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课文《谈读书》教案

作者&投稿:战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下面是我分享的课文教案,一起来看一下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词语及名言警句。

  2、品析文中简练、警辟的语言。

  3、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

  朗读、讨论、合作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读书的益处,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品析文中简练、精辟的语言。

   【教学难点】

  学习文中运用对比、比喻、举例的论证方法。

   【教学方法】

  讨论点拨法、品读感知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氛围,谈话导入

  同学们是初三的学生了,十年寒窗苦读,即将迎来收获的季节,在漫长的读书旅程中,你曾经有过什么样的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英国作家培根的一篇随笔《谈读书》,去聆听他精辟的见解,去感受他简练有力的语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生共读课文,校正字音。

  2、师生共同合作学习,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三、再读课文,品析探究

  1、找出喜欢的句子,交流阅读体会。

  点拨示例:(1)选段:"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评析:这句话列举的内容丰富翔实,使得出的"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这个论断有说服力,令人信服。

  (2)选段:"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评析:用"野生的`花草"比喻"人的天性","修剪移栽"比喻"求知学习",用比喻为了论证"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使论述的道理通俗易懂,论述语言形象生动。

  2、总结论证方法。

  四、小结归纳,拓展延伸

  1、小结《谈读书》一文中的内容和特点。

  2、阅读培根其它随笔中的名言警句,并选取话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五、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六、布置作业

  围绕课堂上谈到的你所感兴趣的话题提取观点,试着给它配上论据,并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写一篇议论文。




课文《谈读书》:为什么说“读书,人才更像人?请你谈谈自己的体会...
读书,人才更加像人。书籍对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没有上过任学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们都不拒绝。读过一点点书,最初是为了从里面寻找快乐和安慰,后来是为了从里面寻找苦恼和疑问。 只要活着,今后还要读一点点书,这是为了更深地认识自己和同辈人知识的贫乏。【摘要】课文《谈读书》:...

古人谈读书课文的翻译
《古人谈读书》课文其一翻译: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

怎么朗读《谈读书》这篇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朗读过程中试着理解文章意思。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谈读书》一文中,就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等做了经典的总结和剖析。

谈读书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谈读书》中的论点是读什么书、如何读书以及为什么读书;论据是读书的三种错误偏向;论证方法是对比论证。《谈读书》是作家朱光潜写的一篇文章,朱光潜是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朱光潜是北京大学一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被选为全国政协二、三、四、五届委员、六届政协常务...

古谈读书课文?
古谈读书课文的原文和注释如下:论语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朱熹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

培根谈读书读后感
——摘自《谈读书》 关于“读书”这么个涉及多方面的话题,我一直认为“读书多”不如“读书精”,选一大堆毫无营养的书藉,让那些无聊的文字充斥你的大脑,倒不如先一本修心养神的书藉来升华你好,正应文章第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 文章还讲到“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不禁使我想到我...

古人谈读书一论语
《古人谈读书》创作背景:《古人谈读书》是一篇由三篇古文组成的课文,分别讲述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读书的方法以及读书的意义。这篇课文的创作背景可以追溯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制度。第一篇古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怎么朗读《谈读书》这篇课文?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可以多读几遍,熟悉课文后,试着理解文章的意思。《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和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

《古人谈读书》的作者和原文。
《古人谈读书》课文朗读停顿划分如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

古人谈读书(一)是什么意思?
《古人谈读书》的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孔子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第二部分是朱熹的学习方法和态度;第三部分是曾国潘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古人谈读书》原文: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

顺德区18035392679: 培根的《谈读书》教案 -
杨徐眠痛: [科目] 语文 [年级] 初二 [文件] chja47.doc [标题] 论求知 [关键词] 现代文/教案 [内容] 一、学习目的 1.了解求知的重要性,掌握求知的正确方法. 2.探求本文的论述思路,全面理解文章层次之间的关系. 3.体会形象生动、警策有力的语言. 二、文体...

顺德区18035392679: 《谈读书》这篇课文中,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
杨徐眠痛: 三个方面,读书的目的·方法·作用

顺德区18035392679: 结合课文《短文两篇》回答问题.1.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一是: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__
杨徐眠痛: 1.读书方法2.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读书态度.它指读书时要把握全局,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不必割裂篇章,死抠字句.3.C

顺德区18035392679: 6. 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
杨徐眠痛:[选项] A. 《谈读书》一文按照读书的方法、目的和作用三个层次结构全篇. B. 《谈读书》在运用论证方法时,主要采用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 C. 《不求甚解》和《谈读书》两篇短文都是驳论文. D. “不求甚解”有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虚心;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顺德区18035392679: 课文《谈读书》的全文是啥 -
杨徐眠痛:[答案] 谈读书 王佐良 译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

顺德区18035392679: 结合课文《论读书》内容想一想,作者反对哪几种读书的态度和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杨徐眠痛:[答案] 读书驰惰、为装潢而读书、只按照书本办事.

顺德区18035392679: 结合课文《短文两篇》回答问题.1.在《谈读书》中,作者的论述思路,一是: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二是: - 结合课文《短文两篇》回答问题.1.在《谈读... -
杨徐眠痛:[答案] 1.读书方法 2.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也是一种读书态度.它指读书时要把握全局,领会全文的思想内容,不必割裂篇章,死抠字句. 3.C

顺德区18035392679: 语文``培根的《谈读书》一文中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杨徐眠痛: 因为你从历史的的失败成功的教训中得到启发,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因为诗歌跳跃性强,想象力丰富才可以理解.因为数学题的逻辑性最强,前面那步不对,就无法做下去,一个小小的错误则全盘皆错.当然可以培养人的思维周密.科学都是哲学大道理的知识,都是要认真思考才能明白的,能不深刻吗?伦理学让人明白那些事情是该做的,不安伦理会怎么样,读了这些书能不庄重吗?逻辑学训练的是因果推理能力.你读多了自然善辩了,试问一个人逻辑推理能力那么强,别人要驳到他容易吗?

顺德区18035392679: 人教第九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
杨徐眠痛: 人教第九册《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