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嘉兴地区的殡葬习俗

作者&投稿:霍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各地的丧葬习俗~

1、做七仪式:人们认为,人死后七天才知道自己已经死了,所以要举行做七,每逢七天一祭,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这主要是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
2、吊唁仪式:一般吊唁者都携带赠送死者的衣被,并在上面用别针挂上用毛笔书写的某某致字样的纸条。
3、入殓仪式:入殓有大殓和小殓之分。小殓是指为死者穿衣服,大殓是指收尸人棺,汉族民间俗称为归大屋。
4、丧服仪式:在丧礼中,晚辈给长辈穿孝主要是为了表示孝意和哀悼。这本来是出自周礼,是儒家的礼制,后来,又被人们引申成为亡人免罪。



5、哭丧仪式: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

传统节日和习俗

作者:《嘉兴市志》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旧时为元旦,俗称“年初一”,实行公历后,改称“春节”。据《古禾杂识》记载:“元旦黎明即闻拉燃爆竹声,谓之开门炮仗。先礼佛像 、宗庙,次拜尊长。食团圆饵、长寿面,男女多持斋者。俗谓不可食汤饭,食之,一年出门逢雨。禾俗崇信鬼神,(是日)每烧香填塞街巷,城隍庙为最闹”。此为清代风俗。

民国时,初一凌晨,嘉兴居民争去南门外小曹王庙烧头香,得第一者大吉。海宁硖石则为“烧十庙香”(凌晨从家中出发,放一个爆竹迎新,然后依次去十个庙宇内烧香)。至天明“开门炮仗”此起彼落。清早拜天地祖宗,向尊长拜年,尊长对未成年晚辈给拜年钱。食米粉圆子,大人小孩穿新衣。早餐盛行吃“烧卖”。建国后,破除迷信,“烧头香”等俗渐废。80年代以来,“烧头香”有抬头之势,城乡居民中信佛者纷纷去觉海寺等处烧香。

海宁一带,此日早晨吃年糕,取“年年高”之意。敲锣打鼓称“年锣鼓”。蚕农在此日扫地称“扫蚕花”,见面互祝“蚕花廿四分”,祈蚕茧丰收。嘉善农村还有家家在门上插柏枝的习俗。嘉善、海宁有些地方初一都不烧饭,吃除夕烧好的饭,象征年年有余。是日,城乡居民开始走亲访友拜年。民国时期有“接土地”、“接灶君”之举,“接灶君”是在灶台上点蜡烛、线香,供“接灶年糕”,挂一张新的灶神幛、一块“灶牌”,“迎接灶君自天上回归”。解放以来已无此俗。



小年朝 正月初三,旧俗嘉兴人在此日礼佛祭祖。民国时,凡女婿都选 定此日到妻家拜年。

“财神”生日 正月初五旧说为“财神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路头”即民间所说的“五路财神”。民国时,各商店于年初四午夜至初五凌晨敞开店门,灯烛辉煌,盛设供坛,接“财神”,并蜂拥去财神庙“换元宝”。初五,各商店开始照常营业,并摆见神酒。凡被邀吃酒的店员即为继续雇佣者。接财神陋俗,解放后本已消失,近年,初四夜初五清晨,有的商店大放鞭炮烟火,寓“接财神”之意,有的则在门上张贴神像。



人日 旧俗正月初七为人日,又称“人生日”。是日,人家悬巨秤,秤人之体重。并有为小姑娘穿耳朵戴耳环的习俗。据《古禾杂识》记载:“人日俗喜秤人,谓秤则可免一年疾病。此例大约始行于小儿,称之以验逐年增长若干。继而妇女效之,渐至不问老幼男女人人效之矣”。



天生日 旧俗正月初九为“天生日”,即玉皇大帝生日。民国时期,善男信女去城内玄妙观进香,礼拜玉帝塑像。观中设罗天大醮三日,末一天“上天表”,布施者名列“天表”。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俗称“正月半”,又称“元宵”、“上元节”。亲友往来拜年至此渐止,乡人有谚语,“拜年拜到正月半,拔出门闩追一段”。元宵为灯节,旧俗正月十三上灯,至十七日收灯。据《古禾杂识》记载:“上元灯市十三日上灯,十七日收灯。杂彩扎缚鳌山,绣球人物、楼台,灯有五色、明角、官纱、剔墨、料丝”。

是日,合家吃汤团(汤圆),夜晚迎灯。古代嘉兴迎灯热闹非常,民国时期,国计民生艰窘,故“迎龙灯”自辛亥革命至建国前40年中,仅举行数次。城内灯会以鳌山为华丽,灯伞(又称“纸凉伞”,伞上刻有三国志、红楼梦等戏文)为名贵。乡间以调马灯为娱乐。城区有王聚兴纸扎店等七八家制灯,其制作较海宁灯粗糙。灯会以火流星开道,自荷花堤集合出发至北大街、宣公桥,沿途观者如堵。迎灯的队伍配有丝竹演奏以及高跷、荡湖船、地戏等民间歌舞。五六十年代,元宵灯会颇盛,有抬阁、火流星、兔灯、鱼灯、花篮灯、走马灯、龙灯、狮灯及表现《西游记》人物的灯彩,有组织地结队游行。

海盐旧时有“滚灯”,历史悠久。见本志《文学艺术》篇。建国后,海盐县长川坝一带尚有人会玩滚灯,有刘海洒金钱、鰟鮍倚滩、仙鹤生蛋、燥煎䱗鲦、众星拱月等程式动作,其实是一整套结合滚灯表演的杂技、舞蹈动作,如托举、腾跳,侧手翻、倒立、窜扑、叠罗汉等,均组合在内,颇为壮观。

海宁硖石灯彩在历史上最负盛名,始于唐,盛于宋,现更发扬光大,知名海内外。80年代,硖石数次举行元宵灯会,火树银花,流光溢彩,万人空巷,景象壮观(参阅本志《名优特产》篇)。历史上桐乡濮院迎灯,可与硖石灯会相媲美,其“剔墨纱灯”造型美观,融绘画、雕刻于一炉。已有数百年历史,惜现代衰落。

元宵习俗在桐乡乌镇为“走桥”,是夜男女老幼沿街自南而北走过每座桥,步月看灯,兆一年健康幸福。

嘉善干窑一带,则盛行“走马灯”,用竹扎纸糊马头马尾,马头系于表演者腹部,马尾系于腰后,人如骑马上。表演者每队12人,由2人骑马,10人手持松鹤延年、龙凤呈祥、蝴蝶、鸟兽等造型的花篮。也有的扮演《白蛇传》、《三国演义》等人物。表演者边舞边唱,古称“地戏”,马灯队每到一家,备受欢迎,视为吉利。

举行灯会时有的地方也舞龙,1988年元宵,平湖的九彩龙在浙江省龙舞大赛上获奖。

旧俗,嘉兴一带此日忌雨。谚语:“雨打正月半,一年勿好看”。民国前后,此日店家在帐台上点蜡烛,称“岁烛”。二月初二 旧时农历二月初二称土地诞辰。人家食油煎年糕,称“撑腰糕”,以示即将开始农事,需强健身体之意。海宁一带称此日为“萝卜生日”。据《古禾杂识》记载:“二月二日土地生日,俗食油赺年糕,谓之‘撑腰’。是日乡间下瓜茄诸菜种。庙中或醵钱奏乐一天,晚放花爆。”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称花朝,俗称百花生日,依次为稻等作物生日。



放风筝 正月、二月为放风筝季节,谚语:“正月鹞、二月鹞,三月放只断线鹞。”建国后,放风筝成为群众娱乐活动。1990年3月20日,郊区首届风筝赛在嘉兴体育场举行,最大一只“百脚鹞”有110节、55米长。



三月三 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是日竞往小武当进香”。桐乡、平湖乡间妇女头戴荠菜花,谓入夏头不晕。晚食螺蛳谓“挑青”。嘉兴人在门上挂野菜花,裹以红纸,称为“野菜花开结牡丹”,以图吉利。妇女、儿童于是日头插荠菜花。民国时期,是日嘉兴有迎水会习俗,在参加水会的船上扮演各种戏文,从南堰出发至北门结束。

旧时桐乡濮院三月初三举行“珠宝会”,约始于明朝后期,初称神会,民间称之为珠宝会。明李日华《味水轩日记》载:“万历三十八年,濮院镇神会,结缀罗绮,攒簇珠翠,为台阁数十座,阁上率用民间娟秀幼稚扮故事人物,备极巧丽,迎于市中。远近士女走集,一国若狂。”至清初,神会改称佑圣会,每隔数年举行一次。民国时已停止。
清明 古代清明为与春节相似的大节日,俗谚云:“清明大似年。”因其时春光明媚,又在农事蚕事繁忙前夕,所以庙会、水会、竞渡、踏青等活动均于其时举行,特别是清明扫墓历史悠久。民国时期,城市居民多雇小船,携纸锭、享菜、青团子等供物,去郊外祭扫祖坟,并借机踏青。建国后,各地清明扫墓习俗不变,并有瞻仰、祭扫革命烈士墓、碑,缅怀先烈的新风俗。近年,人们多于是日埋葬先人骨灰盒。



立夏 旧俗相传立夏为“酒仙生日”,人家饮酒者多。亦有秤人的习俗,谓立夏秤人,可保人不疰夏。民国时期,是日吃“麦芽搨饼”。立夏前后,市上亦有麦芽搨饼出售,称为立夏搨饼。旧时立夏还兴吃樱桃、海螺蛳等。是日儿童各凑柴米,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在野外搭锅烧煮蚕豆饭(也有的加入少量咸肉、春笋),谓“烧野米饭”。劳动者是日歇工一天,本地农谚曰:“跨出丝车,踏进水田”。意指即将开始插秧。烧野米饭、秤人等习俗,建国后仍多见于农村。端午 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重午”。是日斗草、吃粽子、饮雄黄酒、吃咸鸭蛋,又有吃“五黄”(黄瓜、黄鱼、黄鳝、黄泥蛋即咸鸭蛋、雄黄酒)之俗。挂菖蒲、大蒜、艾叶;燃熏苍术、白芷,有消毒、驱虫的用意。小孩额头上用雄黄写王字,佩挂香囊,妇女头上插黄茧剪成的小老虎,门上贴道士所送的黄纸符,花瓶插石榴花,中堂悬钟馗画像,都为驱邪祛病之征。旧时郊区新丰、净相乡一带,农家有以砖测午(在院子当中竖砖一块,当看不到砖影时即为正午)的习俗。并在此日熏黄烟(用硫黄、雄黄等物驱虫),在大门上贴“端午送百虫,一送影无踪”字幅。又将蒜头埋在火灰里焐熟食用,称烧蒜头,此俗至今仍存。端午节吃粽子、酱鸭广泛流行,至今不变。



分龙日 旧俗五月二十为“分龙日”,各地民间聚“水龙”作消防演习,又称“水龙会”。嘉兴“水龙会”集中在南湖举行。此俗延续至50年代。



烧“汰脚香”、“赛花船” 旧时嘉兴新丰及平湖县一带农村,插秧完毕,农民都上寺庙烧香称“汰脚香”,有的地方举行“赛花船”。据记载,“赛花船”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船上竖宝伞,挂彩旗,参赛的船均是小巧玲珑,油漆一新的艄船,故又名“赛艄船”。近时此俗消失。



献灶日 旧俗六月初四为“献灶日”,祭祀灶君菩萨。荷花生日 旧俗嘉兴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又称雷祖(嫘祖)生日,盛行于清乾隆及民国时期,是日市民倾城游南湖,可不付摆渡钱。农民去烟雨楼侧雷祖殿(嫘祖殿)进香。此日南湖游船汇集,大小船只数百。大船中有“丝网船”,俗称“双夹弄”、“单夹弄”,可供酒菜。小船盖船篷,摆渡载客。

夜晚南湖湖面放荷花灯,以纸扎灯,下系木片,中燃红烛,飘浮水上,多至千盏。烟雨楼通宵达旦供应茶酒面食,又有昆曲社在湖上举行曲会助兴。



长工生日 嘉兴凤桥乡一带旧俗称七月初一为“长工生日”,是日镇上市况热闹。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晚称“七夕”,又称“乞巧节”。旧俗是日晚,妇女在月下穿针乞巧。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七夕,妇女结彩缕穿针月下,陈瓜果祀牛女星,曰:乞巧,捣凤仙花染指甲。女子于月下穿针,三穿而过者,谓之得巧”。七夕习俗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是日演戏,一般都点演《牛郎织女》。嘉善农村家家用西瓜祭牛郎织女,用脸盆接露水,谓露水为牛郎织女眼泪,抹眼和手,可使人眼目清亮,心灵手巧。桐乡濮院七夕有请机神的习俗。

民国时期,嘉兴有童谣:“七七星,扁担星,念巧七遍就聪明。”夜晚斋星,供品以西瓜、藕、菱为主。是日南湖盛会再度出现,不亚于六月二十四夜。七月半 俗称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称“鬼节”。有“探亡人”、“烧阴香”等活动。民国时期,城隍庙香火鼎盛。在城隍庙焚化纸锭,名“寄库”。前一夜,乡村妇女纷纷汇集城隍庙,席地而坐,烧香念佛,名“伴城隍”。民间祭祖一如清明,唯以馄饨代替团子。桐乡县东南部与海宁市西北部农村,七月半吃馄饨。建国后,“伴城隍”等活动废止,但民间祭祖、吃馄饨等习俗仍延续。



“地藏王”诞辰 旧俗七月三十为“地藏王诞辰”,此夜点燃地香,地上支放瓦片,成灯形,内置油膏、香屑之类,大街小巷遍地皆是,点燃后形同白昼。民间一说“地藏香”是祀地藏王;另一说“烧九四香”,是为元末的张士诚烧香。张原为农民起义领袖,在苏州称吴王,后被朱元璋所灭。他小名九四,生日在七月二十,是日烧香称“九四香”,后讹为“救世香”,甚至称为“狗屎香”。旧时,此日人家抱婴儿到庙中寄名,求佛保佑,作“佛子”。小孩于是日都穿新鞋。此风俗久废。



烧八寺香 民国时期,八月初八嘉兴大批农民(以中年以上妇女为多)进城烧“八寺香”。八寺者:楞严寺、精严寺、祥符寺、天宁寺、报忠寺、金明寺、东塔寺、茶禅寺。另有加烧“四塔香”的,四塔指:东塔、壕股塔、真如塔、三塔。建国后废。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俗称“八月半”,吃月饼,赏月,全国同俗。嘉兴独特者,中秋夜有载酒游南湖之举。又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女郎于是夜种罂粟花”。清初朱彝尊亦有诗记述:“秋灯无焰剪刀停,冷露浓浓桂树青。怕解罗衣种罂粟,月明如水浸中庭”。所种植的罂粟供观赏。此俗久废。



观潮节 旧俗八月十八为潮神诞辰,人们多去盐官观海潮,现代更加兴盛。辛亥革命前,地方官于是日备三牲香烛,在镇海塔旁之大观亭内祭潮神,朝廷有时亦派大员在海神庙致祭。



重阳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是日登高用米粉、栗子做糕,插三角彩旗,称“重阳糕”。旧俗一般人家在此日砌新灶,民国时期本地人延续清代旧俗去郊区胥山、城内瓶山、真如塔登高。郊区新丰乡登青村有登青墩,系胥山余脉,“广寻数丈”,附近群众到此登高。城中怡情曲社于是日在寄园举行“同期”,拍曲赏菊。桐乡濮院重阳兴吃赤豆糯米饭,称“增智饭”。建国后,有关重阳诸习俗渐淡。80年代后,定为“老人节”,开展敬老活动。



十月朝 旧俗农历十月初一称“十月朝”。民国时期,农民进城至纸扎店购置冥衣冥器祭祖,建国后此俗已废。
冬至 冬至古代为大节日,嘉兴重冬至,俗谚“冬至大似年”,保留古风。据《嘉兴府志》(卷34·风俗)记载:“冬至祀先,冠盖相贺,如元旦仪”。民国时期,冬至重祭祖,并掩埋浮棺骨殖焚烧废棺。民间崇尚冬至进补,有赤豆糯米饭、人参汤、白木耳、核桃仁炖酒、桂圆煮鸡蛋等。海盐一带以吃羊肉为食补。人家在冬至前后腌鱼肉,准备过年,称“年鱼”、“年肉”,又腌制青菜、雪里蕻,为入冬蔬菜之备,进补、腌制鱼肉咸菜之俗延续至今。是日,上坟祭祀先人者亦多。近年,人家多在此日择地或上公墓埋葬逝者骨灰盒。



腊八 旧俗农历十二月初八称“腊八”,以果枣等物煮粥,名“腊八粥”,近时,尚有少数人家保持此习俗,精严寺等寺庙亦煮粥供信徒。



送灶日 旧俗阴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称“送灶日”,有打扫室中灰尘之俗。民国时期,人家在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夜“送灶”,以糖糕、米粉糖馅团子或麦芽饴糖等物祀“灶君”,迷信“灶君”上天会言人家过失,用饴糖等物糊其口,俗称“醉司命”,用麻秸、芦席等做成“轿子”,取出灶君像塞轿内焚烧。此俗建国后城内渐废,农村仍存在,唯仪式已简化。

嘉兴旧俗此夜还吃赤豆糯米饭、小汤团、饴糖做的元宝、炒毛豆等。

送灶过后为“谢年”、酬神。在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四天中择一天夜晚举行,供品丰盛,具桌围、点红烛、线香。供品上插红纸剪的花鸟人物和如意,称为“年花”。用糯米粉制成成套大小元宝。还用红线悬挂活鲤鱼。农历除夕 是日吃年夜饭,合家团聚、守岁。旧时嘉善农村,年夜饭有吃“塌棵菜”习俗。“塌棵”与“脱苦”谐音。嘉兴吃年夜饭,花生称“长生不老”,黄豆芽称“如意菜”,酱蛋称“元宝”,均取其吉利之意。饭不能吃尽,以示年年有余,饭吃毕不可说“吃完”,要说“吃好”等。剩饭盛在新饭箩,用红纸封好,称“隔年饭”,放置到年初一。餐桌上的鱼不能吃,也是表示年年有余之意。是夜,各商店伙计手执灯笼,奔走催收欠帐。债户则躲避逃债,旧习过半夜后欠债就可延期归还。理发店、浴室一直营业至半夜。守岁,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压于枕下,有的在枕下还放荸荠、桔子、花生等果物。

从人死那天起开伤3天,半夜12点前死算1天.其后算当天.人死后要请人报老(就是通知亲戚,朋友)一般都在死后马上通知.得知此事来的亲戚朋友前来的称为奔伤,掉念,出礼,留下吃中晚饭的就是豆腐饭.一般为素菜.第三天早晨会将死者火化.火化后吃的饭也可称豆腐饭亦作素酒席,在这桌上可以有大鱼大肉,即开荤.人死了不可能一辈子吃死者的素饭.所以要亲戚朋友吃好饭菜回去.死后即从死天开始计算第7天,也就是第1个星期为头七(在此之前死者火化后当天,即办完正事,教亲的亲戚最好当天回家,不回者要等7日即头七才能回,个别地方习俗,不全是).第2个星期为二七.第三个星期为三七,第四个星期为四七,一般1-4七不用做什么,只需要儿女简单的供奉下就可以.第5个星期为五七,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七,即正七前夜开始祭拜之五七当天(习俗重者会有很多亲戚前来,一样要招待),此七在迷信上称为回魂.死者在那天才真正知道自己已经死了.之后便会去投胎转世.第6个星期为六七.一般为出嫁女儿供奉.儿子不用大作文章.也没别人亲戚前来.第7个星期为断七.意思为七七断七.此七不用做.也不用忌拜,到此结束


跪求嘉兴地区的殡葬习俗
留下吃中晚饭的就是豆腐饭.一般为素菜.第三天早晨会将死者火化.火化后吃的饭也可称豆腐饭亦作素酒席,在这桌上可以有大鱼大肉,即开荤.人死了不可能一辈子吃死者的素饭.所以要亲戚朋友吃好饭菜回去.死后即从死天开始计算第7天,

去世的人需要几天守夜,几天后出殡
去世后的尸体需要在家里存放几天后出殡,各个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宁波1-2天、嘉兴3-4天、温州、台州2-3天,以前农村里有祠堂,位置大,空气流通。现在基本上住在套房里,也没有了这个条件,而且以前存放也不是简单存放,有许多繁琐的祭奠仪式,包括告别,诵经,超度等等,吹吹打打,几天几夜,...

耿长春案件啥时候开庭
依法由审判员耿长春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8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嘉兴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以耿长春为首的犯罪团伙案件,该团伙长期在嘉兴地区殡葬行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殡葬业“暴利”的原因是什么?
说起这殡葬业的“暴利”,分析来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一,行业的自然垄断。由于传统习惯,殡葬业是不太受人待见的行业,乐于从事这行业的人也不是很多,所以这个行业竞争小,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这就造成了这个行业的自然垄断,一口价,明知暴利,也必须引颈就戮。二,国人的厚葬心理。亲人...

耿长春案件啥时候开庭
耿长春案件啥时候开庭依法由审判员耿长春适用简易程序于2015年8月18日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嘉兴市公安机关成功侦破了以耿长春为首的犯罪团伙案件,该团伙长期在嘉兴地区殡葬行业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灵川县17114181439: 跪求嘉兴地区的殡葬习俗好像有什么头七和豆腐饭,反正越详细越好,要
红点氨茶: 从人死那天起开伤3天,半夜12点前死算1天.其后算当天.人死后要请人报老(就是... 教亲的亲戚最好当天回家,不回者要等7日即头七才能回,个别地方习俗,不全是)...

灵川县17114181439: 请问嘉兴的风俗:办丧事烧五七还用随礼吗?按照嘉兴的风俗,丧事如果
红点氨茶: 丧事一旦过完,就不用随礼金了;过头七、五七之类,那是家里面至亲的事情,基本由儿女负责,不需要邀请外人参与,所以就更谈不一随礼金了;如果真要送朋友点礼,那不必用这个藉口,直接给朋友买点东西或者其他的,毕竟刚失去了亲人,去看望安慰一下生者也是非常正常的事!

灵川县17114181439: 嘉兴地区桐乡市南日镇那边现在的丧葬习俗有哪些? -
红点氨茶: 恩 是的 希望采纳

灵川县17114181439: 有谁知道浙江省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衢州市、舟山市金和丽水市哪有殡葬礼仪公司
红点氨茶: 浙江省 嘉兴市 平湖市(县市)南市路 高桥 殡仪馆 内

灵川县17114181439: 绍兴市的现场违章,嘉兴市怎么处理 -
红点氨茶: 1、绍兴市的现场违章,不能到嘉兴市处理.违章只能在违章地处理或者车辆号牌核发地处理.如果是现场违章,比如直接被交警当场抓住的违章,必须在违章地绍兴处理.如果是非现场违章,比如被交通摄像头抓拍的违章,既可以在违章地绍兴处理,也可以在机动车号牌核发地处理.2、根据公安部在2009年4月1日起施行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四条 交通警察执勤执法中发现的违法行为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第五条 交通技术监控资料记录的违法行为可以由违法行为发生地、发现地或者机动车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管辖.

灵川县17114181439: 泉州水头到嘉兴高速费多少 -
红点氨茶: 驾车路线:全程约847.4公里起点:泉州市1.泉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东北方向出发,沿濠沟墘行驶10米,右转进入庄府巷2) 沿庄府巷行驶210米,直行进入打锡街3) 沿打锡街行驶270米,过右侧...

灵川县17114181439: 嘉兴十大最好玩的地方 嘉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十大 -
红点氨茶: 中文名称 嘉兴市 外文名称 Jiaxing 别 名 嘉禾、禾城、长水、由拳、禾兴、秀州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东 下辖地区 2个市辖区、3个县级市、2个县 政府驻地 南湖区 电话区号 0573 邮政区码 314000、314001 地理位置 浙江省东北部,毗邻上海市、杭州市 面 积 3915平方公里 人 口 465.6万人(2017年常住人口) 方 言 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嘉兴话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南湖、乌镇、西塘、钱江潮、南北湖、月河历史街区等

灵川县17114181439: 请问广西桂林的丧葬习俗 -
红点氨茶: 看黄历挑好日子下葬;摆白喜酒,法师做法事,停灵期间,孝子要守孝,要哭; 特别的是送灵,过程中抬灵柩的人要故意拖延(专门选择在路况糟糕的地方,比如有烂泥或砾石的地方),让孝子下跪和哭送,洒纸钱放鞭炮,寓意大概是以显得孝子孝顺,尽快送先人入土为安,也可能是孝子们对逝者生前不够孝顺,以此惩罚,用一种相反的方式来表明孝子们的孝——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猜测.总之是送灵的路上不弄得热热闹闹,反而是显得亲人朋友对死者不敬,死者家属会觉得不够体面. 做民俗研究或者哪怕仅仅是去做一个比较深入的了解,都是要实地走访去获得第一手资料,这样才是有价值的.祝你好运.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