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中姓孙是什么氏?

作者&投稿:裔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姓氏孙的由来~

孙姓, 中华姓氏之一, 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 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

扩展资料:
一、姓氏起源:
1、源于子姓。
商朝末,纣王叔父 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
公元前1055年,周公 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 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 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孙武、孙膑、孙权也是孙乙的后裔。
3、源于妫姓和姚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水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 尚书·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
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可见 舜文化、 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 世界舜裔联谊会),《 古今姓氏书辩证》:“春秋时齐厉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孙为 须无 ,无宇之少子名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孙武为其后。”
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公元前672年, 陈厉公妫跃之子 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时,陈完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孙田桓子,即齐大夫 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 惠民县,并赐姓孙氏。
4、源于芈姓。
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
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6、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
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朋友,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
7、源于其他赐姓、改姓:
①属于以王侯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本姓俞,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孙坚视他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
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孙姓

孙姓是中国二十大姓氏之一,在渤海湾和东北地区最有影响。孙姓人群大约占了当代人口的1.5%,即每1 000个中国人中姓孙的人至少在15个,总人口大约在1 800多万。《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孙姓历代名人521名,占名人总数的1.15%,排在名人姓氏的第十三位;孙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1.22%,排在第十五位:孙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1.26%,排在第十七位。
  从著有闻名中外的《孙子兵法》的孙武开始,孙姓人才层出不穷,彪炳于史册的数不胜数。主要人物有:春秋秦国善相马者孙阳(伯乐),战国齐国兵家孙膑,东汉末长沙太守孙坚(孙权父),三国吴国国君孙权、魏国经学家兼训诂学家孙炎,西晋文学家孙楚、名士孙康,东晋文学家孙绰、无神论者孙盛,唐朝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位,五代后周名将孙方谏、诗人孙光宪,北宋经学家孙奭、名士孙复,明朝大臣孙承宗、孙传庭,明清之际光学仪器研制家孙云球、学者孙奇逢,清朝直隶总督孙嘉淦、经学家孙星衍、经学家兼文字学家孙诒让、诗人孙原湘,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民国政府行政院长孙科,当代地质学家兼古生物学家孙云铸、地质学家孙大中、桑蚕育种家孙本忠、农业化学家孙羲、经济学家孙冶方、哲学家孙叔平。
  孙姓的起源与演变
  孙姓主要由五大来源组成:姬姓、芈姓、妫姓、子姓和外姓的改姓。第一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封其同母弟姬封于康,侯爵,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监联合殷王武庚叛乱,为周武王四弟周公旦所平定。康叔因出兵平武庚之乱有功,封为怀侯。周成王以康叔为司寇,赐卫之宝祭器,欲移康叔于卫。康叔死后,周成王正式封康叔之孙考伯于卫,侯爵,古城在今河南北部淇县东北朝歌城,故史称康叔为卫康叔,乃追称之名。春秋初,卫武公佐周伐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卫武公之子公子惠孙,惠孙之孙武仲乙,武仲家族以祖父之字为氏。这支姬姓孙氏至少有2 700多年的历史。
  第二支源出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孙叔敖居于期思,即今河南淮滨东南。这支芈姓孙氏也有2 600年的历史。
  第三支系自妫姓。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公元前672年,陈厉公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公元前547一前490年在位)时,陈完五世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惠民,并赐姓孙氏。这支妫姓孙氏也有2 500多年的历史。
  第四支血缘子姓。商朝末,朝纲混乱,纣王昏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这支子姓孙氏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第五支来自外姓和少数民族的改姓。其他姓改孙姓的最主要的事件有:战国名士荀子的后裔在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名讳,改为孙姓;西汉滕公夏侯婴之曾孙夏侯颇,随外祖父姓而改姓孙;三国时孙坚部将俞河改姓孙。少数民族使用孙姓主要有:唐朝契丹人孙姓;清朝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姓。这些外族与汉族长期混居后多数被同化成汉族孙姓。
  历史上孙姓的分布和迁移
  孙姓自商末周初立姓之后,一直活跃在河南和山东一带。春秋初,姬姓孙氏一直世袭卫国的上卿,权倾一国,孙姓在河南地区发展很快,到春秋末,孙氏在卫国失宠,北迁晋国。发源在山东的妫姓孙氏发展得蓬蓬勃勃,尤其在战国时期出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其子孙明因父功而封富春侯,封地在今浙江富阳,形成了孙氏的南方著名郡望吴郡。秦汉以后,妫姓孙氏成了全国孙姓的主力,由山东向四周拓展,西进山西太原,南达浙江南部,向西南达到湖北。三国时,孙坚父子在江南建立了吴国,孙氏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在魏晋南北朝时,北方、中原和江南的孙氏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一批孙氏名家大族。到了唐宋时期,孙姓已遍布于大江南北、五湖四海。在宋朝形成的"百家姓"中,第一句就是赵钱孙李,可见孙姓的社会地位和影响。明末清初,孙姓也进入了台湾。
  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孙姓大约有105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35%,为宋朝第十一位大姓。孙姓第一大省是安徽,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11.8%,占安徽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河南、山东、江苏,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全国孙姓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北、四川、浙江、湖南、湖北,这六省的孙姓又集中了44%。形成了长江以北孙姓为主力的布局,皖豫鲁苏,长江流域为两个集中分布的孙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孙姓大约有1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28%强,为明朝第十四大姓。宋、元、明近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孙姓人口增长比全国人口的增长要低,近600年中孙姓人口纯增长率只有13%,净增加了14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20.8%)、山东(14.5%)、江苏(13%)、江西(11.9%),这四省孙姓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60%;其次分布于陕西(6.7%)、河北(5.8%)、安徽(5.6%)、山西(5.6%)、河南(5.1%),这五省的孙姓又集中了29%。浙江为孙姓第一大省,占浙江总人口的1.6%。宋、元、明期间,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东部地区迁移,而中原地区孙姓人口萎缩。全国重新形成了浙赣、鲁苏两大块孙姓人口聚集地区,孙姓聚集重心开始向东移动。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 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从明朝至今600年中孙姓人口由119万激增到1 848万,增长了近16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孙姓人口的增加速度高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这1 000年中孙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V"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山东、河南两省,大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其次分布于安徽、黑龙江、河北、辽宁、江苏、吉林,这六省又集中了42%。山东为当代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孙姓总人口的16.9%,占省总人口的3.3%。占省人口比率最高的省份是黑龙江(3.5%)和吉林(3.4%)。以长江为分水岭,孙姓显示了北多南少的分布格局,形成了华东沿海省份连接东北三省的孙姓分布带。在最近的600年期间,孙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其特点是由东南部向华中、华北强劲地回迁,同时,出现了黄河下游的孙姓人群向东北地区的大量移民。
  当代孙姓的分布频率
  孙姓人口单位面积内密度最高的地区在山东、江苏、安徽北部、河北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三省,每平方公里的孙姓人口达到5.1人以上,尤其在山东东部,每平方公里的孙姓人口在10人以上。孙姓分布密度示意图(见彩图5.2.2A)表明:密度最高的(5.1人以上/平方公里)地区仅仅占国土面积的14.3%,孙姓人口大约1 052万;1.7-5.1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0.6%,孙姓人口大约527万;不足1.7人/平方公里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65.1%,孙姓人口大约269万。
  孙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见彩图5.2.2B)表明:孙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在山东东部、东北三省、内蒙古东部,孙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2.6%以上,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1.9%。然后,向西、向南这一比例逐渐地降低,向西到河北河南中部,向南到安徽江苏中部,这一区域的孙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1.95%-2.6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6%。再向西至青海东部、西南到四川北部、南到湖北江西北部、闽浙交界处,此比例在0.65%一1.95%,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7.9%。其他广阔地区,此比例在0.65%以下,覆盖面积占了总国土面积的54.6%,其中比例不足0.3%的覆盖面积占了24%。
  血型分布特征
  孙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569万,占30.8%;A型516万,占27.9%;B型580万,占31.4%;AB型183万,占9.9%。孙姓总人口1848万。
  山东、江苏、安徽北部、河北东部、内蒙古东部、东北三省等地区是孙姓最集中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14.3%,孙姓1 052万,约占孙姓总人口的56.9%。O型316万,A型290万,B型339万,AB型107万。
  河南、湖北、安徽南部,浙江,河北西部、内蒙古中部、晋陕宁、甘肃南部、四川北部是孙姓常见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20.6%,孙姓527万,约占孙姓总人口的28.5%。O型165万,A型147万,B型164万,AB型51万。
  青海以西、长江以南的地区是孙姓人口较少的区域,约占国土面积的65.1%,孙姓269万,约占孙姓总人口的14.6%。O型88万,A型79万,B型77万,AB型25万。

采纳

孙姓来源有三个,比干的一部分后裔 卫武公的子孙 和春秋时期陈国的后裔 分别是子姓 姬姓 妫姓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 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的孙书为得姓始祖。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孙书是妫姓孙氏的得姓始祖。在中国历史上,孙权(姬姓孙氏)曾建立三国时期的吴国。

姓氏起源

1、源于子姓。商朝末,纣王叔父比干,商之贤臣,因直谏而被杀,子孙避难改姓,其中一支以本为王族子孙之故,遂姓孙氏。

2、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3、源于妫 姓和姚姓。 《新唐书·宰相世系》:”舜后胡公妫满封陈,至敬仲仕齐,又为田氏。王莽封田丰为代眭侯,后丰子田恢为避王莽之乱,过江徙居吴郡,改为妫姓。其五代孙妫敷,又改为姚氏。 “ 《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舜因生于姚墟而姓姚,因居妫水而姓妫,故姚恢改姓为妫, 妫皓又改姓为姚,知姚与妫可通....... 武王时有虞遏父者,以奉虞帝之祀,是为胡公” 。 北宋景佑年间刊本:邵思著《姓解》记载:”“虞舜生于姚,故因生地为姓,后世有以姚为氏。“ 《元和姓纂》载:“姚,虞帝生于姚墟,子孙以姚为氏。”《尚书·尧典》记,舜“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 舜在当帝之前,四岳(四方部族首领)曾向帝尧推荐过舜,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他,让他们居住在妫河边。他们的子孙有留在妫河边居住的,便以妫为姓。 南宋的《通志·氏族略》记载:“姚姓,虞之姓也,虞帝生于姚墟,故因生以为姓” ,舜因生在姚墟,其后子孙即以地为氏,称为姚氏。可见舜文化、虞舜文化和世界舜裔宗亲联谊会(世界舜裔联谊会),《古今姓氏书辩证》:“春秋时齐厉公之子田完之四世孙为 须无 ,无宇之少子名书,字子占,为齐大夫,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乐安,孙武为其后。”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周武王封舜帝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公元前672年,陈厉公妫跃之子陈完逃奔齐国,改陈氏为田氏。齐景公时,陈完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孙田桓子,即齐大夫田无宇,其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田书于乐安,古城在今山东 惠民县,并赐姓孙氏。

4、源于芈姓。春秋初,楚王蚣冒之孙蒍贾,蒍贾之子蒍艾腊,也称孙叔敖,孙叔为其字,出任楚庄王的令尹,其子孙以其字为氏。

5、源于荀姓。汉朝时,因汉皇室成员刘询当了皇帝,即汉宣帝,为了要避“询”音之讳,他下令荀姓子孙不得再姓荀,一律改为孙氏,并将战国时代的荀卿都改为孙卿。由是荀姓也成为汉朝“孙”姓支脉的一个源头。 

6、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夏侯婴,与刘邦是少时朋友,夏侯婴做过“滕令奉车”官职。等到其曾孙夏侯颇娶公主为妻,该公主随母亲外家的姓,称“孙公主”,这使夏侯颇的子女也跟随母亲外家的姓为孙。 

7、源于其他赐姓、改姓:

①属于以王侯赐姓为氏。

三国时期东吴将领俞河因功而被赐姓孙,因称孙河。孙河,本姓俞,年少时即随孙坚征讨沙场,孙坚视他作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孙策赐姓予他为孙,因而改姓。

②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⑴山东《郓城县志》据李集乡军李村《李氏族谱》记载,李氏原姓轩辕氏,先祖轩辕斌,明初在朝为官,奉命往梁山平乱,便落籍郓城。后因奸臣陷害,为避灭门之祸,遂将轩辕氏改为孙、轩、李三姓,隐居四方。

⑵史籍《明史》记载,明朝中叶,有一名士叫孙一元,原来是安化王的宗族后裔,本为朱氏。明永乐十九年(公元1492年),庆靖王朱栴的第四子朱寘鐇承袭了安化的封地(今陕西庆阳与甘肃安化一带)。这个朱寘鐇曾一直认为自己是皇位当选人。事后,朱一元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为孙一元,携家避难躲入太白山中隐居。在朱一元的后裔子孙中,皆沿袭祖先所改之姓氏,称孙氏,世代相传。 

③源于各民族变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晋书》记载前燕孙氏,鲜卑族。羯族有孙氏。 

⑴新 罗初期,高丽汉文学家金富轼撰著的《三国史记》中记述了孙氏的起源。新罗初期,朝鲜遗民分居山谷之间,分别为阏川杨山部、茂山大树部等六部,均以朴为姓。到新罗第三代王朴儒理尼师改六部名称,并分别赐姓,其中的茂山大树部改名渐梁部,并赐姓孙。 

⑵唐朝时期,安禄 山的部将孙孝哲,官至大将军,安禄山僭位后拜殿中少监,为契丹族人。五代时期契丹和大贺氏结盟时候,契丹审密氏被赐姓孙。 

⑶元代时期,曾任大都督的塔海,其后世子孙改姓孙,定居于山西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村——盂县秀水镇东白水村。

⑷明朝初年,朱元 璋禁止臣民使用胡姓, 胡姓多为复姓,如公孙、叔孙,长孙,土孙、王孙、孟孙、仲孙、季孙、室孙、宫孙之类的复姓也在被禁之例,这类含“孙”字的复姓不得不省字而改孙氏。

⑸清朝时期,满洲八旗姓孙佳氏全族改孙氏。满族建立清朝之后,仿汉姓成普遍现象,孙佳氏取其首音,选“孙”作为姓。另有鲁布哩氏改姓孙氏。

⑹在景颇族的二十六个大姓中,格亮姓是景颇族的祖先,其他各姓都是由她繁衍而出的,格亮姓汉化为孙氏。另有木如氏、堵引氏等小姓的汉姓也都改为孙氏。另外,佤族中的木依库氏音译为孙氏。在今苗族、阿昌族、哈尼族、土家族、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孙氏,世代相传至今。

部分得姓始祖

孙乙。孙乙字武仲,又称武仲乙,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周文王第八子卫康叔之后,至武公和生惠孙,惠孙生耳,耳生武仲,以王父字为氏。”孙乙是姬姓孙氏得姓始祖。 

孙书。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在任陈国大夫时同太子御寇很要好,御寇被杀后,他怕受株连而逃到齐国。到齐国后,陈完不愿再用原来的国名为姓,就改成田姓(古时田和陈发音相同)。田完的四世孙是须无,须无子无宇有二子,小儿子田书,字子占,在齐国为大夫,因为伐莒(周代诸侯国)有功,齐景公把他封在乐安(今山东 广饶县北),并赐他孙姓。孙书就成为妫姓和姚姓孙氏得始祖。 

根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田完后代田无宇有二子,分别为田恒、田书,其中田书由于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而孙武则为田书之孙。孙姓的部分得姓始祖还有孙乙(即武仲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姓氏中姓孙是什么氏?
孙姓来源有三个,比干的一部分后裔 卫武公的子孙 和春秋时期陈国的后裔 分别是子姓 姬姓 妫姓

孙姓的由来
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 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

孙氏的由来
孙氏源于姬姓。公元前1055年,周公姬旦封康叔於卫(今河南淇县),建立卫国。春秋时,他的八世孙姬和因为攻灭西戎有功,被周平王赐为公爵,史称卫武公。卫武公有一个儿子名叫惠孙,惠孙的孙子名乙,字武仲,又叫武仲乙,把祖父惠孙的字作为姓氏,姓孙。因此武仲乙又称孙乙,他的后代就以孙为姓。...

姓氏孙的由来是怎么样的?
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

姓孙的是谁的后代?
孙叔敖,字孙叔,他这一支的庶子孙以祖字为姓,称为孙叔氏,后来去掉叔字改为孙姓。出自妫姓,是帝舜的后代。帝舜曾居妫,於是就姓妫,成为上古八大姓之一。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先贤遗族,找到了舜的后代裔孙敬仲,把他封在陈地,世称陈敬仲。敬仲四世孙名无字。生子名书,在齐国为卿仕,因为伐莒...

姓孙的人是什么血统
来源于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孙氏一般指孙姓。孙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芈姓及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多年前的周文王,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是姬姓孙氏的得姓始祖。

百家姓“孙”这个性是从哪里来的。他的起源是那里?速速帮我回答,谢谢...
史籍《明史》记载,明朝中叶的士人孙一元,字太初,原是安化王宗族,应姓朱,因为安化王犯法被诛,作为其宗族怕受株连,所以变姓名而避难人太白山中隐居,又号太白山人。孙氏在明朝又有不少新的支派加人。第七个渊源源于冒姓,属于因故改姓为氏。据《汉书》载,夏侯婴之后也有一支改姓孙。夏侯婴(公元前?~前172年),...

孙氏的历史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初期楚国楚庄王的令尹孙叔敖,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第三个渊源 源于妫姓,出自春秋时期齐景公赐将军田书姓孙,属于以帝王赐姓为氏。公元前1046年周国灭商朝,周武王封商均的直系后裔妫满于陈国。第四个渊源 源于子姓,出自殷商末期纣王叔父比干,属于以避乱改姓为氏。 比干是殷商末期...

百家姓 ——孙
所谓孙坚的“族子”,而“出后姑俞氏”,应是孙氏族中女子出嫁所生之子,自然随外家姓俞。他年少时随孙坚征讨沙场,典领亲兵,常为前驱,孙坚视为心腹。后又随孙策平定江东,多立战功,《三国志·吴书·宗室传》谓:“孙策爱子,赐姓为孙,列之属籍。后为将军,屯京城(今江苏镇江市)。”孙策不但重新赐他姓孙,还列之...

孙氏的起源
在古代,名字中常使用孙子,是祖先对血缘延续的期望和对后代的祝福。孙应该是一种精神寄托和原始的氏族精神崇拜。孙氏的起源与演变孙氏主要有四个来源:姬姓、严姓、妫姓、子姓。第一个是出自姬姓。公元前1046年,灭商,立其弟为康侯,史称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三狱联合殷王武庚造反,被周武王的四弟周公旦...

利川市15114974637: 姓氏中姓孙是什么氏? -
厨人蕊五味: 孙姓来源有三个,比干的一部分后裔 卫武公的子孙 和春秋时期陈国的后裔 分别是子姓 姬姓 妫姓

利川市15114974637: 孙这个姓在五行中属什么 -
厨人蕊五味: 属土. 宫音:(属土)的姓氏有: 孙、冯、沈、严、颜、魏、陶、水、范、彭、任、郭、岑、倪、殷、明、计、谈、宋、屈、闵、童、林、丘、应、冀、夏、耿、冠、阙、阴、宫、景、幸、司、蓟、满、屠、冉、于、贯、郁、封、糜、桂、牛...

利川市15114974637: 姓氏“孙”的历史50字 -
厨人蕊五味: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姓、妫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周文王与陈胡公,春秋时期卫国的孙乙与齐国...

利川市15114974637: 姓孙原满族姓氏是什么?
厨人蕊五味:[孙] 满族老姓包括:孙佳氏、喜塔喇氏、觉尔察氏、舒穆禄氏、精格理氏,以及加入满族的孙氏(汉族、朝鲜族)等.

利川市15114974637: 百家姓中的所有姓氏!急急急!!! -
厨人蕊五味: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 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 》.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 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 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 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

利川市15114974637: 孙的大姓的传说故事 简略 -
厨人蕊五味: 一,源于春秋时期的姬姓卫国 这是先秦时期孙姓来源的最主要一支.姬姓卫国王室的后代姬惠孙之后姬武仲将自己的姓氏改为“孙”,以纪念其祖父惠孙.姬武仲就是这支孙姓的始祖.卫武公姬和有子惠孙,惠孙之子名耳,姬耳之子名乙,字武...

利川市15114974637: 中国有多少人姓孙? -
厨人蕊五味: 当代孙姓的人口已达1 848万,为全国第十二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54%.

利川市15114974637: 姓孙的来历?????? -
厨人蕊五味: 孙姓的出现主要有三个渊源: * 第一个说法是周文王的后代惠孙,其子孙为了纪念他,于是取其名字的「孙」字为姓. * 第二个说法是源于孙叔敖后人. * 第三个说法是最重要的,就是田完后裔.田完由陈国逃到齐国.由于他的品格高尚,齐桓公便立他为卿,可是他不爱慕权位,只请求当个管理百工的小官吏.田完复代在齐国立了功,齐景公赐姓孙氏. 以上的三个说法以齐景公赐田完后代为「孙」姓一说最大影响.

利川市15114974637: 全国人民姓孙的人有多少人
厨人蕊五味: 全国人民姓孙的人是无法确切有多少人的.只能估计有一千多万人吧!因为孙姓不是很大的姓也不是很小的姓,在所有姓氏中属于中上水平,因此估计有一千多万人.再有...

利川市15114974637: 、《百家姓》中的第八个姓氏是什么? -
厨人蕊五味: 王姓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冯陈楚魏,蒋沈韩杨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