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如何相恒公

作者&投稿:资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管仲是如何相恒公的~

管仲(约前723或前716-前645)名夷吾,谥曰“敬仲”,汉族,中国春秋时期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人,史称管子。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的后代。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管仲的言论见于《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几乎死掉。”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杀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杀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体会:   管仲和鲍叔牙初为至交,管鲍分金的故事千载流传。这篇课文记述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巧计迎回管仲的故事;赞扬了鲍叔牙之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和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成就及业绩
个人著作
  管仲的著作,收入《国语·齐语》和《汉书·艺文志》。《管子》共24卷,85篇,今存76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名、法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等均有论述,是研究我国先秦农业和经济的珍贵资料。 管仲的传记,载於《史记·管晏列传》。
兵制改革
  其原则是“作内政而寄军令”,其措施是“参其国而伍其鄙”,其内容为:将全国分为二十一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工商之乡不从事作战,实际从事作战 的是士乡十五。五乡为一帅,有一万一千人。由齐君率为中军,两个上卿各率五乡为左右军,是为三军,就是“参其国”。一乡有十连,一连有四里,一里有十轨,一轨有五家,五家为 一轨,这就是“伍其鄙”。轨中的五家,因世代相居处在一起,因为利害祸福相同,所以,“守则同固,战则同强”。(见 《国语·齐语》)。   这是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
经济政策
  国内经济发展    管仲相齐的经济政策是“遂滋民,与无财”(《国语·齐语》),他的办法乃是“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史记·齐太公世家》)。或言“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史 记·平准书》),以至“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   “轻重鱼盐之利”及“徼山海之业”是否是汉代盐铁官卖的滥觞,我们现无可征信的材 料。管子书中的记载言:管仲反对向“树木”、“六畜”和人口抽税,而主张“唯官山海为可也”,“山海”就是铁和盐(《管子·海王》)。若此记载为可信,则于管仲时就已经实行了统治盐铁的经济政策了。   管仲实行了粮食,“准平”的政策,即“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 管仲
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之以时,则准平。……故大贾富家不得豪夺吾民矣”,(《汉书·食货志》下)。这种“准平”制,不但是一种平衡粮价的政策,并 且,也间接承认了农民自由买卖粮食的权利及自由私田的合法性,并且还保障了私田农的生产利润。这种经济政策,亦为经济层面的国君集权。   管子提出的世界领先的经济理论    管仲提出“相地而衰证”即按照土质好坏、产量高低来确定赋税征收额,与马克思级差地租相同。   在《管子·奢靡》一文中,系统的阐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效用。

  管仲的祖先曾经是名门望族,其父管庄曾作过齐国集团的高管,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时已经很贫穷。为了谋生,管仲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几次想进入齐国的管理层,但都没有成功。

  管仲有位好朋友鲍叔牙,两人友情很深。他俩一起经商,赚了钱管仲总是多分给自己,少分给鲍叔牙。而鲍叔牙对此从不和管仲计较。对此,人们背地议论说,管仲贪财,不讲友谊。鲍叔牙知道后就替管仲解释,说管仲不是不讲友谊,只贪图金钱。他这样做,是由于他家贫困。多分给他钱,是我情愿的。

  管仲三次参加战斗,但三次都从阵上逃跑回来。因此,人们讥笑他,说管仲贪生怕死,没有勇敢牺牲的精神。鲍叔牙听到这讥笑后,就向人们解释说,管仲不怕死,因为他家有年迈的母亲,全靠他一人供养,所以,他不得不那样做。

  管仲也多次想为鲍叔牙办些好事,不过都没有办成;不但没有办成,反给鲍叔牙造成很多新困难,还不如不办好。因此,人们都认为管仲没有办事本领,鲍叔牙却不这样看。他认为事情之所以没有办成,只是由于机会没有成熟罢了。在长期交往中,两人结下了深情厚谊,管仲多次对人讲过:生我的是父母,知我的是鲍叔牙。

  公元前674年,齐国CEO齐僖公驾崩,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按照长子继位的传统,太子诸儿成为齐国集团新CEO,是为齐襄公。太子诸儿虽然居长即位,但品质卑劣,齐国前途令国中老臣深为忧虑。

  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双好友,给两个公子当师傅,实为美谈。

  几年后,齐国集团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被杀死。经过激烈的斗争,鲍叔牙说服了齐国高管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新CEO,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齐桓公即位后,急于扩大齐国集团的实力,因此准备请鲍叔牙出任总经理(齐相)。鲍叔牙却向他推荐管仲:“管仲有五点比我强。宽以从政,惠以爱民;治理江山,权术安稳;取信于民,深得民心;制订礼仪,风化天下;整治军队,勇敢善战。” 齐桓公听从了鲍叔牙的建议。

齐恒公小白原想命鲍叔牙为相, 鲍叔牙向齐恒公推荐了管仲, 但管仲人在鲁国,齐恒公就以向鲁国讨要罪人为由, 向鲁国要回管仲。鲁国的施伯了解管仲是有才之人, 想杀掉管仲, 幸亏齐国使者向鲁庄公请求活捉管仲回国并得到应允, 管仲方能安全回到齐国。
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②,使鲍叔为宰③,辞④曰:“臣,君之庸⑤臣也,君加惠⑥于臣,使不冻馁⑦,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⑧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⑨,弗若⑩也;治国家不失其柄⑾,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⑿,弗若也;执枹鼓⒀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⒁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⒂。”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⒃;君若宥而反之⒄,夫犹是⒅也。”桓公曰:“若何⒆?”鲍子对曰:“请诸鲁⒇。”桓公曰:“施伯21,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22?”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23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24,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25也。夫26管子,天下之才27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28,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29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30,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31②,请生之3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33 ,齐使受之而退。
注释:
本文选自《国语·齐语》。齐桓公,名小白,前685—前643在位,春秋五霸之一。管仲,名夷吾,字仲,春秋时有名的政治家,辅助齐桓公成霸业。
②〔自莒(jǔ)反于齐〕从莒回到齐国。这句话的背景是,齐襄公(桓公之兄)做国君时期,国内混乱,鲍叔辅佐小白逃到莒国(在现在山东省南部)。后来襄公被公孙无知杀了,公孙无知作了国君。不久公孙无知也被杀,小白和公子纠争作齐君。管仲辅佐公子纠,曾带兵截击小白,射中小白的带钩。小白逃回齐国,作了国君。
③〔使鲍叔为宰〕让鲍叔做太宰。鲍叔,姓鲍,名叔牙。宰,太宰,相当于宰相。
④〔辞〕谢绝。这里省去主语“鲍叔”。
⑤〔庸〕平庸,无才能。
⑥〔加惠〕给予恩惠。
⑦〔馁(něi)〕饥饿。
⑧〔其〕助词,表示测度的语气。
⑨〔宽惠柔民〕宽大和善,感化人民。
⑩〔弗(fú)若〕不如。
⑾〔柄〕本,根本,指治国的准则。
⑿〔法于四方〕为四方之法,全国都适用。
⒀〔枹(fú)鼓〕战阵之间,击鼓以振作士气。,鼓槌。
⒁〔加勇〕增加勇气。
⒂〔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几乎死掉。钩,衣带上的钩。滨,同“濒”,迫近。
⒃〔夫为其君动也〕他是为他的国君而行动。夫,彼。以下两个“夫”字同。君,指公子纠。
⒄〔宥(yòu)而反之〕宽恕了他而使他回来。
⒅〔夫犹是〕他也会像这样。是,代“为其君动”。
⒆〔若何〕怎么办。
⒇〔请诸鲁〕往鲁国去请求。诸,之于。
21〔施伯〕鲁国大夫。
22〔若之何〕同“若何”。之,代“鲁国不与”的情况。
23〔不令之臣〕不好的臣子。令,善。
24〔戮之于群臣〕在群臣面前杀了他。
25〔用其政〕用他的执政能力,用他执政。
26〔夫〕句首助词。
27〔天下之才〕治理天下的才士。
28〔得志于天下〕在整个天下都能如愿,称霸。
29〔长为鲁国忧〕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
30〔欲亲以为戮〕想亲眼看着杀掉他。
31〔犹未得请也〕还是没有达到请求的目的呀。
32〔请生之〕请使他活着,请求给活的。“生”是使动用法。
33〔束缚以予齐使〕捆起(管仲)来交给齐国的使臣。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几乎死掉。”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杀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杀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体会:
管仲和鲍叔牙初为至交,管鲍分金的故事千载流传。这篇课文记述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巧计迎回管仲的故事;赞扬了鲍叔牙之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和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齐国盛产食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原文:
桓公自莒反于齐②,使鲍叔为宰③,辞④曰:“臣,君之庸⑤臣也,君加惠⑥于臣,使不冻馁⑦,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⑧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⑨,弗若⑩也;治国家不失其柄⑾,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⑿,弗若也;执枹鼓⒀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⒁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⒂。”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⒃;君若宥而反之⒄,夫犹是⒅也。”桓公曰:“若何⒆?”鲍子对曰:“请诸鲁⒇。”桓公曰:“施伯21,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22?”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君有不令之臣23在君之国,欲以戮之于群臣24,故请之。’则予我矣。”
桓公使请诸鲁,如鲍叔之言。庄公以问施伯,施伯对曰:“此非欲戮之也,欲用其政25也。夫26管子,天下之才27也,所在之国则必得志于天下28,令彼在齐,则必长为鲁国忧29矣。”庄公曰:“若何?”施伯对曰:“杀而以其尸授之。”庄公将杀管仲,齐使者请曰:“寡君欲亲以为戮30,若不生得以戮于群臣,犹未得请也31②,请生之32。”于是庄公使束缚以予齐使33 ,齐使受之而退。
译文:
齐桓公从莒国回到齐国(当了国君后),就任命鲍叔牙当太宰,(鲍叔牙)谢绝说:“我,是国君的一个平庸的臣子,您给予我恩惠,不叫我挨冻受饿,就是国君对臣子的恩赐了。如果一定要治理国家,那不是我所能做到的,那大概就只有管夷吾了。我比不上管夷吾的地方有五点:宽厚仁慈,使人民感恩,我不如他;治理国家不违背它的准则,我不如他;用忠诚信义结交人民,我不如他;制定礼法道德规范成为全国人民的行为准则,我不如他;(两军交战)在营门前击鼓助威,使人民勇气倍增,我不如他。”桓公说:“那个管夷吾用箭射中我的衣带钩,因此(我)几乎死掉。”鲍叔牙解释说:“管夷吾是为他的君主而行动;您如果宽恕他的罪过让他回到齐国,他也会像这样的。”齐桓公问:“那怎么办?”鲍叔牙回答说:“到鲁国去邀请他。”齐桓公说:“施伯,是鲁君有智谋的大臣,他知道我要任用管仲,一定不会给我,那可怎么办呢?”鲍叔牙说:“派人向鲁国请求,就说:‘我们国君有个不好的臣子在贵国,想要把他在群臣面前处死,所以请求贵国。’那么就会给我们了。”齐桓公就派使臣向鲁国请求,按着鲍叔牙说的做。
鲁庄公向施伯询问这件事,施伯回答说:“这不是想杀他,是想用他治理国家。管仲,是治理天下的有才之士,他所在的国家一定能在天下如愿以偿,让他在齐国,那必定长期成为鲁国的忧患啊。”鲁庄公问:“那怎么办?”施伯回答说:“杀了管仲然后把尸体交给齐国使臣。”鲁庄公准备杀管仲,齐国的使臣(向庄公)请求说:“我们的国君想亲眼看着处死他,如果不能把活的管仲在群臣面前杀了示众,还是没达到请求的目的呀,我们请求给我们活的。”于是鲁庄公吩咐捆绑管仲来交给齐国使臣,齐国使臣领回管仲便离开了鲁国。
体会:
管仲和鲍叔牙初为至交,管鲍分金的故事千载流传。这篇课文记述了鲍叔牙深知管仲之才,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并设巧计迎回管仲的故事;赞扬了鲍叔牙之人能让、举贤荐能的高风亮节和齐桓公重视人才、不计前嫌的博大胸怀。

管仲辅佐齐桓公,使桓公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

1.在这里“相”作动词,是辅佐的意思。
“一匡天下”是说:当时周王室衰微,天下诸侯都不去朝拜进贡,而齐桓公称霸后,率领各路诸侯仍然向周王室朝拜进贡。因为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后人还是认为周王室是正统,所以将齐桓公的这种行为看作匡正了天下。(当然齐桓公的这种行为有表演的成分。)
2.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 管仲是臣子 桓公是齐国的君王
3 因为周王室衰微 而诸侯国的实力强大起来
4.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整顿军队。

齐国盛产食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
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1、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
2、制定了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
3、进行经济改革,达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


仲的辈你怎么知道是几代的
天下万姓各有源流,独孔、颜、曾、孟、仲五姓拥有五十个字辈。在姓名三个字中,第一个字为姓,最后一个字为名,中间选取一个吉祥字代表辈分。因此,仲姓族群的代系明确,辈分整齐,称呼有序,昭穆分明。在清代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仲姓第六十三代大宗子翰林院五经博士承述公首次创立以字定辈...

《吕氏春秋》仲秋纪原文及翻译
又何况正义之师呢?正义之师人数多的几万,少的也有几千,所到之处,足迹布满道路,在敌国畅行无阻,象这样的武士,专诸怎么就跟他们相提并论呢? 简选 世人有一种言论说;“驱使市人作战,靠他们可以战胜敌手禄秩丰厚的武士和受过训练的士兵;靠老弱疲惫的百姓可以战胜敌手精壮、熟练的武士,靠散乱无纪的囚徒可以战胜...

姓氏"仲"是怎么由来的,仲氏的家谱知道吗
姓氏“仲”的由来:天下仲姓,皆子路之后。子路(又字:季路),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姓仲名由,公元前542年(鲁昭公三十一年、周景王三年)夏历九月初七生于鲁卞邑(今山东泗水县卞桥村)。公元前480年(鲁哀公十四年、周敬王四十年)三月三日,因卫孔悝之难而殉难。葬于蒲(今河南濮阳市)。仲氏世居...

齐太公世家的译文
七年(前679),诸侯与齐恒公在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 十四年(前672),陈厉公子陈完,号敬仲,逃亡来到齐国。齐桓公想任命他为卿,他谦让不肯;于是让他做工正之官。这就是田成子田尝的祖先。 二十三年(前663),山戎侵伐燕国,燕向齐国告急。齐桓公派兵救燕,接着讨伐山戎,到达孤竹后才班师。

庆父,鲁恒公,周文王。
庆父,春秋时鲁桓公之子,鲁庄公庶兄。又称仲庆父、共仲或孟氏。庄公去世,他派人先后杀死继位的子般和闵公,制造内乱。后他所逃奔的莒国受鲁贿赂,将其送回,途中自缢而死。孟孙氏是其后裔。周文王(前1152~前1056),即殷商西伯(意即西方诸侯之长,《封神演义》演绎为西伯侯),又称周侯,周...

刘羽仲死读书文言文
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独步庭阶,摇首自语曰:“古人岂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发病死。 后,风清月白之夕,每见其魂在墓前松柏下,摇首独步。倾耳听之,所诵仍此六字也。或笑之,则歘⑥隐。次日伺之,复然。 泥古者愚,何愚乃至是欤?何文勤公尝教昀⑦曰:“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

仲姓家谱济字辈是第几辈,有家谱吗?
1. 禹州市鸠皮老山乡赵沟天水赵氏辈谱记载如下:光维有成,绍自之恒,遇如延增型州,半部堂赵姓辈分升分包括:伍,银,在,如,永;公,兴,正,大,子;士,德,明,万,昌;延,治,景,从,懋……2. 临西家谱字辈为:福殿长书章,英仲军。3. 湖北枣阳新市赵氏字辈中包含:姬……

中国古代十大谋士排行傍是谁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对内政外交政策进行全面的改革,制定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方针策略,被齐恒公任为上卿,尊称“仲父”。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分设各级官吏...

关于孟氏一姓的由来?
据<<通志-氏族略>>所载, 春秋时鲁国有孟孙氏, 盖为鲁恒公之子庆父共仲之后. 本为”仲孙”氏, 因弑君之罪, 更为孟氏. 又, 春秋时卫襄公之子, 字孟公, 其支孙以王父字”孟”为氏.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竺也也 2020-03-07 知道答主 ...

山伟字仲才文言文翻
恒曰:“无是非之心,非人也。”家居,忧国忧民,老而弥笃。 萧山故多水患,骥倡修螺山、毕公诸塘堰,捍江潮,兴湖利。乡人赖之。 居恒布衣粝食,不殖生产。事兄教谕骐,虽耄益恭。 时戴笠行田间。尝遇钱塘主簿,隶呵之。 答曰“萧山魏骥也”。主簿仓皇谢慰而去。 成化七年,御史梁昉言:“臣先任萧山,见致...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是如何“相”恒公的? -
宦琴益母:[答案] 管仲的祖先曾经是名门望族,其父管庄曾作过齐国集团的高管,后来家道中落,到管仲这一代时已经很贫穷.为了谋生,管仲到过许多地方,接触过各式各样的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他几次想进入齐国的管理层,但都没有成功. 管仲有位好...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是怎样 相 恒公的(至少3项)急啊! -
宦琴益母:[答案] 1、适时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帜 2、制定了一种社会与军事相结合的战斗体制,亦为后来大规模的战争作了准备. 3、进行经济改革,达到了“通货积财,富国强兵”的效果.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管仲是如何“相”恒公的? -
宦琴益母:[答案] 在这里相是辅佐的意思 大意:管仲辅佐齐桓公,在各诸侯中称霸,一统天下.直至今日那里的人民仍受到他的赏赐.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相恒公”发生在何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他是如何“相”恒公的? -
宦琴益母:[答案] 春秋 管仲帮助齐桓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尊王攘夷”,发展齐国势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从中有什么启发? -
宦琴益母:[答案]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在战国争霸时期,可以说齐桓公有管仲相佐,所以能霸诸侯,匡天下的. 在政治上采用尊王攘夷 在对外方面上,齐鲁之战、北战山戎、齐楚结盟、蔡丘之盟 启发: 说明了很重要的一点,知人善任,任人唯贤.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相恒公 是如何 相 恒公的 -
宦琴益母:[答案] 春秋 发展生产 改革军制尊王欀夷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相桓公”是如何“相”的 -
宦琴益母: 管仲开始辅助桓公后,注重经济,反对空谈主义,主张改革以富国强兵,他说:“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民留处,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齐桓公尊管仲为“仲父”,授权让他主持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改革:在全国划分政区,组织军事编制,设官吏管理;建立选拔人才制度,士经三审选,可为“上卿之赞”(助理);按土地分等征税,禁止贵族掠夺私产;发展盐铁业,铸造货币,调剂物价.管仲改革的实质,改革土地和人口制度.管仲改革成效显著,齐国由此国力大振.对外,管仲提出“尊王攘夷”,联合北方邻国,抵抗山戎族南侵.这一外交战略也获得成功.

太和区15522758271: 子曰:“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今受其赐?”管仲是如何“相“恒公的?管仲相恒公有何结果? -
宦琴益母:[答案] 管仲后来当了齐桓公姜小白的宰相,管仲刚开始和齐桓公有仇,但是齐桓公手下有一个人叫鲍叔牙,鲍叔牙说管仲有辅佐之才.齐桓公才收纳管仲的.

太和区15522758271: 管仲相桓公发生在哪一历史时期?哪一国家?如何相恒公的? -
宦琴益母:[答案] 你好. 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 管仲改革.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成强大的常备军. 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发展齐国势力.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攻灭一些小国.

太和区15522758271: 材料一:管仲相恒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1,管仲是如何辅助恒公的?2,材料一中所提到的“管仲相恒公”有何结果? -
宦琴益母:[答案] 1管仲的措施:(1)承认土地的现实占有状况,改劳役助耕制为收取实物地租.(2)设"轻重九府",通鱼盐之利齐国靠海,鱼盐资源丰富.(3)实行"叁国伍鄙"制,以整顿行政组织.(4)军事上,"作内政以寄军令",实行兵民合一.2.结果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