尔斯坦、博克斯组成。1946年这台计算机主要元器件采用的是电子管。该机使用了1500个继电器,18800个电子管,占地170m2,重量重达30多吨,耗电150KW,造价48万美元。开机时让周围居民暂时停电。这台计算机每秒能完成5000次加法运算,400次乘法运算,比当时最快的计算工具快300倍,是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20万倍。

第一代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1946-1957)这一阶段计算机的主要特征是采用电子管元件作基本器件,用光屏管或汞延时电路作存储器,输入域输出主要采用穿孔卡片或纸带,体积大、耗电量大、速度慢、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维护困难且价格昂贵。在软件上,通常使用机器语言或者汇编语言;来编写应用程序,因此这一时代的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第二代计算机: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20世纪50年代中期,晶体管的出现使计算机生产技术得到了根本性的发展,由晶体管代替电子管作为计算机的基础器件,用磁芯或磁鼓作存储器,在整体性能上,比第一代计算机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程序语言也相应的出现了,如Fortran,Cobol,Algo160等计算机高级语言。晶体管计算机被用于科学计算的同时,也开始在数据处理、过程控制方面得到应用。

第三代计算机: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1)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成功制造了集成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2张)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成为计算机的主要部件,主存储器也渐渐过渡到半导体存储器,使计算机的体积更小,大大降低了计算机计算时的功耗,由于减少了焊点和接插件,进一步提高了计算机的可靠性。在软件方面,有了标准化的程序设计语言和人机会话式的Basic语言,其应用领域也进一步扩大。

第四代计算机:

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2014)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成功制作并用于计算机硬件生产过程,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性能进一步提高。集成更高的大容量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内存储器,发展了并行技术和多机系统,出现了精简指令集计算机(RISC),软件系统工程化、理论化,程序设计自动化。微型计算机在社会上的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几乎所有领域都能看到计算机的“身影”。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问世的。半个世纪以来,计算机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一种学科可以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相提并论。人们根据计算机的性能和当时的硬件技术状况,将计算机的发展分成几个阶段,每一阶段在技术上都是一次新的突破,在性能上都是一次质的飞跃。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主要特点是:
(1)基本逻辑部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使计算机体积,重量,成本均大幅度降低,出现了微型机。
(2)作为主存的半导体存储器,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容量越来越大;外存储器除广泛使用软,硬磁盘外,还引进了光盘。
(3)各种使用方便的输入输出设备相继出现。
(4)软件产业高度发达,各种实用软件层出不穷,极大地方便了户。
(5)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计算机网络把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6)多媒体技术崛起,计算机集图象,图形,声音,文字,处理与一体,在信息处理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与之对应的信息高速公路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实施当中。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日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都宣布开始新一代计算机的研究。普遍认为新一代计算机应该是智能型的,它能模拟日的智能行为,理解人类自然语言,并继续向着微型化,网络化发展。

1、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8)

电子管为基本电子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主要应用于国防和科学计算;运算速度每秒几千次至几万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

晶体管为主要器件;软件上出现了操作系统和算法语言;运算速度每秒几万次至几十万次。

3、第三代计算机(1964~1971)

普遍采用集成电路;体积缩小;运算速度每秒几十万次至几百万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 )

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运算速度每秒几百万次至上亿次。

计算机的发展先后主要经历了 A)大型机阶段、小型机阶段、微型机阶段、客户机/器阶段、互联网阶段 B)电子管阶段、晶体管阶段、集成电路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阶段


计算机的发展先后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2...

计算机发展历史是怎样的?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主...

计算机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
19世纪数学物理的另一项重大成就——傅里叶分析,对模拟机的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前期,相继制成了多种计算傅里叶系数的分析机和解微分方程的微分分析机等。但是当试图推广微分分析机解偏微分方程和用模拟机解决一般科学计算问题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模拟机在通用性和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并将...

计算机发展历史的节点(重要事件)
1992年,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出银河-II通用并行巨型机,峰值速度达每秒4亿次浮点运算(相当于每秒10亿次基本运算操作),为共享主存储器的四处理机向量机,其向量中央处理机是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自行设计的,总体上达到80年代中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它主要用于中期天气预报。1993年,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

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是什么?
1997年,银河-Ⅲ并行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98年,中国微机销量达408万台,国产占有率高达71.9%。1999年,银河四代巨型机研制成功。2000年,我国自行研制成功高性能计算机"神威I",其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具备研制高性能计算机能力的国家。

会计从业考试辅导: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奔腾机一般都是64位微处理器,它含有较丰富的多媒体扩展指令集。我国的长城、联想、方正等电脑制造商也在同一时期先后推出了自己的奔腾机。20世纪90年代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更为迅猛的阶段,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未来计算机将向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大...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计算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 晶体管、 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为主要器件的四个发展时代。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将诞生以超导器件、电子仿真、集成光路等技术支撑的第五代计算机。计算机总的发展趋势是朝着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化发展。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的计算模式
发展史 一:以单计算机为中心的联机终端系统 计算机网络主要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从20世纪50年代起步至今已经有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因为计算机主机相当昂贵。而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相对便宜,为了共享计算机主机资源和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了第一代的以单主机为中心的...

计算机发展史以及未来的展望?
🖥️🖥️初代机——加法器\/差分器 🌀这个时候计算机的发展主要涉及的是计算原理的研究,初代计算机的发明家自然是一个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他设计制作了加法器,后来经过改良,出现了可以进行四则运算的差分机。但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更像是高级一点的算盘,没有传...

电脑的发展历史
在以后60多年里,计算机技术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没有任何一门技术的性能价格比能在30年内增长6个数量级。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 电子管数字计算机 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其发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素蚀磷酸:[答案]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
素蚀磷酸:[答案] 第一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 第二代计算机 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 第三代计算机 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第四代计算机 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
素蚀磷酸: 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在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和人工智能化等几个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的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
素蚀磷酸: ENIAC诞生后短短的几十年间,计算机的发展突飞猛进.主要电子器件相继使用了真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引起计算机的几次更新换代.每一次更新换代都使计算机的体积和耗电量大大减小,功...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素蚀磷酸: 洋洋这里简单回答吧,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5-1656),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6-1963),第三阶段:集成电路计算机(1969-1971),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现在).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的经历了哪四个阶段? -
素蚀磷酸: 1.第一代计算机(1946年~1957年) 主要元器件是电子管. 2.第二代计算机(1958年~1964年) 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 3.第三代计算机(1965年~1970年) 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 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 采用大规模...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主要阶段?
素蚀磷酸: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已经历了四代,正向第五代智能化的计算机发展. 前四代计算机的特点是: 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的软件程序主要为机器语言. 第二代机是晶体管作为主要逻辑元件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了汇编语言且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诞生. 第三代机是由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程序使用状况是:操作系统和结构化程序设计语言诞生使用. 第四代机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计算机,软件情况为网络操作系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使用了.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发展经历几个阶级
素蚀磷酸:计算机的发展是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代叫做电子管计算机,其主要特点是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电子元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低,成本高,使用的是“定点运算制”,参与运算数的绝对值必须小于1;第二代叫做晶体管计算...

汉台区17343837619: 1.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
素蚀磷酸: 第一代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1958年左右.这代计算机因采用电子管而体积大,耗电多,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差; 第二代是晶体管时代,约为1958--1964年.这代计算机比第一代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数10倍,软件配置开...

汉台区17343837619: 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时代的特点是什么?
素蚀磷酸: 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1946-1956年电子管计算机的时代.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美国宾西法尼亚大 学,它由冯·诺依曼设计的.占地170平方 ,150KW.运算速度慢还没有人快.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ENIAC)...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