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史书和三国演义为何没有记载关羽执行的任务?

作者&投稿:谈帜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当年赤壁之战后,孙刘联军破曹一战,主力毋庸置疑是周瑜所率领的军队。可是,却难以看到刘备军队的作为。在历史上,只说了刘备用张飞和1000人马换了周瑜两千精兵。刘备带领这两千人马拿下了荆州在江南的四郡,并且派诸葛亮和赵云分别担任军师中郎将和太守,治理这些地方。

可是,这里我们就要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诸葛亮在孙权面前说的关羽的精锐水军去哪里了?为什么在这么重要的战役里,找不到他的身影?

我们虽然在关羽的正面记载中找不到这方面的记载,不过,我们可以从其他人的记载中,从侧面发现关羽行踪的蛛丝马迹。在《三国志》中曹仁、徐晃、满宠、乐进和李通的传记中,都可以看到和关羽交锋的情况,而且还都有打败关羽的记载。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白关羽在赤壁之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执行的任务了。那就是,关羽率领他的水军,去执行切断江陵后路的任务,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绝北道”。

我们知道,在赤壁之战后,周瑜把目光死死盯在了战略重镇江陵身上。只有拿下江陵,东吴才能实现“全据长江”的战略目标,保证东吴在长江上游的安全。这是关系到东吴生死存亡的大事,周瑜势在必得。

而曹操在把主力撤回北方的时候,也把防御的要点放在了江陵。这是因为江陵形势险要,位于江北,而且过去刘表还存储了大量的军用物资,具备长期防守的条件。曹操留下他的心腹将领曹仁来防守这一要地。

周瑜在争夺江陵的战斗中,遭遇了曹仁的疯狂抵抗。在陆地的战斗中,东吴的军队战斗力完全比不上曹军。曹仁还上演了他人生中最精彩的一幕,亲自上阵,在东吴军中反复冲杀。这使得江陵的战事陷入胶着状态。

而这也使得执行“绝北道”战略的关羽陷入不利的境地。关羽的“绝北道”战略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战术,以切断江陵的外援为目的。如果江陵被周瑜严密封锁,关羽的封锁曹仁的北方后方通道的效果很快就能够显现出来。可是,我们看历史,周瑜和曹仁争夺江陵整整一年,曹仁才全军撤走,可见周瑜对江陵的围攻效果之差。

在这种情况下,关羽是不可能和曹军后方的军队硬拼的。他能够采取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凭借自己的水军,在汉江上往来拦截曹军的交通,并派步军对曹仁的后方交通线进行游击。这个战术给了曹军很大的威胁。

我们可以看到,为了打破关羽的封锁,几乎驻扎在江陵后方的所有军队都动员了起来。由于关羽的步军实力太差,所以在陆地遭到曹军攻击的时候,大多数时候都是撤走了事。关羽唯一一次水军遭受损失,还是后勤船只被敌人偷袭受损,水军战斗力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些战绩也是曹军这些将领向上报功的依据。

可是,这依然不能改变曹仁后方被封锁、受威胁的事实。而且随着战役的延长,关羽的封锁也越来越严密。这是因为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荆州南部的兵力也在源源不断的增援关羽。到最后的李通出战关羽,就是为了打通和曹仁的联系,救出曹仁。这一仗,是在陆地打的。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时候,关羽的步军已经敢于上岸,直接在曹仁的交通线上扎营了。

面对周瑜的围攻,加上后方关羽对自己补给线的越来越沉重的压力,曹仁最终只得放弃江陵,撤回襄樊继续防守。关羽的“绝北道”的任务也就告一段落。我们可以看到,曹仁在最后也是从容不迫的撤走,周瑜也没有追击。在这一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周瑜和关羽哪个对夺取江陵起的作用更大。这也是关羽看不起东吴军队的战斗力,同时认为刘备集团应该占有荆州的一个原因。

而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并没有对关羽的“绝北道”有什么描写,这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是关羽的“绝北道”战役乏善可陈。关羽的“绝北道”战役实际上就是一种松散的封锁战。关羽依靠自己的水军,在汉江上往来袭扰对方的运输交通。而在赤壁之战损失了所有水军的曹军,只能望洋兴叹。他们只有在关羽派步军上岸袭扰的时候才能反击一下。而关羽的步军是见到优势曹军就不硬拼,主动撤退。这些战斗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战果,难以很难写出彩来。

在《三国志》中对这些战斗都没有记载,就更不要说小说《三国演义》了。所以,作为罗贯中就对这一部分的题材舍弃了。

第二,为了刻画诸葛亮形象的需要。在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根本就没有写周瑜和曹仁争夺一年的事情。江陵也从周瑜夺取变成了诸葛亮夺取,而这一段还成为了三气周瑜的一个桥段。

既然江陵在诸葛亮的计谋下,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从周瑜的手里夺了过来,那么,关羽去切断曹仁北方通道的举动不就多此一举了吗?所以,在《三国演义》里,索性把这一段历史整个修改删除了。

由于以上的这些原因,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都没有对关羽的这一段战斗历程加以记述描写,使得大家对这一段历史也就忽略过去了。

结语:

在赤壁之战后,周瑜和曹仁为了争夺江陵这个战略要地,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为了配合周瑜的战斗,关羽的水军也执行了“绝北道”的作战任务。他和他的水军,依托汉江水系,面对失去水军的曹军进行了游击作战。并且,随着刘备在江南荆州四郡站住脚跟,关羽的实力也随之增强。最终,在周瑜的攻击和关羽的封锁下,曹仁只得放弃江陵退守襄樊。

这一段历史,在《三国志》中没有正面的描写,而且在《三国演义》里根本就改写了这段历史。这是因为关羽的封锁作战,由于步军实力太小,只能采取游击作战。这种作战时间长,见效慢,战果也不明显。所以,在当时被历史学者所忽视。而在《三国演义》中又因为要突出诸葛亮的形象,所以就没有对此进行描写了。



有记载。赤壁之战后,周瑜攻击江陵。关羽带兵绝北道阻挡来自北方的援军。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趁机夺得了荆州,关羽就被留下来镇守荆州了,一直到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这中间关羽是没有执行任务的。

因为刘备一方根本没有参加任何战斗,只有诸葛亮参与赤壁之战,才没有任何记载。


三国演义和三国志
简单的说,三国志是史书,三国演义是小说三国志是陈寿编写的史书,陈寿是蜀国人,在蜀为官,接触了很多相关史料.三国归晋后,他根据魏书,吴书.和采集到的蜀国...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则是一个为将之才,善于你坑我来我诈你。 3,带兵才能。虽然不擅长于勾心斗角,不擅长于尔虞我诈,但意外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里的...

三国鼎立历史教案及反思
2、学生在学习赤壁之战过程中,对曹操的军事失利的原因分析不是很全面,后经过教师提示,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3、学生在学习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时,认为这两个重要的战役发生在三国时期,因此,我讲授完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后,就强调这两个重要的战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因为这两个重要的战役发生时,三国并未产生。

急求联系赤壁之战论曹操
“历史上著名的大战役,一般都是战争双方倾全力进行的战略决战,而战败的一方或是以军事上的崩溃导致政权的倾覆”,“或是一蹶不振”,但“赤壁之战后的第三个年头,曹操又发大军征讨汉中。”如果真有赤壁大战,曹军是“不可能在三年内恢复生机,再次投入远征的”。不过,“赤壁虽然没有大战,但小战却发生了。正如上面...

三国演义历史背景
权死后吴日趋衰弱,而魏在司马氏消灭淮南地区三次军事叛乱后日趋强大。司马氏以先灭汉后取吴作为国策,而在灭汉、代魏后又忙于新朝定制,吴政权暂得延续。269年,羊祜命王浚在益州筹建水师,并预定攻吴的军事方略。279冬,晋灭吴之战开始,280三月攻下建业,孙皓降,吴亡。历四帝,共五十二年。 孙吴4帝 孙权 孙休 ...

赤壁之战论文1500字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的著名战例”。这次战争的史实原来散见于晋人陈寿所著记传体史书《三国志》的《吴主传》、《周瑜传》、《鲁肃传》、《蜀先主传》、《诸葛亮传》 等篇。《赤壁之战》作为一个完整的历史故事,是司马光根据《三国志》有关篇章记载的史料着...

赤壁之战是一场什么战役
但是由于赤壁之战造成的巨大损失加上向北马超的南下使赤壁后的曹操无力南下曹魏政权也在曹操父子死后迅速垮台被司马氏取代从另一个方面看曹操的失败为孙刘两家地方势力提供了喘息的机会。所以说赤壁之战是曹操整个征服历程的转折点也是整个东汉末年诸侯争霸的转折点他为三足鼎立提供了可能。这是历史留给孙刘的机会,也是...

[疑问]官渡之战及赤壁之战的战役情况
赤壁之战史书记载不详,并且疑点很多,但它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没有错的。周瑜的雅量高致,善于用兵,遂一时威震天下,曹操、刘备、孙权三个都有点害怕。史载,某次孙权送刘备回荆州,分手的时候欢宴痛饮,等到张昭、鲁肃等陪客都离开了,只胜这哥儿俩一对枭雄,谈起周瑜,刘备突然叹气说:“公瑾文武筹...

关于中国历史历史
3:极端严酷的刑罚。 二:公元前209,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今天安徽宿县)起义,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不久,陈胜自立为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项羽强大起来,公元前207 年,项羽率军在巨鹿之战中歼灭了秦军的主力。 四:公元前207年,刘邦逼近咸阳,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五;“焚书坑儒”...

三国演义中哪些故事是真实的,哪些是虚构的
3、夷陵之战 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是三国时期蜀汉昭烈帝刘备对东吴发动的大规模战役,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一次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也是三国“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章武元年(221年)七月,也就是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刘备以替名将关羽报仇为由,挥兵东征东吴孙权,气势强劲。孙权...

三国时期连环计到底是谁献的?
连环计为庞统所献,徐庶识破的。曹操准备打江东,但苦于士兵不习惯坐船。庞统为了让曹操的行动失败,同时配合周瑜的火攻,就向曹操建议把所有战船用铁索连接起来,使船的稳度增大。曹操很高兴,就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并把这些船称为“连环战船”。结果,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船遭受火攻,因东南风助长火势...

凤凰县13333262740: 史书中的赤壁之战与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有什么异同? -
臾哈儿感: 真正历史上的赤壁之战里没有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华容道等事情. 草船借箭的原形是孙权在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起40万大军报赤壁之仇,曹操背水节寨,孙权一日乘大船观察曹操大寨,当时浓雾密布,曹操下令放箭退敌,当时孙权的船一面受箭...

凤凰县13333262740: 赤壁之战后是不是就没有历史事件了 -
臾哈儿感: 有很多啊,定军山之战斩夏侯,火烧连营的出处夷陵之战,七擒七纵百收服孟获,七出祈山累死诸葛,张辽威震逍遥津,东吴至此无北伐,总之有很多,其中夷陵之战的历史影响也很大,直接导致了蜀国日后的积弱,影度响了三国的平衡性.

凤凰县13333262740: 历史上赤壁之战中是关羽放走曹操的吗? -
臾哈儿感: 不是,三国演义中的描述,三国志中没有记载. 曹操传里是这么写的,曹操从江陵进攻刘备,到了巴丘,派遣张憙救援合肥【先前孙权为了刘备去打合肥】孙权听闻张憙来了就跑了,于是曹操与刘备在赤壁打了架,不利,是因为水土不服和遭受了大疫,死了很多人,就引兵回去了,就是跑了 刘备传,说刘备派诸葛去孙权那结盟,孙权派周瑜和程普率数万与曹操大战与赤壁,大破之,焚其船 但是在孙权传里有这么一句话,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难道曹操也帮孙权烧自己的船?,我看看周瑜传 周瑜传里有苦肉计这么一说 但是庞统传里却没有连环计 诸葛亮传里也没有借东风,只是去说了孙权 也没有华容道设伏 总体上和三国演义差不多

凤凰县13333262740: 《三国史》和《三国演义》有什么区别? -
臾哈儿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提起这首词,人们都会想到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明代文学家罗贯中编著而成的.由题目可知,这部小说是依据《三国志》写的,但是不向正史那...

凤凰县13333262740: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的相同之处 -
臾哈儿感: 三国志是史书 偏重对史实的记录 而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 小说可以为了文学需要虚构情节 花大量篇幅描述战争场景 人物 等等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 整整花了8回来描述赤壁之战的前后 而在三国志一类的史书中 (因为它是类似于纪传体的) 所以只在人物传记中随便提到}

凤凰县13333262740: 三国演义是正史吗..? -
臾哈儿感: 三国演义 属于小说题材 三国志是史书 孔明刘备赤壁之战上述人物和战役历史上确实存在 但三国演义有许多地方和历史不 相符毕竟是艺术创作

凤凰县13333262740: 赤壁之战,刘备一方是如何失去江夏郡和襄阳郡的? -
臾哈儿感: 呵呵,你一定说的是演义,因为三国志中刘备在赤壁之战后并没有占领襄阳郡. 演义中这个问题是比较模糊的,江夏郡是刘备在后来和孙权分荆州的时候分给孙权的,至于襄阳郡,演义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重大的失误,就是他明确的说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用计取得了襄阳,但是在后来关羽却又打了一次襄阳,而且中间没有说明刘备何时失去了襄阳,其实这只是三国演义的纰漏之一.

凤凰县13333262740: 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
臾哈儿感: 一个是正史,一个是小说,当然三国志真草船借箭,历史上却有其实,但主要人物并非诸葛亮,而是孙权;发生的时间也不是在赤壁之战,而是在赤壁之战后第五年的濡须之战.(这是...

凤凰县13333262740: 历史上的赤壁之战是谁指挥的 -
臾哈儿感: 在三国演义的小说中主导这场战争的是诸葛亮,真实历史不是这样的,真实的历史中诸葛亮仅是促成了了孙刘联合,完成赤壁之战的前提条件,因为如果孙刘没有联合,历史可能就不是这样了.但真正主导指挥这场战场的是周瑜,《三国演义》只是文学作品,不能当史书看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