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歌头苏轼圆月衬托了什么?

作者&投稿:游德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苏轼《木调歌头》鉴赏文章的作文~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

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轼心中回响。不禁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本词开篇,豪迈的意气,在“把酒问天”中排空直入,似乎潇洒的带走了一些作者的郁愤。“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将天上与人间作对比,突出了他当时“仕”与“隐”的矛盾心理,词人不满现实,企望天上的纯洁。但天上恰如人间,同样不能圆满,同样一种缺陷的美好。苏轼遥望月宫,似与嫦娥共舞,身处瑶池仙境,起舞弄影的飘逸中带着几分酒后的轻狂。
随着月光的移动,低照在门窗上,照的屋里的词人难以入眠。无眠的孤清与亲人分离的悲凉只能唯圆月是问。但作者知道人之离合与月之圆却是自右而然。既知此理便“不应有恨”,从而感情转入理智,化悲怨而为旷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表达了作者乐观的态度:既只要人常在,纵然千里阻隔,也能同赏一轮明月,恍如咫尺相依。
本词通篇咏月,月是词的中心形象,却处处契合人事。在月的阴晴圆缺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本词意境虚虚实实:文字在幻想与现实中穿梭‘思绪在天上与人间中徘徊。孤独的作者终于求得出路:离合的悲欢,政途的苦闷,只可借自宽自慰来消解,只能旷达的一笑而过。

苏轼有作品不是《小调歌头》而是《水调歌头》,作品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宋朝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shèng)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释义:
丙辰年的中秋节,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举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今天晚上是何年何月。我想要乘着清风回到天上,又害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里,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遗憾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以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水调歌头是词牌名。唐朝大曲有《水调歌》,据《隋唐嘉话》,为隋炀帝凿汴河时所作。

扩展资料:
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轼在密州时所作。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词人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是宋代苏轼的一篇作品,其中用月亮的圆来反衬自己和兄弟分隔不能相见,这个就来自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说明作者是怎样借助意象表达思想感情的_百度知 ...
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

苏轼《水调歌头》全诗赏析是什么?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自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 “歌头”就是大曲中的开头部分。 ⑵丙辰: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太守。 ⑶达旦:到天亮。 ⑷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并称“三苏”。 ⑸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⑹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

水调歌头 中秋的思想感情
苏轼兄弟情意甚笃,写作此词时,他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苏轼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作品鉴赏
李白《月下独酌》说:“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里脱胎出来的。“...下片怀人,即兼怀子由,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转朱阁,低绮户,照...这是埋怨明月故意与人为难,给人增添忧愁,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却又含蓄地...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苏轼的感情变化的三个词语是什么?_百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苏轼的感情变化的三个词语是:不知,我欲,但愿。不知这个词语后面引导的是作者对明月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我欲这个词语后是明写月宫的高寒,暗示月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又留恋人间的矛盾心理十分含蓄地写了出来。最后但愿人们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够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苏轼的《水调歌头》全文是什么?
北宋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全诗原文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关于苏轼的诗
①大曲《水调歌》的首段,故曰“歌头”。双调,九十五字,平韵。 ②丙辰:熙宁九年(1076)。苏辙字子由。 ③李白 《把酒问天》:“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内容是什么?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分析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词》
《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1)问清天。 不知天上宫阙(2),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3),又恐琼楼玉宇(5),高处不胜(6)寒。 起舞弄清影(7),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8),低绮户(9),照无眠(10)。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

仿照水调歌头的意境写作文
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圆月衬托别情,它构思奇特,畦径独辟,极富有浪漫主义色彩,是苏词的代表作之一。 调歌头的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

烟台市19422807913: 水调歌头中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是哪一句 -
时柏朗瑞: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意思是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诗人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

烟台市19422807913: 水调歌头苏轼赏析通俗易懂 -
时柏朗瑞: 本词通篇咏月,构思奇拔,畦径独辟,它运用形象描绘的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把自己遗世独立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

烟台市19422807913: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全文 -
时柏朗瑞:[答案]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

烟台市19422807913: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上阕和下阕分别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
时柏朗瑞: 上阕主要以超现实的遥想,以虚无飘渺的幻想世界,表现非常现实而具体的人之常情.下阕通过对月宫仙境的想象,在一种极富神秘色彩的探索和思考中,表现自己的思想矛盾与波折,人生体验与认识.

烟台市19422807913: 苏轼的《水调歌头》用月来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好处 -
时柏朗瑞: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但是他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旋即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患,终于表现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

烟台市19422807913: 在《水调歌头》和《记承天寺夜游》 中,苏东坡如何巧喻月色?又表达了怎样的心情呢? -
时柏朗瑞:[答案]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

烟台市19422807913: 水调歌头 关于水调歌头的所有知识点! -
时柏朗瑞: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 轼 (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权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

烟台市19422807913: 苏轼《水调歌头·中秋》的全文 -
时柏朗瑞: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

烟台市19422807913: 苏轼写月抒怀 表达了什么感情(要有诗句赏析) -
时柏朗瑞: 《水调歌头》苏轼 此词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自己遣世独立的意绪和往昔的神话传说融合一处,在月的阴晴圆缺当中,渗进浓厚的哲学意味,可以说是一首将自然和社会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千古佳句,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烟台市19422807913: 水调调歌头的赏析(300字) -
时柏朗瑞: 苏轼《水调歌头》赏析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的中秋节,当时苏轼正任密州知府. 中秋,皓月当空,银光泻地,苏轼想起了分别七年的苏辙.词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出照人”张若虚痴情的追问,在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