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之道中所说人有三心,既公德心,恻隐之心,还有什

作者&投稿:除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孟子讲的君子有九思有哪些~

《论语·第十六章·季氏篇》:“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损矣。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楚辞:九思: 《逢尤》, 《怨上》, 《疾世》, 《悯上》, 《遭厄 》,《悼乱》, 《伤时》, 《哀岁》, 《守志》。
《荀子·法行》: 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
《孔子家语·三恕》:故君子少思其长则务学,老思其死则务教,有思其穷则务施。
《孟子·告子上》曰:“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思,即用心思考、考虑。故译成“九个方面要用心思考”。
视思明:视,眼看;明,明白、透彻。故译成“眼看要用心看得透彻”。
听思聪:聪,听清楚。故译成“耳听要用心听得清楚”。
色思温:色,脸色,面容之静谓之色;温,温和。故译成“脸色要用心做到温和”。
貌思恭:貌,容貌,面容之动谓之貌,似可引申为仪态;恭,恭敬,庄重而谨慎。故译成“仪态要用心做到恭敬”。
言思忠:忠,诚恳,尽心尽力。故译成“说话要用心做到诚恳”。
事思敬:事,做事;敬,严肃、谨慎、不怠慢、一丝不苟。故译成“干事要用心做到一丝不苟”。
疑思问:问,向别人请教。故译成“遇到疑难问题要用心向别人请教”。
忿思难:忿,气愤、怨恨;难,灾难。故译成“气愤、怨恨时要用心考虑可能的后患”。
见得思义:得,有利可得;义,合宜,道义。故译成“看到有利可得要用心想想是否合适,是否合乎道义”。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九思先说视听,后接色貌,再接言与事;后三思实际皆由事而起。综合分析,有三点可议:其一,九思是指人与外界发生关系时需要考虑的九个方面,与孔子教导颜渊“克己复礼”(颜渊篇)的四个方面视、听、言、动总体吻合,只不过更细致罢了;其二,九思十分具体,人人皆可适用,惟君子可以做到,小人难以做到而已;其三,九思之核心是“思”,强调用心,动脑子,不可仅凭本能、感觉去应付人与事,即不可冲动、随意、马虎、草率,否则极易出现偏差,甚至铸成大错。
在孔子关于学习、修养的话语中,“思”不仅是重要的方法和步骤,而且本身就是核心内容。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篇)学主要是通过眼、耳、口、鼻、身去感知和实践客观事物,包括阅读前人成文的记录、总结、论说;思主要是通过“心”去领悟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辨析前人结论的对与错,同时生发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学与思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学而不思,对复杂的世界和纷纭的说辞只能感到一片茫然,甚至被虚假、错误的东西所欺骗和蒙蔽;思而不学,心中空洞无物,无所依凭,最后只会是悬疑不决,甚至被偏执、虚妄的东西引入危险的歧途。
清代学者刘宝楠解释九思章说:“君子严于所思,而约之有此九端,盖凡言行,莫能外矣。”其发挥已到无时不思、无处不思、无事不思的地步,显然有些过头儿。无需深入思考的正常的本能、健康的激情等等,确实存在,亦不能否定。孔子关于视、听、言、动不违礼或九思的概括,已经相当全面,作为总体性的倡导已然足矣。至于高标准、严要求的个人,细抠到点点滴滴,固然令人景仰,却不宜普遍提倡,因为连君子恐怕也做不到。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游说各国。但是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弟子一起著述。有《孟子》七篇传世,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发挥详尽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乞丐何曾有二妻?邻家焉有许多鸡?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元丰六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越南学者张汉超在文章中说:“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著述。”
“不忍人之心”也叫“恻隐之心”。此外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也叫“四端”或“四德”﹚,就是孟子论述人性本善的根据。孟子认为,人与禽兽的差别很微小,仅仅在于人有这些“心”。如果没有这些“心”,就不能算作是人。在他看来,如果为人而不善,那不是本性的问题,而是由于舍弃了本性,没有很好地保持住它,绝不能说他本来就没有这些“善”的本性。因此,人如果有了不善的思想和行为,就应闭门思过,检查自己是否放弃了那些天赋的“心”,努力把这些“心”找回来,以恢复人的本性。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后世称为“复性”。如果反省自己,一切都合乎天赋的道德观念,那就是最大的快乐,这就是孟子所说的“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说,人民放在第一位,国家其次,君在最后。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这就是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孟子认为取得政权要有爱民之心,还要有合法的手段。而且政权还要有取决于民意,若上位者的德行和为政不为百姓所接受,那上位者就要丧失继续执政的资格了。孟子并引用尚书太誓篇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告诫人君重视民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如《尽心篇》,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十字。又《尽心篇》,删“吾今而后知杀人亲之重也:杀人之父,人亦杀其父;杀人之兄,人亦杀其兄。然则非自杀之也,一间耳。”七句。又《离娄篇》,删“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六句。
孟子主张君主行仁政,承接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人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君主只要将自己的仁德推广,所谓“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由爱护自己的家人,到爱护国民,就是仁政。
推行仁政的具体措施是行“王道”,要使人民富足,百姓安乐,即“保民而王”,人民自然拥戴君主,国家自然富强安定。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信书,不如无书。

前言:昨天和一个朋友闲谈,他突然抛出一个问题“现在无论是做生意还是交朋友,好像人与人之间,都堵着一栋墙,越来越缺乏信任?”,联想到自己亲身的工作经历和生活体验,确实有必要探讨一下这个现象。  现代社会的信任:现代社会因为物质化、社会化、多元化,所以到处充满着彼此的信任与不信任,这个已经成为事实。作为一个社会人,根据自己感觉,只谈简单的现象折射出的本质,或许,对于自己,对于朋友,从中可以找到一点答案。 信任关乎真与善。 真,真实,真诚,实在;善,善良,善意。 从最初的性善论,孟子认为,人的本性不是生理本能,而是人的道德属性,即仁义礼智。这些道德属性不是后天获得的,而是先天具有的,即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耻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耻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为故有之”。这些,其实就是现代信任的基础,道理往往简单,只是做起来,让人觉得拘束,此为人性所致,人生来渴望自由、平等,但是现实中,不可能完全如人所愿。  分析人性,自私,贪婪等等,其实都是利己这个天生人人具有的性格作祟,正是它,塑造了人多变的性格,几乎没有人不是趋利避凶的,所以就不难理解如今社会上的种种现象,背信弃义,始乱终弃,很多词语,代表的很多人由此产生的贫穷、悲哀和不幸,而这三个词正是莱布尼兹所说罪恶的根源。整个社会的浮躁,各种形式主义的盛行,让每个人都无法用简单的言语表达对社会的失望,只能由失望转变为对社会的无奈和怨恨,最终形成的是多米诺骨牌效应,让整个社会不可终日。看报纸,无非是名人明星的绯闻,某某命案等等让人觉得是视觉与听觉垃圾的东西,这样的社会里生活的人们,会怎样对待自己的同胞和身边的人呢? 或许用冷漠和麻木不仁这两个词语最能体现这种错位的心态吧。 如做生意,你首先相信对方是诚信的,但是,某些现象表明,他根本无诚信可言,欺骗在生意中占的地位似乎有些超越诚信。    两个人谈恋爱,怕对方在乎的不是自己,而在乎的是别的什么东西,要求对方有车有房已经是诸多女性择偶的硬性标准之一(特别是经过江苏卫视交友节目“非城勿扰”等节目的舞台,让里面所谓的优秀女性,都赤裸裸的显示出她们的物质本性)。这些其实都很直接的表明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缺失,需要漫长的时间建立的信任,很可能因为某一件事而让两个原本“相对”信任的人分道扬镳。可见,在社会中,两个人要想建立充分的互信是多么的难以实现,人生性多疑,种种担心、忧虑,最终导致双方的不信任。   很多交往多年,一直是关系很铁的朋友都会因为利益而导致朋友关系破裂,多少人最后在欺骗与被欺骗之后,给自己加上了厚厚的“装甲”,我们称之为“自我保护”(特别是爱情受到伤害的时候,人往往都会采取这种保护)。在这里,我们不禁叹道:我们所说的信任还是信任么?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还存在么?  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信任的担忧。 人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通过周围的人和事开始接受这些教育,事实总在反反复复中来回,唯一不变的,居然只有年号的更替和历史车轮的前进。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这句话本应是教导人怎么识人的,不知从历史的哪个节点开始,已经被遗弃(甚至是唾弃),社会的发展,人文也随之发展,特别工业革命之后,机械论的出炉,让人整个的变的外在充实,内心空虚,此情正是表明了当今社会很多人因为内心的空虚而无止境的追求外在实物的心态,外在的东西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所以,能满足的毕竟只是少数一部分人。 人们追求金钱、物质,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甚至是习惯。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人到了社会,发现自己什么都没有,他最想做的事情首先肯定是赚钱,但是,赚一点点钱谁会满足呢?  如何赚更多的钱呢? 这里,就得利用可以利用的一切,朋友、资源,坑蒙拐骗,功利心膨胀。在他看来,只要自己有钱,就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他们需要的,其实更多的是因为用外在的满足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我一向比较推崇克制自己的欲望,这点上,正是因为知道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需要适当的克制,这点永远适用,一个人不能自律的时候,就需要他律,正是因为这个,所以才有法律,因为道德要求的自律并不能完全达到效果。  人与人之间如何取得互信?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人与人,在不同方面都会存在着差异。外观上,有健全人和残疾人;内在的,有性格的巨大差异。所以,在最初孔孟之道里面叙述的信任,只是对等的人之间的信任,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君子之间,才会有理想化的互信。那君子与小人、常人这三者如何建立起互相的信任呢?小人在于贪图名利,常人知足,君子求心性修为、志向高远,这三者之间的交往,就如三个不同层次的人的交往。这点说来,同等的人,最能结交为朋友,君子之间的交往,小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常人之间的无利交往。这三者之间,其实最稳固的是君子之间的交往;最不稳固的就是小人之交,因为小人之间交往本身就因为互相的不信任导致双方各怀鬼胎,很多时候,他们是利益共同体也是利益的争夺者,双方的信任,其实只是为了共同利益而生,共同利益没有了,他们的信任也随之终结。  现代社会,很容易会给人一个错觉:这个人对我很好,很关心我,我应该相信他。真实如此么?当你考虑到切身利益的时候,或许就已经改变看法了。在此先谈男女之间的信任:男人贪图女人的容貌,所以男人付出金钱和时间,换来女人的身体,女人贪图异性的金钱,所以付出身体和时间;若只是以做生意的角度来看,等物交换就平淡无奇了,但是,这却是双方缺乏互信现象的最大表现之一。  世界上难道就没有真爱么?这点我肯定不会相信;但是,想得到真爱,就得运用一定的手法和智慧,因为对方不一定确信你就真的爱她,她难道就这样随便对你托付终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见钟情能终老的例子太少了。所以,真爱很多时候就因为种种误会和不信任而终结。最后,发现,能和自己终老的人并不一定就是自己真爱的人,只是,你与这个人,有一定的责任牵连和相对信任。对于爱情,人生的最大悲哀莫过于此!多少人找寻真爱之后发现只是被欺骗而被迫终结,转而转向自我保护,知道这点为什么吗? 其实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双方的互信缺失!在此,我只想说,如果真的爱,就去相信对方,这点需要双方以爱为基础的承诺与彼此信任,还有两个人的自信。。。    再谈生意人之间的互信:做生意也一样,很多人最初贫穷的时候很多朋友,当他发达之后,他反而说知心话的朋友都很少了。这点上,为什么?首先说发达了的这个人,再说他原来贫穷时候的朋友;他的心态分析(先说积极的),依靠自己和朋友帮忙,他终于获得了成功,当然开始会想到朋友,大家一起欢呼,欢聚之后,发现原来的朋友多很想寻求他的帮助,金钱和物质上的帮助,对他来说,自己才刚刚起步,哪里能一下帮的了这么多人呢?但是这些人当初又关系很好,所以他只能尽力帮能帮的,别的朋友慢慢也就因为他不肯帮忙而离开,而他帮助过的朋友,又有一些纯属欺骗他的钱财,在此,他会由于受到欺骗而转向自我保护,这是对原来朋友的失望和人性的失望(这里,要注意是先有欺骗,之后才会转向自我保护)。    再说自私的人的心态分析:他有钱之后,想到的是继续结交高于他的朋友,把生意做大,(这里,他的功利心虽过于明显,但还是积极的,谁不盼望自己多赚钱而达至成功呢?),他在这里就已经决定会遗弃原来的朋友了,虽然原来是朋友,但是,现在层次不同了,朋友也该替换了,这里已经比较明显的转向于自我保护了(在这里,很可能在没有受到欺骗之间已经转向于自我保护);我在这里只是举的两个相对显象的例子,只是说明生意人与原有朋友的态度,不包括没有涉及利益关系的朋友。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人都会有一些真心的朋友,不论君子与小人。      人与人究竟如何取得互信?前面说过,信任之中,主要因素还是以真和善为本,诚信,以诚换诚,以真换真。说白了,还是欲取先予的原则,多为他人着想与付出,你会得到更多人的信任,几乎没有人会拒绝别人对他的真心,几乎没有人不会给真心和善意对他的人信任,功利心不能过重,适当控制自己的欲望,朋友自然会乐意信任你,其实反过来他们也间接给了你更多的自信。但是人和人不同,获得信任的方式和手法可能大有不同,只能勉励自己,打开心扉,多给予朋友包容与尊重,自然会得到你想要的。

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恻隐,羞恶,恭敬

仁爱之心


孔孟之道的孝是什么?
一、是“能养”,即赡养和养护父母;二、是继承父志,完成父业,并使父之事业发扬光大;三、是要从内心里对父母充满爱意。孔子孝论的三个层次是依次展开的,亦是逐次上升而升华的。第一维度与第二维度是对当时社会普遍观念的认可,是对当时世俗观念的概括与总结,也是作为人子的本分。但一个人只是...

孔孟之道是什么思想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孟子资料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孟子师承子思,但推崇孔子,认为“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周游齐、晋、宋、薛、鲁、滕、梁...

什么是孔孟之道?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帮助的人:74.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2021.09.10周五晴Day253 “志道乐学·国学经典” D396 《孟子》公孙丑下 一 【原文】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1]。三里之城,七里之郭[2],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

孟子简介
孟子强调了仁慈和王权理论。仁慈的政府是“为人民提供惩罚和惩罚”。他从历史经验中总结出“有许多人是暴力的,但他们正在为国家而死”,并说这三代人已被世界的仁慈所击败。他强调农业的发展,对人民的关怀,关注民生,他在“国家的雨伞”中说:“七十人吃肉,人不饿或冷,但他们不是国王,但他们不...

老庄之“道”与孔孟之“道”不同?为什么说儒道互补是中国古典哲学的逻辑...
老子讲“道可道,非常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见其主要思想体现的是道是天地万物运行之根本,是悠然于物外,不受世俗或者说不受人的感情所左右的。庄子的思想与老子并不完全一致,主要体现是加了“独善已身”的概念,但总体而言,两人的哲学思想本体上是差不多的,都讲究奉从...

孔孟之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现实意义
这一切都要从知恩、感恩、报恩做起,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起,从蒙以养正的《弟子规》做起。张燕身女士说,诵读经典、践行经典是成人、成才的根本。她相信不久的将来,中华文化之经典一定会在全球得以传承、弘扬、光大,我们的孩子在人格、智慧、责任...

《论语》的中心思想
《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伦理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法论范畴——中庸。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

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
孟子在这点上跟孔子没有可比性,从来没人能考证出他有多么显赫的先人,倒是“孟母三迁”这类传说透露出他少年时候贫寒的家境。因此,孟子的等级观念远比孔子淡薄,而比较得意于自己“善养吾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定位。三、孟子实际上抛弃了中庸之道,表现得...

萨嘎县19336669548: 孔孟之道中所说人有三心,既公德心,恻隐之心,还有什 -
艾沿健择: 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 原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恻隐,羞恶,恭敬

萨嘎县19336669548: 孔孟之道是什么 -
艾沿健择: 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仁”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简介 孔孟之道:( kǒng mèng zhī dào )解释:指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理论体系孔: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崇尚“周礼”孟:孟子.指儒家学说.在政治上主张“仁政”北宋胡宏(?—1155)《知言》卷三:“释氏窥见心体,故言为无不周遍.然未知止于其所,故外伦理而妄行,不足与言孔孟之道也.”(浙江人民出版社影印《百子全书》2册3卷2页)

萨嘎县19336669548: 宋明儒学的天地之心论及其意义阅读答案? -
艾沿健择: 不知道是不是同一套题啊,仅供参考. 【答案】10. D 11. D 12. 宋代的“天地之心”依托孔孟的儒家思想进行阐发,即:大凡生物皆有 “仁心”,也就是仁爱之心;而以王阳明为首的“心”学,主张个体的“知觉灵明的心”作为宇宙的心.王...

萨嘎县19336669548: 什么是孔孟之道? -
艾沿健择: 孔孟之道解释: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儒家学说是由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

萨嘎县19336669548: 孟子写的大学的文章内容 -
艾沿健择: .《四书》体系的建立者,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四书》应当依照《大学》、《论语》、《孟子》、《中庸》的次序来读.先读《大学》,以立其规模.这就好比建造房子应当先打好地基.《大学》包含的是为人为学的纲目.“大学”的意...

萨嘎县19336669548: 孔子、孟子、墨子三人思想的核心各是什么? -
艾沿健择: 一.1.儒家崇尚《周礼》,认为人人安份守已,互相关怀,达至一个大同世界,就是「仁」.「仁」是儒家的核心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伦理观∶「仁」是是伦理道德的总纲.「仁」就是「爱人」,君主要体民情、爱惜民力,反对苛政.若要...

萨嘎县19336669548: 在道教中“太虚”是什么意思? -
艾沿健择: 1.谓空寂玄奥之境. 《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 崐仑 ,不游乎太虚.”《红楼梦》第一二回:“太虚幻境,即是真如福地.” 清 陈梦雷 《去者日以疏》诗:“冥心归太虚,天地与...

萨嘎县19336669548: 十六字心传的简介 -
艾沿健择: 宋明理学极为重视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简称“十六字心传”),认为是由儒家圣人一脉相传的道统心法.不过,笔者通过对其文字及思想渊源的考察,发现“十六字心传”应出自先秦道家. “十六字心传”...

萨嘎县19336669548: 凤凰涅磐,遇火重生 是什么意思? -
艾沿健择: 传说中,凤凰是人世间幸福的使者,每五百年,它就要背负着积累于人世间的所有不快和仇恨恩怨,投身于熊熊烈火中自*焚,以生命和美丽的终结换取人世的祥和和幸福.同样在肉体经受了巨大的痛苦和轮回后它们才能得以更美好的躯体得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