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懿子问孝赏析

作者&投稿:藏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学学习的好处?~

1、提高素养,提升自身的品位。
2、是感知社会的触角,各个学科都是融会贯通的,学习文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一个人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触类旁通。
3、学习文学,也是一种美的享受,文学中所含括的智慧、人文精神是其他学科难以媲美的。
4、学习本国文学,当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的文化,何况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其文化更是渊源流长,传承这些文化精髓——文学是每一个华夏人的隐而不现但真真实实的责任。

扩展资料: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
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文学是属于人文学科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于社会建筑上层。它起源于人类的思维活动。
最先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是对美的体现。文学作品是作家用独特的语言艺术表现其独特的心灵世界的作品,离开了这样两个极具个性特点的独特性就没有真正的文学作品。一个杰出的文学家就是一个民族心灵世界的英雄。
文学代表一个民族的艺术和智慧。文学,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属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个人感觉先看一些文学味道比较浓的历史书籍或者古典感觉比较深的文学作品,首先培养兴趣,利用里面比较有吸引力的情节使自己能够沉下心来看一些东西。慢慢习惯了自己就会对那种文学味道比较浓的东西感兴趣了。我们班有一个学理科的后来也比较喜欢文学方面的东西就是从看关于历史的东西开始的。

孟懿子问孝,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这段话是对为政者修德的解读。为政者不仅自己要做到这些,他为政的目的是让民众也做到这些。可以说这些是为政的纲目。
孝,实施主体的身份是不一样的,场合不同身份不同,但是人这个实施孝的主体却是一样的。“生,事之以礼。”怎么才能叫有礼呢?具体有三个方面:
1、厌恶和忧虑父母厌恶和忧虑的,说白了就是帮父母做事。这一点做到了,就学到了父母的为人处世的态度和方法。
2、奉养父母时必须要恭敬,这是态度问题。如果只是给父母生活用品,其实与畜生无异,必须要心里面想着父母。
3、对父母要和颜悦色。比如父母有事情你帮着做,你有好吃的东西让父母吃,这些都比较容易做到。但做事的时候和让父母吃东西的时候,面无表情,就很难让人相信你的心底是真的想帮父母做事和请父母吃东西。
“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就是按照礼节和当地的风俗,来为父母送葬、祭祀,不能抛开礼节另搞一套。

阅读下面两则《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一)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二)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①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段(一)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

B.语段(二)认为弟子“服其劳”“先生馔”容易做到,而“色难”。

C.两选段中孔子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尽孝道。

D.我们只要做到孔子所说的“无违”,就是真正做到了“孝”。

②结合上面的选段,说说孔子认为怎样才算做到了孝。(3分)

答:           

                                                              

                                                                             



孝是“无违”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孔子对弟子的教育多重于启发,而非直接指出问题所在,又会因人而异,基于所问之人品性不同而给出不同的启发。孟懿子作为鲁国的大夫,是“三桓”之一,此人颇有权势,常有越礼的行为。在孟懿子问孝时,孔子只说了“无违”。


求高手对于《论语》中四则问孝的论语做一下赏析!!!
孔子说:“父母在的时候,事之以礼。父母去世的时候,葬之以礼。每年的祭祀,也不违背礼节,这就是孝。”孔子这里,主要是指葬礼、祭礼,你若太简略,是不孝。若太过分,则陷父母于不忠不义,也是不孝。“孟懿子”,是鲁国大夫,三家之一,孟孙氏宗主。他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这回答,本来是专针对...

孟懿子问孝原文及译文
言凡事无所违悖。守礼而后可为大孝。”钱穆:“僖子贤而好礼,懿子殆不能谨守其父之教。孔子教以无违,盖欲其善体父命,卒成父志。”按:孟懿子,父命其习礼,则其无违于父命,即是无违于礼。若习于礼,则凡事亦可不违于礼。

《论语·为政第二》孟懿子问孝(5)
孟懿子向孔子问孝道。孔子说:“不要逆天而行。”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孔子告诉他:“孟孙来向我问孝道,我答复他,不要逆天而行。”樊迟问:“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就按礼节侍奉他们;死了,就按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也一样。”“无违”的后面孔子给省略了,说了什么东西引起后世...

孟懿子问孝,孔子为何只说了无违就没在往下说
何谓也:樊迟果不达而问。孔子乃言无违者,无违于礼,能以礼事亲,斯为孝。父母有不合礼,子女不当顺其非,必自以合礼者事父母,斯对父母为至敬,此即是孝。若顺亲非礼,是谓其亲不足与为善,又自陷非礼,此乃违逆其亲之甚。故无违为孝,乃为懿子一人言之。不违礼为孝,乃为天下万世一...

关于孝的诗句及翻译
3、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如果多年不改变父亲的教诲,就可以说是尽孝了。 4、梦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译文:梦懿子问怎样才是孝。孔子说:“不要顶撞父母,不要违抗父母的意愿。 5、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译文:父母为子女的疾病担忧,...

为政第二(8)
因此,爱与敬,是孝之用心处。在两个点上用心,再自然的行诸于外。则内外一致,知行合一。 诸子问孝随类而解 朱子引程子的话,“程子曰:告懿子,告众人者也。告武伯者,以其人多可忧之事。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为政篇”里...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武伯,懿子之子,名彘。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孝乎?旧说,人子能使父母不以其陷于不义为忧,而独以其疾为忧,乃可谓孝。亦通。集注里给出了两种解释,一是父母爱子之心,...

论语名句:子夏问孝 子曰 色难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释】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先生指长者或父母;前面说的*,指晚辈、儿女等。 (4)馔:音zhuàn,意为饮食、吃喝。 【解释翻译】 子夏问什么是...

论语用名句写作文300字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论语》中,鲁国大夫孟懿子问孝,孔子说,无违。无违,不要违背。大孝于天下,为官,要知道百姓疾苦,视天下百姓如父母。 弟子樊迟问孝,孔子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事之以礼。简单说,应该是对父母的爱心。 “世家公子”孟懿子之子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简单...

求论衡问孔篇读后感。
孟武伯向孔子问孝,孔子说:“对父母,只在他们病的时候才忧虑。”因为孟武伯总爱为他父母担忧,所以孔子说“只在父母生病时才担忧”。孟武伯处处为双亲担忧,而孟懿子侍奉父母却违背周礼。如果是针对他们的短处,那么应该回答武伯说:“对父母,只在他们生病时才担忧”,对懿子也应该说“只有遇到水灾火灾时才能违背周礼...

海伦市15081798511: 如何解析《论语》中孟懿子问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 -
白法气血:[答案]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於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译文: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关于]"孝"的问题.孔子说"不违背" [过一会.孔子出行]樊迟赶车.孔子告诉他(刚才的事...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懿子,孟武伯,子游分别向孔子问孝,孔子的回答却各不相同.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
白法气血:[答案] 《为政》○孟懿子问孝,子曰:“生,事之以礼;死,丧之以礼,祭之以礼.” 今译:亲人在世时要以礼服事;去世之后,要以礼送葬,以礼祭祀. 《为政》○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今译:对待父母,要在他们生病时多多关心. 《为政》...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写出原文解释译文 -
白法气血:[答案]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原文】 论语为政第二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

海伦市15081798511: 哪位大神知道论语中 孟懿子问孝 讲的是什么道理 -
白法气血:[答案] 最佳答案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的启示 -
白法气血: 本章是孔子对孟懿子之子问孝的答案.对于这里孔子所说的父母唯其疾之忧,历来有三种解释:1.父母爱自己的子女,无所不至,唯恐其有疾病,子女能够体会到父母的这种心情,在日常生活中格外谨慎小心,这就是孝. 2.做子女的,只需父母在自己有病时担忧,但在其他方面就不必担忧了,表明父母的亲子之情.3.子女只要为父母的病疾而担忧,其他方面不必过多地担忧.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的意思. -
白法气血: 鲁国的大夫孟懿子间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的准则.”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懿子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的准则.”樊迟说: "这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祭祀他们.”无违,不违背礼的准则.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这是对无违的解释. 古时,对父母尽孝是有很多规矩的,早晚要行跪拜之礼,对父母要和颜悦乐色,要毕恭毕敬……《弟子规》中有很详细的描述.葬,祭的礼节也很多. 放在当下,这段用三个字描述叫:仪式感.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写出原文解释译文 -
白法气血: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 原文】 论语为政第二 2·5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

海伦市15081798511: 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这句话怎么解释 -
白法气血:[答案] 字面上就是孝顺是至善 儒家《孝经》开宗明义章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 比如对媳妇对公婆的孝顺,对长辈亲戚(比如姑、伯、舅、姨等)的孝顺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

海伦市15081798511: 孟武伯问孝 意思 -
白法气血: 意思是: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 出自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为政》篇 原文节选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海伦市15081798511: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原文 -
白法气血: “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的原文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该句出自《论语·为政》,意思是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