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的技法有哪些

作者&投稿:简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篆刻艺术的篆刻艺术技法~

篆法、章法和刀法是构成篆刻艺术的主要条件。明代朱简在《印章要论》中说:印先字,字先章;章则具意,字则具笔。刀法者,所以传笔法者也。所以篆刻要成为一件艺术品,三者必须具备,而篆法、章法和刀法,相互有密切关系,形成一件艺术品的整体。 款识 篆刻艺术的附度部分。刻在印侧的称为边款或旁款,刻在印章顶端的文字称为顶款。秦汉和秦汉以前印章,未发现铸刻有款识文字。隋代官印,有在印背加刻铸造年月日的,世称背款,应是最早的印款。篆刻家在印侧面刻款识文字,始于明代。印款除刻作者姓名和镌刻时间外,还有题识其他词句,很像中国画的题跋。款识的书体有楷、草、隶、篆、行书等,此外还有刻图像的。文字有阳文、阴文,初期刻法用双刀,以后大都单刀直下,风格各不相同。印款本身也是艺术品,它和印面篆刻可互相争辉,达到相得益彰的艺术趣味。

石章抛光就是把表面粗糙的印石经过处理,使之细腻光洁的简单工艺。方法如下:(一)先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用0.02左右的金相砂纸打磨至细洁无纹路,然后在一块猪、羊皮里层涂上一层极薄的上光膏(俗名抛光绿油),最后把细石洗净石粉,稍干后在膏面快速擦试至光亮即可。(二)把经过600号水砂纸打磨过的石章,在金相砂纸上加一滴工业油液,将细石反复摩擦至光亮即可。石章抛光的首要条件是砂除表面纹路,其细腻程度决定印石的光亮度。无钮印石宜磨成平顶的“六面光”形式,除篆印的一面,各棱宜以砂纸轻抹至不刃手为度。 写印稿前须磨细面,如磨石时力度不无法均匀,会出现印面倾歪斜,须注意变换印石方位,初学者写印稿方法如下:一、反写法:先将印稿设计透明度较好的纸上,翻过纸侧依照“反稿”用铅笔摹写上石,再用毛笔复写一遍。如临印,可将印谱倒头放置,在选临的印拓边置一小镜,即依镜中印章样摹写上石。印稿上石后,宜用镜子对照原作仔细审视,作进一步的修正。二、水印法:1、先将毛边纸(或毛太纸等)复于印面,在手掌中压一痕迹,然后在纸透上压痕范围内用浓墨临写或设计印稿(初学者可先用铅笔)2、将墨迹干透的印稿复于印面。注意固定不使纸石浮移位。3、用干净毛笔在印稿上施以不太湿的清水,再用干净的毛边纸吸干多余的水分。4、复二三毛边纸于印稿上,用指甲均匀地研磨后揭去印稿便成。(如印文不清晰,可用笔稍加勾描掌握水印法的关键是:经细砂纸磨平后印面残剩的粉质不要去。以浓墨写印稿,宜待墨稿干透以后再湿水,以微湿均匀为要,刻者可不断实践中逐渐改进方法。印文布排:印文的字数多少不一,少者一二字,多者数十字。在布排的顺序上古今基本相同,一般均是按照先上后下,先右后左顺序进行的。在相同字数的印中,又有各种不同的排列方法,这是因为文字结构笔画繁简的不同,为了章法的需要而进行的变化。1.一字印,常见的有置于中央,或靠上或靠左、右。2.两字印,布排方式有两种:3.三字印,布排方式有四种:4.四字印,布排方式有六种:5.五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种:6.六字印,布排方式有八种:7.七字印,布排方式有十二种:8.八字印,布排方式更多,只要按照顺序规律,容易顺读就可以了。 在临刻前,我们应做一项重要的基本训练──摹印。方法是几乎透明但又不透水的描图纸工蒙于印拓上,用手轻轻压住纸不使移动,然后用小号圭笔蘸墨(或碳墨水、绘图墨水),依原印线条摹写。要尽量将每个字中笔画的起笔、收笔、转折这些最微妙又最能反映原印精神的细节,摹写和接近原作,同时细心体会,记住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这对于以后创作是大有益处的。(摹前须以肥皂洗手,并用纸垫手,以免油腻污纸而难以上墨)。摹印右列各印,白文摹字的线条,以细线勾边。如果用腊纸坯或透明又微透水的纸摹印,只要将纸与印花大小相等的印石在掌上压下痕迹,(摹印纸与印谱间可衬托一层不透水的透明玻璃纸以保护印谱)摹下后用水印法翻印上石,并且用墨笔稍加修描,即可临刻。初学宜选工整一点的满白文入手。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坏,并非观摩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可有助于刻好印。编者喜欢采用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靠上述三指的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象打拳一样便于向外发动。熟练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之不足。另外,三指包抄的方法也被很多人接受。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前人谈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虚,实际上运刀法不外冲刀和切刀两种。[冲刀]以刀角须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速度,但这“冲”并非一冲了事,而要一节一节地冲,可免直冲不够凝重之弊,冲角度较小,约30左右。[切刀]执刀角度较冲刀直,至60左右,切刀所切线条较短,依靠角一起一伏,将长线条分段,以若干重复动作完成。因纯用切刀缺乏气势,一般宜冲切兼用,依靠全身之虚劲,通过肘腕运到指间,而不是靠手臀大动作来完成。刻制边款时一般选用切刀 运刀又有单刀、双刀之分。单刀即一刀直冲而下(如果刻完后反过来,顺刀痕正中带一刀,略微带刻掉笔画中的一部分锯齿形裂痕,则可不致太单薄)?不宜初学,这里不作重点介绍。刻满白文用双刀法刻去笔画,即用流水作业法将一方印分四次刻成:①依次将横划的下部刻完,将石章转动180°。②将横划上部全部刻完,轻转刀角修好笔画两终端。③④竖线也依上述办法两次刻成,最后收拾印边及部分不够之处。刻时“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因为不足可补,超过则不可补救。 初学者临刻印章,一般不能一次奏效,尽管刻时小心,或许还会有不到之处。这时可用于指薄蘸墨的轻拍印面,然后用小镜对照原印,寻找不似之处加以修改,努力做到酷肖原印。并可用敲击、研磨等手段摹仿原印的残破效果。对照原印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要花全部时间的三分之一来研究对照。前人说:“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修改是次要的。如果是创作,则更应把精力化在构思章法上,章法不好,全印失败,再怎么也改不好了。以后在写印稿时要做到:印写得不满意,宁可磨去重写,也不随便动刀,如该印实在写不好,不妨留作下次选用,这次可别选一方印练习。 传统认为,篆刻必先篆后刻,甚至有“七分篆三分刻”之说。篆刻本身是一门与书法密切结合的艺术。可以说,篆刻艺术是用刻刀在石头上写书法。篆刻家的作品与刻字铺师傅刻出的领工资用的印章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写”的,讲究章法篆法,后者是靠“描的”,并不计较章法篆法。不研究篆刻不讲究章法刻出的印必然十分僵板。故学习篆刻的同时一定要十分认真地选择篆书碑贴临写,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便会明显觉得篆印时的便利,不少初学者重刻轻写,往往事倍功半。

掌握了篆刻技法当然不一定算得上篆刻入门,但如果不学习篆刻技法,一定是篆刻门外汉,因此,大凡我们现在说的篆刻学习,大都是从篆刻技法开始入手学习的。

我前面曾经说过,学习篆刻技法大致从七个方面着力,即字法、篆法、章法、刀法、做印、边款、钤拓,这七部分是整个篆刻技法的完整组成部分,缺哪一块技法学习,都算不上完整的学习,那这七方面的知识又从何学起呢?
有了目的地,总要找到路径啊,今天解决这个问题。


注意这些篆刻书籍均出自图中右下角

你可以看看如下这类篆刻技法书籍资料:
《[清]邓石如篆书-心经》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
《古印陶+封泥代表作品技法解折》
《韩登安的篆刻艺术》
《韩登安篆刻艺术浅述》
《黄牧甫篆刻及其刀法》
《黄牧甫篆刻章法简析》
《李阳冰篆书-千字文》
《盘古开天辟地文》
《图解中国篆刻技法》
《吴昌硕《临石鼓文册》》
《吴让之的书篆研创理念探源》
《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
《再谈篆刻章法的形式构成美》
《怎样临摹印章.doc
《怎样学习篆书》
《赵之谦临-峄山刻石》
《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折》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上)》
《中国历代印风系列:赵叔孺王福庵流派印风(下)》
《篆法百韵歌》
《篆法入门·篆法指南》
《篆刻病印评改200例_韩天衡》
《篆刻美学_刘江》
《篆刻如何用刀》
《篆刻五十讲》
《篆刻艺术临摹的典范-以吴让之仿邓石如印为例》
《篆刻章法50例》





大致学习篆刻,以上七条是目的地,下面三条路是通向目的地的路径:

1、印宗秦汉;2、刀笔并重;3、印外求印。

一、印宗秦汉

这是第一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遍临汉印五百方,提刀始能心不慌。”

似乎现在最流行的学习篆刻的提纲性概念就是“印宗秦汉”了,但凡有人指路的学习者,最先碰到的老师的指路语就是这一句。如果没有听到老师告诉这一句话,基本可以换老师了。就像学书法,一般情况下是会临摹一下锺繇、王羲之之类的法帖,找找唐代的碑刻,如果老师不从这里入手,好像也挺奇怪。


(汉印)

篆刻学习,更加重于临摹秦汉印章,这有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明代沈野在《印谈》里说:汉晋印章传至于今,不啻锺、王法帖。何者?法帖犹借二人临石,非真手迹,致若印章,悉从古人手出,刀法、章法、字法灿然俱在,真足袭藏者也。余每把玩,恍然使人有千载上之意。

啥意思,主要思想是:汉晋时期的印章(基本指的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印章,也即我们说的“印宗秦汉”里的秦汉印章)对于篆刻学习的重要性,相对于书法来讲,不止是相当于锺、王法帖那样重要而已,那些法帖需要有人二次经手刻石或转临,并不是真的“真迹”,而印章则完全是古人手里刻出来的,因此,临摹似乎更能尽得“古人之法”。

学习篆刻从穷本追源的思路上说,篆刻临摹秦汉印章,要比书法取法锺王法帖优越。


(汉印)

我是一直提倡临汉印的,甚至还为此列了一个500方汉印的课程表,依照选中的印谱一方一方地临下去,既学字法、又学篆法、更可以悟到章法、练出刀法,甚至还因此领悟到中国传统艺术门类最重要的“古典精神”。

这种古典精神或许无法用准确的话语描述出来,但一方印章在眼前放着,真正的篆刻人是一眼就能看出这一方印“古不古”,是不是有汉印的基本功在里面。临过汉印的人和没有临过汉印的人,刻出来的呈现出来的古典精神面貌完全不同。中国人有尚古思想,汉印本身也十分直观地包含了至今为止大部分篆刻技法痕迹,篆刻学习者要做的就是不断的临摹,或者直接借鉴,或者受长期临摹形成的技法习惯影响自己的创作。

二、刀笔并重

这是第二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刻篆渐知刀石臭,临池始觉翰墨香。”

篆刻不仅仅是刀与石的功夫,还需要在笔墨上下功夫,篆刻发展到邓石如才“印从书出”成为中国篆刻史的拐点,这是公认的史实,但这并不是说,古人刻印就是拿起刀来不打草稿就在石料上下刀了,最初的印章也是由篆书水平比较高的“书法家”(制印官)写稿,再由工匠镌刻而成。古代的实用印章之所以有那么高的艺术水平,来源于这些印章背后无数个默默无闻的书法家。


(邓石如的篆刻)

邓石如则完全把书法引入文人篆刻,篆刻由此进入爆发期,各种面目的篆刻作品才“百家争鸣”般涌现在篆刻史上,书法在篆刻发展中起的作用是决定性的。

赵之谦说“古人有笔犹有墨,今人但有刀与石”,指的就是他对当时篆刻技法方面一味地呈施刀法的现状的批判:过去的古人刻的作品,有笔有墨,现在的人,就知道想尽一切方法用刀,这不好!要注意学书法,并让他在篆刻中与刀味一起体现出来。


(赵之谦的篆刻)

吴昌硕临足了石鼓文,于是篆刻独成吴派雄浑苍古,这是近现代最典型的书法入印的例子。

如果我们说的第一点“印宗秦汉”是要让大家在秦汉印里充分掌握刀法,那么,这一个入手点则是要大家从练习书法入手,充分掌握笔法,并与刀法相配合。


(丁敬的篆刻)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石如创作笔意浓重,丁敬的创作刀味十足,吴昌硕创作笔意浓重,黄士陵的创作刀味十足,这都可以学习,而吴让之、赵之谦这样的刀笔并重的大师也足可成为楷模。

如果仔细观察明代五家到清代几大流派的有代表意义的印家作品,很容易就可以找出这样一条线索,有笔有墨的作品,韵味十足,有刀无笔,生硬干枯,有笔无刀,死蚓墨猪。

怎么做?练书法,掌握运笔方法,遍临明清诸名家流派印,将笔法与运刀结合起来。期待在印面充分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深刻领会笔与墨在篆刻艺术中的交相辉映。

三、印外求印

这是第三个技法学习入手点,一句话概括就是:“砖瓦摩挲秦与汉,锺鼎思虑纣及汤”。

不管是印宗秦汉的向秦汉古印里寻找营养也罢,还是向明清流派名家印里去寻找营养也罢,总之,还在印章里面打转,就算是临摹邓石如、吴昌硕的篆刻作品,也不可能尽得邓石如、吴昌硕的“印外”书法功夫,就算是把赵之谦的300多方印全都临尽,也不可能尽得他在印外钟鼎、石鼓、权量、钱币、砖瓦等方面的造诣,就算学黄士陵10年,也不可能把他对吉金文字的领悟化为己有,怎么办?自己去接触。


(黄士陵的篆刻)

接触的范围需要从文字的发生开始,追至夏、商、周三代、春秋、战国、秦汉所有的与文字有关的,与艺术相关的内容,都应当加入到这个接触范围中来,培养自己的“古典”眼光,增强自己对古典精神的领悟。


这个范围已经很广大和宽宏,但仍不足,“证到此,并不究竟”,说到这里,并不算完。

所有的可能跟篆刻有关的艺术形式,或者有可能让我们产生篆刻意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宇宙之大、品类之微都在这“印外”功夫里,我们眼中所见,心中所想,身内身外,没有东西不影响我们的篆刻水平的提高。




篆刻技法-边款知识和钤印法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称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内容是署作者名号、年龄、刻制日期、地点,也有注明该印师法的来源,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附刻诗文,甚至配以图案等等,文字各体兼备,形式极为丰富,是印章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刻款如逢桥钮,瓦钮以孔之间两面为左右,兽钮则刻者面对兽尾,刻款位置以左侧为主,刻不下可顺序向前、右、胸前续刻,也有只刻於顶端的。
钤印前必先刷净石屑,蘸匀印泥,使内劲均匀地著力於印面各部位,轻轻揭纸即可。印章用后宜用软布搓净,软布只可有一面,以免洗 手,印泥嵌入印文宜用竹签挑剔,不可用金属利器刻制。

怎样临刻边款

边款有双刀刻,单刀刻。白文大都是单刀,朱文用双刀,练习刻款可在石片上或印侧先写后刻,刻完拍墨检查效果,熟练后不妨先将石面拍墨再刻。刻款用刀一如刻印,用上锋角一按即成「点」,从右向左刻去即成「横」(微见右高左低),从上向下刻即成「竖」,在一竖结束时略收刀再重按,即成「钩」,上锋向左斜刻成「撇」,下锋角向上按即成「捺」。各种字体的刻法均须多琢磨实践,自能触类旁通。
值得指出的是,印谱中名家所刻边款的文句和排列形式,都值得学习借鉴。初学者如文句组织困难,以只署单款(作者名字)为宜。

怎样拓边款

1、 将皂水洗净刻款一侧,均匀地涂上清水或极稀的白芨水。覆以连史纸或薄宣纸,务使纸面平整。
2、 纸面压上它纸吸去部分水分。
3、 速以拷贝纸覆盖,隔纸轻刷每个部位,并不断更换拓纸紧贴印石,力求款识文字字口清晰。
4、 揭去湿纸,以拓包在瓷碟或玻璃上薄薄地蘸上一层浓度合宜的墨(先在废纸上拍去第一层浓墨),在拓纸(紧贴石面的第一层纸)上逐层轻捷拍打,从无字处折至有字处,反覆拍至全款墨色匀净为止(墨色浓淡,厚薄可以灵活掌握)。
5、 待拓纸乾透揭下,必平整光亮,如未乾时揭下则起皱。

附:如拓纸与石游离,则说明石上油污未洗净,如局部脱起,可用唾沫轻涂脱处吸乾后再反覆补刷。

一、设计印稿:按照印面大小及印文内容,使用适当的字体(通常是各流派的篆书,偶尔也可用其他字体)分朱布白(凸字为朱文也叫阳文,凹字为白文也叫阴文),在纸上用毛笔勾画出印稿,可参考秦汉古玺印、瓦当、封泥、元朱文、明清和近现代各文人流派印;

二、摹稿上石:将印稿书写面与印面结合用书稍湿,在用厚纸轻拍,代水分吸干,墨迹即已印上印面再对照原稿用毛笔在印面上修正即可。熟练后可直接用毛笔反书印文上石;

三、治印:可用冲刀和切刀方法治印,现在一般都用冲刀方法刻制。冲刀又分单刀法或双刀法(单刀即笔画只用单向一刀成笔画,双刀即笔画来回两刀成笔画)。初步完成后对照原稿稍事修正笔画和边框,印面反字可借用一面小镜子参照;

四、钤印:印面匀称醮上印泥匀力摁在印谱或连史纸上,为清晰可在纸下垫一块4、5毫米厚的硅橡胶板。可在钤印出印蜕后再次对照原稿多次修正印面直至满意为止。

其余就是款识和拓款了,有前文已详述,不再赘言。
只是初略简介,可网上搜索教学视频详细观摩篆刻流程和技法,会有所帮助和精进的。


【转】雕刻艺术之十大雕刻技法
这种手法主要体现在削减意义上的雕与刻。确切的说,就是由外向内一步步通过减去废料,循序渐进一步步讲形体挖掘显现出来的技艺和手段。雕刻技法,是展现雕刻艺术的最重要的手段。千百年来,随着一代代雕刻艺人对雕刻技法的不断创新、玩善,现今的雕刻技法已经渐臻完美。其主要的雕刻技法有十种,即微雕、圆雕、浮雕、镂...

篆刻三法有哪些方法
篆刻三法是指真篆、隶书和行书三种不同的书法风格和技巧。1.真篆:真篆是篆刻的基础和传统形式。它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商、周时期,以金文和隶书为基础,具有严谨的结构和规范的笔画。真篆的特点是线条刚劲有力,笔画准确,形体规整。真篆对于篆刻技法和艺术修养的要求较高,常常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

传统刻瓷艺术的工艺技法按照其基本表现形式基本可以分为哪些?
线刻工艺是指用刀具或其他工具在釉面上切割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线条,通过线条的交错和重叠,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和造型。线刻工艺的特点是线条的精细和娴熟,它需要刻工有极高的技艺和经验,才能创作出精美的作品。3.面刻工艺 面刻工艺是指在釉面上雕刻出各种形状和大小的平面图案,通过刻划和浮雕等手法,...

阳刻和阴刻各有什么特点
印刷效果不同: 阳刻印刷图案为凸出,清晰锐利;阴刻印刷图案为凹陷,常带有阴影效果。两种技法各有所长,根据不同的需求和作品特点,雕刻者可以选择阳刻或阴刻技法。这些技法也常被艺术家、设计师和雕刻工匠运用于各类艺术创作和实际应用中,为作品赋予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现形式。

雕刻玉器工艺有几种
玉雕中雕刻技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这几种:1、阴刻、阳刻 阴刻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下的立体线条刻出,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阳刻则相反,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线条,为凸起形状。玉雕中的阴刻工艺是指用雕琢工具,在玉料的雕刻面上,刻画琢磨出凹入此雕刻面的点、线、面,从而表现出线条...

篆刻刀法常识
有效的执刀方法能使刻刀在手中运转自如,能随意调整入刀的深浅度,便于运刀稳健轻捷。常用的执刀法有两种。2.篆刻有哪些技法 篆刻技法-边款知识和钤印法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称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内容是署作者名号、年龄、刻制日期、地点,也有注明该印师法的来源,表达作者的...

篆刻的技法有哪些
《黄牧甫篆刻及其刀法》《黄牧甫篆刻章法简析》《李阳冰篆书-千字文》《盘古开天辟地文》《图解中国篆刻技法》《吴昌硕《临石鼓文册》》《吴让之的书篆研创理念探源》《吴让之仿秦汉印之研究》《再谈篆刻章法的形式构成美》《怎样临摹印章.doc《怎样学习篆书》《赵之谦临-峄山刻石》《浙派经典印作技法解...

篆刻的详细步骤
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随着篆刻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篆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关注。在此我们将以石材为例,通过刻朱文印、白文印、刻边款及拓边款来给大家讲讲篆刻的基本技法。一...

篆刻的基本技法,请详细说明一下唉!
篆刻的基本技法篆刻,是一种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是集书法、章法、刀法三者完美结合的艺术品,具有实用与欣赏的双重价值,从古至今已有二、三千年的悠久历史。学习篆刻,首先要准备刻刀、印泥(书画专用印泥)、印床、毛笔、墨、拓包、拷贝纸、砂纸、牙刷、镜子、剪刀、胶水、宣纸。 选材适宜学刻用的常规石印材有寿山石、...

中国篆刻艺术是怎么样的?
而又变其秀雅为阳刚,运刀独具一格,追摹秦汉而又师心自创,刀法切中兼削,每一线条都是用切刀多次提按起落而成,既具有起伏顿挫的节奏,又富有立体感,这种刀法遂成为浙派篆刻的独有技法。丁敬之印朴拙而富有个性,充满着印主人愤世嫉俗之情,如他有一方自文印章,印文为五言诗:“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技法 - 搜狗百科
韶甘血栓: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称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内容是署作者名号、年龄、刻制日期、地点,也有注明该印师法的来源,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附刻诗文,甚至配以图案等等,文字各体兼备,形式极为丰富,是印章艺术的有机...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的运刀方法有哪些? -
韶甘血栓: 篆刻的运刀方法 古论刀法,名目繁琐,概括起来是以下3种:1.冲刀法.是篆刻中常用的刀法.横冲运刀式:运刀时刀杆向右、外倾斜,以刀锋的右角插入石中.运刀对以中指的推力自右外,向左内方向不停地冲刻.竖冲运刀式:以中指的勾力...

迁西县18375779638: 纂刻的方法,十分钟内给答案 -
韶甘血栓:[答案] 1)篆刻技法——边款知识和钤印法 在印面以外的五面刻上文字,一般称阴文为「款」,阳文为「识」内容是署作者名号、年龄、刻制日期、地点,也有注明该印师法的来源,表达作者的艺术见解、附刻诗文,甚至配以图案等等,...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艺术的三法有哪三法 -
韶甘血栓: 所谓篆刻三法,是指构成篆刻艺术的篆法、章法及刀法三项主要技法.所谓篆法,是指合于汉字六书之义的印文篆写必须遵循的法则和构成原理.具体说,治印对篆法的要求有以下五个方面:(1)篆法要雅正雅字本义即为正确、规范之意....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的方法要领 -
韶甘血栓: 运用刀法 篆刻是书法与雕刻艺术的结合,故前人称刻刀为铁笔.前人谈刀法,名目繁多,近乎玄虚,实际上运刀法不外冲刀和切刀两种.[冲刀]以刀角须要刻之线条推刀向前,并用无名指紧抵石章边缘,以控制运速度,但这“冲”并非一冲了事...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的刀法有哪些? -
韶甘血栓: 刀法可分切刀与冲刀二种 步骤一 章法的筹布:亦即打稿,与作品的好坏息息相关.有人说:治印之难,不难於刻,而难於章法. 步骤二 印石的整平:印石在裁割时有倾斜,或上蜡磨光时,印面留有蜡,这时要用砂纸整平,以利上石刻制. 步骤...

迁西县18375779638: 请说出篆刻的三要素,并指出操作要领 -
韶甘血栓: 笔法(刀代笔),刀法(所谓执刀无定法,看的是最终的效果,大致上分为冲刀和切刀..还有钉刀,抖刀等等.还是那句话看的是最终的结果,也就是你出来的作品),章法(完白山人讲,计白当黑.很好的诠释了印章艺术的特点,方寸之间,满处密不透风,疏处可走马行车,留白留红处意味更为美丽,让人产生无限遐想.其实就是一个结构的问题,像搭房子一样,怎么稳固还美丽...),三者缺一不可...这个只是谈到一方印的印面,如果从一方印的整体来讲还要加上边款法,篆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不仅包括书法,绘画,雕刻你都得懂一点.

迁西县18375779638: 篆刻的刀法有哪些?
韶甘血栓: 执刀如同执笔,一般是无定法的.各种执刀都有利弊.无非是适应刻者的习惯.看篆刻作品的好坏,并非观摩操作表演.但采用适合自己习惯的执刀法可有助于刻好印.编者喜欢采用的执刀法,如同执钢笔.一般青少年都易接受.是以拇指、食指、中指执定,无名指、小指辅于中指之后,角度约45°.靠上述三指的关节收送,由右下方朝左前方刻去,运刀方向不变,象打拳一样便于向外发动.熟练后还可变换刀刃角度、方向,随意运刀加工细节之不足.

迁西县18375779638: 谁能告诉我篆刻的方法,要详细 -
韶甘血栓: 第一个,你要有工具,和石头,首先要学会在把石头磨平,在上面抹上黑墨,然后用铅笔写好字,(反体字)然后用刀顺着铅笔印划下去,但不要太用力,以勉全部划坏,这是方法,你要多多练习就行了. 捷径: 篆刻的捷径说起来,并不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