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说与“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难道不怕引起后主刘禅的猜忌吗?

作者&投稿:徭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诸葛亮说与“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难道不怕引起后主刘禅的猜忌吗?~

“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是诸葛亮《答李严书》回答李严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的一封信,李严原信现已不存,但从诸葛亮的回信中,我们可以窥得些许端倪。
诸葛亮是不是忠臣,后世判断的依据其实就是他后半生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权在握却没有夺位据为己有。要说他有没有条件,绝对有这个实力和条件,尤其是越往后面,刘备老臣死光的时候。但之所以没有做,是有原因的:
1、刘备对诸葛亮信任吗?答案是否定的。从三顾茅庐之后,刘备利用完诸葛亮的策略之后用的人是谁?庞统也。征西川不就是带的是庞统,最后死于凤凰坡,还骑着刘备的白马。诸葛亮在荆州镇守,一个荆州有关羽就足够了,为何不带诸葛亮,而且这个谋西川的策略还是诸葛亮出的。
2、托孤诸葛亮,那个场景其实就是演戏。刘备是何等的聪明人,善于搞权术,临死说要诸葛亮继位罚魏,说是信任不如说是给个小鞋和紧箍咒,让诸葛亮永远绝了这个念头,如果当时诸葛亮答应,立马拉出去斩首。有了这个紧箍咒之后,一旦日后诸葛亮产生这个念头那就是背叛先帝遗志,诸葛亮之所以能在蜀国坐位的合法性依据就是,继承先帝遗志,出兵罚魏,振兴汉室。只要这个刘备遗志完成,后面怎么办都可以,如曹操一样,我爱换皇帝就换,让他儿子篡蜀汉自立也一样。
3、在信中他说这些话,不就是告诉大家,他的使命是“灭魏斩睿,帝还故居”,完成这个刘备遗命之后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阿斗肯定心里不服,诸葛亮经常拿刘备的遗命来压他,让他做不想做的事情,倚老卖老,但是又没办法,谁叫他是受先帝遗命的老臣,是当家人。

提到诸葛亮,很多人会想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名句,民间对其一直评价甚高。但胡觉照却认为诸葛亮是打着愚忠的旗帜,想取刘禅而代之自己做皇帝。

胡觉照在博客中列出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其一、诸葛亮请杜微出山曾说:我们可以利用曹丕内忧外患、麻烦不断的时机,关闭国境,奖励生产休养生息,并整治战备,训练军队,坐等对方出现重大挫折。到时我们再出兵讨伐,可以做到兵士无须大打厮杀,民众也不用劳累,天下就可以复归统一。(“今因丕多务,且以闭境勤农,育养民物,并治甲兵,以待其挫,然后伐之,可使兵不战民不劳而天下定也,君但当以德辅时耳。”见《三国志·杜微传》)

胡觉照认为这表明诸葛亮对时局有很清醒的判断。但其在不久以后忽然呈上《出师表》决定北伐,是因为自己有做皇帝的念头,宫庭内部争斗的变数很多,权臣往往会成为砧上鱼肉,他已没有耐心等待下去,而通过北伐建立功勋是登上皇位的捷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置蜀国九十余万民众的根本利益于不顾,置敌强己弱的基本态势于不顾,一味穷兵黩武。

其二、胡觉照说,在陈寿收编的《诸葛亮集》中,有李严劝诸葛亮接受“九锡”(锡”即“赐”的意思,加“九锡”,就是要皇帝赐给九件特别贵重的东西,这是古代大臣少有的最高荣誉,通常也是旧王朝的丧钟,王莽、曹操均受过“九锡”。)进爵称王的书信,诸葛亮作书回答说:假如能灭掉魏国,杀了魏明帝曹睿,迎皇帝回到洛阳,我和你们共同升迁,十锡也敢接受,何况九锡!(原文为:“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胡觉照认为,诸葛亮对心腹说杀掉曹睿之后可以接受“十锡”,超出“九锡”之礼,表明诸葛亮想做皇帝。

其三、胡觉照写到,《三国志·谯周传》记载,谯周有口吃毛病,他被诸葛亮召见应对时,惹得周围的侍者讪笑不已,事后,有人建议究办讪笑者。诸葛亮却说:“孤尚不能忍,况左右乎!”

胡觉照称,查遍《三国志》,除皇帝之外,臣下敢称孤的仅有三人,一是已经公开称帝的袁术,二是曹操,然后便是诸葛亮。诸葛亮以“孤”自称,是不把刘禅放在眼里,早有取而代之之意。

胡觉照认为,促使人从正确认识上倒退的原因,只能是个人利益在作怪。诸葛亮放弃正确的治国初衷,将全休民众绑上战车,去进行没有胜利可能的北伐,其根源就是自己的皇帝梦。为了自己做皇帝,他打出了愚忠的旗帜,即“以报先帝而忠陛下”。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许多名将说过,许多自以为是的人也说过。话本身没有对错,要看说话的人,和当时的处境。
伴君如伴虎,功高震主这些事情,在一般情况下是为人臣子的禁忌,但是诸葛亮的情况不同,他说“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很好的表明了自己的心迹。正面回应了那些想靠他上位的人,和想要捧杀他的人。
刘备当年入川,一年半攻打不下,于是调动了大量的荆州子弟,可是这些人入川后,刘备有丢掉了这些人的土地家产。不得已,又发动益州部队去夺取荆州,这些人战败后失去了性命。荆州人没了地,益州人没了父子兄弟,刘备两边都没法交代,于是在永安养病,最后托孤诸葛亮。
刘备留下的是一个烂摊子,如果没有解决这些问题,刘禅的皇帝是不可能坐稳的。刘备把政权交给了诸葛亮和荆州人,而排挤了益州人。拉拢一方,压制一方。如果没有诸葛亮,没有荆州“内阁”,就没有蜀汉。
刘表没有作为,刘璋暗弱,他们都是受制于地方势力,根本没有自主的权利。诸葛亮用制度约束了大地主们,他实际就是蜀汉的掌权者。他不仅对政事说了算,下届内阁总理的人选他也说了算。“政由葛氏,祭则寡人”刘禅的话很好的阐释了蜀汉政权的结构。
诸葛亮不是收到刘禅的恩惠才有丞相的地位,而是看在刘备的知遇之恩,才努力帮助刘禅。刘禅没有猜忌他的道理。


诸葛亮有说过如果北伐成功了,他便要受九锡吗 ?
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这事并非空穴来风,感觉李严很可悲,先是亲近讨好诸葛亮,被诸葛亮忽悠了这段话,好像葛亮自己也有野心似的,最后李严行止踏错万劫不复,被诸葛亮耍的丢官罢职晚节不保。诸葛亮政治手腕不是李严能敌的。比如对法正,孟达,魏延,杨仪...

诸葛亮的小故事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

到底是谁杀了张飞
这还要从渚葛亮的抱负。以及关羽的为人中寻找答案, 诸葛亮胸怀天下,关羽无疑是他攫取权力的最大障碍 朱子彦指出,诸葛亮高卧隆中,声称自己“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实则“藏器在身”,是胸怀大志的,他曾对好友石韬、徐庶、孟建云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当三人反问他可仕至何官时,“亮...

诸葛亮的报告结果
擒而复纵, 到第七次被擒时, 仍然让孟获再去重整旗鼓, 决一胜负.这时孟获拜倒在诸葛亮面前说: ”先生真是威力无比, 我们再也不反叛了.”诸葛亮见孟获终於心悦诚服, 便举荐他到成都为官, 还起用当地人充任官吏.此后, 在诸葛亮有生之年, 南中未再发生大的动乱.从此孔明便不再为南蛮担心而专心对付魏国去...

用奇谋孔明借箭译文
东吴与刘备联合抗曹,东吴大都督周瑜命诸葛亮十日内制作十万支箭。诸葛亮说:"只击需三日。"并立下军令状。周瑜笑诸葛亮是自取灭亡。周瑜吩咐士兵不给诸葛亮准备制作箭的材料,孔明让谋士鲁肃偷偷借给他二十条船,每船三十个军士,两边扎上稻草人,听候调用。又叮嘱鲁肃千万别告诉周瑜。鲁肃又来见诸葛...

有关”草船借箭”的资料
《草船借箭》是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一个故事。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限十天造十万支箭),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 人之计,却淡定表示"只需要三天"。后来,有大雾天帮忙,诸葛亮再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调了几条草船诱敌,终于借足十万支箭,立下奇功。

三国演义中的小故事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谈谈诸葛亮
若灭魏斩(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 诸葛亮云“十命”,乃指“九锡”之外再加“一锡”,可见其“十命”之谓比李严劝进九锡更上一层。我认为诸葛亮这番话的口气相当大,完全不像出自一个自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之口,说得难听一些,反倒像一个乱臣贼子所言。众所周...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有吗?急需啊!
诸葛亮求学心切,不能读书怎么得了,可又不能硬来,便去求司马夫人。司马夫听了请葛亮喂鸡求学遭罚之事深表同情,就向司马先生说情。司马先生说:“小小年纪.不在功课上用功夫,倒使心术欺蒙老师。这是心术不正,此人不可大就。”司马夫人反复替诸葛亮说情,说他小小年纪,虽使了点心眼,但总是为了多学点东西,并...

<三国演义>问题
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分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堪...

禹州市15263126480: 结合出师表分析诸葛亮 -
林录盐酸:[答案] 一、不贪权势. 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 二、不谋私利. 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利. ... 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

禹州市15263126480: 与诸葛亮有关的带数字的成语一ABC 二ABC 三ABC 一直到 十ABC 这样格式的. -
林录盐酸:[答案] 〖一箭之地〗 成语典故:放我一箭之地,埋锅造饭去.《诸葛亮博望烧屯》 〖二三其节〗 成语典故:语曰奕者举棋不定犹不... 老舍《神拳》 〖十命可受〗 成语典故:若灭魏斩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三国志·蜀志·李...

禹州市15263126480: 假如诸葛亮统一天下,他会踢了刘禅吗?没有统一的时候,借着刘氏父子
林录盐酸: 肯定会. 诸葛亮志存高远,他躬耕南阳之时自比管、乐,很可能仅是其追求的较低目... 若灭魏斩(曹)睿,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邪. 诸葛亮...

禹州市15263126480: 从诸葛亮看现代秘书的素养的提纲 -
林录盐酸:诸葛亮是个好秘书,但不是一个很厉害的军事家 一、不贪权势. 他位极人臣,却不追求个人权势,不弄权也不为权所努役. 二、不谋私利. 他只靠俸禄为生,不以权势谋私...

禹州市15263126480: 古代靠细心成就大事的名人有哪些?(并写出事情) -
林录盐酸: 古代的诸葛亮,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 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分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堪称中国历代忠臣良吏之典范.

禹州市15263126480: 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锡 -
林录盐酸: 如果灭了曹魏,恢复汉室,及时更高的奖赏也可接受,何况是九锡呢? 九锡是古代皇帝授予臣子的最高等级的荣誉.诸葛亮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灭魏恢复大汉,就算自己做皇帝也不过分,还在乎什么九锡呢.隐约有篡位之想.

禹州市15263126480: 诸葛亮的为人如何? -
林录盐酸: 、澹泊明志 俟时择主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是诸葛亮在他那尽人皆知的《诫子书》中的名言,拙作《诸葛亮〈诫子书〉评析》(见《羲皇故里话孔明》)曾指出:“诸葛亮《诫子书》短短八十六字,概括了古代先哲之至理...

禹州市15263126480: 求对诸葛亮的评价 -
林录盐酸: 一、严于律己. 街亭之役,马谡违节,造成败局,但他主动承担责任:自贬三等. 他几次发布鼓励将士直言极谏的文告,要求大家批评自己过失和缺漏.在他执政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他都决不委过他人,而自省自律.李严等人罪责虽然深重,但他都引咎自责,检讨自己的失损. 二、高风亮节. 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分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并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堪称中国历代忠臣良吏之典范.

禹州市15263126480: 古代帝王封赏大臣们的(加九锡)是什么意思 -
林录盐酸: 加九锡古代帝王赐予诸侯大臣的最高礼遇.属嘉礼.九锡,指衣服、朱户、纳陛、舆马、乐则、牙贲之士、鈇钺、弓矢、秬鬯等九种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对国家有大功的权臣.每加九锡,帝王必颁九锡文,叙述和肯定受礼者的事迹与勋劳.事...

禹州市15263126480: 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林录盐酸: 你是指人的性格还是面貌?诸葛亮不居功自傲,不追求过分的名位与特权.李严为曾怂恿诸葛亮加九锡,加爵称王.诸葛亮不为所动,严词拒绝:“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庭,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睿,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于九邪!” 国家兴衰高于个人荣辱,不为权欲所惑,不为名利所累.其忠心不二,效死知己,堪称中国历代忠臣良吏之典范.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