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什么的重要性

作者&投稿:赵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什么的重要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语出《史记·孝文本纪》,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事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农业的重要性
1、农业是第一产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的基础地位关乎到我国国民的利益、社会的安定以及国民经济能否稳定的发展,同时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也和农业有一定的关系。

1.民之大事在农。
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著作 《国语》 《国语》
2.农,天下之大本。
元代农业机械学家 王祯
3.工不出则农用乏。
汉代文学家 桓宽
4.良农不为水旱不耕。
战国·荀况《荀子·修身》。不为:不因。水早:指水灾,旱灾。本句大意是:好的农夫不因为出现水灾、旱灾就不耕种。这句原义是单指农业生产的,但现在可广用其义,用于论述人们在从事各种工作时,不能因为出现困难就停止不前。
荀况,战国末期思想家 荀子 《荀子·修身》
5.农,天下之大业也。
汉代文学家 桓宽
6.劝农业,无夺其时。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政治家,军事家 诸葛亮
7.丰凶相济,农末皆利。
宋·苏轼《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丰:丰年。凶:荒年。末;指农业之外的其它行业。这两句大意是:使丰年和荒年互相调济补充,让农业和其它行业都有利可图。任何国家只有在丰年时注意有所储备,在荒年时能运用丰年时积蓄下来的财物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条件,才能使百行百业都兴旺昌盛,蓬勃发展,国家才能繁荣富强。这两句可供论述制定正确的“丰凶相济”的经济政策时引用。
北宋文学家 苏轼 《乞免五谷力胜税钱札子》
8.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唐朝开国宰相 房玄龄 《晋书》
9.食为人天,农为正本。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
10.富民者,以农桑为本。
东汉政论家、文学家 王符
11.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
清初哲学家 李塨
12.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
战国·墨子《墨子·非儒下》。这两句大意是:官吏放弃管理就会发生动乱,农事抓得不紧,误了农时就会带来贫穷。这两句用于论述吏治和农事对国家治乱有重要影响,强调要搞好吏治,抓紧农事。
墨翟,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 墨子 《墨子·非儒下》
13.欲收禾黍善,先去蒿莱恶。
宋·王安石《钱博》。黍:泛指各种粮食。善,好收成。蒿(hao)莱:泛指杂草。这两句大意是:要想获得谷物的好收成,必须先除去危害庄稼生长的杂草。两句既可仅用字面上的意思,说明农业生产中田间管理之一——锄草的重要性,也可用引申义,表现除恶扶善的重要性,或说明做任何事,要想达到目的,必须先除去不利因素。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王安石 《钱博》
14.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汉·司马迁《史记·孝文本纪》。本:根本。本句大意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这是汉文帝说的话。上日:“~,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意思是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在耕种我名义下的田地(天子籍田千亩)时,我要亲自率领大家耕种,以此供给宗庙作祭器里的祭祀物(粢盛)。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重视发展农业,强调以农业为本,是发展封建经济的根本环节。汉文帝不仅认识到这一点,而且提出亲自参加耕种,尽管只是象征性地走个过场,但在封建社会里,以天子之尊能够做到这一点,以示身为民先,已经是很了不起了。“文景之治”历来为史学家所称道,汉代能出现这一盛世,除汉文帝实行了改革法律,废除连坐与肉刑,减轻赋税,反对厚葬,加强军队建设,抗御匈奴侵扰等一系列措施外,与他重视发展农业有着重要关系。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语出《史记·孝文本纪》
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事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语出《史记·孝文本纪》,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事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只有立足自身抓好农业生产,以国内稳产保供的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农业的重要性

1、农业是第一产业,它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2、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3、农业的基础地位关乎到我国国民的利益、社会的安定以及国民经济能否稳定的发展,同时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也和农业有一定的关系。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什么的重要性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阐述了农业的重要性。语出《史记·孝文本纪》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是最重要的事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工作的重中之重。

劝农的引证解释劝农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劝农的引证解释是:⒈鼓励农耕。引《史记·孝文本纪》:“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勤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为本末者毋以异,其於劝农之道未备。”《三国志·魏志·高堂隆传》:“是以帝耕以劝农,后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报施也。”郑观应《盛世危言·垦荒》:“中国伊古以来,以...

党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什么战略加快推进农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必须看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

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三农”工作在新征程上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把其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才能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五谷者,...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
1. 农业的重要性在历史上得到了充分的强调,正如《史记·孝文本纪》中所言:“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意味着农业是国家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确保国内农业生产稳定,才能在面对外部环境的...

农夫,天下之本也是谁说的?
《史记.孝文本纪》:元年(公元前179)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又十三年(公元前167)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其除田之租税。」1、重农抑末 2、《汉书》中写经济专注农业摒弃工商 在《史记》中,经济范畴,有农、虞、工、商。在《史记》...

《资治通鉴》中关于经济问题作者的看法是什么?
关于经济问题,作者详述有关田制、赋税的内容,以大量篇幅记载商鞅变法,唐朝的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等重大经济事件,并随时借历史事实来论证现实问题。在第15卷《汉文帝前十三年》中,作者写道:“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强调在我国这样的社会,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否则必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

什么是三农,对三农的理解
三农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人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要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理解党、国家、民族。1、农业 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种产业形式。

汉文帝爱民如子故事
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今廑身从事,而有租税之赋,是谓本末者无以异也,其於�劝农之道未备。其除田之租税,赐天下孤寡布帛絮各有数。(《汉书·文纪》) ◇ 议郊祀诏(十五年夏) 有异物之神见於成纪,毋害於民,岁以有年。朕畿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朕劳。(《汉书·郊祀志》上) ◇ 遗诏(后...

三农情怀
中国自古以来便深知农业之于国家的重要性,"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将这一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将农业农村工作推向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舞台。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三农"工作的核心地位,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为引领,强化农村...

忻州市19442115862: “夫农,天下之本也.”这句话的含义,体现了我国古代统治者奉行的什么政策
文晶亚宝: 重视农业生产,以农为本 汉文帝: “二年春正月丁亥诏曰: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讁作县官及贷种食末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二年九月诏曰: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而民或不务本而事末,故生不遂.朕忧其然,故今兹亲率群臣农以劝之.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 说农业是国家的根本.文景时期重要的成就在于重视农业,以农为本,保护小农和小农经济,认识到小农生活安定和小农经济繁荣是国家统治安定的基础.

忻州市19442115862: 农天下之本业,体现了汉景帝什么思想 -
文晶亚宝:[答案] 依农业为社稷发展基本,想要把国家治理的更好就需要把农业作为基石.

忻州市19442115862: “凡士农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的意思是什么 -
文晶亚宝: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 所有的士子、工匠、商人,都依靠农民种植庄稼来养活,因此农业是天下最根本的事务. 简单来说就是农业为天下之根本,重农思想.

忻州市19442115862: 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 汉文帝说:“夫农,天下之本也.” -
文晶亚宝: 农本位思想.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提供给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为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农业当作根本性的大事来抓,采取一系列督促、鼓励、组织农业生产的措施,在国家经济政策上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向倾斜.通过发展农业,封建国家可以征收稳定的土地税来保证财政收入,还有利于社会稳定,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统治者认为,发展工商业不如经营土地使生活有保障,还会加剧劳动力从土地上流失,造成种种社会问题.因此,重农抑商、以农立国就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治国主张.

忻州市19442115862: 商鞅变法中的“务本”是指什么 -
文晶亚宝: 耕战为本.整个国家只围绕两件事:种田、打仗.商鞅变法中的重点奖罚也是围绕这两处展开的.所以那时的秦国兵“闻战则喜”.不能上去打仗的老人、妇女,则是以农晋爵. 商鞅抑商抑文,不让百姓有利益冲突、胡思乱想

忻州市19442115862: 农以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末也.是什么意思? -
文晶亚宝: 农业是天下之根本,工业和商业排在农业的后面

忻州市19442115862: “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以赋于民”和“夫农,天下之本也”反映了什么政策? -
文晶亚宝: 民以饥饿自卖为奴婢者,皆免为庶人……约法省禁,轻田租,什五而税,量吏禄, 度宦用,以赋于民. 农,天下之本也……,其令君国务劝农桑,益种树,可得衣食物.以上措施,反映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当高祖和汉文帝时期,特别重视老百姓的生活和发展农业生产,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促进了社会稳定.

忻州市19442115862: 《赵威后问齐使》威后心中的本是什么 -
文晶亚宝: 舍本逐末中的本即是农业.可以理解为三农问题的农业. 使天下无农夫,举世皆饿死矣.农为天下之本. 如:《史记.孝文本纪》:元年(公元前179)正月,上曰:「农天下之本.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又十三年(公元前167)上曰:「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其除田之租税.」 又:“(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 广义来说农业,如果试作细分,可以分为以下种类: 一、牧畜业, 二、鱼类养殖业, 三、林业, 四、果树业(枣、栗、橘), 五、工业原料业(萩、漆、麻、竹、茜) 这也是以后重农轻商的开始

忻州市19442115862: 农夫,天下之本也,体现了西汉的什么政策 -
文晶亚宝: 这是汉文帝诏书“开籍田诏”里的话,原文是:夫农,天下之本也.其开藉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民谪作县官及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汉书·文纪》) 意思是:农业是国家的根本.说明我国古代西汉初年统治者普遍重视农业,一直把农业称为“本业”,而把商业称为“末业”,重视农业,轻视商业.这说明重农抑商是当时的一贯政策. 这个时期被成为“文景之治”.

忻州市19442115862: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其令郡国务劝农桑.材料二:夫农,天下之本也.请回答: (1)... -
文晶亚宝:[答案] (1)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2)重视农业的思想. (3)重农抑商. (4)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文帝、景帝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树立榜样. (5)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过分强调农业,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