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君子思想和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分析其现代意义

作者&投稿:仲长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谈谈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孟子》的主要思想:
1、民本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2、仁政
孟子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养民 教民两个方面,合理解决土地、衣食、教育 土地问题 等基本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问题。
孟子认为统治者在征 用劳役时就以“不违 农时”为前提,同时也反对滥捕乱伐,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 鱼鳖不可胜食也; 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3、王道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孟子认为民本与仁政能否实现, 关系到能否实现现“王道”这一目标。 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他列举商汤、周文王行王道的例子:“以力假仁 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
4、性善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 远。 在孟子思想中,性善论是其伦理思想和政治 思想的根基。 吾养吾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与动 物本性的不同之处在于人有道德, 即人生而 具有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
人们都有 一种先天向善的能力, 即“良知”、“良 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其所不虑而 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说:“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扩展资料:
孟子及其生平简介
孟子:名轲, 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 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与孔子称“孔孟”,有“亚圣”之称。 孟子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
主张行 “仁政”以统一天下,他最早提出了“民贵 君轻”的主张,宣扬“仁政”、“王道”。 曾游说梁、齐等诸侯国,均不见用。退而与 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
《孟子》简介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 述了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 哲 学主张、个人修养,伦理道德等思想观点 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是孟子和他的 弟子万章等合著的。
与《论语》、《大 中庸》合称四书。 孟子的文章说 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善用比喻 和寓言。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 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 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 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孟子讲的学问是什么呢?答曰:“大丈夫”之学!也即如何成为大丈夫的学问。 “大丈夫”这个词,孟子最先使用。当然,孟子所谓的大丈夫有特定的含义,不能照现在世俗的意思来理解成大男子主义等等。孟子的所讲的“大丈夫”则与身体条件无关,不是指“身长八尺”之人。孟子的“大丈夫”与性别也无关,不是指男性之人,不是说大男子主义就是大丈夫精神。与权势无关、与财富无关,与能说会道的才能无关,与博学多才无关,甚至与雄才大略也无关(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那么孟子讲的大丈夫与什么有内在关联呢?与道德、操守、人之价值、人之尊严有关。一个人若能不失其赤子之心,坚信人之道德良知千古不灭,并在立身行事时不灭本心之良,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得志掌权时为民族国家天下尽心尽力,廉洁奉公,不得志处于贫贱地位时能抱定固穷之节,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不枉道事人,不曲学阿世;活得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道德光辉畅于四肢,睟然见于面,盎于背--这就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这种大丈夫孟子也称之为“大人”,也即孔子所讲的“君子”。他的反面当然是“小人”,“贱丈夫”。下面看看孟子自己是如何讲“大丈夫”、“大人”的。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上9)之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腾文公》下2)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12) 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33) 《孟子》书中相关言论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孟子所讲“大丈夫”,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这可谓“大丈夫”第一特点。那么孟子讲的大丈夫与什么有内在关联呢?与道德、操守、人之价值、人之尊严有关。一个人若能不失其赤子之心,坚信人之道德良知千古不灭,并在立身行事时不灭本心之良,杀一不辜得天下而不为;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能伸能曲,能上能下,得志掌权时为民族国家天下尽心尽力,廉洁奉公,不得志处于贫贱地位时能抱定固穷之节,乐天知命,自得其乐,独善其身;不枉道事人,不曲学阿世;活得清清白白、坦坦荡荡,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道德光辉畅于四肢,睟然见于面,盎于背--这就是孟子心目中的大丈夫。这种大丈夫孟子也称之为“大人”,也即孔子所讲的“君子”。他的反面当然是“小人”,“贱丈夫”。下面看看孟子自己是如何讲“大丈夫”、“大人”的。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尽上9)之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腾文公》下2) 2、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12) 3、“。。。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尽心》上33) 《孟子》书中相关言论很多,不一一列举。总之,孟子所讲“大丈夫”,是以仁义为基础的。这可谓“大丈夫”第一特点。 发强刚毅大丈夫的第二特点是“刚”--发强刚毅,壁立万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典型代表,相关言论不胜枚举: 乐天知命孟子所讲的大丈夫非常“刚毅”,但自己并不觉得活得很“累”,虽然“克己”,也不觉得活得很“苦”,而是很从容,很快乐。胸次有洒然之“乐”,这是“大丈夫”第三特点。 孟子大丈夫精神的现代意义孟子倡导的大丈夫精神是中国民族最闪光的亮点,对塑造民族之魂功莫大焉。中华文化之伟大当然也表现在四大发明、诗词歌赋,音乐书法绘画、故宫长城等方面,但中华文华伟大之处,最集中地表现在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上。孟子的大丈夫精神是我们文化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永不过时。现代社会,国家一味追逐科技经济的效益,个人一味追求权势名利财富,吃喝玩乐,仁民爱物的情怀少了,道德意识淡化了,人间的温情少了,结果弊端丛生,了无生趣,岌岌可危。孟子的大丈夫人格精神对匡救这些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有其重大意义。

孔子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也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孔子为人正直,一生坦坦荡荡.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可称得上“君子”而那些做事偷偷摸摸,缺乏良好道德的人,定不会有所建树.孔子终身奉行“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孔子一生中做事的准则.在孔子一生中,尊重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是孔子人格魅力的最高境界.同样我们再生活中也要效仿孔子的行事准则,理解他人.自己办不到的事不要强求别人为你去做,别人的成果也不要随便强夺而来,这样便会多出许多朋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品格中的优点与缺点,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特别是影响着中国的知识份子. 孔子的性格主要为: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直道而行;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 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解释: 君子:有才德的人。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 孔子说:“有钱有地位,这是人人都向往的,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得来,君子是不接受的;贫穷低贱,这是人人都厌恶的, 但如果不是用仁道的方式摆脱,君子是不摆脱的。君子一旦离开 了仁道,还怎么成就好名声呢?所以,君子任何时候—一哪怕是 在吃...

论语中孔子讲的三达德指的是什么
孔子就是以“仁、智(知)、勇”为核心建立起他的基本道德规范体系的,其基本目的是为了培养和规范一种理想的主体人格——孔子认为具有仁、智、勇三种德性,才是完全的人格。所以,孔子希望自己的弟子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进而要求学生“通习六艺,臻于三德”。孔子之后,《中庸》才从理论高度...

孔子哲学思想论文 对孔子哲学思想的理解
并且提出“弋不射宿”的生态资源节用观和“乐山乐水”的生态观等,充分反映出孔子具有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这些思想汇入奔腾不息的中华文明长河之中,成为中华生态伦理文明一束光芒闪烁的奇葩,为我们今天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了有益的精神资源。 【关键词】孔子;生态哲学思想;和谐 一般认为,老子讲...

对孔子思想的理解
孔子倡导的儒家学说,是一种专门阐发为人之道的大学问。古今中外,解释儒家学说的论著,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为什麽还要来凑热闹?原因很简单:作为一名“虽愚求明”的普通人,即便夙兴夜寐,“博览群书”,总是茫无头绪、不得要领。孔子“述而不作”。儒学经典原著多为断断续续的语录式记叙体...

论语读后感
我还看见了一个君子坦荡荡的孔子,一个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孔子,一个刚、毅、木、讷的孔子,一个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孔子,一个事父母能竭其力的孔子,一个 孔子是很讲究学的,在他的《论语》中就有学而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告诉我们学与思之间的相辅相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十二章翻译成四字成语
1. 论语十二章中的成语及解释 成语:不亦乐乎、三十而立、从心所欲、温故知新、疏食饮水、择善而从、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舍昼夜、逝者如夫、匹夫不可夺志 解释: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何解?
仪,礼仪 言,语言,表达 辨识:‘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如果理解为兼指使命与命运,就是说不懂得、不认识外在力量的这种非可掌握的偶然性(及其重要),不足以为君子。”这就让人不明白了:说偶然性是“不知所以然而然者”,就是承认了它是不可以认识的,孔子怎么会把它作为“知”亦即认识的...

你对《孔子家语·致思》有什么样的理解?
孔子将行,雨而无盖。门人曰:‘商也有之。’孔子曰:‘商之为人也,甚恡lìn于财!吾闻与人交,推其长者,违其短者,故能久矣。”这里孔子用了一个“恡”字,这个“恡”字是理解这篇短文的关键所在,需要嚼咬嚼咬。“恡”同“吝”,“吝”是“悋”的古字。今人读古不循古,望文生义,不...

孔子的主要思想?
1、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主张个人层面上“仁”和“礼”的道德修养和品行,主张以德、礼治国。他强调人道主义,同时也强调建立一定的秩序和制度。而孔子的这些思想适用于任何时代,从中可见孔子在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2、在经济方面,孔子崇尚重义轻利的义利观,主张在利和义两者...

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主要内涵:“仁”。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

桃江县13473262246: 如何理解孔子的君子思想和孟子的大丈夫思想?分析其现代意义 -
检路地氟: 孔子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也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孔子为人正直,一生坦坦荡荡.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可称得上“君子”而那些做事偷偷摸摸,缺乏良好道德的人,定不会...

桃江县13473262246: 简要论述孔子的君子的人格和孟子的大丈夫人格有什么不同 -
检路地氟:[答案] 孔子为人处世光明磊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也是孔子人格魅力的体现.孔子为人正直,一生坦坦荡荡.正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可称得上“君子”而那些做事偷偷摸摸,缺乏良好道德...

桃江县13473262246: 孟子与孔子的政治思想有何不同 -
检路地氟:[答案] 孔子将政治理想摆在自己人生价值的首位,而孟子则有更多的人生追求; 孔子无法忘怀于政治,孟子则寄情于“大丈夫”人格; 孔子谨小慎微,孟子则豪放豁达; 孔子因理想与现实的不和谐而矛盾,孟子则执着于人格的精神.

桃江县13473262246: 孔子跟孟子的区别是什么?
检路地氟: 孔子只讲君子孟子讲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养其浩然之气孔子的仁政还是概念性多点,除了国家少收税并无特别具体的主张孟子则把仁政完全落实到具体,要求给八口之家“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不要夺农时,只收十一税,让“五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除了物质外还要求学校教育平民孝悌之义,使“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老人家在路上搬东西有人主动上前帮忙)孔子只要求诸侯行周礼,复古道,安分守己孟子直接以“王天下,正诸侯”来引诱国君行使自己的主张

桃江县13473262246: 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谈谈怎样才是真正的大丈夫? -
检路地氟: 人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核心,一个人的身上既有小人的身份又有君子之风,有时还有圣人之明,所以,大丈夫是很难定义的

桃江县13473262246: 孔子和孟子思想最大的区别是啥, -
检路地氟: 中国思想意识中都这样认为“孔子思想和孟子思想是一致的,孟子思想是孔子思想的延续和发展---所谓 '孔孟之道' ” 这里我要说的是,孔子思想是孟子思想表面是一致的,但其实质却是完全不同的.换言之,虚的是一致的,实的方面不是....

桃江县13473262246: 孔子和孟子谁的理念更好? -
检路地氟: 一楼胡说八道,有看过《孟子》吗?孟子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就是把孔子的转化为死忠学说?孟子说“说大人则渺之,无视其巍巍然”,孟子阐述大...

桃江县13473262246: 有关孔子、孟子的思想 -
检路地氟: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仁政”,“仁政”学说是对孔子“仁学”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孟子从孔子的“仁学”思想出发,把它扩充发展成包括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施政纲领,就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也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