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孤山的风俗文化

作者&投稿:武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孤山有哪些文人遗迹~

孤山的景点:
  中山纪念亭
  中山公园
  俞楼
  放鹤亭
  西泠印社
  敬一书院
  林和靖墓

  中山纪念亭
  在孤山后麓,有一座民国风格的亭子,中山纪念亭,正对西泠桥。
  中山公园
  位于孤山中部,是利用清行宫御花园一部分改建而成的。1927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改称中山公园。
  俞楼
  孤山南麓六一泉旁,有一幢两层三开间的中式楼房掩映于绿阴丛中。便是一代国学大师俞樾的旧居,人称俞楼,门牌为孤山路32号。
  放鹤亭
  放鹤亭初建于元代,为郡任陈子安为纪念林和靖而建。现亭为1915年重建,面阔875米,进深885米,重檐携三灶。
  西泠印社
  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时值清末,金石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石潜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
  敬一书院
  1994年,在孤山东麓一处被称为“财神殿”的民居院落,挖出一块“敬一书院界”的碑石,人们又重新认识了这座书院。
  林和靖墓
  林和靖墓位于东北坡的放鹤亭旁,是‘'梅妻鹤子”的林和靖死后所葬之地,也正是有林和靖使得孤山成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

  孤山景点特色:
  这里是风景胜地,也是西湖文物荟萃之处:宋理宗在此建过西太乙宫,清康熙、乾隆在此建过行宫:孤山之上至今尚存,阴刻和阳刻、一低一高两个石座,应为乾隆及妃子御用之物;孤山多古木,或云:古木参天跟入地,长江归海源在山。实为小风景、大气派。孤山东南隅,有“平湖秋月”;南麓有面湖背山的精美园林中山公园;平台东有景物奇秀的“西湖天景”园亭、有收藏四库全书的浙江图书馆、有清代学者俞木越的故居俞楼、有陈列文物史记的浙江博物馆、有纪念宋代学者欧阳修的六一泉、有清代我国七大书阁之一的文澜阁、有百年老店楼外楼;山之西面有我国研究金石篆刻的著名学术团体西泠印社,旁有清末女革命家秋瑾墓和雕像;北麓有放鹤亭,为纪念北宋隐逸诗人林和靖而建,千古流传的“梅妻鹤子”故事发生在这里;山颠有宋建四照阁,废后近几年重建四照亭。

  孤山景色早在唐宋已闻名遐迩,唐诗人白居易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明代凌云翰有“冻木晨闻尾毕浦,孤山景好胜披图”的佳句。古人有诗曰:“人间蓬莱是孤山,有梅花处好凭栏”。孤山碧波环绕,山间花木繁茂,亭台楼阁错落别致,是一座融自然美和艺术美为一体的立体园林。闻其名便知,乃湖中一孤峙之岛,白居易称之为“蓬莱宫在水中央”。
  南宋这里兴建四圣延祥观和西太乙宫,作为御花园[2] ,清康熙年又辟为行宫所在地。孤山自然风景绝佳,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诗为证“钱塘之胜在西湖,西湖之奇在孤山”。如走马观花,半日就可尽历西湖天下景、中山公园、放鹤亭、西冷印社、秋瑾墓等胜迹。中午还可在楼外楼菜馆一尝杭菜风味,午后,如果您游兴未尽,时间允许,不妨在西泠印社四照阁泡一杯龙井茶,闲眺西湖秀色,领略“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的情趣。
位于西湖西北角,四面环水,一山独特,山虽不高,却是观赏西湖景色最佳之地。孤山既是风景胜地,又是文物荟萃之处,南麓有文澜阁、西湖天下景、浙江博物馆和中山公园,山顶西部有西泠印社,西麓有秋瑾之墓,东北坡有放鹤亭等。其中放鹤亭是为纪念宋代隐居诗人林和靖而建,他有梅妻鹤子之传说。亭外广植梅花,为湖上赏梅胜地。

  景点有
  仰贤亭
  印社初期建筑之一。原为明代故迹,年久为墟。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印社诸君重建此亭,以明天顺间胡郡守所题仰贤亭之旧名命之。印社创始人之一吴石潜先生摹刻清代扬州八怪之一罗两峰所绘浙派先贤“丁敬身画像碑”嵌诸壁间,以申景仰。此后十年,印社诸君共访求廿八印人遗像“述其事迹,系以传替,按年次而编摹。求形容于仿佛,一堂济济”嵌诸东西壁面。亭内还有成于1910年之石圆桌,边上刻篆书铭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镫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交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宣统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鉴造,吴隐刻石。”仰贤亭之匾额分别由两任印社正副社长沙孟海、赵朴初、王个?m等题写。

  四照阁
  原为宋代古迹,始建于宋初,为都官关氏之别业。旧阁在现华严经塔处,年久阁废。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1924年印社建造华严经塔,迁阁于现址。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阁内还挂有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八十八岁时所书“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联。“环水抱山眼底天然图画,吉金乐石座中自有周秦”刻画出四照阁内品茶赏景,切磋交流之绝妙情趣。
  放鹤亭
  放鹤亭初建于元代,现亭为1915年重建,亭中有《舞鹤赋》刻石一块,碑通高2.4米,宽2.94米。文章为南北朝鲍照所著,字迹系清康熙帝临摹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所书。全赋共466字。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鹤的美丽动人的形象和能歌善舞的才能。
  放鹤亭旁还有林和靖墓,墓畔曾有林和靖生前所养"鹤皋"的鹤冢。这里曾被誉为"梅林归鹤",系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
  林逋 (967~1028),北宋诗人。字君复,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多病,未婚娶,布衣终身。大约40岁以前,长期漫游于江淮一带。后半生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喜欢梅、鹤,自称“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曾在孤山绕屋种梅300株,并养鹤放鹤,流传有“梅妻鹤子”的故事。他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相传20年足不入城市。但是声名远扬,常有士大夫、文人往谒。朝廷曾赐给他粟帛,并要地方官员照顾他。他同范仲淹、梅尧臣都有诗歌唱和。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二,赐谥和靖先生,有《林和靖先生集》。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景区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其实,作为西湖十景之一,南宋时平湖秋月并无固定景址,这从当时以及元,明两朝文人赋咏此景的诗词多从泛归舟夜湖,舟中赏月的角度抒写不难看出,如南宋孙锐诗中有“月冷寒泉凝不流,棹歌何处泛舟”之句;明洪瞻祖在诗中写道:“秋舸人登绝浪皱,仙山楼阁镜中尘。“留传千古的明万历年间的西湖十景木刻版画中, 《平湖秋月》一图也仍以游客在湖船中举头望月为画面主体。

  现在的平湖秋月景址,实际上是康熙三十八年以后才确定下来的。当时将这里原有的龙王堂为御书楼,楼前铺建跳出湖面的石平台,台周围以栏杆,旁构水轩,悬挂康熙御题“平湖秋月”匾额,后人又勤石建景碑亭于其左。

  新中国成立以后,经重新规划和逐年翻建,扩建,新建,这里形成了一片狭长的沿湖园林,遍植四季花木,点缀假山叠石,亭台楼阁错落其间,更加宜赏月,宜品茗,宜休闲。

  西湖秋月之夜,自古公认为良辰美景,充满了诗情画意。平湖秋月高阁凌波,绮窗俯水,平台宽广,视野开阔,秋夜在此纵目高眺远望,但见皓月当空,湖天一碧,金风送爽,水月相溶,不知今夕何夕。其实美景又何止秋季,何止月夜,清骆成骧有撰有一副楹联:“穿牖而来夏日清风冬日日,卷帘相见前山明月后山山。”

  尽管平湖秋月景区范围在西湖十景景区中也许是最小的,但人们仍可以在此寻访和体味到历史古迹和文化蕴涵。早在唐朝,这里就建成望湖亭。南宋时,随着孤山皇家道观四圣延祥观的建造,这里又建望月亭。“望湖”,“望月”,这两“望”为日后平湖秋月定址于此埋下伏笔。明万历年间,司礼太监孙隆斥巨资复建西湖旧景时,曾对望湖亭大加修缮,

  文学家张岱在《西湖寻梦》中记载道:“修葺华丽,增筑露台,可风可月,兼可肆设席,笙歌剧戏,无日无之。今变建龙王堂。”

  位于景区偏西处的湖天一碧楼,原是清末民初犹太富商,“冒险家”哈同的私人别墅“罗苑”中的遗物,后来成为中国现代新兴木刻运动的摇篮��――八艺社所在地。如今,这里辟为西泠书画院,为湖山胜景更添一份书卷气。

  秋瑾烈士墓
  秋瑾烈士墓位于西泠桥南端,是经十次迁徙于1981年重新建造起来的。墓座上端立着英姿飒爽、手持宝剑的秋瑾烈士汉白玉塑像。墓座石碑正面,刻有孙中山先生手书的“巾帼英雄”四个大字;背面镌有《鉴湖女侠秋君墓表》,详细地记叙了这位巾帼英雄的革命一生。
  秋瑾(1875-1907)是我国近代女民主革命家。字睿卿,号竞雄,别署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辛亥革命时期同盟会浙江分会会长。为推翻清政府统治,她积极投身于救国救民的革命运动。1907年7月13日在绍兴大通学堂被捕,15日在轩亭口英勇就义,牺牲时才32岁。因其生前有“埋骨西泠”的愿望,经再三辗转,由好友吴芝瑛与徐自华将其遗体安葬在西泠桥畔。秋瑾,不仅是一位寻求真理的革命先驱,而且还是一位近代文学史上的杰出女诗人,“秋风秋雨愁人”一句,便是她的临终绝笔。西泠桥畔,面临外西湖,原秋社遗址前,有一座由十二根朱红柱子组成的四角亭,就是为纪念秋瑾而建的风雨亭。

  苏小小墓
  苏小小,南齐时(479-502)钱塘名伎,才貌出众,身世和爱情故事凄婉动人,其诗作“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脍炙人口。传说死后葬于西泠桥畔,后人于墓上覆建慕才亭,历代关于苏小小的诗文、小说和戏曲甚多。“千载芳名留古迹,六朝韵事著西泠”,传为湖山佳话。 历史上苏小小墓几经毁建,2004年,杭州市重新修复苏小小墓及墓亭。该墓修复前曾经过各方专家学者多次论证,修复过程中根据孟兆桢等国内著名园林专家的意见和设计草图,并按照遗留墓亭老照片反复推敲,原汁原味地还原其本来面目。墓亭共有12副柱联,分别邀请12位全国著名书法家书写,是西湖风景区中柱联最多的一座亭子。

  苏小小墓苏小小墓留给我的记忆就是它那浑圆光滑的墓顶,小时候父母将我抱上去,坐不住滑溜下来引得旁观者开怀大笑。稍大点问我父亲这是谁的墓,父亲告诉我此墓与左近的武松墓一样,都是虚拟的假坟,而中间的秋瑾墓才是真的。父亲酷爱书法,到了那里就看亭柱上的楹联。我总弄不明白什么叫做拜倒在石榴裙下,父亲笑笑未作答复却乘机给我讲了好多有关的唐诗宋词,只记得其中有一首《长相思》:南高峰 北高峰 一片湖光烟霭中 春来愁杀侬。郎意浓 妾意浓 油壁轻车郎马骢 相逢九里松。就是说苏小小的。

  中山公园
  位于浙江杭州的孤山。在南宋,这一带就建有西太乙宫和四对圣延祥观等皇家园林。到清康熙年间,改建为行宫。雍正后间(1723--1735),经稍加修建,改为圣加寺,到近代几近废墟。1927年,为纪念辛亥革命,特别是孙中山先生,人们在圣加寺的旧址基础上辟建成中山公园。

古往今来,小孤山吸引着无数名流学士。唐代顾况、宋代陆游、明代刘基、解缙均来此游览,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苏轼曰:“舟中贾客莫轻狂,小姑前年嫁彭郎”。解缙曰:“一望东南形胜阔,何须海上问蓬莱”。革命烈士夏明翰登临此山,极目匡庐倩影,放眼吴楚烟波,不禁引吭高歌,以诗言志:“大孤山下停桡,小孤山下观涛。热血也如潮涌,时时滚滚滔滔”。 长江绝岛小孤山启秀寺内千百年来供奉的小姑娘娘实际上就是妈祖。“小姑娘娘”之称来源于小孤山的同音转化。据史料记载,小姑娘娘姓林名默,于建隆元年(960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出生。父林愿,宋初官都巡检。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小姑即为第六女。林默平素急公好义,尤其为热心扶危济困,救助海难,受到人们的尊重。雍熙四年(987年)当她为救海难而捐躯之后,乡亲们便给她修了一座庙宇奉祀。从此以后,出海的人们传说在狂风恶浪中,常见到有位红衣女子闪现在桅杆上导航,直到化险为夷。于是,人们就称她为“通灵神女”。这就是地方神祗来保护人间航海安全的最初传说。也就是妈祖信仰发源的历史背景。至于妈祖信仰何以同地方神发展为全国性的神祗,则有其偶然的因素及历史的原因。起先是“通灵神女”护航的传说扩展到沿海各地。这一年宋朝派路允迪出使高丽国,船队在海上遇到飓风。路允迪在风浪中仿佛看见桅杆上发出一道道红光,过后风浪顿息,转危为安。路允迪感到奇怪,便询问部下是什么神灵显圣相救,正好船上有一位保义郎李振,平时信奉妈祖,就向路允迪报告,说是“通灵神女”搭救。路允迪深信不疑,还朝复命时就将途中奇遇上奏皇帝。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皇帝下诏赐以“顺济”匾额给妈祖。这是妈祖神迹第一次由民间传到官府,并得到朝廷的确认、褒嘉。此后几百年间,自南宋高宗始兴二十六年(1156年)起到清朝,历代皇帝出于种种原因,先后36次给妈祖叠奖褒封。封号由2字累加至46字,爵位由“夫人”、“妃”、“天妃”、“天后”,直至无以复加。皇帝的褒封,最终树立了妈祖至高无上的地位,神格愈加崇高。但在平民百姓心中,则感到太长的封号反而使神和他们在感情上疏远了。于是人们自发地选择了一个对长辈女性的敬称---娘妈(福建方言)。随着娘妈信仰的发展,娘妈分灵布满世界各地。尤为台湾、澳门、新加坡、菲律宾和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因而福建湄洲岛的庙宇也就成为了祖庙,何时开始改称娘妈为妈祖也就难以追寻了。北宋时期随着海运的蓬勃发展,小孤山脚下,滩险水急,时有水难发生,故在启秀寺内设行宫,供奉妈祖。这对现时而言,确实一件让人难以理解和纳闷的事,因为妈祖文化有着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而形成了独特的妈祖教。她与佛教相融合,的确是妈祖教和佛教的一大创新。小孤山启秀寺历来都是以佛教为实体的庙宇。因而,在此历史的背景之下,小孤山的妈祖文化被淹没,而佛教取代了其教别文化的发展,随着时间的变迁和地域名称的原故,更有好事者根据当地的风俗编出种种故事来美化神格。当地百姓也随之将妈祖称为小姑娘娘。而这种称号又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习俗是难以分开的,“娘娘”是长江中下游一带对女性神佛的敬称。如“送子娘娘、观音娘娘”,何况妈祖救助海难,救难行使时使用的也是一种神功或神术。如此一来,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娘娘”了。 小姑嫁彭郎的传说。宿松县东,长江北岸有一山峰屹立于江边,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小孤山”,又名“小姑山”。它与长江南岸的“大孤山”(又名“大姑山”)边的“彭郎矶”隔江相望,他们原是一对恩爱夫妻。苏东坡曾作诗云:“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相传,小姑是宿松县一位仙姿绰约,窈窕妩媚的村姑。彭郎是江西浔阳人,他是一个眉清目秀,气宇轩昂的鱼郎。有一天,彭郎解衣扎裤,泛舟江上,轻撒银网,打满了一船活蹦乱跳的金丝鲤鱼,收了网,拢了船,搁了桨,正欲起身上岸时,说也凑巧,一抬眼,突然看见正在江边洗衣的小姑,小姑长得秀丽端正,柳眉杏眼,宛若天仙,他惊呆了。小姑见彭郎相貌堂堂,五官整齐,斯斯文文,一表人才,她顿时羞红了脸,心里怦怦直跳,连忙低头洗衣。彭郎索性把篙一点,把船撑到小姑的旁边,拢了岸,走到小姑身旁,彬彬有礼地问道:“请问小姑家住何处?”小姑见彭郎问得诚恳,便伤心地将父母双亡,孤孤单单的生活对彭郎讲了一遍。彭郎听后,伤心落泪,便将自己形只影单悲惨境遇也对小姑说了一遍,小姑听后,更是涕泪满襟,自古惺惺惜惺惺,天下穷人爱穷人。从此,他俩心心相印,情长意浓,不久,他俩跪在江边,撮土为香,凭天为媒,依江作证,结成了一对美满夫妻。彭郎和小姑夫妻俩在长江边搭起了两间草房住了下来,彭郎每天日出下江打鱼,日落而归;小姑在家纺纱织布,洗衣浆衫。小夫妻恩恩爱爱,形影不离,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他俩把精心积蓄起来的钱,时时分送给周围兄弟姐妹,处处受人夸赞,受人尊敬。江边有位大姑十分羡慕他们,悔自己年轻时未嫁,如今只落得空自悲伤,有诗为证:小姑去年嫁彭郎,大姑不嫁空自伤(孀)。小姑有夫似织女,大姑无夫女姮娥(嫦娥)。慈湖也曾说媒妁,执柯教与五老约(庐山南部五老峰)。东方一老差妙龄,正似鼓郎却老成。大姑背里啼更道;岂有老人会年少?大姑年来年去今亦老。(杨万里诗)古代的诗人都只为小姑嫁彭郎交口赞叹。好事多磨,这事引起了“土地神”的妒嫉,他害怕长此下去,百姓只会敬慕小姑夫妇,再也不会敬他。便心生一计,驾起云头,返上天庭,向玉皇大帝启奏,说小姑和彭郎是一对“妖精”偷下凡,在民间做了很多很多的坏事,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不分青红皂白的玉皇,听了土地的谎奏后,即传旨意令天神将小姑和彭郎强行分禁于长江南北两岸,永不能相会,以绝后患。心如铁石,死不分离,小姑在长江北岸呼唤了七七四十九天“彭郎”,哀声震天地。最后,她在一怒之下,一头钻进了长江。说也巧,一晃眼,她投江处冉冉升起了座笋形的小山,这小山碧峰独立,挺拔秀丽,山上古树翠竹葱葱郁郁。后来,人们将这山叫“小姑山”,又在山上建起了“小姑娘娘庙”。再说,隔在长江南岸的彭郎,也站在江边呼唤了九九八十一天“小姑、小姑”!凄惨之声,催人泪下。最后,当他望不到小姑的倩影,只见江中,一座小山,也一头钻进了长江。说也怪,一晃眼,只见彭郎投江处出现了一石矶。这石矶宛若一人面朝江北,跪在江边呼喊,后来人们就将这石矶叫“彭郎矶。”千百年来,“彭郎矶”和“小孤山”任凭风吹浪打,日晒夜露,一直是脉脉含情,遥遥相望。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雅士为其撰文赋诗,使美丽的“小姑嫁彭郎’这个优美的神话故事更富于诗情画意。

每年的农历四月十八是大孤山镇一年一度的庙会。说到孤山的庙会,据孤山镇志记载:“早在宋代就有庙会了,庙会集会地址在下庙戏楼广场,规模鼎盛时期是在清代的乾隆年间,当时重修海神娘娘庙时,兴起了海神娘娘庙会和药王庙会,每年的四月十八天后宫举办民间娘娘庙会,随着时间的迁移,海神娘娘庙会日渐兴隆,特别是道光年间建成戏楼后,庙会盛况日常空前,庙会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烧香拜佛,祈福还愿等,掺和着文艺节目、戏曲、杂耍、旱船表演,同时还有商品交易,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中断”。另据丹东作家张涛先生所著的《孤山独白》一书称:“娘娘庙会,是旧历四月十八,据记,这一天是天仙圣母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为庆祝圣诞而兴办庙会,天仙圣母不是一个人,而是赵公元帅的三位女儿——云霄、碧霄、琼霄的合称,谓之三霄娘娘,故庙会又称为娘娘庙会。”据历史记载,孤山古建筑群开山始祖倪理休于清乾隆八年(公元1744年)来到大孤山托钵募化三载所建,如此算来,大孤山庙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二百五十年以前了。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推想当年,当时,陆路交通并不发达,过往于鸭绿江的来往船只,遥望一巍峨高山矗立于黄海岸边,于是停船靠岸,上岸交易,盛况何其空前。特别是四月十八,正逢草长莺飞时节,长白山的山货兽皮要运往关内,江南的丝竹瓷器又从山东威海源源而来,孤山就成了南北货物的中转站,南来北往的商贾,周边出海打渔的船家,齐聚古镇,贸易商谈,会亲访友,为大孤山庙会增添丰富的内涵。
每年的庙会时节,正值春夏之交,树茂山青,绿草铺野,登孤山眺远海,天气或晴或朗,时而阴晴变幻,鹿岛氤氲缭绕,蜃楼时隐忽现,有时晴天万里,渔帆点点,帆樯往来,景象万千。“鹿门海市”、“渔岛远眺”已成为历年来逛庙会时登山的一大景观,特别是汤汤洋河滔滔东来,玉带般飘逸而去,更为登山人增添无尽的情趣和遐想。
过柞林,赏百年老柞,新叶刚展,神情合一,幽静古雅。登临圣水宫,掬一棒圣水,甘洌清甜,更让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有一番飘飘如仙之感;与千年银杏相拥合影,叹历史沧桑;踏步地藏寺,看雕砖青瓦,飞檐画栋,巧夺天工;赏牡丹水杉,仰云柏青松,笑谈人间风云,几回流转。
改革开放以来,东港市、孤山镇两级政府连续多年举办庙会,每天的庙会都是盛况空前,来自内蒙、哈尔滨、沈阳的各种货物种类齐全。特别是近年来,庙会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是传统的物资交易,休闲旅游更是一种新时尚。猜谜,科普展览,求医问药,各类咨询宣传等林林总总,形式多样,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体现人性化。不但有惊险刺激的马戏、魔术,还有来自长春、哈尔滨的服装鞋帽,沈阳、大连的地方名优特产等,整个庙会办得丰富多彩。各种日用品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各种名特小吃,民族风味的美味佳肴汇聚古镇,让人垂延欲滴,烤蚬子、烧海螺、盐虾爬子、煮梭子蟹,让人留连忘返;服装区,餐饮区,演出区......八个区域各有特色,再加上各类团体的文艺演出,更让庙会火爆热烈,异彩纷呈。
照一张像吧,让老人们留个念想;十里八村的老亲故友借此来串个门,聚一聚;年轻小伙挽着未过门的小媳妇也来逛庙会;老领导、老部下故地重游,老战友,老同学借此相聚。连远在大连、沈阳的游客都慕名而来,庙会每年都盛况空前,人数在三四十万之多,交易额达上千万元。庙会的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成为辽东一道独特的乡俗文化大餐。




杭州西湖边的孤山是个什么胜地
自古杭州就有赏梅的风俗,孤山是著名的赏梅胜地之一,又称“梅花屿”。“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在此种梅和咏梅,使孤山的梅花闻名于世。到了清代,这里又形成“西湖十八景”之一的“梅林归鹤”。漫步绿野,穿梭梅林。停留古亭,踏入幽径。一边是西湖碧水,一边是孤...

大连大孤山有哪些风俗文化?
1. 庙会: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大连大孤山都会举行盛大的庙会活动。庙会上有各种传统的表演,如舞狮、舞龙、杂技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前来观看。此外,庙会上还有各种摊位出售各种美食和手工艺品,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购物体验。2. 祈福:大连大孤山是一处著名的道教圣地,每年都有大量的信徒前来祈...

靖江三月三上孤山的风俗
此外,民间文化的“活化石”讲经、民间工艺品泥塑、三月三孤山庙会等活动,更增添了孤山的文化底蕴。每年农历三月三的庙会,商贾云集,商品琳琅满目,场面十分壮观。近年来,靖江开发区城北园区投资1200万元建设了孤山文化广场,景观树、绿色草坪、景观石的加入,使孤山焕然一新,成为靖江的招商新名片。孤山以...

大孤山的风俗文化
庙会的举办地大孤山镇,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例如,登山人可以观赏到“鹿门海市”、“渔岛远眺”等景观,还可以掬一棒圣水,感受甘洌清甜,与千年银杏合影,感叹历史沧桑。庙会的举办,吸引了大量的游客,每年的人数都在三四十万以上,交易额达上千万元。庙会已经成为辽东地区一道独特的乡俗文化...

大孤山的风俗文化
庙会内容也日益丰富多彩,烧香拜佛,祈福还愿等,掺和着文艺节目、戏曲、杂耍、旱船表演,同时还有商品交易,解放初期和文革期间中断”。另据丹东作家张涛先生所著的《孤山独白》一书称:“娘娘庙会,是旧历四月十八,据记,这一天是天仙圣母的生日,僧侣和信徒为庆祝圣诞而兴办庙会,天仙圣母不是一个人,...

小孤山的文化传说
长江绝岛小孤山启秀寺内千百年来供奉的小姑娘娘实际上就是妈祖。“小姑娘娘”之称来源于小孤山的同音转化。据史料记载,小姑娘娘姓林名默,于建隆元年(960年)庚申三月二十三日酉时出生。父林愿,宋初官都巡检。母王氏,生一男名洪毅,五女。小姑即为第六女。林默平素急公好义,尤其为热心扶危济...

靖江有什么风俗习惯
1、庙会香期:靖江有“三月三,上孤山”的说法,这一天,他们天不亮就起身,斋戒沐浴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背着香袋向庙里去;2、正月初一早上:妇女不上灶烧早饭,早餐吃米粉圆子,称“团圆”;3、正月初一晚上:各家呼孩童早睡,不点灯火,意思为不干扰“鼠婚”;4、正月初二:不扫地,外出拜年,...

靖江有什么风俗习惯
1. 庙会香期:在靖江,有“三月三,上孤山”的习俗。当地人在这一天,在天未破晓时便起床,进行斋戒沐浴,换上干净整洁的衣物,背着香袋前往庙宇参拜。2. 正月初一早晨:靖江的女性在正月初一早晨不参与烹饪早饭。早餐通常食用米粉圆子,象征着“团圆”。3. 正月宽芦初一夜晚:靖江的家庭会在正月宽芦...

大孤山镇名人故里
姜房,一位在元代时期显赫的官员,出生于大孤山镇的万户村。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时代背景下,他组织义军,平定动乱,稳定了胶东局势。姜房不仅军事才能卓越,更是一位治理有方的官员。他以宽简的政策、勤俭的行为,引领辖下百姓走向富庶,使得所辖区域的风俗大为改观,民富国强。在元朝的授封下,...

去丹东大孤山景区旅行有哪些攻略值得分享?
尊重当地文化:大孤山景区不仅是自然景观,还包含了许多文化遗产。在游览时,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不要随意触摸或破坏文物。携带足够的水和食物:虽然景区内有售卖食物和饮料的地方,但为了避免排队等候或价格较高,建议自带足够的水和一些简单的食物。保持环境卫生:在游览过程中,请不要乱扔...

丹东市17748164109: 东北著名建筑,说明文600字 -
公药伊贝: 大孤山位于辽宁丹东市西南东沟县(现更名为东港市)境内的大洋河河口右岸,孤山镇环绕其南麓,孤峙于黄海之滨,景色秀丽,人文荟萃.山上始建于唐朝的千年古刹集“佛、道、儒”三教合一,孤而不群,千百年来自不同地区的人们来此寻...

丹东市17748164109: 辽宁丹东大孤山一日游有哪些景点 -
公药伊贝: 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部.左引大洋河,右带双叉河,南襟黄海,遥相獐岛、鹿岛、小岛.景色秀丽,人文会萃,历史悠久,为辽东名山. 大孤山风景名胜区有八大奇观,分别是“紫液圣泉”,“半覆神殿”,“祖孙银杏”,“无字古碑”,...

丹东市17748164109: 大孤山拜佛有甚么讲求? -
公药伊贝: 首先说选门进,寺庙建筑都有许多道门,从哪1道门进入都有讲求的.听说只有开了光的寺庙才有资历修103道门.正中间的3道门,才是供人出入的.普通游客,进门只能走右侧的那道门,中间那道门叫空门,只有出家人材可以出入的. 进门时...

丹东市17748164109: 大孤山导游词风趣导游词四百字 -
公药伊贝: 远望大孤山,气势磅礴.近看大孤山,怪石嶙峋,庄严险峻.它虽然没有泰山的雄伟,华山的危险,黄山的气势,可是它却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大孤山植被很多,草把大地铺上了绿色的毯子.这里的松树品种很多,有落叶松、柏松……每年秋天...

丹东市17748164109: 吉林省大孤山属于哪个市 -
公药伊贝: 位于丹东市 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丹东市东港市孤山镇,该景点是辽东著名风景区之一.地处西大洋河河口的右岸,孤峙于黄海之滨,景色秀丽,人文荟萃.

丹东市17748164109: 大孤山门票多少钱?从丹东坐车多少钱? -
公药伊贝: 到客运站坐车,车票去年是7元,门票没有那么贵的.10元左右吧.记不清了.反正不像上面说的! 大孤山,位于辽宁省东港市西部.左引大洋河,右带双叉河,南襟黄海,遥相獐岛、鹿岛、小岛.景色秀丽,人文会萃,历史悠久,为辽东名...

丹东市17748164109: 大孤山庙会作文开头怎么写? -
公药伊贝: 相传距今约7000—250万年前,天目山不远处的江心浮出一脉,若隐若现.又不知过了多少年,有一天,突然来了一匹白马,腰背滚圆,,浑身雪白身雪白,闪闪发亮,如同披了一身银丝.只见它四蹄翻腾,抖动闪亮的鬃毛,仰天长啸,出没江...

丹东市17748164109: 伊通哪里有比较好玩的地方 -
公药伊贝: 大孤山旅游风景区为国家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县城西南17公里.大孤山以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为核心,集观光游览、科研考 伊通满族自治县风景(17张) 察、休闲度假、娱乐为一体综合性景区.南山旅游风景区 现为国家3A级景区的南山旅...

丹东市17748164109: 伊通县是什么地方 -
公药伊贝: 伊通满族自治县是全省唯一的满族自治县,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有悠久的满族历史和传统文化,古称一秃、伊敦、伊屯,均系满语音译,源于伊通河名.位于吉林省中部、伊通河、东辽 河上游,东经124°49′-125°46′,北纬43°3′-43°38′....

丹东市17748164109: 介绍一下丹东大孤山 -
公药伊贝: 山高,空气新鲜,风景好,就是累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