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上看到“卧冰求鲤”这个成语,它有什么典故和含义?

作者&投稿:蛮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卧冰求鲤这个成语在古代是怎么来的~

ò bīng qiú lǐ]
卧冰求鲤
编辑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品名称
卧冰求鲤
作品别名
剖冰求鲤
创作年代
东晋
作品出处
搜神记
文学体裁
小说
作 者
干宝
目录
1 典故出处
▪ 搜神记
▪ 晋书
▪ 二十四孝
2 典故释义
3 主人公
4 典故扩写
5 后续
6 相关轶事
▪ 十孔藕
▪ 孝友村
7 传承意义
8 传说疑点
9 发生地
10 评说
11 其他信息

典故出处编辑

搜神记
《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晋书
《晋书》卷三十三 列传第三
王祥雕塑
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
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祥愈恭谨。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灸,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其笃孝纯至如此。

二十四孝
卧冰求鲤
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其中“卧冰求鲤”故事中的主人王祥被列为24孝子之一,足以证明该故事从元代起就传讲至今。
孝感动天戏彩娱亲鹿乳奉亲百里负米
啮指心痛单衣顺母亲尝汤药拾椹供亲
埋儿奉母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
怀桔遗亲扇枕温衾行佣供母闻雷泣墓
哭竹生笋卧冰求鲤扼虎救父恣蚊饱血
尝粪心忧乳姑不怠亲涤溺器弃官寻母
新编二十四孝图
王祥,晋朝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性至孝。
卧冰求鲤
其母早亡,继母朱氏,生子王览。朱氏偏爱亲生儿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尝后进。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至今犹存。
孝梯里中颂王祥
卧冰求鲤传四方
一片孝心感继母
王览效法敬兄长[1]

典故释义编辑
卧冰求鲤
王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从此,继母像变了一个人,对王祥非常好,王祥又去捉了几只黄雀让继母吃,继母病也渐渐地好了。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字字落实
至:极,很,非常
慈:慈爱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
牛下:指牛棚
炙:烤(肉);烤的肉
幕:帐幕.盖朱氏“求生鱼”“思黄雀炙”是乃病中不思食,故有此非常要求,又因王祥之至孝,故有“卧冰求鲤”

主人公编辑
王祥(184-268),字休征,琅琊临沂人,西晋大臣。王祥因孝名和功绩被加官晋爵,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寿终八十四岁,其孝名为历代所传唱。[2-3]

典故扩写编辑
卧冰求鲤扩写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王祥背着一大捆干柴,顶着大风,好不容易从山里打柴回到家里。他就觉得头疼发热,全身无力。刚一到家,他就异常难受地躺下了。
刚过片刻,继母走进房内。“王祥,起来,快去给我和你父亲把炕烧热!”
“我,可是……”
还没有等王祥把话说完,继母就大喊起来:“懒猪,还不快点起来干活!”
王祥只好强打着精神起了床,按继母说得去做。
这时,父亲回来了。继母立刻在王祥父亲面前谗言道:“夫君,祥今不知怎么回事,异常懒惰。方才我发现他没有烧炕就睡大觉了。真是岂有此理!”
父亲一听,立刻大发雷霆。他立即叫来了王祥,不问三七二十一就训斥道:“祥儿,今日你不干完活就睡懒觉。到底为何?”
“父亲,今日我……”王祥有口难言。平时,自己受再大的委屈,也从不顶父亲。
“以后不可这样,下不为例!”
王祥委屈地退了出去。
不久,继母感到心口忧闷,很不舒服。父亲叫来郎中,给继母号了脉。郎中开了药方,声称要治好这种病,只能喝鲤鱼汤才有会见效。可是,到哪去买鲤鱼呢?这个寒冷的季节,市场上根本就没有买鲤鱼的。怎么办?大家为此都在发愁。这时,王祥二话没说,自己便独自一人向村外那条河流走去。
“王祥,你到哪去?”父亲问道。
“我去村外那河上。”
“大冬天那里封冰,你去那里干什么?”
“父亲,你别管了!”
“那孩子肯定又是去那里玩了。你看看,要这孩子有啥用?这么多年,我看是白养了。我如今重病在身,他竟然跑出去玩,真是不孝之子!”继母说。
王祥来到河上,只见河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时,王祥脱掉了上衣,躺在了冰上。王祥硬是用自己的体温融化了一块冰。王祥敲开冰,只见冰下有好多鲤鱼。他不顾天气的寒冷,伸手就抓到了两条鲤鱼。
他高兴地把鱼带回了家。
“爸爸,有了,有鱼了,有鱼了!”
“哪来的?”父亲感到莫名其妙。
王祥就详细地介绍了得到鱼的过程。王祥的父亲和继母颇受感动,尤其是那继母,她羞愧不已,拉着王祥,羞怯地说道:“祥儿,你真是个好孩子,以前为娘错怪你了,以后我再也不会嫌弃你了。”
父亲也说道:“祥儿为人善良,宽厚待人,真令人钦佩!这下,你亲生母亲可以在九泉之下安息了。”
一时间,三人欢乐地相拥在一起,脸上绽放出了灿烂的笑容。

后续编辑
“在王祥卧冰求鲤之前,孝河本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而在王祥卧鱼的故事被千古传颂后,它便担负起了让孝文化像河水一样源远流长、滋润人心的‘任务’”。王伟勋是王祥的第四十八代孙,对于孝河,他有着深厚的感情。
在紧傍孝河而建的孝园里,记者看到了河边亭子里“晋元公王祥卧冰处”的石碑,碑后面刻着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据传,王祥卧冰处冬季河水不结冰,而其他水面则冰封如玉,“孝河凝冰”遂被列为“琅琊八景”之一。 “原碑是明朝嘉靖年间设立的,后来遭到毁坏,前些年村民们建造了这座亭子,又重新立碑。现在的孝友村也是为了纪念王祥的‘孝’和王览的‘友’,嘉靖年间由双湖村改名为‘孝友村’的。”王伟勋
说。[3]

相关轶事编辑

十孔藕
【十孔藕】专为孝心多出一孔
除了因王祥“卧冰求鲤” 而闻名,孝河所产的白莲藕也是一大特色,尤以肥、细、嫩、脆、甜最为出名。
清咸丰年间,孝河白莲藕被钦定为御膳贡品。有趣的是,孝河藕与别处不同,不但清脆爽口,鲜美异常,而且藕比别处的多出一孔,为十个孔眼,传说这是王祥的孝心所化,多出来的这一个“孔”,便是“孝心”。
2002年6月,孝河白莲藕被临沂市农业局评定为“优质农产品”,并注册“孝河”牌商标。2009年,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被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中国莲藕之乡” 荣誉称号,“孝河”牌白莲藕被授予“中国知名品牌”。[3]

孝友村
【孝友村】民风纯朴孝闻天下
在孝河北岸的“孝友祠” ,里面供奉着王祥、王览和王羲之的塑像。
68岁的退休教师王孝俊是王祥的第五十代孙,1994年重新修建孝友祠时,他是主要发起人之一。

孝友祠
多村民都会到祠堂去拜祭。清明前后,很多外姓人也来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来接受教育。[3]

传承意义编辑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当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后人的作用,弘扬‘孝文化’。中国现在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未完善,绝大多数老人仍靠子女晚辈赡养,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个现实问题。弘扬孝文化,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王孝俊说。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推为“二十四孝”之首,影响最为深远。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为了弘扬孝文化,白沙埠镇每年春秋期间,都会组织全镇中小学生接受传统孝文化教育,讲孝事、读孝书、听孝课、扬孝风,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3] 。

传说疑点编辑
首先是王祥的籍贯。晋朝官到太保的王祥只有一个,是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市),并非宋朝临川人蔡为善在《卧冰池记》中及后世所传:“临川王家村人。”
其次是有关王祥的孝道。据《晋书》、《三国志》、《资治通鉴》载:“王祥(184~268),字休征,琅琊临沂人,”“继母朱氏遇之无道,祥愈恭谨。朱氏子王览年数岁,每见祥被楚挞,则涕泣抱其母,母以非理使祥,览则与祥俱往。及长娶妻,母使祥妻,览妻亦趋而共之,母患之,为之少止。祥渐有时誉,母深疾之。”“汉末遭乱,祥隐居庐江三十余年,不应州郡之命。母终,(魏)徐州刺史吕虔檄为别驾,委从州事,州界清静,政化大行。时人歌曰:“临沂之康,实赖王祥;邦国不空,别驾之功。”“祥始出任,年过五十矣。”后累迁司隶校尉、司空、太尉。魏相国司马昭进爵为晋王,司徒何曾、司空荀凯邀太尉王祥同去祝贺,何、荀见司马昭即拜,独王祥以长揖代礼。王祥说:“吾等魏之三公,王、公相去一阶而已,安有天子三公可则拜人者!损魏朝之望,亏晋王之德,我不为也!”司马昭也对王祥曰:“今日然后知君见顾之重也。”晋代魏,以王祥为太保。“王祥所以可尚者,孝于后母与不拜晋王耳。”
以上是正史中有关王祥“孝道”的记载。在野史及其他资料中则有孙盛的《杂语》及《二十四孝图》详细记载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但未指称王祥为临川人及事发于临川。孙盛是东晋时候的人,其《杂语》曰王祥:“性至孝,后母苛虐,每欲危害祥,祥色养无怠。盛寒之月,后母曰:‘思食鱼。’祥脱衣将剖冰求之,少顷,坚冰解,下有鱼跃出,因奉以供,时人以为孝感所致也。”1979年出版的《辞海》记载:“旧民间流传有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

发生地编辑
卧冰求鲤处
在临沂城北白沙埠镇,一条东西流向蜿蜒数里的小河穿镇而过,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鲤故事的发生地-孝河。
“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
王祥卧冰求鲤处(有石碑为证)
推为“二十四孝”之首,影响最为深远。在孝河北岸的“孝友祠” ,里面供奉着王祥、 王 览和王羲之的塑像。
在临沂城北白沙埠镇,一条东西流向蜿蜒数里的小河穿镇而过,它不是一条普通的河,更源远流长地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来的优良传统——孝。它就是王祥卧冰求鲤故事的发生地:孝河。
【孝河】因王祥卧鲤而得其名,孝河又称孝感河,位于兰山区白沙埠镇境内。据《临沂县志》记载,孝河发源于茶山南麓之桃花岭,东南流经孝友村,至诸葛村汇入沂河。[3]
前后,很多外姓人也来祭祀王祥,有的甚至带着孩子来接受教育。

评说编辑
王祥的母亲去世后,有了后母朱氏。后母不慈爱,在王祥的父亲前数次说他的坏话。 谮 ,是诋毁的意思。由于这样,王祥又失去了父爱。一次,后母想要吃鲜鱼。当时天寒地冻,王祥就脱下衣服,躺卧在冰层上来求鱼。冰忽然自己化开,有双鲤跃出。王祥捉到两条鲤鱼,归家供养后母。
据说,后母不断刁难王祥,她要王祥捕捉黄雀烤给她吃。这是个很难做到的麻烦事情,但是由于孝的 感应 ,许多黄雀又自动飞到王祥的帐篷中,王祥又过了一坎。
后母还是不放过王祥。家里有一棵果树,据说是李子树,果实快熟了,后母要王祥看守着,不能让一颗果实掉到地上。因此遇到刮风下雨之时,王祥就会奔向果树,抱着果树哭泣,哀求果实不要掉落下来。
人心终究不是铁石浇铸成的,王祥的后母终于被一次次的孝行所感动,终至羞愧自己的行为,最后把王祥看成自己亲生的一样。
在《二十四孝》中有一个主题反复渲染,便是 感应 ,孝子的孝行会感动天地万物,并且得到好的回报。这则故事亦是如此,《卧冰求鲤》的故事再次为孝的 感应 提供了又一个例证。当然,这些 感应 的故事大多经过了加工、放大,故不必当真,但是从中可以抽取出一种核心的、合理的智慧,那就是侍奉亲人要顺从、宽容、忍耐,哪怕在刁难、刻薄之下,也能用自己真诚的孝行来化而解之。
另外这一则故事还突出了又一个主题,即子女与后母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这样的家庭中怎样来行孝呢?应该像虞舜、闵子骞那样,用自己的孝行和睦自己与后母、父亲以及同父异母兄弟之间的关系。
这个问题在《颜氏家训·后娶》中有专门的论述,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谈的,即告诫子孙,对于丧妻后再娶的事情要特别慎重。他举出好多的例子,其中说到周宣王时候的重臣尹吉甫有个长子叫伯奇,他的后母在父子之间挑拨离间,说伯奇对她有邪念,其父一怒之下将其放逐。伯奇作了琴曲《履霜操》表明心志。其父感悟,射杀了后妻,父子归好。比如又说到,曾子的妻子死了,他拒绝再娶,并对儿子说: 吾不及吉甫,汝不及伯奇。 有意思的是,西汉成帝时候的大臣王骏丧妻,也终身不娶,谓人曰: 我不及曾参,子不如华、元。 华、元,是曾子的两个儿子曾华、曾元。
在传统的《二十四孝别录》中还有一则《护兄感母》的故事,也与王祥有关,可以一起通读:
王祥弟览,字元通。母朱氏,遇祥不慈。览年四岁,见祥被挞,辄流涕抱护。及长,朱虐使祥妻,览妻亦往。祥渐有时誉,朱益恶之,乃祥。览知取饮,祥固争之,不与。朱恐览饮,急倾去。自后食,览必先尝,坐卧必同处。朱感而悔,爱祥如爱览。
这个故事很生动,就是21世纪的现代人读一下,恐怕也颇能触动情怀。王祥之同父异母弟王览,在四岁时候,见到其兄王祥被母亲鞭挞,常流着眼泪抱住王祥护卫哥哥。等到长大了,都娶了媳妇,朱氏虐待王祥之妻的时候,王览之妻也前往保护。王祥渐渐在当时有了声誉,朱氏更加厌恶他,于是想用毒酒杀害王祥。王览知道这件事情,便想取而先饮,王祥极力争夺,不给其弟。朱氏恐怕自己亲生的儿子王览饮了毒酒,急忙倒掉。从此以后,每次饮食,王览必定自己先尝一下,坐卧必与其兄在一起。朱氏终于感动而后悔,爱王祥也就如同爱王览一样。
王祥、王览用自己的孝悌感动了母亲、感化了母亲,使得她重新回归到一个做母亲应该有的道德轨道上来。此中亦然看到,孝子的感化力量是无穷的。
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有一个孝友村,这里就是王祥的故里。2006年12月,《卧冰求鲤》这一流传了1700多年的传说,成功入选山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到一个材料说,临沂市兰山区白沙埠镇孝友村共有3000人,95%以上为王姓。孝友村沿河而建,这条河名叫 孝河 , 卧冰求鲤 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条河里。 孝河凝冰 是琅琊八景之一。在 孝河莲池边的小亭下,明朝嘉靖年间所立 晋元公王祥卧冰处 碑依然耸立。这块碑也曾被毁坏,有关人士在附近搜集碎石并谨慎整理,使石碑恢复了原状。另外 孝河藕 是老城三宝之一。传说那藕有九个眼,比平常的多了一眼,这个眼就是 孝眼 。另外直到今天,在临沂孝河边还立有一块石碑 风雨守李处 ,据传这便是王祥守护那棵李子树的地方。
如今王祥的后裔在河边建起了仿古的 孝园 ,建有怀里抱着大鲤鱼的王祥雕塑。孝园内还有 孝友祠 ,此地乃王氏家族世代居住之所。 孝友祠 曾因战乱、 文革 以及千年风雨的侵蚀而遭到破坏,但是还有几方断裂的古石碑,能够证明此地为王祥故里的物件。

其他信息编辑
文物工作者在进行文物普查时,在新安县磁涧镇老井村意外发现王祥祠堂及“晋太保孝王祥之碑”等数通石碑。专家称,王祥碑的发现再次印证: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新安。
此次文物工作者在新安县磁涧镇老井村王祥祠堂旧址发现石碑一通,碑阳面刻“晋太保孝王祥之碑”几个大字;右下方刻有“至正三年五月河南府路总管梁宜、达鲁花赤伯答罕等立石”小字;左下方刻有“嘉议大夫河北河南道肃政廉访副使崔帖谟尔普化书”小字。碑阴面有古诗一首:“为母卧冰希世有,龙天遗鲤感精诚。寄言天下为人子,永继王祥万古名。”据专家研究,“至正”为元顺帝时的年号,伯答罕、崔帖谟尔普化都是蒙古人的名字,因此,此碑应是元代官府于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所立。另外,文物工作者此次在这里还发现“移建晋王太保祠碑”一通,此碑为王祥五十一代孙王雅轩所立,立碑时间为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
专家认为,西晋的都城是洛阳,而王祥在西晋担任太保之职,且洛阳有王祥河,有王祥祠堂,早在元代,官府就在新安为王祥立碑,王祥后裔也一直生活在新安。种种迹象表明,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发生地应该在新安。

卧冰求鲤讲述的事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被后世奉为孝道经典故事。
原文如下:
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释义: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
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扩展资料:
传承意义
“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只要有人就一定要有孝。当初想要重建孝友祠,主要就是想起到教育警示后人的作用,弘扬孝文化。中国正在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尚未完善,绝大多数老人仍靠子女晚辈赡养,提倡孝道、尊敬老人仍然是个现实问题。
弘扬孝文化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重要作用。”王孝俊说。二十四孝中有七孝出自临沂,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被推为二十四孝之首,影响最为深远。王祥以孝事亲的行为,规范了几千年来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成为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为了弘扬孝文化,白沙埠镇每年春秋期间,都会组织全镇中小学生接受传统孝文化教育,讲孝事、读孝书、听孝课、扬孝风,使孝道教育根深蒂固,深入人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卧冰求鲤


晋王祥,字休征。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父前数谮[音zen]之,由是失爱于父母。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王祥,琅琊人,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父母患病,他衣不解带侍候,继母想吃活鲤鱼,适值天寒地冻,他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王祥隐居二十余年,后从温县县令做到大司农、司空、太尉。

后人有诗云: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一片卧冰模。

王祥,晋朝琅琊(今山东临沂)人,性至孝。其母早亡,继母朱氏,生子王览。朱氏偏爱亲生儿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卧冰求鲤尝后进。继母要吃鲜鱼,天寒地冻,无处购买。王祥冒着凛冽寒风,在河上脱衣卧冰,冰被暖化了,冰下竟跃出两条鲤鱼,他高兴地拿回家孝敬继母。这件事,深深地感动了继母。继母死后,王祥悲痛,依礼安葬。王祥对其弟王览,十分爱护,王览对兄长特别尊敬,兄友弟恭,远近闻名,时人把他们的居处称作"孝悌里"。临沂"孝悌里"犹存。

孝梯里中颂王祥,卧冰求鲤传四方。

一片孝心感继母,王览效法敬兄长。



卧冰求鲤
【含义】: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典故】: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养他,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他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总是让他打扫牛棚。父母生病,他忙着照顾父母,连衣带都来不及解。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忽然间冰化开,从裂缝处跃出两条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继母又想吃烤黄雀,但是黄雀很难抓,在王祥担心之时,忽然有数十只黄雀飞进他捕鸟的网中,他大喜,旋即又用来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卧冰求鲤
【拼音】:wò bīng qiú lǐ
【解释】: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出处】: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
【近义词】:卧冰求鱼
【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故事】:晋朝时期,琅邪临沂人王祥特别孝顺父母。父母生病的时候,他一直都衣不解带地伺候在父母身边,汤药要自己先尝后给父母喝。有一次母亲想吃活鱼,正值冬天,王祥脱衣刨冰,突然河上的冰融化,鲤鱼自己跳上来,他赶紧抓住回家去孝敬父母

卧冰求鲤,出自二十四史。传说晋时王祥,小时生母早丧,继母朱氏多次在他父亲面前说他的坏话,使他失去父爱。继母患病,想吃鲤鱼,适值天寒地冻,河里结冰无法捕鱼。王祥解开衣服卧在冰上,冰忽然自行融化,跃出两条鲤鱼。继母食后,果然病愈


卧冰求鲤的典故出处
《搜神记》卷十一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黄雀数十入其幕,复以供母。乡里惊叹,以为孝感所致焉。

卧冰求鲤的故事是什么?
卧冰求鲤是古老的汉族民间传说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在冰上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也是山东省民间文学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搜神记 《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字休征,...

历史上的卧冰求鲤讲的是谁的故事?
《二十四孝》之王祥篇其实刚刚提到的那个故事,就是《二十四孝》中的“卧冰求鲤”,这个故事主要讲述的主人公就是王祥。王祥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自己的亲生母亲,他的父亲迎娶了他的后妈,王祥的后妈对待他并不好,但是王祥还是十分感激他后妈的养育之恩,所以即使她的后妈经常在他父亲面前...

卧冰求鲤出自哪篇文章
朝花夕拾《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是作者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其中心思想是:作品对...

卧冰求鲤的故事
卧冰求鲤的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晋书》卷三十三 列传第三 写道: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汉谏议大夫吉之后也。祖仁,青州刺史。父融,公府辟不就。祥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

卧冰求鲤什么意思
躺在冰上捕鱼。卧冰求鲤,汉语成语,拼音是wò bīng qiú lǐ,故事最早出自干宝的《搜神记》第11卷。讲述晋代琅琊临沂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房玄龄等编撰《晋书》亦收录此事,元代郭居敬则将其列入《二十四孝》中。

《卧冰求鲤》文言文翻译是什么?
晋王祥,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祥奉命愈谨。母嗜生鱼,时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母又思黄雀炙,复有雀数十,飞入祥幕。有丹柰结实,母命守之,每风雨,祥辄抱树而泣。李文耕谓,王休徵继母之变,几同井廪,所少者一傲弟耳。乃求鲤求雀守柰...

卧冰求鲤的故事寓意卧冰求鲤故事原文
1、寓意:卧冰求鲤”讲述的是晋代人王祥在冬日里为继母捕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有孝心,要用心供养父母。2、原文:王祥,晋朝琅琊,性至孝。其母早亡,继母朱氏,生子王览。朱氏偏爱亲生儿子,常令王祥干重活、吃糙饭。但王祥对父母孝敬,从不懈怠。父母生病,王祥衣不解带,日夜照顾,汤药必先...

王祥卧冰求鲤始末
而事实上是,她将邪恶后母的角色进一步演绎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世说新语》里讲到关于王祥的两则故事,细读就会明白,尽管王祥卧冰求鲤,这朱氏对于王祥的迫害竟然逐步升级了。为了不让王祥好好睡觉,假说是李子太好了,招惹小鸟和小偷,让他日夜守护这棵李树。这简直比黄世仁还要可恶。每次风雨大作,王祥担心后妈责罚,...

卧冰求鲤的主要内容
卧冰求鲤的主要内容讲述晋人王祥冬天为继母捕鱼的事情,被后世奉为奉行孝道的经典故事。卧冰求鲤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晋·干宝《搜神记》第11卷。该成语意思是卧在冰上以求得鲤鱼,指忍苦孝亲;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成语故事连日的大雪,把世界变成白茫茫一片,天与地之间,已经找不到相连的...

鞍山市19787779275: 成语卧冰求鲤出自哪一本书? 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何意义? -
营胜盐酸: 搜神记《搜神记》卷十一[1]王祥字休征,琅邪人.性至孝.早丧亲,继母朱氏不慈,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每使扫除牛下.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母又思黄...

鞍山市19787779275: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 -
营胜盐酸: 卧冰求鲤的成语故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二十四孝图》,列举了自远古时期五帝之一的虞舜至北宋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等二十四位至孝之人.他们之中,既有君王又有官吏,既有名人也有百姓,《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

鞍山市19787779275: 成语 卧冰求鲤的故事 -
营胜盐酸: 晋朝,公元二六五――四二0年) 王祥十九岁丧母,父亲再娶.后母处处找王祥的麻烦,对王祥恶言恶语. "嘿,这个笨孩子,为什么又开着门呢?" "哎哟!我的天呐,他自己早起就好了,为什么要吵醒我呢!" 每逢我叫他做什么,他老是...

鞍山市19787779275: 要10条左右短小的名言,还有5个成语故事,10条歇后语,5条文学常识
营胜盐酸: 活着的每一天看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海伦·凯勒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临渊羡鱼不...

鞍山市19787779275: 卧冰求鲤小故事三百字 -
营胜盐酸: 北风呼啸,寒风凛冽.王祥背着一大捆干柴,顶着大风,好不容易从山里打柴回到家里.他就觉得头疼发热,全身无力.刚一到家,他就异常难受地躺下了.刚过片刻,继母走进房内.“王祥,起来,快去给我和你父亲把炕烧热!” “我……”...

鞍山市19787779275: 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作文650字 -
营胜盐酸: 藏在语文书中的故事 翻开语文书,除了看到一篇篇的有趣的课文和一幅幅精彩的图画,我们还能看见藏在语文书里的故事.它们有的藏在成语中,如“立雪求道”、“叶公好龙”的故事;有的藏在课文里如《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背景故事,发...

鞍山市19787779275: 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读后感200 - 300字 -
营胜盐酸: 鲁迅《二十四孝图》读后感《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

鞍山市19787779275: 作文:有时,我也想……(快30分钟内)【急用】 -
营胜盐酸: 有时,我也想不动心思“碧云天,黄叶地……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看着作文题里“有时我也想”的提示语,我的脑海闪过一幅幅画面,思绪万千,很久才缓过神回到考场.不知怎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感觉我的心思越...

鞍山市19787779275: 卧冰求鲤的故事800字 -
营胜盐酸: 孝,善事父母者.——题记北风呼啸,寒风凛冽,当王祥背着一捆柴回到家时,他已经疲惫不堪了.星星点缀着美丽的夜空,王祥觉得又累又困,躺在床上就昏昏地睡去了……在梦里,他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小鸟,翱翔在广阔的天空中,无...

鞍山市19787779275: *s - >top++=x; *(s - >top++)=x; 在书上看到这两个语句,第二个是错误的,对吧? -
营胜盐酸: 搜一下:*s->top++=x; *(s->top++)=x; 在书上看到这两个语句,第二个是错误的,对吧?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