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在唐朝的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作者&投稿:费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安禄山和黄巢在唐朝衰落过程中分别扮演了什么角色对唐朝有何影响?~

安史之乱和黄巢的盐商起义虽然最终都被平息,但影响是具大的。安史之乱后,很多叛军首领投降后,由于“有功”,被封为地方节度,这些节度使往往不听中央号令,阳奉阴伪,造成中央对地方控制减弱,皇帝的威信也大大弱化。同时对少数民簇的控制也弱化。黄巢手下朱温在黄巢起义后投降了朝庭,后来朱温势力越来越大,废了皇帝,自己当了皇帝,以致地方势力更不服中央,各自为阵,有的干脆自己也称帝。由于战乱,很多汉人逃向少数民族,特别是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釆取“一国两制”处理汉人和少数民族关系,阿保机在朱温称帝那年也称帝,建立辽国。

历史上,唐太宗对安禄山非常不错,安禄山同时也是唐太宗宠妃的干儿子,明明深得君主信任,安禄山却发起了“安史之乱”,关安禄山谋反的目的,世人议论纷纷,但是观点不一。有人说安禄山位高权重忌惮小人如杨国忠,为求自保所以造反;有人说安禄山察觉皇帝怀疑自己,于是便先下手为强。
历史上唐太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非常有名,而唐太宗与杨贵妃之所以阴阳两隔与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息息相关。当时的安禄山位高权重,手握兵权,而且深得唐太宗与杨贵妃的信任,因此有人不仅奇怪,不解他为何要造反。

许多人对其造反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安禄山发动“安史之乱”是因为忌惮小人,怕自己受小人所害,所以为求自保才发起造反。这一分析其实也有道理,那个时候的安禄山位高权重,但是与其它的大臣关系不好,加上安禄山长期镇守在外,难免有人喜欢在君主面前说他坏话。

尤其是杨国忠,安禄山瞧不起杨国忠的下三滥的手段,并不把杨国忠放在眼里。而安禄山赫赫战功也让其成为杨国忠的眼中钉,安禄山知道杨国忠迟早要对付自己,又发现杨国忠天天又和唐玄宗厮混一起。安禄山没有安全感,于是为了自保,便谋划造反。
其次,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是察觉到唐太宗对自己的顾忌,要知道当时的安禄山确实手握兵权,而且确实是有点功高盖主了。同时常有小人在唐太宗面前说安禄山坏话,安禄山也察觉到唐太宗有意无意削弱自己手中兵权。要知道兵权没了,安禄山就没了依靠。

安禄山可能考虑到,如果不反抗最终也会被收走兵权,到时候杨国忠一等人添油加醋,他自己便是待宰羔羊,前路堪忧。干脆,在手握大权的时候起兵谋反,搏一搏尚有一线生机。可能正是因为想到这些,安禄山随即发动发动“安史之乱”。

我认为安禄山在唐朝的历史中起到的是推动唐朝灭亡的作用。

安禄山的本名叫康轧荦山,是营州的人。安禄山的母亲是阿史德氏,他是大燕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的祸首。开元初年的时候,安禄山与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孝节,还有安波注的儿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了突厥,之后便与安思顺等人结为了兄弟。自这之后康轧荦山便冒充姓安氏,名为禄山。在历史中,安禄山曾任职很多的度使职位,比如说平卢节度使、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还有尚书左仆射等等。之后安禄山又被封为东平郡王,在755年的时候,他带领发动了安史之乱。756年的时候,便建立了燕政权,定年号为圣武,之后安禄山被他自己的儿子杀害,安史之乱也随着他的去世被平定下来。

由此可见安禄山就是安史之乱的发动者,那么他对于大唐的影响又是什么呢?大多数喜欢历史的都知道,安禄山逃离突厥之后便使用这个名字来到唐朝,唐朝当时正是出于繁华时期。安禄山很是博得杨贵妃的开心,于是便做了唐玄宗宠妃杨贵妃的干儿子,而且当时的唐玄宗对安禄山也是非常不错的。就是这样一位深的唐玄宗信任与杨贵妃喜欢的人,发动了安史之乱,加速了唐朝的灭亡,也让后期的唐玄宗与杨贵妃阴阳两隔。有人认为安禄山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原因就是为求自保,虽然安禄山有着唐太宗的信任以及杨贵妃的宠爱,也拥有着很大的权力,但是他在朝堂上与其他大臣的关系很是不好,经常会有大臣在唐玄宗面前说他不好的话。

所以安禄山为了后期的生活,便开始主动出击,掌握更大的权利,由此便想到了自己当皇帝。对于唐朝来说安禄山属于叛徒这一列,毕竟唐朝收留了他,还给了他尊贵的地位与权利,但是他反过来推动力唐朝的提前灭亡。



安禄山是朝廷的叛徒,因为他引发的安史之乱,改变了整个唐朝的发展走向。客观来讲,安禄山是个比较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亲生父母都是外族人,后来母亲改嫁,他便跟着后来的父亲姓了安,然后才有了安禄山这个名字。他年轻的时候是做中介的,虽然会六种藩语,但他的生意并不怎么样。

后来安禄山又去贩羊,为了能得到更多的钱财,他在做生意时使了诈,然后被人送到了幽州节度使面前。这个节度使本想打死他的,结果他和韩信一样发出了怒吼,就这样因祸得福进了军营。安禄山从军后立了不少军功,可在一次突袭时,他因太过轻敌而大败,这次审他的是张九龄。张九龄告诉玄宗,这人最好不要留,可玄宗没听他的。

对于安禄山来讲,这是个很大的教训,从那开始,他学会了去贿赂官员,然后他的仕途越来越顺,也越来越受玄宗的喜欢,最后还成了杨玉环的干儿子。安禄山叛变的消息传来后,玄宗根本就不相信,因为他感觉安禄山没有反叛的理由。其实安禄山和张九龄说的一样,外忠内奸,确实不是什么好人。

安史之乱持续了八年,先是安禄山父子,后来是史思明父子。虽然叛乱被镇压了,但大唐再也不会有盛世了。这场动乱的发起者虽然是安禄山,但根源却在唐玄宗身上,如果他在后期能继续励精图治,不被蒙蔽的话,大唐不会是那样一副样子。从此后,大唐开始不安稳,也再没有出现过一个伟大的帝王。唐朝像其他朝代一样,由盛而衰了。



谈不上叛徒,安禄山是洞察到了当时唐朝的问题,比如唐玄宗的怠政。所以他认为自己也可以当皇帝,因此起兵了呗。

将整个北方华夏大地带入大规模战争,盛世局面被打破,唐初结束隋末战争后的首次,严重打击了唐国政权,之后唐国显现出衰弱状态。

安史之乱的主要后果就是朝廷威望跌破谷底压制不住藩镇崛起(不受国家控制的藩镇就是小国家),唐朝中后有没有千古一帝出现。所以说论唐朝灭亡的主要因素安史之乱避不开的


安禄山在唐朝的历史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认为安禄山在唐朝的历史中起到的是推动唐朝灭亡的作用。安禄山的本名叫康轧荦山,是营州的人。安禄山的母亲是阿史德氏,他是大燕的皇帝,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乱”的祸首。开元初年的时候,安禄山与将军安道买的儿子孝节,还有安波注的儿子安思顺、安文贞一起逃离了突厥,之后便与安思顺等人...

关于唐朝的安禄山,有什么历史吗?
安禄山本姓康,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意思。姓氏本应读作亚力山大,母亲阿史德氏为突厥族女巫,安禄山年幼时父亲就死了,一直随母亲住在突厥族里。他母亲后来 安禄山 嫁给了突厥将军安波注的哥哥安延偃,安禄山也就冒姓安氏,名叫禄山。他在30岁前一直混迹在边疆地区,是一个不很安分...

安禄山为何被称为“禄山之爪”?
这些秘密的欢愉,最终却成为历史的讽刺,成为“乳罩”雏形的“诃子”,以及“禄山之爪”这一典故的由来。在一次酒醉的狂欢中,杨贵妃袒露肌肤,玄宗皇帝戏称其为“软温新剥鸡头肉”,安禄山则形容为“滑腻凝如塞上酥”。这三人的亲密关系,无疑超越了君臣之礼,而安禄山对杨贵妃的渴望,也成为了他...

唐朝秘史:安禄山是如何得到玄宗赏识的
《旧唐书·安禄山传附子庆绪传》谓“禄山父子僭逆三年而灭”,到宋人欧阳修等编《新唐书》则把安禄山列入《逆臣传》中。史学家从来把“安史之乱”称为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禄山是直接把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拖入衰败深渊的元凶。多年来,人们对于唐玄宗时代之“盛世”的解说倾注了很高的热情。如...

历史上唐朝安禄山怎么死的?
安史之乱是安禄山将军和史思明将军在玄宗末年至戴宗初(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发动的一场战争。这是一场与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朝兴衰的转折点,也是唐朝开始分封藩镇的局面。因为发起反唐的司令官主要是安禄山和石室明,所以这个故事被命名为安史。因为它爆发于唐玄宗年间,所以又叫...

唐朝安禄山叛乱,背后的真实原因真的是为了杨贵妃吗?
安禄山造反理由可以有千万个,但绝对没有一个是为了杨贵妃。在野史传记中,安禄山往往是个杨贵妃捆绑出现的,传闻安禄山不仅认杨贵妃为干妈,二人更背着唐玄宗偷戏,真真假假无从分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安禄山造反,与杨贵妃好无干系。安禄山为何要造反?首先,安禄山实力超越了唐朝安禄山打算造反时,...

安史之乱简介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身兼范阳(今北京西南)、河东(今山西太原)、平卢(今辽宁锦州西)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为人狡诈,善逢迎,因请求做杨贵妃的...

唐朝著名的安史之乱大约历时多久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

唐朝的安禄山原名叫亚历山大吗?
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有点无语凝噎,当然安禄山的原名不是亚历山大。 安禄山其人我觉得,我们要讨论安禄山的真名,我们要首先对安禄山这个人和他的一生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那么安禄山其实是唐朝的一个有名的将军。安禄山之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

安禄山事迹,杨贵妃的主要事迹
(《唐国史补》卷上)杜牧《过华清宫》诗云: 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中晚唐诗叩弹集》卷六) 就是咏岭南贡荔之事,后世岭南荔枝有“妃子笑”者,据说得名于此。 天宝中年,范阳节度使安禄山立过边功,深得玄宗宠信,令杨氏姐妹与禄山结为兄妹,杨贵妃则认禄山为干...

蚌埠市17573241099: 唐朝安禄山是谁 -
壬沈萨敌: 安禄山是栗特人 ,靠装傻卖乖得到了河东三镇节度使并发展了强大实力,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从他开始了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割据,后被亲信刺杀,他死后安史之乱被郭子仪等将领平定

蚌埠市17573241099: 唐朝时唐玄宗对于安禄山真的相当信任吗? -
壬沈萨敌: 主要是因为安禄山深谙为人之道,也是投其所好,最终取悦唐玄宗,有关资料如下: 安禄山为人圆滑,深谙取悦玄宗之道 如同玄宗晚年在政治舞台上得意一时的李林甫和杨国忠一样,安禄山同样钻营讨好玄宗之道.

蚌埠市17573241099: 安史之乱的历史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是什么? -
壬沈萨敌: 唐天宝年间,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使得唐王朝朝政腐败,预伏着危机.公元755年,节度使安禄山在范阳发动叛乱.叛军南下攻占洛阳、长安.洛阳、潼关失陷后,长安一片混乱,百姓逃散,玄宗携贵妃等仓皇逃往蜀中.玄宗出逃之...

蚌埠市17573241099: 安史之乱的历史 -
壬沈萨敌: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肃宗(756年-762年)时边镇守将安禄山(?-757年)、史思明(?-761年)掀起的反唐叛乱,也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开元后期,由于安定繁荣的日子已久,唐玄宗逐渐丧失了以前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改元天宝后,...

蚌埠市17573241099: “安史之乱”历时多久? -
壬沈萨敌: 安史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安史之乱自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至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结束,前后达八年之久.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 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等. 连头搭尾是八年,如果是开始的时候计算到结束就是七年,开始的日子是玄宗十四年

蚌埠市17573241099: 安禄山是怎么发动安史之乱的?他发动叛乱时,兵力占全国多少比例呢?他是怎么走来的. -
壬沈萨敌: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初九,安禄山发动属下唐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共15万人,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安禄山乘铁舆,其属下步骑精锐烟尘千里,鼓噪之声震地.当时海内承平日久,百姓以...

蚌埠市17573241099: 评价历史人物唐玄宗600字以上 -
壬沈萨敌: 历史上唐玄宗在前期的时候还是不错的,不过这要归功于贞观之治以来包括武则天在内对于劳动生产的重视.那个时期吏治抓的还是很好的.但是一个长寿的古代君王那么必然就是这个国家的悲剧.随着江山越坐越稳,由于前几任皇帝打下的根...

蚌埠市17573241099: 安禄山的生平 -
壬沈萨敌: 安禄山(703年-757年)本姓康, 名轧荦山, 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人.母阿史德氏, 父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 母为突厥巫师, 信仰祆教.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 也是安史之乱的主要发动人之...

蚌埠市17573241099: 唐玄宗的功绩 -
壬沈萨敌: 唐玄宗的功绩在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上,很有几个朝代在当时世界上科技领先,称霸全球.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铁骑曾触及过多瑙河畔,但他给欧洲人民带来了灾难与痛苦.大清王朝也曾鼎盛过,但最终却败于列强之手.只有唐朝,才是...

蚌埠市17573241099: 唐玄宗在唐朝时期起的作用 -
壬沈萨敌: 唐玄宗在位44年间,前30年开元之治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由于怠政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