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悔杀魏忠贤 假如不

作者&投稿:出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悔当初杀了魏忠贤?~

正史记载,崇祯皇帝在上吊前,曾经召见了清算魏忠贤的大太监曹化淳,曹化淳说“若忠贤在,事必不如此”崇祯听后默然无语。之后他派人把魏忠贤的坟墓重新埋葬。如果他听他哥哥临时时候说的话,好好用魏忠贤压制东林那些只会吹牛拍马屁的,也不会落得个亡国结局。
那么,回顾崇祯的一生,也许对他忠心耿耿的就只有王承恩了!
1644年的某月十九日凌晨,李自成起义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朱由检咬破手指写了一道给李自成的血书,说自己所以有今天,都是被臣下所误,现在死了也无脸到地下见列祖列宗,只有取下皇冠,披发遮面,任你们分割尸身,只是不要去伤害百姓。他将血书藏入衣襟,登上煤山,自缢于寿皇亭。王承恩也在对面树上吊死殉国。
那么,崇祯为何说被臣下所误呢?
就拿请吴三桂勤王来说,1644年三月,李自成进攻北京,崇祯帝下令各地总兵官入京勤王。叫吴三桂放弃宁远,入京勤王。吴三桂将50万的宁远民迁到了山海关,安置之后马不停蹄奔向北京,但走到玉田时得知崇祯帝殉国。吴三桂没有办法,只好带着军队回撤到山海关。
但是还有一说,吴三桂入京需要一百万两银子的费。无奈自崇祯登基后北方连续十几年干旱,所以国库只有四十万两银子。于是有人建议从崇祯的私库里拿出一部分来解决当务之急。但是钱对于崇祯来说似乎比国家还重要,他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甚至面对所有人的请求的时候,他公然喊穷。
当然,与李自成入城后,自成进北京城的一个多月里,一共搜刮了7000多万两银子!这个数目是明朝1700万两饷银的5倍。像周奎这样的人,本是皇亲国戚于朝廷命运息息相关,却不肯出钱,其他人哪里肯出,都是这样的臣子,大明岂有不亡之理。难怪崇祯皇帝临死前说的那就话:朕非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
也许,这一句话很经典,崇祯不懂平衡之道,应该逐步清除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势力到了大权独揽之后然后一锅端。太着急的去除阉党不得不借助东林的势力。结果等东林吧阉杀完了。东林坐大。已经无力回天了。
如果懂点帝王心术,弥补自己的刚愎自用,也许大明也不会那么快亡了。

会,明朝的弊政太多了。而且魏忠贤之所以能够权倾朝野是因为皇帝的宠信,因为皇帝需要他来制衡东林党。可见那是的文官集团的力量已经可以威胁皇权了。

若说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那无疑是杀魏忠贤了的,据传闻,崇祯在杀害魏忠贤不久之后,就为他自己造下的苦果悔得肠子都青了。

崇祯即位之初,在几番试探之后,不动声色地以雷霆手段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魏忠贤的倒台,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崇祯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十七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兵压境、大厦将倾的绝望中,竟然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下了秘旨,重新收殓魏忠贤的遗骨,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

魏忠贤,字完吾,河北沧州肃宁人,汉族,原名李进忠。

因为欠下一屁股赌债,自阉入宫。明熹宗时期,出任秉笔太监后,改名魏忠贤,极受宠信,被称为九千九百岁,以致人们只知有忠贤,而不知有皇上。野史记载,魏忠贤之所以能快速上位,是因为他去势未尽,也就是阉割不彻底,和明熹宗的乳母客氏对食,深得其欢心。

魏忠贤一代权奸,专断国政,残忍阴毒,骄狂跋扈是历史事实,这翻不了案。但魏忠贤这个人,由于他和控制舆论文官集团的矛盾,他的坏处被无限放大了,其真实面目也变得脸谱化,污名化了。事实上,说魏忠贤“专权”也罢,“独裁”也罢,他在事关国家民族存亡的大事上,还是很讲原则的,很有办法的。这里可以举几个例子。

一、魏忠贤曾经力排众议、大胆起用辽阳战败遭受谗言的熊延弼,不徇私情、果断罢免宁锦一战中畏缩不出的袁崇焕,抛开私怨、违心推荐赵南星、孙承宗等一批能臣直臣。

二、朝庭没钱要收税,当时的情况是南方的商人有钱,农民没钱。但是商人的代表是东林党,他们反对向士绅、商人、手工业者、矿主加税。魏忠贤不管这些,极力向中上层征税,使大明帝国不至于被财政拖垮。

三、辽东战事吃紧,急需马匹。魏忠贤依明朝旧例,大臣有特殊贡献者可赐给在宫中骑马的特权,作为条件,骑马者逢年过节要向皇帝进献好马一匹。魏忠贤就一下子赐给几百名太监在宫中骑马的特权,而后就不断地降谕旨让他们进献马匹,逼得这些太监直骂娘。魏忠贤通过强售禁宫骑马权,来筹集马匹,得罪了一大批官员,也并没有向农民伸手。魏忠贤还向国家捐款,用自己的私产资助辽东战事兵器马匹等物品。

四、魏忠贤集团在全国各地征收各种商税、海税,虽然大有贪污,但没有加重百姓赋税。河南当时遭灾,还能免除赋税,两浙受灾,内库尚能拨款赈灾。阉党集团主要和文官集团矛盾尖锐,但并无多少侵害百姓,肆意杀民的行为。因为魏忠贤本身就是农民出身,他知道农民的难处。 魏忠贤主政期间,国内形势良好,辽东局势平稳,这种能力、魄力、这份功绩,还是应该被认同和肯定的。

魏忠贤死后,崇祯一上台,立即起用了倡导儒家思想的东林党人,但在国内动荡、边关危急的存亡之际,那些擅长空谈、治国乏术的文人儒将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重新上台的东林党为了争取民心,免了许多赋税。盐税、布匹税等商税不再征收;由于缺少经济来源,只得增加农民税赋,各地无论是否有灾,赋税照旧,一分不少,以前的欠税,还要补交。李自成老家,阉党掌权时,每亩地赋税二钱,东林党再次掌权后,每亩赋税二两;商人不加税,只在农民身上括钱,再加上几百年不遇的连续天灾。农民活不下去,只得参加流民起义。钱收不上来,该花的钱一分不少。光东林党人的守辽,每年就要耗去国库九百万两白银,几年下来耗光了明朝的财政。 李自成兵围北京,国库亏空,崇祯向朝臣借钱,个个都没有了平时激昂高亢的爱国辞令。是他们没钱?不是。李自成一进京,从他们身上就搜刮到七千万。他们是宁可国破,也不肯出钱。从这点看来,文官大臣对朝廷的忠心,还不及魏忠贤阉党。

朝中少了魏忠贤阉党的制约,文官集团内部党争加剧,相互攻讦,彼此掣肘。以倡谈儒学为己任的东林党人,呈上来的奏章大多是大话、空话连篇的愚腐之见,纸上谈兵之奇谈怪论,国事无补的道德文章。崇祯再志向远大、励精图治,也难以应付这种局面。他十七年中换了十七个刑部尚书和五十个内阁大学士,都于事无补。

崇祯即位,在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朝廷迫切需要一位魏忠贤这样富有处理军国大事经验和把握动荡时局能力的“能人”来独挡一面,虽然无法扭转国势日衰、积重难返的败亡趋势,但也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坍塌崩溃。但崇祯自认为自己会比哥哥高明,对治国理政的艰巨复杂估计不足,轻信东林党的空谈标榜,终于自酿恶果。崇祯死前哀叹:“文臣皆可杀”,“此皆文臣误我"。 大明朝没有亡在魏忠贤那帮流氓无赖的手中,偏偏亡在这帮自以为饱读贤圣之书,治国有方的腐儒手中。实在是一个笑话,也值得人们深思。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太监曹化淳也说了这样的话“忠贤若在,时事必不至此”。从事后看来,是有些道理的。至少魏忠贤是忠于大明朝的,而且能以国家大计为重。

若说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那无疑是杀魏忠贤了的,据传闻,崇祯在杀害魏忠贤不久之后,就为他自己造下的苦果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是这么回事呢?以下揭晓。

崇祯即位之初,在几番试探之后,不动声色地以雷霆手段彻底肃清了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集团,把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魏忠贤的倒台,给当时黑暗政坛带来些许新鲜空气的同时,也让崇祯赢得了圣明之君的欢呼颂扬。

然而,十七年后,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三月十四日,就是他煤山上吊自杀殉国前的第五天,崇祯在大兵压境、大厦将倾的绝望中,竟然做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下了秘旨,重新收殓魏忠贤的遗骨,墓址就选在了魏忠贤生前早已看好的香山碧云寺。崇祯在国破人亡的慌乱绝望中,为什么会突然改变自己打倒和否定魏忠贤的初衷,出人意料地为其收集骸骨、修坟立碑。

明熹宗临死前曾专门叮嘱崇祯说,魏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那么,假如不杀魏忠贤,崇祯皇帝还能翻盘吗?

比起不顾实际情况、只会空谈妄言进攻收复辽东的东林党人,魏忠贤高明得多。

明朝输在建国之初的小农体制上,作为一个大一统帝国,财政能力孱弱。政令的执行需要财政的支持,无论救灾还是用兵,都需要国家用一般等价物去调拨需要的物资。狭隘的民族观阻碍了帝国领土的扩张,领土不断萎缩,人口逐年增加,土地逐步集中。另外土地承载力是一定的,人口逐年增加必然要有战争和瘟疫,否则就只有扩张一途,而农耕民族对于不宜或者不易耕种的土地兴趣不大。

用孙承宗辽东经略四年,以练兵、修城为己任,步步为营,渐渐推进,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石屯及大小凌河各城。天启五年,明军自宁远又向前推进二百里,从而形成了以宁远为中心的宁锦防线。

孙承宗通过练兵、军屯、引进火器等手段,加强了辽东明军的战斗力,形成了宁锦防线,巩固了辽西诸城,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可以游刃有余的执行,即使将来出兵不利,仍然可以虽败而不溃。其后宁远大捷、宁锦大捷,袁崇焕遏制住建州的猛攻。

孙承宗还重用了大批忠直的文武将吏人才,“令总兵江应诏定军制,佥事崇焕建营舍,废将李秉诚练火器,赞画善继、则古治军储,沈棨、杜应芳缮甲仗,司务孙元化筑炮台,中书舍人宋献、羽林经历程仑主市马,广宁道佥事万有孚主采木,而令游击祖大寿佐金冠于觉华,副将陈谏助赵率教于前屯,游击鲁之甲拯难民,副将李承先练骑卒,参将杨应乾募辽人为军”。经过三年多的准备,“东下之具已得十九”,“战兵者九万四千,守兵者一万六千有奇,杂兵者二万四千有奇”,大规模的反击即将拉开帷幕。

干掉魏忠贤是崇祯最愚蠢的做法,如果把某位明朝皇帝换成雍正,也许能延续个50年吗?你怎么看?




崇祯皇帝为什么最后选择自杀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很多人都非常好奇,觉得是不是崇祯皇帝认为逃跑的话会丢人,但是实际上并不是,毕竟在历史上,很多皇帝都有逃跑过,唐朝几次被攻破首都长安,皇帝更是三番五次的逃跑,这也没有什么影响。再加上李自成进攻北京还是需要时间的,崇祯皇帝想要趁机离开的话,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但是对于崇祯...

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来厚葬大太监魏忠贤?
为什么天启皇帝重用魏忠贤?因为魏忠贤有能力;魏忠贤是贫苦阶级出身,因家贫自宫进了皇宫做了太监,天启皇帝即位后提拔了他魏忠贤;魏忠贤开始在政治上展露,有人说魏忠贤结党营私,自称九千岁,对外只知魏忠贤,不知大明皇帝姓朱。魏忠贤(1568年-1627年12月11日)魏忠贤做了什么?为何深得天启皇帝信任?魏...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亡国呢?
我个人认为,崇祯的运气实在是太不好了,他尽管半路捡了一个皇帝的宝座,但其实是个破乱不堪的烂摊子。根基不牢也就罢了,而且他登基后,国家的自然灾害不断,朝廷所能收到的赋税收入日益枯竭。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库,还得不断调拨粮食和银子赈灾、戍边、平叛,从而导致了国家状况日益恶化。由于灾荒引...

崇祯在位时间长达十七年之久 最后为什么会落到身死国亡的下场
政治上:崇祯皇帝仓促上岗,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够厚黑,缺乏权谋天启七年(1627年),年仅廿二岁的明熹宗朱由校驾崩,由于朱由校三个儿子皆早夭,他唯一在世的弟弟朱由检继承皇位,当时朱由检年仅十六岁,是为崇祯帝。明末时党争严重,但是崇祯仓促上岗,没有经过系统培训,不够厚黑,不懂权力制衡,上台后把魏忠贤及其阉党一...

崇祯为什么在两年后抛弃东林党
最终,崇祯与东林党之间的关系恶化到极点。在李自成大军逼近北京之际,崇祯甚至不愿意考虑南迁,部分原因就是他对东林党人的深刻不信任。东林党人在南方的势力较强,而崇祯担心南迁后可能会失去对中央政权的控制。综上所述,崇祯之所以会在两年后抛弃东林党,是因为袁崇焕事件导致的信任危机,以及东林党人...

明朝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悔杀魏忠贤 假如不
从事后看来,是有些道理的。至少魏忠贤是忠于大明朝的,而且能以国家大计为重。 若说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最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那无疑是杀魏忠贤了的,据传闻,崇祯在杀害魏忠贤不久之后,就为他自己造下的苦果悔得肠子都青了。这是这么回事呢?以下揭晓。 崇祯即位之初,在几番试探之后,不动声色地以雷霆手段彻底肃清了...

崇祯继位之后为何没有挽救明朝?真相是什么?
当年秦国能打胜仗,是因为有一套军功奖励制度。崇祯皇帝并没有这样的激励机制。他对官员的封赏没有什么标准,全凭自己的好恶。他发了很多尚方宝剑给大将们,但是这些大将却谁也不敢随便用。比如他发尚方宝剑给袁崇焕,但袁崇焕杀了毛文龙后,他却把这个作为袁崇焕的罪证之一。由于崇祯皇帝自身具有太多的...

崇祯皇帝为什么后悔当初杀了魏忠贤?
臣乃亡国之臣。也许,这一句话很经典,崇祯不懂平衡之道,应该逐步清除逐渐扩大自己的势力。势力到了大权独揽之后然后一锅端。太着急的去除阉党不得不借助东林的势力。结果等东林吧阉杀完了。东林坐大。已经无力回天了。如果懂点帝王心术,弥补自己的刚愎自用,也许大明也不会那么快亡了。

大明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是谁?为什么灭亡了?
朱由检毅宗(原为思宗)烈皇帝崇祯(1628年——1644年)思陵据书的作者阎崇年老师讲,明亡原因可以从长、中、短三个时间序列来分析:首先,朱元璋制定的制度和政策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巩固了明朝的统治,又埋下了后世没落的祸根;其次,万历帝的怠政、泰昌帝的短命、天启帝的阉乱等,都加速了明朝的灭亡...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亡国呢?
第二,没有恒心。崇祯是出了名的节俭,为了表明自己是个节俭皇帝,他和皇后做出表率,每个月吃十次素,但吃的时间长了,又嫌弃吃素没有味道。于是太监们就想了个办法,将一只整鹅掏空后,塞入蔬菜,然后煮一煮,取出蔬菜后再用酒洗干净,再用香油进行烹饪。崇祯吃了之后,那是赞不绝口。第三,做事...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据说崇祯曾经对杀魏忠贤后悔过,是不是真的 -
之榕瑞德: 是的,因为到崇祯后期他越加地感到群臣皆是阳奉阴违的人,根本无法办事.此时他身边的一个太监感叹道:若忠贤在,不至此矣.(大意是这样,原话我忘了,好像那人姓曹,是崇祯的贴身太监) 崇祯听了也挺后悔,于是厚葬了魏忠贤,崇祯也开始信任,依赖太监.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明朝太监魏忠贤是忠还是奸,为何崇祯杀死他后明朝更不堪一击了 -
之榕瑞德: 准确说,崇祯时期已经积重难返不好做事了,除非从小是经过专门的帝王学并且皇帝手腕过硬,思路清晰,眼界开阔的雄主. 失去锦衣卫东西厂等等监控只能说是原因之一,中央从嘉靖开始中央控制不够使得地方做大,明朝失去民心天灾人祸,再加上外族入侵等等一系列内外交困下在崇祯时期矛盾大爆发.以当时情况真要能在这种窘境下翻盘,那才是真·主角\位面之子等等. 魏忠贤只能算是量变条件的一环,不能说是引起质变的关键.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崇祯杀掉魏忠贤真的是大明王朝衰败之源吗 -
之榕瑞德: 魏忠贤是天启的亲信,不是崇祯的亲信,让他手握重权崇祯肯定不放心,让他交权滚蛋又未必控制得住.关键是崇祯杀魏忠贤后搞扩大化,然后东林一家独大把局势搞得一团糟.杀魏忠贤不算大错,存在把阉党彻底搞垮.崇祯在杀魏忠贤后本来应该把自己养的太监扶植上去的.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崇祯皇帝最大的功绩是除掉了魏忠贤吗?
之榕瑞德: 您好 您的问题要从几个方面回答. 首先,除掉魏忠贤,对于崇祯皇帝来说,是一个拨乱的手段,但不见得是功绩.因为明末各种文官集团的势力范围错综复杂,很难说得清这个时候除掉魏忠贤对朝廷是有利的,因为魏忠贤被处死以后,只会有...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明朝会不会灭亡 -
之榕瑞德: 个人意见,天启皇帝为什么启用魏忠贤,主要是保证朝廷势力平衡,不让一家独大,其次魏忠贤为天启搜刮财富,解决军饷,赈灾等问题,虽然小冰河威力刚刚出现.当然了,财富来源主要是搜刮有钱人,这就惹恼东林党,话语权在手的东林党开始布局,支持崇祯,之后大明第二个皇帝做水了,不久驾崩,崇祯继位,东林掌权,魏忠贤死于非命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如果崇祯不杀魏忠贤和袁崇焕明朝是不是不会灭亡? -
之榕瑞德: 魏忠贤必杀,毕竟那时候阉党势力已经很厉害了. 袁崇焕实在是他自己确实错太多了,擅自杀害毛文凤这个奇才,最主要的是皇太极打到都城,重振都急了,他还不紧不慢的,甚至皇太极走后他还申请进入都城,他可是带兵的啊皇帝当然怕 最主要是那时候自然灾害严重,农民一波一波反,朝廷压根管不住,天要亡崇症,,唉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为什么说明思宗崇祯是最可怜的皇帝? -
之榕瑞德: 崇祯.十七岁登基要面对魏忠贤的阉党.加上万历三大征后明王朝国库空虚,此时又是天灾人灾并行:西北地区大旱,农民无法生存,国家又接济不上,导致众多农民起义.关外女真又起.崇祯努力想改变这一切却回天乏术.他真是个好皇帝,会用人才,不好色,勤于政,重视军备.并不像小说电视剧那样的坏…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为何不放过太监魏忠贤?
之榕瑞德: 我简单介绍一下魏忠贤,魏忠贤是中国古代著名奸臣之一,要说为什么朱由检不放过他原因很简单:你的权力太大了,打过了我皇帝的权力,所以我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不让你威胁到我,而魏忠贤当时势力确实太大了,满朝文武都叫魏忠贤爷爷,魏忠贤被整后想过东山再起,当然朱由检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做人要做绝,就直接不给她留后路斩草除根.最后魏忠贤畏罪上吊.要想知道故事的详细内容建议你去看《明朝那些事》最后两本. 望采纳,谢谢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大明王朝覆灭的原因,是因为崇祯杀了魏忠贤吗
之榕瑞德: 是因为魏忠贤专擅朝政、祸害天下,他才是明朝走向灭亡的推手,崇祯杀时就已经晚了,如果他活着,明朝可能灭亡的更早.

木里藏族自治县13792266220: 为什么崇祯皇帝上任时不直接杀死魏忠贤
之榕瑞德: 魏忠贤的党羽遍布天下,清理起来需要不少时间,魏忠贤在崇祯即位后只活了三个多月,够快的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