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亢问于伯鱼》反应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

作者&投稿:苑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陈亢,字子禽,是孔子弟子。伯鱼,名鲤,孔子之子。

马融注:「以为伯鱼、孔子之子,所闻当有异。」

陈亢以为,伯鱼是孔子的儿子,孔子或有特别的道理教给伯鱼。所以问:「子亦有异闻乎。」子,称呼伯鱼。

伯鱼回答说:「未听过特别的道理。」但父子在家中当有说话的时候。因此,伯鱼将他在家中两次所闻告诉陈亢。

「尝独立。」孔子曾有一次独自站立在堂。

「鲤趋而过庭。」刘氏正义说:「称鲤者,将述对父之语,若当父前,子自称名也。」其实对友表示礼敬,也可以称自己之名。趋是快走,见长辈,不可慢行。伯鱼看见孔子站在那里,便快步走过庭中。

「曰,学诗乎。」孔子问鲤。

「对曰,未也。」鲤回答。

「不学诗,无以言。」这是孔子的话,省一「曰」字。孔子告诉伯鱼,不学诗,便不知言语之道,无法与人说话。皇疏:「言诗有比兴答对酬酢,人若不学诗,则无以与人言语也。」

「鲤退而学诗。」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诗。

「他日又独立。」又有一次,孔子一个人立在那里。

「鲤趋而过庭。」伯鱼快步过庭时。

「曰,学礼乎。」孔子问鲤。

「对曰,未也。」伯鱼回答,未学礼。

「不学礼,无以立。」孔子告诉伯鱼,不学礼,不知如何立身。孔子教育,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学礼,求学、办事,都不成功,学礼非常重要。

「鲤退而学礼。」伯鱼说,我听了,退下来就学礼。

「闻斯二者。」照映前问:「子亦有异闻乎。」伯鱼结束回答说,我只单独的听过学诗学礼这两件事。

「陈亢退而喜曰。」陈亢退后,为何而喜。喜的是:「问一得三。」本问「子亦有异闻乎」一件事,结果得闻三件事:「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闻知学诗与学礼的重要,又闻知君子教儿子与教学生无厚此薄彼之异。「君子」,指「孔子」。「远其子」,指在教学上没有独厚其子的意思。

述而篇里,孔子曾说:「吾无隐乎尔。」圣人之学并无不传之秘,如果必求圣人的秘传,那就是学诗学礼。
文章评论

体现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即教育不分贫富、贵贱和亲疏等。孔子不分亲疏,把伯鱼看成和其他弟子一样,没有任何偏爱。 译文:陈亢问伯鱼:“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回去就学礼。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提一个问题,得到三方面的收获,听了关于《诗》的道理,听了关于礼的道理,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春秋·孔子《陈亢问于伯鱼》反应了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原则。讲的就是教育的平等。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

原文: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

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白话释义:

陈亢问伯鱼:“你有受到老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诗经》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说不好话。’我就回去学《诗经》。

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庭院中,我快步从庭院走过,他说:‘学《礼记》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记》就不懂得怎样立身。’我就回去学《礼记》。我只了解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一件事(却)知道了三件事,知道了学《诗》的意义,知道了学《礼》的意义,还知道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孔子的祖上是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的贵族,先祖是商朝开国君主商汤。周初三监之乱后,为了安抚商朝的贵族及后裔,周公以周成王之命封商纣王之兄微子启于商丘建立宋国,奉殷商祀。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是孔子的十五世祖。

六世祖得孔氏,是为孔父嘉。孔父嘉是宋国大夫,曾为大司马,封地位于宋国栗邑,后来在宫廷内乱中被太宰华督所杀。孔父嘉子木金父,木金父子孔防叔,孔防叔的孙子叔梁纥就是孔子的父亲,叔梁纥为避宋国战乱逃到鲁国的陬邑(今山东曲阜)定居,其官职为陬邑大夫。

鲁襄公二十四年,孔子3岁时,叔梁纥病逝,葬于防。叔梁纥死后,颜徵在失去庇佑,被叔梁纥正妻施氏所逐,于是带孔子庶兄孟皮与孔子至曲阜阙里,过着清贫的生活。

鲁昭公五年,孔子日见其长,已意识到要努力学习做人与生活之本领,所以称自己虽然已经十五岁了,但志向在于做学问。



《陈亢问于伯鱼》反应了孔子“有教无类”教育原则。孔子说“远其子”,讲的就是“有教无类”,讲的就是教育的平等。人有差别,如贫富、贵贱、智愚、善恶、亲疏之类。就教育来说,应该进行平等的、一视同仁的教育,因材施教,感而化之、循循善诱,其背后渗透着一个中庸的理念。
孔子的教子之道:远其子也。还体现了教育要严厉严格以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要保持恰当的距离,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要严厉严格,不能宠爱更不能够溺爱。父母教育教养子女“近”得超过了限度,就会走向教育教养的反面。父母对子女担负的责任是管教培养,他们和子女之间是一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论语·学而》:“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管理者要有一种让人敬畏的威严,与被管理者之间应该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过分亲昵,没有了尊卑大小的区别,被管理者不再有敬畏,他们就会不严肃认真地对待管理者的指令,所谓“近之则不逊”,管理者的管理意图就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道理也同样适用于父子之间。即使在没有外人的场合,孔鲤在孔子面前也必须“趋而过庭”,这就是“远其子”的表现。孔子说了的事,孔鲤的反应是“退而学……”,这就是“远其子”的教育效果。

孔子对待教育一视同仁,不会对自己的儿子有所偏爱。


陈亢为什么会问伯鱼:“子亦有异闻乎
陈亢可能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样教他的?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什么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文言文翻译,论语内容
陈亢问伯鱼说:“孔夫子有没有什么奇闻逸事呢?”伯鱼回答说:“他老人家没有什么奇闻逸事,只是有一次我独自侍立,他的儿子鲤迈着小步快速经过厅堂,夫子问道:‘你学习《诗经》没有?’孔鲤回答说:‘没有。’夫子教导他说:‘不学《诗经》就没有说话的权利。’孔鲤便下去学习《诗经》。过了几...

庭训的原文、译文及出处是什么?
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

《论语·季氏第十六》13:孔子办不办辅导班
《论语·季氏第十六》13:孔子办不办辅导班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

陈亢对孔子儿子有什么影响?
陈亢问伯鱼 陈 亢 问 于 伯 鱼 曰 子 亦 有 异 闻 乎 对 曰 未 也 尝 独 立 鲤 趋 而 过 庭 曰 学 诗 乎 对 曰 未 也 不 学 诗 无 以 言 鲤 退 而 学 诗 他 日又 独 立 鲤 趋 而 过 庭 曰 学 礼 乎 对 曰 未 也 不 学 礼 无 以 立 鲤 退而 学 礼 闻...

每日一读 | 9 |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
《论语·季氏•陈亢问于伯鱼》原文: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

阅读,仿写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远其子也。”陈亢问于伯鱼说:“你从老师那里有没有得到特别的教导?”伯鱼说:“没有呀, 有一次他独自站在那里,我恭敬地轻步走过。他说:‘你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你就没有话可说。’我于是退下来...

陈亢为什么会问伯鱼:“子亦有异闻乎?”
因为伯鱼是孔子的儿子,陈亢问这个是怀疑孔子给自己的儿子开小灶……

请教这是古代哪篇文章?
应该是《论语》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

文言文《教子》的启示
5. 文言文《教子》的练习 教子【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身... -
针宁氨基:[答案] 1.(1)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 (2)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陈亢问于伯鱼翻译 怎样看待孔子远其子的教育方式 -
针宁氨基: 陈亢问於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 问一得三 .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16.13) 这段文字生动反映了孔子作为老师和作为父亲两重... -
针宁氨基:[答案] 方法上,孔子重视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内容上重视诗教与礼教.示例一:我不认为孔子对儿子缺乏温情.孔子“远其子”是不偏爱儿子,说明孔子教学上不偏私,有教无类,对学生一视同仁.“远其子”实际上是对子女的严...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陈亢为什么会问伯鱼:“子亦有异闻乎 -
针宁氨基: 陈亢可能认为孔子有私心,因此他才会问伯鱼孔子是怎样教他的?陈亢通过与伯鱼交谈,知道孔子没有什么私心,不偏爱自己的儿子.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孔子是怎样教孔鲤读书的?写下那段话 -
针宁氨基: 原话是“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出自孔鲤过庭陈亢问于伯鱼:“子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你如何理解“君子之远其子”这一句话 -
针宁氨基:[答案] 远意思是远离,避开,不亲近.这里指君子对自己的儿子不偏向,没有偏爱,没有特殊照顾和过分关照. 出自:陈亢问于伯鱼曰①:“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②.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论语选读:孔子为何重视孔鲤对《诗》,"礼"的学习?你如何看待孔子对孔鲤的这种教育?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 -
针宁氨基:[答案] 此事有名词叫“庭训”.孔子倡导礼,通过礼展现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差别,倡导孝,通过孝(悌)展现家族成员之间的差别.孔子与孔鲤是父子之间,孔子要“庄”,孔鲤要“敬”.孔子为培养士成为君子,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建立了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孔子是如何教育自己儿子的,有谁知道 -
针宁氨基: 孔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作为一名老师,他无疑是受人敬重的,但同样,他也是一位父亲,这位父亲又是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呢?《论语》中没有记载孔子直接教育自己孩子的事,但其中也间接写到了: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古文《孔子教子》 -
针宁氨基: 【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

大理白族自治州18764155117: 孔子是怎样教孔鲤读书的?写下那段话 -
针宁氨基: 《论语·季氏》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