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文《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

作者&投稿:卫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战争影响

普法战争以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垮台和法国资产阶级政府的投降而告结束。普法停战的和约法兰克福条约极其苛刻:规定法国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予德国,并赔款50亿法郎。这也导致了法国3月18日巴黎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但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 写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德意志帝国,企图占领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一八七○年七月,法国首先向普鲁士宣战,这个掠夺性的战争,正如马克思当时指出的,敲响了摰诙�酃�纳ブ訑。九月,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面对普鲁士军队的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个短篇,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文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郎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了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最后一课》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作品题材虽小,但精心剪裁,记叙详略得当,主题开掘得很深。小弗郎士的心理活动,描写得细腻动人。教师韩麦尔先生作为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栩栩如生。它被译成世界各国文字,常被选为中、小学生的语文教材,中国也有译文。小说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时隔70年,当二次大战中德国侵略者的铁蹄再次践踏美丽的法国领土时,面对似曾相识的景象,人们不能不感慨历史的轮回以及战争的无情。


《最后一课》全文概括
第一部分(从课文开始到"快坐好,小弗郎士,我们就要开始上课,不等你了")小弗郎士在上学路上和到校后所见。第一层(1-6自然段)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见闻。第二层(7-9自然段)弗郎士到校后的异样感觉。第二部分(从"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到"我真永远忘不了")描写最后一课的教学活动,...

最后一课课文赏析
我看见这些情形,正在诧异,韩麦尔先生已经坐上椅子,像刚才对我说话那样,又柔和又严肃地对我们说:“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新老师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 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

《最后一课》教案
通过先生的话点明这最后一课的含义,普鲁士统治者禁止阿尔萨斯大林、洛林人民学习自己祖国的语言,妄图用这种阴险毒辣的方式奴役法国人民,韩麦尔先生在这种情况下,连连强调这一课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装来说,都是“最后一课”,这样,“最后一课”本身就是抗议侵略者奴役法国人民的爱国举动。在悲剧命运的打击下,小弗郎...

《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
《最后一课》的主要内容:写的是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尔萨斯-洛林多次易主,德意志、法兰西曾多次交替拥有其主权),普鲁士占领后禁教法语,改教德语,爱国的法国师生上了最后一堂法语课,表现法兰西人的爱国情怀。普法战争后法国战败,割让了阿尔萨斯和洛林两地(在历史上阿...

初中语文《最后一课》优秀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完成积累 (1)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热爱民族的语言,就是维护国家的尊严,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反映爱国主义题材的作品《最后一课》。题目为什么叫最后一课呢?请同学们跳读,用课文原句回答­...

初一语文第7课:最后一课,有哪些多音字?
”7.难:有“nán”,”nàn”,“nuó”三个音:难【nán 】看;遇难【nàn 】。原文:“我只好站在那里摇摇晃晃,心里挺难【nán 】受。”8.塞:有“sāi”,”sài”,“sè”三个音:塞【sāi 】车;边塞【sài 】;堵塞【sè】。原文:“一下子塞【sāi 】进我们的脑子里去。”...

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
下面是我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最后一课》,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相关栏目!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介绍小说的时代背景。 2、理清小说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3、理解课文中小弗郎士的心理描写及其作用。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将学习法国作家都德的爱国主义名篇《最后一课》。在这...

最后一课主要内容介绍100字
《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最后一课》主要内容 普法战争后,战败的法国被迫将阿尔萨斯和...

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最后一课有感1 最近,我们学习了《最后一课》这篇课文,老师要求我们把课文读几遍。 我翻开课本,认认真真地读起来,声情并茂,有声有色。就这样,我与书中的人物产生了共鸣。一篇课文读下来,我的心被震撼了,不知不觉中思绪万千。 啊!他们的国家正在遭受苦难,他们是多么的悲伤、痛楚。他们在国家和平时,浪费时光...

《最后一课》优秀教案第一课时
1、这篇课文题目为《最后一课》,为什么说是“最后一课”? 教师备案:11小节说柏林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洛林只能教德语了 讨论2:在我们一生中要遇到多少个“最后”呀!与同学、朋友最后一次相聚,望亲人最后一眼,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为你们上课……“最后”总是伴随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在我们的心里掀起了巨大的...

赵县17249035388: 关于课文《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和什么是普法战争? -
势呼克林:[答案] 普法战争:普法战争是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并与法国争夺欧洲大陆霸权而爆发的战争.但战争是由法国发动,最后以普鲁士大获全胜,建立德意志帝国告终.在德法两国,此战役称为德法战争. 战争成因 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在1864年及1866年先后击...

赵县17249035388: 谁有《最后一课》的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一定是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
势呼克林:[答案] 写作背景 《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篡夺了法国革命成果的路易·波拿巴在复辟帝制后,力图通过战争扩大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以摆脱内部危机,巩固王朝统治.俾斯麦则打算通过战争,建立一个容克地主的...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国人民()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这篇小说以(),刻画了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 -
势呼克林:[答案]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写的一篇表现(法)国人民(爱国)思想的小说,故事的背景是普法战争. 这篇小说以(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和对他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刻画了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的典型形象,真实的真实的反映...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的体裁是〔 〕,是()国作家〈〉的作品,其创作背景是〈〉 -
势呼克林:[答案] 短篇小说 法国 都德 描写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普鲁士的阿尔萨斯省一所乡村小学,向祖国语言告别的最后一堂法语课,通过一个童稚无知的小学生的自叙,生动地表现了法国人民遭受异国统治的痛苦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是法国作家都德,谁的这篇文章和他的另一篇小说《 》都是爱国注意佳作,本文写作背景 -
势呼克林:[答案]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都德应征入伍.战争生活给他提供了新的创作题材.后来曾以战争生活为题材创作了不少爱国主义的短篇.1873年他发表了著名短篇小说集《月曜日故事集》,其中大多是是以这次战争为背景的.其中的《最后一课》和《柏林之围...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求答案.急啊啊啊啊啊啊啊!《最后一课》的体裁是____,作者是___国作家_____(人名).课文的写作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_____,文中着力塑造... -
势呼克林:[答案] 小说,法国,都德,法普战争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课文是在( )这一历史背景下创作的. -
势呼克林: 普法战争时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阿尔萨斯和洛林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 郑振铎写作背景 -
势呼克林: 1941年,日军对英,美宣战后攻入租界,郑振铎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写最后一课的.我要提醒,最后一课有两篇,一篇都德的,一篇郑振铎的,别搞混.

赵县17249035388: 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领土的事实.修改病句 -
势呼克林: 病因:句式杂糅故,应改为:最后一课的写作背景是普法战争中法国战败,被迫割让领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