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哪里

作者&投稿:矣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哪里?~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下面的事,不同出处我都引一下: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遐想不已。《晋书》根据虞喜的记载略记为:“王质入山斫木,见二童围棋。坐观之,及起,斧柯已烂矣。”

北魏孝文帝时(471年一476年),郦道元在《水经注》卷四十《浙江水》引《东阳记》中云:“信安县有悬室坂,晋中朝时,有民王质,伐木至石室中,见童子四人弹琴而歌,质因留,倚柯听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质含之便不复饥。俄顷,童子曰:‘其归!’承声而去,斧柯崔然烂尽。既归,质去家已数十年,亲情凋落,无复向时比矣。”这记载较之虞喜所述,不同点甚多。郦道元的记述很具体、生动,但很显然,郦道元是北方人,所闻有异。虞喜是浙江余姚人,所述也早。应该说,虞喜的叙述更为妥当。

南朝梁人任防(460年一508年)的《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樵者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于质,如枣核,质含之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

《隋书·经籍志》载篇名为《洞仙传》中称:“王质,东阳人(信安当时为东阳郡所辖)也,入山伐木,遇见石室中有数童子围棋歌笑。质置斧柯观之。童子以一物如枣核与质,令含咽其汁,便不觉饥渴。童子云:‘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已烂尽,质便归家计已数百年。”

宋庆元年间(1195年一1200年),祝穆《方舆胜览》在说到衢州烂柯山时写道:“晋樵者王质入山,忽见桥下二童子对弈,以所持斧置坐而观。童子指示之曰:‘汝斧柯烂矣!’质归,见乡闾已及百岁云。”另有张君房所编著的《云航七鉴》等,也记载了此事。

明代记王质烂柯的文章很多,如寥用宾的《尚友录》、胡翰的《青霞洞天游记》、留文溟的《烂柯山记》等。明万历年间(1573年一1620年),国子祭酒萧良有在《龙文鞭影》中写道:“晋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含之得不饥。比还,斧柯已烂。至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后复入山得道。人往往见之,因名其山日‘烂柯山’。”

清初蔡方炳《增订文舆记》载:“衢州府山川:烂柯山,府城南,一名石室,道书谓青霞第八洞天。晋樵者王质入山,见二童子弈。质置斧而观,童子与质一物如枣核,食之不饥。局终,示质曰:‘汝斧柯烂矣!’质归家已百岁。

另外,余钰、刘兆元、王观文、周鸿、。顾元熙的《龙见壶稿》、《涤襟楼》、《宜园小品》、《芥园文集》、《兰因馆稿》等书中均有烂柯山王质观弈之事的专著。

民国十年六月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词典》载:“王质,衢州人。入山伐木,至石室中,见二童子围棋,质置斧观之。童子以物如枣核与质食之,便不觉饥渴。童子曰:‘汝来已久,可还。’质取斧柯烂已尽。亟归家,已数百年,亲旧无复存者。复入山得道。”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并没有典故,和其相同的是“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所写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

扩展资料:“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其意思为比喻的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通常是个与隔绝的地方。也就是字意为在山里呆一天,而外界的变化就象是过了一千年。可以理解为如下含义:
1、身处某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对外界变化毫不知情。
2、形容恍然领悟,茅塞顿开。
3、形容时间飞逝,光阴似箭。
虞喜,字仲宁,会稽余姚人,光禄潭之族也。父察,吴征虏将军。喜少立操行,博学好古。诸葛恢临郡,屈为功曹。察孝廉,州举秀才,司徒辟,皆不就。元帝初镇江左,上疏荐喜。怀帝即位,公车征拜博士,不就。喜邑人贺循为司空,先达贵显,每诣喜,信宿忘归,自云不能测也。
永和初,有司奏称十月殷祭,京兆府君当迁祧室,征西、豫章、颍川三府君初毁主,内外博议不能决。时喜在会稽,朝廷遣就喜谘访焉,其见重如此。
喜专心经传,兼览谶纬,乃著《安天论》以难浑、盖,又释《毛诗略》,注《孝经》,为《志林》三十篇。凡所注述数十万言,行于世。年七十六卒,无子。弟豫,自有传。
参考链接:虞喜 百度百科

出自《水经注》的《烂柯山传说》,源于晋朝樵夫王质上山看棋烂柯的故事。比喻时间流逝的极快

相传,晋朝中期有个樵夫名叫王质,家住衢城太白井旁,家有老母和一个年幼的弟弟,王质常年以砍柴为,他经常到衢城东南一山中砍柴,此山林深茂密,山中有一座巨大的石粱,它又形同石室而得名石室山。

有一天,王质到石室山中砍柴,在石梁下遇两童子(实为仙童)下棋,王质在一旁看了一盘棋,砍柴的斧头柄已腐烂,时间也过去数百年,回家后,家人已不复存在,王质重归石室山而得道成仙,烂柯山因此而得名。而山中一日,世间百年也流传开来,之后逐渐演变为山中一日,世间千年。

扩展资料: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在古书中很多地方都提到。东晋虞喜的《志林》、《隋书·经籍志》中的《洞仙传》、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人任防的《述异记》、宋朝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都有这种说法。

明清时期这样的记载就更多了,我们非常熟悉的《西游记》中就有“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记载。《封神演义》中的神仙,都是住在洞里的。



魏晋时期,因为玄学热潮,加上太平道、天师道等的渲染,一时间各种神仙学说遍布大街,于是这个时期的思想和著作都带着浓浓的仙风道骨,加上玄学的推波助澜,道家思想被宗教化,而后形成成熟完整的一整套系统。

这套系统就是一套成熟的神仙谱系,它承前启后,统合了先秦神话体系,巫术、秦汉方术、五行阴阳学说等,在魏晋时期又揉合了儒家的一部分、接着又汲取佛教的部分教义,形成了本土宗教体系。

因为包罗万象,所以一开始就受众颇多,士大夫也更加容易介绍,加上道家、道教难解难分,汉初又是以黄老之术治国,所以先天就有道教成长的土壤。萌芽于先秦的神仙传说这时候被系统,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努力,为了传道纷纷著书立说,将自己的理论书面化。

于是间,魏晋六朝的作品都带有强烈的神仙主义思潮,这种思潮除了大肆宣扬神仙的能耐、好处、长生不老、容颜永驻等等让保守生老病死摧残的凡夫俗子的向往,转而投身道门。

为了普及道法,传道者编撰了精彩绝伦的神仙小故事,然后讲给受众,以来展示道法的神奇,以来宣传神仙的美好。

是人就会怕死,都渴望长生不老,尤其帝王将相,生怕失去自己的荣华富贵,所以,就有神仙长生不老的故事应运而生,这一些故事往往直击要害:神仙都是不老的!要想不老就修炼成为神仙。

当然,他们没办法解释神仙为何长生不老,于是编撰出洞府仙山的时间和人间的时间不一样,然后总结出十个字: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大白话说就是,修炼成仙的神仙过一天,人间就已经过了千年,这么说吧,魏晋时期的千年前就是周幽王的时期。

这种说法在魏晋六朝的著作中屡见不鲜,虞喜的《志林》、《隋书·经籍志》中的《洞仙传》、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任防的《述异记》、宋·祝穆的《方舆胜览》等等都有这种说法。后来又被进一步的阐述,譬如麻姑传说里面的,沧海桑田也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唐朝的元稹则更加的引申为一首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比较诡异的是,这里说明,之所以神仙长生不老,主要是因为洞中的时间和世上的时间不一样,而且神仙体系没有阐述,洞中的神仙到了世上,是不是也能千年一日。世上的人到了洞中是不是也一日千年。

这时候就给别人留下一个悖论,长寿的是洞中,还是说是洞中的神仙?依据字面意思,显然洞中的时间和世上不一样,那么,人到了洞中自然就是一日千年了,犹如坐上了时光机。

或许说,这个洞是不少时空隧道,可以穿越过去未来,歪史认为,这不可能是隧道,因为没有一个神仙可以穿越到过去,好不容易修成神仙,穿越回去变成凡夫俗子?显然不可能的。所以不是。

最后还有一个悖论,既然洞中一日,世上千年,待在洞中的神仙是否知道世上的时间?抑或是,对于人一辈子几十年,而对于昙花,不过刹那间的绽放,本来时间维度就不一样,何必把不一样的事情偷换概念?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据北魏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千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 这个山就是衢州市烂柯山
这个故事就是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出处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樵夫看两位神仙干什么忘记了时间洞中方一日世...
1、在洞中度过一日,世上却已变迁千年,这是樵夫在偶然间目睹两位神仙下棋时,因太过投入而忘记时间的真实经历。2、"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一成语,出自东晋时期虞喜的《志林》。它讲述的是晋代樵夫王质上山砍柴时,偶遇两位神仙下棋,他驻足观看,不经意间,世间已历经沧桑,而他却依旧停留在...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是什么意思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在山林中度过的短暂时光,与外界相比,仿佛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意境。

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洞是不是时光隧道?
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说的是当世人巧遇神仙,只与他们呆上一会,再返回人世间时,人间早已过了十几年,甚至百年、千年。神仙之所以为神仙是因为他们并不生活在我们常人所生活的这个空间,他们的时间自然与我们常人这个空间的时间也就不一样,他们的时间过得比人间的快。文广通碰巧遇见神仙,只是...

古人说:“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这个洞会不会是传说中的时光...
这个洞的确有可能就是神秘莫测的时空隧道。我们都知道,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中,有这么一句话,叫“洞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据说,修炼得道的真仙,他的洞府之内,时空流速和外界有很大的区别;他在洞府中修行了一天的光阴,而外界,已经沧海桑田,万物变迁,过去了一千年之久。当然,这...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后面两句是什么?
闭眼观春秋, 一切皆是梦。典故:烂柯山 东晋虞喜在穆帝永和年间(345年一356年)作的《志林》:“信安山有石室,王质入其室,见二童子对弈,看之。局未终,视其所执伐薪柯已烂朽,遂归,乡里已非矣。”寥寥数语,把人物、事物、前因后果交代得清清楚楚。简练的文字中,又含藏丰富的意味,让人...

“天上一日人间百年”和“山中一日世上千年”仅仅是神话传说吗?_百度...
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中,常常有“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和“天上一日人间百年”的说法。在《西游记》里,人间和天上的时差则更大。书中第七十七回《群魔欺本性,一体拜真如》中,佛祖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也就是说,在西天灵山,山上一日,就已经相当于人间千年了。佛教根据功德多寡和妄心善恶将...

山中方1日世上已千年的横额是什么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的含义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是《狱中联欢》女牢的对联。 “数月”与“千年”的反差,突出了“世上”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暗示了全国即将焕然一新, 横额“扭转乾坤”更是把这一主旨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对联的隐喻意是:渣滓洞里的人,虽然被关起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外面的战势已经预示着共产党...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出自于哪里?
古希腊作家对这座城市充满敬畏,传说中的巴比伦悬空花园就建在这里,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圣经》中也有许多关于巴比伦的记载,其中《创世纪》11:1-9 讲述了巴别塔的故事,使巴比伦的声誉受损。尽管这些叙述都没有对巴比伦城做出很好的评价,但它们最终还是让巴比伦城在现代声名鹊起,并导致德国考古学...

山中方一日, 世上已千年。 闭眼观春秋, 一切皆是梦。
比如说吧,“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应该是一句老话了吧。可是,我们有几个人真正明白这句话的预见力是多么强呢!过去,我们都是按照别人的解释来理解:山中是仙人的环境,世上是俗人的场景。仙人们过一天,就相当于俗人过千年。如果你想长寿,那就去当神仙吧。如果你当上神仙,随便过上几天,就...

南川市19875602863: 山中一日,世上已千年出自哪里? -
纵哗普立:[答案] 围棋源于中国,相传围棋之根则在烂柯山.据北魏 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质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千年.因此后人...

南川市19875602863: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什么意思? -
纵哗普立:[答案] 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南川市19875602863: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什么意思? -
纵哗普立: 山中方两日,人间已千年 是指人事的沧桑巨变所带给人的恍如隔世的感觉故事说晋代王质砍柴的时候到了这山中,看到有几位童子有的在下棋,有的在唱歌,王质就到近前去听.童子把一个形状像枣核一样的东西给王质,他吞下了那东西以后,竟然不觉得饥饿了.过了一会儿,童子对他说:"你为什么还不走呢?"王质这才起身,他看自己的斧子时,那木头的斧柄已经完全腐烂了.等他回到人间,与他同时代的人都已经没有了.王质在山中逗留了片刻,人世间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故事因此常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人世间的巨变.儿童五言诗:“王子去求仙,丹成十九天.洞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醒世恒言》卷三十八里:李道人独步云门:“一路想道: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

南川市19875602863: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是什么意思? -
纵哗普立: 这是《狱中联欢》(罗广斌,杨益言所著小说《红岩》章节)一文中女牢的对联,这对联的隐喻意是:渣滓洞里的人,虽然被关起来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而外面的战势已经预示着共产党胜利在望.压迫人民几千年的三座大山终于要被推倒,因而才有了后面“世上已千年”这句话.

南川市19875602863: 看看这句话的意思 -
纵哗普立: 应该是:山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烂柯山”故事 《述异记》,晋王质上山砍柴,见二童子下棋,未看完,斧柄已烂,下山回村,闻同代人都去世了,自已还未变老.“山中方一日,世上几千年.”

南川市19875602863: 山中无甲子,世上已千年,今日何世?原文是什么 -
纵哗普立: 这是传说中的一句谚语,原文为:"山中无岁月,世上已千年."意思是指在深山老林中居住或修行,时间过得很快,而外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句话也表达了人们对出世隐居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南川市19875602863: 世间已千年 前一句是什么 -
纵哗普立: 山中方七日,世间已千年.

南川市19875602863: 【洞中方七日, 世上已千年】 西方古代有类似这种的典故传说么? 有哪些 -
纵哗普立: 原始说法是:山中(有的版本作“洞中”)中方七日(有的版本作“一日”),世上已千年.语出汉籍“烂柯山”的故事.说一个樵夫进山砍柴,见俩神仙对弈,看得忘了时间,等下完,发现自己手里的斧子把已经烂掉了. 洞中方七日,世上已...

南川市19875602863: "洞中才数日世上已千年"的典故出自那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
纵哗普立: “洞中才数月,世上已千年”原本出自憨山法师受佛祖开化,入定参禅的故事.是“洞中方数日,世上已千年”的活用. 古代印度人认为,梵天,即众生之 父、婆罗门教的主神,他一个白天就是一劫,等于人间43亿2千万年(另一说等于432万年)."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及"洞中方数日,世上几千年"等说法都来自佛教这一观念 出自《淮南子:烂柯》

南川市19875602863: 什么世上已千年 -
纵哗普立: “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