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代虎牢关五虎介绍

作者&投稿:叱干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虎牢关五虎简介!清楚!!详细!!!~

版本一:
是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五位将领。他们在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为了国家的安危,不顾性命勇往直前,于虎牢关被华雄与吕布所斩杀,他们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们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汉献帝的解放而斗争。”他们分别是:潘凤、武安国、方悦、俞涉、穆顺。
版本二:
三国时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时,淮南虎袁术(字公路)、东北虎袁绍(字本初中)、华南虎袁遗、剑齿虎袁逢、爪哇虎袁涣5位将军在虎牢关下与董卓军冲杀。当两军相持不下之时,袁术、袁逢屡施妙计,以杨松、一醉等为细作打入敌军之中,使白马、索命等击敌之侧,敌军不战自乱,最终击败敌军,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一个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兵家奇谈。

..虎牢关旅游区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

..虎牢关五虎,是指东汉末年三国时期的五位将领。他们在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时,于虎牢关被华雄与吕布所斩杀,分别是:武安国、方悦、潘凤、俞涉、穆顺。

..将此五人比喻成五虎则隐射了爱好三国者的恶搞精神,现在在三国类贴吧中形成了一种恶搞文化。这种恶搞文化其主要来源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这句话现今便成为了爱好三国者的笑料,而潘凤将军也成为了大家恶搞的优先对象。

虎牢关
虎牢关旅游区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目前,该景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特别是东汉末年,吕布在此大战刘、关、张,更使虎牢关威名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虎牢关为历史上的古战场,帝王的争地图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可供观瞻的历史遗迹名胜。景区内有吕布城、跑马岭、饮马沟、绊马索、张飞寨、三义庙、华雄岭、王莽洞、“玉门古渡”、“玄武灵台”景点。再建古战场文化雕塑苑、千亩鱼塘、千亩荷塘、野禽湿地保护区、黄河农家乐、文化广场等。
三国志通俗演义,俗称三国演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武将莫过于五虎大将军关张赵马黄等五人了。三国演义的文学价值、艺术价值甚至娱乐价值都是不容质疑的,但演义毕竟是一部小说,虽然大约不甚违背史实,毕竟大部分内容仍然出自于作者所杜撰。而后人不察,往往有错把小说情节当史实的情形发生。

五虎上将
更甚者,现代人的悲哀之一,是许多人对于本国历史的认识竟然全然仰赖日本的漫画及电玩。好比「关羽早年为私塾教师」、「赵云曾经挫败文丑」、孙夫人「弓腰姬」的称号......都是日本人搞出来的,不少国人却误以为出自于演义、甚至以为出自史实,令人嘘唏不已。又如日人所谓「关羽为刘备早期的军师」,于演义虽非无稽(如关羽自请留守徐州时,刘备因早晚要与关羽议事而犹豫),却是史册所无,宜明辨之。谨作此文,望能稍稍还原这些历史人物在史传中真实的面目。并杂以一些小说内容、说部野史及民间的戏曲传说以兹参考。

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孰不知,史传中赵云不但终其一生位阶始终较关张低上许多,甚至尚不及马超、黄忠。实际上,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溢美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是赵云了。

演义,平话

细数演义里赵云武勇的事迹,其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甚至数度击败曹魏名将张合;在汉水河畔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合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当阳长坡(注1),赵云于百万曹军中怀抱阿斗,还能连杀曹营名将五十人后从容离去,其神威盖世,简直无人能及!演义中击杀敌军将领之多,实无人出赵云之右!

奈何这些事迹,泰半都是子虚乌有。演义中赵云所杀敌将,几乎全部都是演义虚构出来的;其中当阳救主、汉水退敌(注2)虽然见载于史册,却也绝无演义渲染的那么夸张。

赵云的武勇在刘备阵营是被肯定的。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就有「猛将之烈」四个字。然而出了蜀汉,知道赵云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演义描述敌方对刘备阵营的忌惮,动辄排出「诸葛孔明之智,关张赵云之勇」,然而我们看到赤壁战后周瑜写给孙权的信,其中却只有提到「枭雄」刘备和关张两头「熊虎」。大概在周瑜心目中,孔明这个刚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只是蒋干那类言利辞倒、长袖善舞的辩士吧!至于赵云,周瑜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算有,也不会放在心上吧。

今人大都知道演义中周瑜因为孔明的关系而被丑化不少,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因赵云而被演义贬抑的人。演义安排张合遭逢赵云在先、遇孔明于后,真不知道该说是张合的悲哀抑或是荣幸!演义中张合屡受挫于赵云,史传中张合却从来没有跟赵云对垒过。我甚至怀疑张合知不知道世界上有赵云这个人。

刘备领汉中王,演义说他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将,实情却是刘备擢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赵云则仍然担任入益州时因功升任的翊军将军。

不妨比较一下成书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的描写。按平话中的赵云已经是五虎大将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实列于五人之末;而赵云在平话中用的枪虽有涯角枪的美誉——谓其天涯海角无对也,却败于张飞的丈八神枪在先、又被铁臂将军张益击败于后。由张飞听到赵云被张益击败的消息之后「大怒出战」张益的情节,更隐隐透露出了早期三国故事中赵云所扮演的角色。

史实中的当阳长坡

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自己带着十万百姓南逃,百姓脚程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于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终于在当阳长坡追到了刘备军。刘备留下二十名骑兵给张飞断后,自己带着孔明、赵云等人在三十余骑的护卫下逃走。按照往例,刘备每次仓皇逃跑无不抛妻弃子,此时也不例外,惟独这一次刘备身边多了一个胆大心细的赵子龙,甘夫人和刘禅才没有被曹军俘虏。

史册中关于赵云当阳救主的记载,就只有蜀书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和蜀书二主妃子传:「....(刘备)弃后(甘夫人)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于难。」这样两句话而已。既没有百万曹军,也没有夏侯恩先送性命再送宝剑,更没有糜夫人投井自尽......。然而,现实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十万慌乱的人群中、背后又是五千名号称曹军精锐中的精锐的虎豹骑,要怀抱一个婴孩并且保护一名女子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足可证明赵云的胆大、心细、武艺超群。反倒是如果赵云面对的真的是八十三万大军,他还能够「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何只是神勇而已,简直就是神话了。

史册对赵云的记载大抵如是,没有力斩五将的英勇,没有力敌万人的壮举,也没有担当过什么显赫的职务。但从汉水空营退敌(注3)中,我们看到了赵云的胆识和急智;孔明兵败街亭,赵云率领佯攻箕谷的军队撤退,「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又是一次胆大心细的表现。凡此种种,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么光芒万丈,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其灌、滕之徒欤

景耀四年(公元二六一年),追谥赵云为顺平侯。据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着。朕以幼冲,涉途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法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祸定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相对于关张死于个性上的缺失、马超祸及全族,陈寿对黄忠、赵云的评价是:「强挚壮猛,并为爪牙,其灌、滕之徒欤!」灌指灌婴(注4),滕指滕侯夏侯婴。夏侯婴和刘邦是交情绝佳的老朋友,刘邦起兵之后夏侯婴便一直担任为刘邦驾车的工作;刘邦在一次大败之后,眼见背后追兵甚紧,于是将子女抛下车以求减轻车子的负担,夏侯婴却勒马停车抱回两个孩子,同样的情形连续发生三次之后刘邦才作罢。陈寿或许因而以夏侯婴比拟赵云。而灌婴、夏侯婴的另一个共同点则是并未遭到刘邦猜忌,一生隆宠,死于文帝之时。

比起有些人喜欢拿典韦、张辽来比拟赵云,陈寿的比喻实在恰当多了。赵云的忠义固然和典韦相仿,但典韦拼死护主、力战身亡的悲壮勇绝几乎是三国志中仅见的,赵云不免相形逊色,而赵云的智略又显然胜过典韦;将子龙比作文远,赵云的功绩、声威却都远远不及。如果一定要拿曹魏人物来比拟,个人觉得韩浩毋宁是最恰当的。

韩浩,字符嗣,颇具智略,大半生都担任中护军一职典掌曹操的禁卫亲兵,死于任内,以忠勇闻名于世。他是最早向曹操提出屯田方案的人之一。据裴松之注引魏书:「议者以(韩)浩智略足以绥边,欲留使都督诸军,镇汉中。太祖(曹操)曰:『吾安可无护军?』乃与俱还。其见亲任如此。」

如果问起黄忠是谁,对三国故事稍有认识的人心中大概马上会浮现一位老当益壮、百步穿杨的神射手吧。孰不知这样的形象其实是小说家所赋予的。

神射无据,大战关羽无凭

演义中的黄忠能「开二石之弓,百发百中」,连关公都差点死在他箭下,可以说是演义中跟吕布、太史慈并列的三大神箭手。吕布辕门射戟的故事在史书中是有根据的:「....(吕)布令门候于门营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魏书吕布传)太史慈的善射也可以在史传中找到记载:「....尝从(孙)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援楼上行,以手持楼棼(楼阁的栋梁),慈引弓射之,矢贯手着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吴书太史慈传)然而遍览三国志一书,却连黄忠弯弓射箭的字句都找不到。可见黄忠的神箭只不过是小说家的妙笔,为的是让同样万夫莫敌的五虎大将军各有其性状、各有其特色。事实上也的确很成功,不是吗?今天黄忠神射的名声只怕更在吕布、太史慈之上。

关羽引五百校刀手攻打长沙、跟黄忠大战百回合不分胜负的故事,也是小说家虚构的。史传中关于刘备取得荆南四郡的记载就只有:「....(刘备)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蜀书先主传)蜀书黄忠传:「荆州牧刘表以(黄忠)为中郎将,与表从子盘共守长沙攸县。及曹公克荆州,假行裨将军,仍就故任,统属长沙太守韩玄。先主(刘备)南定诸郡,忠遂委质....」当时纳降敌军,有留下人质的惯例,后来投降敌方的将领也美其名称为「委质」。

史传中既然找不到黄忠跟关羽交过手的证据,「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当然也就只是小说情节罢了。

勇毅冠三军,力斩夏侯渊

黄忠的神射也许是虚构的,但他的勇猛却是货真价实的。

黄忠投入刘备阵营之后,刘备甚是器重黄忠,跟刘璋开战时便让黄忠担任先锋大将。黄忠也没有让刘备失望,每次作战,「忠常先锋陷陈(通「阵」),勇毅冠三军」,立下不少汗马功劳。于是在益州平定之后,刘备封他为讨虏将军,位阶虽然还不及关张马超,却也已经是众将中前几位的了。

待汉中攻防战展开,黄忠立下了一生中最显赫的功绩:斩杀了曹军名将夏侯渊。蜀书黄忠传:「....(黄忠)于汉中定军山击夏侯渊,渊众甚精,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一战斩渊,渊军大败。」这一战当中,黄忠非但展现出无比的勇猛、主导战役的胜败、为自己挣得了征西将军的位子,而且几乎决定了汉中的所有权。主帅夏侯渊一死,副将张合等人被迫后撤,刘备军掌握了汉中天险。后来曹操虽然亲自来到汉中,也已经无力挽回,汉中终于落入刘备手中。

刘备即汉中王位,又任命黄忠为后将军、封关内侯,和关羽、张飞、马超并列刘备阵营四大将。

黄忠升任后将军一年之后便去世了,史传中没有记载黄忠曾经参加刘备伐吴之战。也许是觉得黄忠死的不够壮烈,演义将黄忠的死改写成壮烈捐躯于东征途中。这样一来,壮烈是壮烈了,却不免有些悲凉。能够死于事业的颠峰,不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吗?

蜀书后主传:「(景耀)三年(公元二六零年)秋九月,追谥故将军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关羽谥壮缪侯、张飞谥桓侯、马超谥威侯、庞统谥靖侯、黄忠谥刚侯,时人莫不认为这是极大的荣耀。

「老将」黄忠?

一般人称呼黄忠,常常不忘加上「老将」两个字,其实这是满值得玩味的。

演义里黄忠的名字第一次出现,是关羽请缨率兵攻打长沙时,孔明警告他:「今长沙太守韩玄固不足道,只是他有一员大将,乃南阳人,姓黄名忠,字汉升,是刘表帐下中郎将,与刘表之侄刘盘共守长沙,后事韩玄,虽今年近六旬,却有万夫不当之勇......」一出场就已经年近六旬,果然是一员老将。第七十回里黄忠、严颜领兵去取张合把守的天荡山时,赵云也说:「何故以二老将当此大敌乎?」演义还真是有心经营黄忠老骥伏枥的形象。

按史传中从来没有提到黄忠是老将,却也没有记载黄忠的年龄,黄忠唯一的儿子黄叙又「早没」,于是史实中的黄忠究竟是老是少就成了一个悬案。

刘备欲任命黄忠为后将军时,孔明曾说:「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却认为无妨。后来刘备派遣费诗去荆州宣读封关羽为前将军的命令时,关羽得知刘备任命黄忠为后将军,果然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直到费诗以理相劝,关羽才拜受前将军一职。这里的「老兵」两字,似乎是史传中黄忠为老将的唯一依据了。问题是「老兵」却又不一定是年老的意思,最明显的证据是关羽说这句话的时候年纪也已经在六十岁上下了。

据魏书刘表传,刘表平定长沙是建安初年的事,至刘备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九年)前后取得长沙,相隔大约十年。由此看来,刘备取长沙时黄忠年近六旬虽然不无可能,但就算是三、四十岁,也不足为奇。又,黄忠死于刘备称帝那年,即章武元年(建安二十五年)。古人岁寿大多不长,一般都只有五、六十年而已。

看来想把黄忠的年龄弄清楚还真的不太容易。

张飞,字益德,素来跟关羽齐名,并为刘备阵营首席大将。虽然「张飞」这个名字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了,然而一般人心目中的「张飞」,是否就是史传中所记载的张飞呢?

民间传说中的张翼德

民间传说中的张飞勇极、猛极、强极,却也愚笨至极。其强者,旧说部话本中联军才得进入洛阳还是因为吕布被张飞打败的缘故;三国志平话一书干脆直接说张飞是「三国志」里第一条枪,谓其天下第一。至于其愚,则常常有张飞被刘备、关羽或孔明用计戏耍的故事,谨举一例:

张飞欲与关羽一较高下,关羽怕动起手来会伤了和气,于是顺手拿起一根稻草,要张飞将稻草扔过河。张飞自以为就算巨石他也能扔过河,何况区区稻草?于是接过稻草便扔,但稻草太轻,试了好几次,每次都被风吹了回来。此时关羽捆了一把稻草,一下子就扔过河去,唬得张飞一楞一楞的,心想自己连一根稻草都扔不过河,关羽却能把一把稻草扔过河去,那本事岂不是比自己大上不知道多少。从此张飞对关羽心服口服。

类似的故事很多,总之是极言张飞的蠢笨。

唯有三国演义中的张飞,虽然同样勇猛,同样粗鲁、莽撞,动不动就要敌将出来跟他大战三百回合,但却不笨。不管是建议刘备夜袭曹操、在马尾绑树枝以为疑兵,乃至于计擒严颜、智取张合,在在都是智计的表现。张飞用的计谋虽然常常都很单纯,但演义中「百万军中取一上将之头如探囊取物」的他其实也用不到孔明那种「近妖」的奇计,只要把敌将弄出来就够了。别说三百回合,演义中能跟张飞放对的又有几个?

不论如何,比起被神格化的关羽,张飞这种粗豪直爽的形象显得更加平易近人、也更贴近人心。就好象「张飞是屠户出身」的说法虽然在史传中找不到根据,但正所谓「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都是读书人」,这样的张飞毋宁是可爱的。

附带提一下张飞的字。小说野史中往往记张飞的字为翼德,想来是因为「翼」字跟「飞」字相应的关系。但史传既已明载张飞的字为「益」德,这种跟「吕布死后赤兔马就该归关羽」一样想当然耳的推论,未免蛇足。

威震千古,猛将的代名词

史传中的张飞勇武不比小说中的描述逊色,正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就说:「飞雄壮威武,亚于(仅次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张飞最威猛的事迹,当是当阳一役率领二十骑断后。据蜀书张飞传记载:「......先主弃妻、子走,使张飞以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不过二十骑就喝退了曹操大军,这是何等的气魄!无怪周瑜修书劝告孙权软禁刘备时会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而且,张飞不但活着的时候威震天下,死后更威震千古。就如同古人常用「贲、育」来比喻勇者,「汉以后称勇者必推关张」,两晋乃至李唐,关张之名可以说就等于是猛将的代名词。譬如晋书刘遐传就有「晋刘遐每击贼,陷坚摧锋,冀方比之关羽、张飞。」又好比崔延伯传:「崔公,古之关张也。」

名将张飞

史传中的张飞不仅勇猛,还善于用兵,是刘备阵营仅次于关羽的大将。

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连带麾下众将也不受重视,鲜少留下什么记载。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飞仍然在刘备被曹操表为左将军时一同被表为中郎将,可见张飞在刘备寄居曹操旗下时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了。董昭建议曹操除掉刘备时所言「张飞为之羽翼」,也正说明了此时的张飞在人们心中已经是不容小觑的了。待曹操击败张鲁取得汉中,谋臣刘奕劝曹操乘势南下:「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则不可犯矣!」却被曹操拒绝了。之后张合南进意图夺取巴中,果然遭到张飞顽强的抵抗,而且被张飞「率精足万余人,从他道邀合军交战,山道狭,前后不得相救,飞遂破合。合弃马援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

张合,曹操手下五大将之一,一生纵横无敌,史称「合识变量,善处营阵,料战事地形,无不如计,自诸葛亮皆惮之。」据裴松之注,定军山一战黄忠虽然击杀了魏军主帅夏侯渊,刘备却深深惋惜没能拿下张合:「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这样智勇双全的名将张合,却在张飞手上尝到了空前的惨败,而且「料战事地形无不如计」的他还是被张飞利用地形击败的。一代名将,张飞当之无愧!

然而张飞却跟关羽一样,在性格上有着相当大的缺点,而他竟也因此而死。陈寿曾经比较关张性格上的不同:「羽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原来张飞督率下属极为严厉,动辄鞭笞甚至处决,刘备每每劝戒他张飞却依然故我。最后绝世之虎将竟被张达、范疆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家伙所弑杀,令人慨叹。

正因如此,无怪李商隐会作诗感叹:「管乐有才元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孔明纵有旷世奇才,奈何关羽、张飞已先后辞世.....

「儒将」张飞?

其实在野史中张飞还有另一种显为人知的面貌。据说张飞文武全才,尤其工书法、擅绘仕女图,倍受后世书画界推崇。明人笔记中更有当时流行张飞的绘画、人们争相抢购的记载。

清代还有张飞的字帖传世,其中包括著名的「八蒙山铭」的拓文:「汉将军张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合于八蒙立马勒铭。」据说这篇「八蒙山铭」乃是张飞大破张合之后,意气风发而书,并招工匠刻石立碑于山巅。武侠小说巨擘查良镛先生就有在他的作品「笑傲江湖」中引用这段典故,让这篇石刻化作书中人物秃笔翁的一门厉害武功呢!

所要讨论的人物——关羽,既是三国名将、后世又奉其为神明,若要详细探讨虽百万言亦不能竟,不得不尽量精简,还望海涵。

演义与史实

演义极力渲染、驰骋文墨,固然使得书中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然虚构的部分却也因而深植人心。仅就关羽的武勇及性情为例:

演义中,关羽青龙刀下亡魂无数,为人熟知者如华雄、颜良、文丑、五关六将......不胜枚举。实际上这些事迹几乎全都是演义为了渲染关羽的武勇才加在关羽身上的,好比华雄其实是死于和孙坚的战争中,文丑则是死于乱军之中。甚至其中所谓的五关六将,六个人全部都是演义所虚构的人物,史实中的关羽当然不可能斩他们了(其实只要动脑筋想一想演义中关羽走的路线,就知道所谓的千里保皇嫂、过五关斩六将非得要超级大路痴才有可能做得出来)。

就关羽的个性而言,演义极尽夸饰关羽的骄矜,将关羽写成了一个刚愎自用的人。演义中关羽不顾镇守荆州重责、要入川跟马超比武即为一例。据史书记载,关羽只是写信询问马超能力如何而已,演义实在太会写了。

号「万人敌」,声威震天下

和张马黄赵一样,史传中关羽的生平只寥寥数语,不同的是,关羽不像其它四人前半生几乎一片空白。从关羽亡命到涿郡、开始追随刘备,一直到兵败身死,关羽始终稳坐刘备阵营第二把交椅;而且他的声威远播,一直是敌对阵营所忌惮的对象。

观刘备一生,不分兵则已,每分兵必自领一军、关羽领一军,譬如:

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刘备自领小沛;

南遁时,分兵由关羽率领从水路先往江陵进发;

和周瑜联军攻打南郡,别遣关羽绝北道断曹仁后援;

西取益州,由关羽督理荆州。

可见关羽兼具政治及军事上的长才,受刘备所肯定,而倍加信任。

写到这里,不得不插句题外话。小说、漫画为求精采,动辄让大军统帅亲自率军冲杀,即使数万人的战争,胜负也常常只取决于将领的武艺高低。这跟现实是有非常大的差距的。在史册之中,既不像演义满地都是「有万夫莫当之勇」的猛将,也很难找到某将领在战场上亲手格杀某将领的记载。

关羽的武勇却是名符其实的。

历史上,关羽有着「万人敌」的称号,而这称呼最早的记载是出自郭嘉的口中。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刘备寄居曹操其下的时候,郭嘉屡劝曹操除掉刘备,理由是「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而为其死用......。」据董昭传,董昭也抱持类似的看法:「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翼....。」可见关羽的武勇早就被时人所认同了。

刺杀袁绍手下首席猛将颜良于万众之中,更是壮绝勇绝的表现,事见蜀书关羽传:「....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至关羽北伐襄樊,水淹七军,威震华夏,遥控梁陕、陆浑群盗,令曹操拟迁都以避其锋,更是关羽事业的颠峰、将其声威推至顶点。

附带一提,关羽刮骨疗毒、血流如注而谈笑自若是史有明载的,只是施术者并非华陀罢了。

个性上的缺失

关羽的能力不容置疑,其忠义之名更是传唱千古,不待赘述。但关羽和多数人一样,在人格上也有他的缺点,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骄矜护前、善待下属却轻视同侪。

常有人说关羽的性情造成荆州失守,未免将事情太过简化了。荆州失守源于许多主客观的因素,绝不只是关羽一个人的过错所造成的。但关羽的个性所铸下的许多错误确实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这是不可讳言的。

举例来说,刘备虽然将荆州交付关羽,但关羽军阶不过荡寇将军、官位不过襄阳太守,单就官阶上和当时领南郡太守的糜芳其实是差不多的。糜芳有将才、有能力,不然刘备不会任命他接替张飞担任南郡太守,之后孙权也不会任糜芳为将出战魏国(演义却写糜芳死于刘备东征,又是小说情节)。能够从徐州就一直追随颠沛流离的刘备,糜芳也不是全无忠义之心,关羽却轻慢他,搞得两人水火不容,终于发生吕蒙袭取荆州、糜芳出降的事情,关羽难辞其咎。

有时不禁要为刘备在荆州的人士布局感到惋惜。刘备能够看出马谡言过其实,要拔擢黄忠为后将军的时候能够预知关羽不致于出乱子,却没能料到关羽跟糜芳的失和......。明知道关羽不能容人,要交扥荆州给他,为什么不给关羽适当的名位呢?也许是顾忌名义上荆州是跟孙吴借的吧?

历史却是既没有也许,也没有如果的。

在处理和孙吴的外交关系上,关羽也显得太过刚硬了。孙权派人来为他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亲,关羽不答应也就算了,竟然辱骂来使,实在说不过去。

关羽终于因为他的性情而覆亡

虎牢关和五虎是两回事吧

虎牢关
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王朝,无不在此设防。虎牢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三英战吕布更使其名声大震。
目前,该景区吸引了不少国内外游客。历史上许多军事活动均发生于此。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特别是东汉末年,吕布在此大战刘、关、张,更使虎牢关威名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清仍是鏖战纷繁,时闻杀声。虎牢关为历史上的古战场,帝王的争地图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可供观瞻的历史遗迹名胜。景区内有吕布城、跑马岭、饮马沟、绊马索、张飞寨、三义庙、华雄岭、王莽洞、“玉门古渡”、“玄武灵台”景点。再建古战场文化雕塑苑、千亩鱼塘、千亩荷塘、野禽湿地保护区、黄河农家乐、文化广场等。

五虎上将
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于关张位居第三。孰不知,史传中赵云不但终其一生位阶始终较关张低上许多,甚至尚不及马超、黄忠。实际上,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溢美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是赵云了。

五虎: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三国时代虎牢关五虎介绍
春秋鲁隐公五年(前718年)郑败燕师于此;鲁襄公二年(前571年)晋悼王会诸侯于戚以谋郑,用孟献子“请城虎牢以逼郑”之计,开始在此筑城;楚汉争霸时(前203年),刘邦、项羽在此争城夺关,特别是东汉末年,吕布在此大战刘、关、张,更使虎牢关威名大震;唐代李世民大战窦建德、宋代岳飞大破金兵于竹芦渡,一直到元、明...

三国虎牢关在哪
虎牢关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又称汜水关,因为避唐高祖的祖父李虎的忌讳亦称武牢关,在洛阳以东,它作为洛阳东边门户和重要的关隘。希望能够帮到您!问题五:三国大时代虎牢关在什么地方 虎牢关旅游区位于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这里秦置关、汉置县,以后的封建...

三国演义中的五虎将和刘备用的武器分别叫什么名字?
关羽-青龙偃月刀;张飞-丈八蛇矛;赵云-龙胆枪;马超-豪龙枪;黄忠-射日弓;刘备-雌雄双剑 ;例举介绍:1、青龙偃月刀 青龙偃月刀是偃月刀的其中一种。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文物,偃月刀在宋朝开始出现,因重量关系,主要用于练习臂力,而非实战中的武器。在中国小说《三国演义》中,青龙偃月刀为关羽所使用...

关羽简介,主要事迹。
主要事迹:镇守荆州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备投靠刘表,屯兵于新野。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备南逃,另遣关羽乘数百艘船驶向江陵(今湖北荆州)会合。但刘备于途中当阳(今湖北宜昌)长坂坡被曹操军追至,幸而关羽驶至汉津(今湖北荆门),一同乘船至夏口(今湖北武汉)。待刘备取得荆南四郡(长沙、零陵、...

三国五虎上将谁最厉害呢?
综上,正史中五虎上将最强为关羽。演义中,五虎将都有浓重的笔墨描写其战力。关羽出道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斩蔡阳,长沙城外大战黄忠,率荆州军北伐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威震华夏。张飞虎牢关下战吕布巅峰吕布五十回合,徐州城外又大战吕布一百多回合,是唯一和吕布正面单挑的...

三国演义里关于关羽的故事,都有哪些?
然而前锋孙坚在进军汜水关时被华雄击败,华雄不可一世,在潘凤等大将接连被华雄斩杀之时,关羽主动请缨前去战华雄,在温酒未冷却的极短时间内斩杀华雄,关羽从此名震诸侯。见于《三国演义》第五回。3、单刀赴会 公元215年,刘备取益州,孙权令诸葛瑾找刘备索要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极为恼恨,便派吕蒙...

吕布之后,不同时期的三国都哪些实力与其比肩的人?
这段时间,天下第一是吕布。巅峰期的吕布无疑是三国时代武力值最强悍的第一勇士,他所创造出的战绩是其他各位猛将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在三国时代,只有吕布能够同时对战两名超级猛将而不败。虎牢关之战,张飞和关羽两人合力夹击,“三十合战不倒吕布”;濮阳之战,许禇与典韦联手双战吕布,拿不下来,只得...

三国时期的哪位战神,十八岁就成了万人斩?
尤其是在这句口头禅中的第一位,吕布,更是以虎牢关一人勇战刘关张、辕门射戟等经典场面被称为"飞将军",成为了三国中公认的战神。可三国历史并不是只有吕布那一段才算三国,在初成三国的时代,吕布确实是当仁不让的猛将,可到了三国后期,早已没了吕布的戏份,五虎将也都相继离世,似乎整个三国...

三国演义 人物简介100字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黄巾军起义爆发时,任骑都尉,参加剿除黄巾军。从建安二年到十六年(197-211年),先后用兵打败吕布、袁术、袁绍等豪强,统一北方。曾在赤壁被周瑜、诸葛亮用火攻战败。建安二十一年,受封为...

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介绍
张飞,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二一年,刘备义弟,五虎大将中第二位。字翼德,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曾在虎牢关与关羽、刘备一起迎战吕布。长坂坡桥头上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军。葭萌关夜战马超,巴西大战张,一支丈八蛇矛勇冠三军。刘备入川以后拜为本骑将军,封西乡侯。公元二二一年为替二哥...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刘备五虎将简介 -
蒲残胃炎: 关羽:生年不详,死于公元二一九年,与刘备、张飞有生死之交,刘备的义弟,张飞的二哥,五虎大将排名第一位.字云长,河东解良(今山西省临猗西南)人.曾在汜水关前斩华雄,虎牢关前站吕布而闻名天下.官渡之战前被俘,被曹操拜为...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演义的五虎上将是哪几位? -
蒲残胃炎: 蜀国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魏国五子良将,分别是张辽、于禁、张颌、徐晃、乐进; 吴国五虎 将,分别是甘宁、凌统、太史慈、韩当、黄盖;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演义中五虎将都有谁? -
蒲残胃炎: 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1、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良人,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演义的五虎将有谁
蒲残胃炎: 五虎上将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 关羽、张飞是刘备早期举兵时就跟随了刘备,赵云是在刘备依附袁绍时加入,黄忠是刘备收复荆州时加入,马超是在刘备...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演义中蜀国的五虎上将是指什么 -
蒲残胃炎: 蜀国五虎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五虎上将之首. 张飞,字翼德,涿郡人,其人骁勇,号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为人忠义,在曹操百万大军中七进七出力保阿斗. 黄忠,字汉升,南阳人,老当益壮,定军山斩夏侯渊. 马超,字孟起,西凉人,人称“天威神将军”,“锦马超”.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时期的五虎指谁他们都有什么故事? -
蒲残胃炎: 五虎上将,是指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蜀汉昭烈帝刘备麾下的五员猛将,分别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有的书籍将魏延代替马超,成为五虎上将之一员.从战功和能力来看,魏延有勇有谋,而且战功卓越,见识超群,而马超不过匹夫尔.同时,马超早逝,对整个三国局势影响不大.马超是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到刘备阵营,并不很受刘备信任,不过以名而已.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时期的五虎战将是哪五虎? -
蒲残胃炎: 蜀:《三国演义》第七十三回 玄德进位汉中王 云长攻拔襄阳郡 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 历史上,并没有这一说法.三国志只是将这五人作为一传,且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后左右四将军,赵云只是杂号将军,排名在最后. 魏:三国里面有两个五虎将,不过大多数人只知道蜀国的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其实魏国也有五子良将,于禁,张颌,乐进,张辽,徐晃.这五人却少有人知,陈寿《三国志》评道: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时期的五虎是指谁?
蒲残胃炎: 关羽 赤兔纵横击长空 青龙偃月映丹凤 冷艳横夺百将首 疗骨方显真英雄 水淹七军运神通 忠肝义胆万家颂 神威龙存玉泉峰 赵云 百万彪军如山涌 常山子龙自逞雄 甲袍狂染万家血 银枪扫插破山洪 汗水敌众胆无穷 后世和有此骏龙 千年寻尽不见踪 黄忠 金锁甲中霜雪凝 两臂尤有力千斤 百步穿杨战群英 金刀狂运甲飞零 收川逞勇震三军 汉中驱虎统天兵 不负千古虎将名 张飞 丈八蛇矛黑面神 阵中喋血人丧魂 万军不敌一夫勇 刃上红尘滔滔滚 葭萌夜战刀光棼 但闻翼德心已紊 不话阵圆星火生 马超 狮盔售带锦少年 铁骑飞渡堑水间 寒枪霹雳千军殄 铜锤娴舞百将歼 渭水战虎血飞溅 横枪立马蜀关闲 孟起声价赛奉先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13294198916: 三国时期的五虎上将是谁?
蒲残胃炎: 关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韬武略兼而有之.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足见其胆色过人,但其人待人过于孤高,傲慢有时让他失去理智,最终败走麦城,死与小人之手.评分: 张飞,五虎次席,勇力过人,但智谋不足,是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