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年十五文言文的意思

作者&投稿:富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1. 十五年,晋君兴兵将攻秦文言文翻译

1、【译文】:

晋君听从了他的意见。

十五年(公元前645年)晋国发动军队攻打秦国。缪公也发兵,让丕豹率领大军,亲自前往迎击。九日壬戌日,与晋惠公夷吾在韩地交战。晋君甩下自己的部队独自往前冲,跟秦军争夺财物,回来的时候,驾车的战马陷到深泥里。缪公与部下纵马驱车追赶,没能抓到晋君,反而被晋军包围了。

晋军攻击缪公,缪公受了伤。这时,曾在岐山下偷吃缪公良马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不顾危险驱马冲入晋军,晋军的包围被冲开,不仅使缪公得以脱险,反而又活捉了晋君。

当初,缪公丢失了一匹良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乡下人一块儿把它抓来吃掉了,官吏捕捉到他们,要加以法办。

缪公说:“君子不能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了良马肉,如果不喝洒,会伤人。”于是就赐酒给他们喝,并赦免了他们。

这三百人听说秦国要去攻打晋国,都要求跟着去。在作战时,他们发现缪公被敌包围,都高举兵器,争先死战,以报答吃马肉被赦免的恩德。

于是缪公俘虏了晋君回到秦国,向全国发布命令:“人人斋戒独宿,我将用晋君祭祀上帝。”周天子听说此事,说“晋君是我的同姓”,替晋君求情。夷吾的姐姐是秦缪公的夫人,她听到这件事,就穿上丧服,光着脚,说:“我不能挽救自己的兄弟,以致还得让君上下命令杀他,实在有辱于君上。”缪公说:“我俘获了晋君,以为是成就了一件大事,可是现在天子来求情,夫人也为此事而忧愁。”于是跟晋君订立盟约,答应让他回国,并给他换了上等的房舍住宿,送给他牛羊猪各七头,以诸侯之礼相待。

十一月,送晋君夷吾回国;夷吾献出晋国河西的土地,派太子圉(yǔ,语)到秦国作人质。秦国把同宗的女儿嫁给子圉。这时候,秦国的地盘向东已经扩展到黄河。

2、【出处】

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汇编而成的历史著作,作者不明,非一时一人之作。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记载了东周、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本书亦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3、【原文】

晋君从之。

十五年,兴兵将攻秦。缪公发兵,使丕豹将,自往击之。九月壬戌,与晋惠公夷吾合战于韩地。晋君弃其军,与秦争利,还而马。缪公与麾下驰追之,不能得晋君,反为晋军所围。

晋击缪公,缪公伤。

于是岐下食善马者三百人驰冒晋军,晋军解围,遂脱缪公而反生得晋君。初,缪公亡善马,岐下野人共得而食之者三百余人,吏逐得,欲法之。缪公曰:“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乃皆赐酒而赦之。

三百人者闻秦击晋,皆求从,从而见缪公窘,亦皆推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缪公虏晋君以归,令于国,齐宿,吾将以晋君祠上帝。周天子闻之,曰“晋我同姓”,为请晋君。夷吾姊亦为缪公夫人,夫人闻之,乃衰绖跣,曰:“妾兄弟不能相救,以辱君命。”缪公曰:“我得晋君以为功,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而馈之七牢。

十一月,归晋君夷吾,夷吾献其河西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子圉以宗女。是时秦地东至河。

2.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文言文 翻译

原文: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选自《后汉书》作者范晔。

译文: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他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一人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无章。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蕃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祸患这件大事为己任。为什么要在意一间房子呢?”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很有自己的见解,与众不同。

可以看出薛勤对陈蕃“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这一观点的反应是“奇之”,联系前面“清世志”的言论,这里“奇”当然不是“奇怪”的意思,而应当是“惊奇”的意思。可见薛勤对陈蕃的观点根本就是赞赏的态度,怎么可能去反驳呢?

再看同是记录东汉,魏晋时代资料《世说新语》,可以发现,其中对这件事的记录和《后汉书》中的记录基本一样,区别就是换几个无关紧要的字,意思一模一样。那“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是哪来的呢?

看晋朝的史书、笔记没有,唐、宋的史书、笔记也没有,直到看到清朝的散文,才知道,哦,原来在这呢。清朝文学家刘蓉,在散文《习惯说》中记述了他年轻时的一件事。




文言文父的意思是什么
2. 父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中,“父友”不是复音词,而是定中短语,即名词“父”充当中心词“友”的定语。通常可译为:父亲的好友。“父友”在文言文的文章中,出自于《二十四史·后汉书·陈蕃传》中的内容,即:原文内容: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

文言文备的意思
4. 边备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边备在古文中是边疆戒备的意思。 古文是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

时文言文里的意思
2. 文言文中的“时”是什么意思 详细字义 〈名〉1. (形声。 从日,寺声。从“日”与时间有关。 本义:季度;季节)2. 同本义 [quarter (of a year);season] 时,四时也。——《说文》四时,四方各一时,时,期也。 ——《释名》谓其三时不害。——《左传·桓公六年》。 注:“春夏秋也。” 三时者,...

关于贾直的文言文
4. 贾在文言文阅读中有哪些意思 jià ①同“价”,价格;价钱。《卖柑者言》:“置于市,贾十倍,人争鬻之。” ②同“价”。钱;本钱。《记王忠肃公翱事》:“如有营,予佐尔贾。” gǔ ①卖;出售。《汉书·宁成传》:“仕不至二千石,贾不至千万,安可比人乎?” ②买;买进。《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文言文适意思
1. 文言文的适是什么意思 文言文意思:1、到、去。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翻译:去那乐土有幸福。2、归向。好恶不愆,民知所适,事与不济。——《左传·昭公十五年》翻译:喜好、厌恶都不过分,百姓知道行动的方向,事情就没有不成功的。3、女子出嫁 适,女子出嫁。——《玉篇》...

有以文言文
3.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有以”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有道理,有规律,有所作为,有什么。 表示具有某种条件、原因等。基本字义:有1、会意。 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襄公十一年》:“有备无患。” 译文:事先有准备,就可以避免祸患。 2、存在 出处:春秋战国老子...

息称文言文
等心情平复后却又继续抄书,最后也只是在家中郁郁不得志,他在雍正四年去世,被安葬在黄山。息庵翁由一个儿子、三个女儿,他的子孙都很贫困,他的坟因此得不到修缮儿破败,坟周围种的树也很少,后人也很少去拜祭,但是息庵翁一生所抄录的书籍却都完好保存。 5. 称的文言文意思 chēng ①称量;衡量。《汉书枚乘传》:...

文言文乃的意思是什么意思是
2022-11-21 · TA获得超过1516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5 采纳率:75% 帮助的人:36.4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乃的意思是什么文言文 乃在文言文中的含义:1、作为代词:(1)你,你的举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父亲)。 ——陆游《示儿》(2) 他的举例:乃...

文言文除指的是什么
第一个“文”,是书面文章的意思。“言”,是写、表述、记载等的意思。 “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是相对于“口头语言”而言,“口头语言”也叫“白话”。 最后一个“文”,是作品、文章等的意思,表示的是文种。 “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而“白话文”的意思就是:“用常用的直白...

楼的文言文
写于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1046年) 7. 文言文可楼记的中心句子 中心句是:凡人之大患,生于有所不足。意所不足,生于有所不可;无所不可焉,斯无所足矣,斯无所不乐矣。 意思是大凡人的最大忧患,产生于有不满足的心意。心意(有)不满足,则产生于有不满足的事物;(反之,)没有什么不满足的心理,这就没有什么...

南京市13818895042: 哪位同志有古文《陈蕃有大志》的译文?? -
揣莫喘络: 原文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薜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请世志,甚奇之. 译文 陈蕃十五岁的时侯,曾经从不洒扫自己所住的居室,以至庭院房间内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问候,就问陈蕃:“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世,当以扫除天下为己任,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的治国大志向,很为他惊奇.

南京市13818895042: 知其有清世志 (文言文翻译) -
揣莫喘络: 试译如下:(薛勤)知道他(指陈蕃)有使社会澄清的大志向.附录:陈蕃立志 【原文】 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南京市13818895042: 陈蕃立志的译文 -
揣莫喘络:[答案] 【南朝宋】范晔(选自《后汉书》)原文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译文陈蕃15岁,曾经...

南京市13818895042: 陈蕃传的翻译 -
揣莫喘络: 原文 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翻译陈蕃十五岁时,曾经从不洒扫自己所住居室,以至庭...

南京市13818895042: 陈蕃立志 字词解释 -
揣莫喘络: 陈蕃立志 【南朝宋】范华 原文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薜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请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蕃十五岁时,曾经...

南京市13818895042: 文言文断句并翻译 -
揣莫喘络: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 《后汉书·陈蕃传》:“(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不知道什么时候传成了:薛勤当即反驳: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实在是冤枉了陈蕃.后来陈蕃为东汉名臣,因与窦武谋诛宦官,事泄被杀 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舆人.祖上是河东太守.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居住一个屋子,可是院子厅堂里很脏.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看他,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干净来接待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打扫天下,怎么是要打扫这一个小院子呢!”薛勤知道他有清理天下的志向,很惊奇

南京市13818895042: 翻译文言文 -
揣莫喘络: “(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陈蕃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居住一个屋子,可是院子厅堂里很脏.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看他,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干净来接待客人呢?”陈蕃说:“大丈夫活在世上,应当打扫天下,怎么是要打扫这一个小院子呢!”薛勤知道他有清理天下的志向,很惊奇

南京市13818895042: 父友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
揣莫喘络: 在文言文中,“父友”不是复音词,而是定中短语,即名词“父”充当中心词“友”的定语.通常可译为:父亲的好友. “父友”在文言文的文章中,出自于《二十四史·后汉书·陈蕃传》中的内容,即: 原文内容: 陈蕃字虎阀港合蕃骨歌摊...

南京市13818895042: 哪位同志有古文《陈蕃有大志》的译文??
揣莫喘络: 陈蕃十五岁时,曾经从不打扫自己所住居室,以致庭院房屋内脏乱不堪.他父亲的朋友同一郡的薛勤来问候,问陈蕃说:“孩子,你为什么不清扫庭院以迎接宾客呢?” 陈蕃答道:“大丈夫处理的是世上的事,应该把扫除天下的不良风气作为自己的任务,怎么能局限于整理一间房呢?”薛勤知道他有整治天下的治国大志向,认为他有奇才,和别人不一样.

南京市13818895042: 潘年十五,尝闲处一室.的翻译 还有你赞同陈藩的观点还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观点? -
揣莫喘络:[答案] 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人也.祖河东太守.蕃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秽.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蕃字仲举,是汝南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