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秥是谁所创作?

作者&投稿:尉迟影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中秋月创作背景~

中秋月
作者: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
(1)银汉:即银河。玉盘:指月亮。
译文
夜幕降临,云气收尽,天地间充满了寒气,银河流泻无声,皎洁的月儿转到了天空,就像玉盘那样洁白晶莹。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赏析
这首小词 ,题为“中秋月 ”,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 》,则又涉及别情。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 ”,转觉清光更多。句中并无“月光 ”、“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 ,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今宵明月显得格外团 ,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语本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了。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 ,语言清丽,意味深长。《阳关曲》原以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为歌词,苏轼此词与王维诗平仄四声,大体结合,是词家依谱填词之作。

苏轼的《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这首诗作于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是《阳关词》三首之一,当时诗人任徐州知州。《苏轼文集·书〈彭城观月诗〉》:“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弟苏辙字)观月彭城(徐州州治),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由“方迁岭表”可以推断,此跋当书于绍圣元年(1094)作者被贬至岭南途中。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官员,“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
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太守、中书令等职,为与族弟王珉区分,人称“大令”。他先后娶郗道茂及新安公主司马道福为妻。太元十一年(386年),王献之病逝,年仅四十三岁[1]。隆安元年(397年),获赠侍中、特进、光禄大夫、太宰,谥号“宪”。
王献之自幼随父练习书法,以行书及草书闻名,但是在楷书和隶书上亦有深厚功底。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并有“小圣”之称。还与张芝、钟繇、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张怀瓘在《书估》中评其书法为第一等。[2]王献之亦善画,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目其画为“中品下”。


中秋秥是谁所创作?
王献之 王献之(344年-386年),字子敬,小名官奴,汉族,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生于会稽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东晋书法家、诗人、画家、官员,“书圣”王羲之第七子、晋简文帝司马昱之婿、晋安帝司马德宗的岳父。王献之少负盛名,才华过人。历任州主簿、秘书郎、司徒长史、吴兴...

元朝中秋秥和水村图是不是一个画是不是一个画?
是的是的是的是的呀。

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是谁的诗
作者:屈大均诗名:秋日自广至韶江行有作朝代:明末清初全文:芦荻将花雁未来,早秥初熟鸭船催。玄黄膏满三秋蟹,迎送咸潮向酒杯。禾未垂头正晾花,秋成望断海心沙。吾田远在茭塘曲,九日租船可到家。无端龙气起潖洲,卷去人家江上楼。幸未潮田败禾稼,秋分白露二秥收。不向池塘把钓竿,白头人...

无为而不为的意思是什么
出处: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七章》原文: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译文: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

杭锦旗18910604752: 中秋月是谁写的 -
冻修蛤蚧: 中秋月是谁写的中秋月,特指中秋节的满月,在唐诗宋诗中曾出现多首以之为名的篇章,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又名《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格律〗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

杭锦旗18910604752: 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介绍 -
冻修蛤蚧: 米芾(1051-1107?)一名黼,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祖籍太原(今属山西),徙襄阳(今湖北襄樊),寓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以母侍宣仁后藩邸,恩补浛光尉.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出知无为军.徽宗时擢礼部员外郎,出知淮阳军.所行多违世异俗,也称“米颠”、“米襄阳”.善画山水,自成一家,人谓“米氏云山”.书法得王献之笔意,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并称“四大家”.大观元年卒,年五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著有《宝晋英光集》八卷,《砚史》、《画史》、《书史》各一卷.词作有《强村丛书》本《宝晋长短句》一卷.

杭锦旗18910604752: 水调歌头,中秋 谁写的 -
冻修蛤蚧: 原文: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gé),低绮(qǐ)户,...

杭锦旗18910604752: 请问念奴娇·中秋是出自哪个朝代?谁的作品? -
冻修蛤蚧: 你好,是宋朝苏轼的作品念奴娇·中秋 作者:苏轼 朝代:宋朝 凭高眺远, 见长空万里, 云无留迹. 桂魄飞来光射处, 冷浸一天秋碧. 玉宇琼楼, 乘鸾来去, 人在清凉国. 江山如画, 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 举怀邀月, 对影成三客. 起舞徘徊风露下, 今夕不知何夕. 便欲乘风, 翻然归去, 何用骑鹏翼. 水晶宫里, 一声吹断横笛.

杭锦旗18910604752: 《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谁?后几句是什么? -
冻修蛤蚧:[答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杭锦旗18910604752: 中秋是谁写的啊是王阳明吗? -
冻修蛤蚧: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中秋》 (宋)戴石屏 把酒冰壶接胜游,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肯为狂夫照白头.

杭锦旗18910604752: 水调歌头·中秋的作者是谁?
冻修蛤蚧: 苏轼

杭锦旗18910604752: 中秋节是谁发明的啊?? -
冻修蛤蚧: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杭锦旗18910604752: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作背景是什么? -
冻修蛤蚧: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此词写于1076年中秋,此时的苏轼和他的弟弟苏辙(子由)已经四年没见面了.先秦有诗曰:“棠棣之花,萼胚依依.兄弟之情,莫如手足.”更何况苏轼与子由政见相投,互相支持.其早年曾与子由有过“功成身...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