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历史观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作者&投稿:汪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的历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学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是一门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人类的知识系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知识系统中历史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性质的一门学科,作为社会科学它极具人文色彩,而作为人文学科它又严谨得像是一门科学;在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历史真实的时候它是科学,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它是人文学科。
现在,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也是科学,其实在历史上历史学一直被视为是一门人文学科,只是到了近现代才被看作是一门社会科学。把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也视为科学,这是19世纪随着自然科学的成功而兴起的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物。在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甚至有人把人文学科也称为“人文科学”,那就更离谱了。
以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能否成为科学
19世纪自然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成就,当时的人们普遍相信能够通过掌握科学规律来控制自然,并且认为可以通过以精确性为特征的科学方法获得可靠的知识。近代这种科学至上的观念和科学主义的思潮深刻地影响了其他学科,它们纷纷借助于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努力使自己也成为一门科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来都被看作是人文学科的历史学也开始了迈向科学的历程。
19世纪西方史学的中心在德国,兰克认为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性和多样性有机结合的发展过程,他在《拉丁和条顿民族史》序言中有一句名言:“历史指定给本书的任务是:评判过去,教导现在,以利于未来。可是本书并不敢期望完成这样崇高的任务。它的目的只不过是说明事情的真实情况而已。”兰克十分重视档案资料的运用,并发展出“外证”和“内证”相结合分析批判史料的方法,他认为真正负责任的研究必须利用原始档案和文献,强调只有“如实直书”,才能实现史学的目的。所以,兰克学派被尊为“科学的历史学”的圭臬而风行一时。经过兰克的努力使尼布尔首创的客观主义史学,在19世纪3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成为史学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主张“史料即史学”的傅斯年也被称为“中国的兰克”。
兰克在史料考证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果,但是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却避而不谈,而实证主义史学家则力图从史料记录下的现象中去发现历史规律,以便用规律的绝对性来代替历史事实的绝对性。实证主义史学的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巴克尔(1821—1862)、法国的泰纳(1828—1893)和古朗治(1830—1889)、瑞士的布克哈特(1818—1897)、德国的兰普勒希特(1856—1915)等人,他们坚信历史学是一门科学,认为文明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巴克尔说:“观察应当在发现之前,收集了事实才能发现规律。”他认为支配人类社会的规律有3种:自然规律,道德规律,知识规律,社会进步是知识规律起主导作用的结果。他把人类文明分为欧洲文明和非欧文明两类,在欧洲是人类支配自然,而在欧洲以外是自然支配人类。泰纳在研究历史的同时也酷爱自然科学,他把历史称为“心理解剖学”,认为文明是种族、环境和时机相结合的产物。他像自然科学家那样先作假设,再搜集证据来加以论证。
客观主义、实证主义等“科学”的史学派别是19世纪自然科学深入人心的产物。这是科学理性的胜利,但却是人文精神的悲哀。有人批评道:巴克尔的“史学理论与方法混淆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区别,无视社会的历史发展自身的特点,离开了人的社会实践来考察历史,因而导致了把社会历史现象简单化、公式化的流弊。他的史学体系是非科学的。”因此,实证主义虽然在19世纪下半叶成为史学的主流,但是它并不能取代人文主义和历史哲学,浪漫主义的史学思想仍然存在,德国的赫尔德(1744—1803)和缪勒(1752—1809)、英国的柏克(1727—1797)、法国的梯叶里(1795—1856)等都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代表。浪漫主义史学家在撰写历史的时候并不追求统一的理性原则,他们认为历史的发展具有个体性和独特性,不存在普遍性和规律性,历史应该充分展示各国和各民族历史发展的具体特征,体现每个民族固有的民族精神,因此他们特别重视编写民族史和国别史。他们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并且重视中世纪的历史地位。他们崇尚直觉与情感的作用,重在对历史的描述,借以抒发作者个人的情怀。在浪漫主义史学家看来,历史学是人文的,然而在当时和后来他们都被排斥在历史学家的主流之外。
如果说19世纪是历史学专业化和科学化的时代,那么20世纪就是历史学与其他学科交流融合并日益趋于整体化、综合化的时代。德国的兰普勒希特在《文化史的方法论》中主张要拓宽史学研究的题材,不能只写政治史和英雄豪杰,而应该把整个社会作为自己研究的对象。他认为传统史学只考虑如何记叙历史,只满足于事实是怎样发生的,而我们应该探明事实为什么发生及其理论依据。他期望用一种心理学的方法为历史提供真正的解释。法国的贝尔在《历史综合评论》中认为,要克服传统史学的狭隘性和封闭性,加强史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来探求人类社会进化和发展的规律。美国的鲁滨逊在《新史学》中认为,凡是人类全部过去的活动都应该包括在“新史学”的范畴之内,历史不能只记载朝代兴替、军事成败、外交阴谋、宫廷丑闻。他主张普及历史知识,广泛开展历史教育,认为历史研究的方法需要革新,历史学家应该掌握广泛的知识,如人类学、考古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地理学等等。20世纪“新史学”兴起以后所批评的“传统史学”就是指客观主义、实证主义史学,“新史学”批评它们把历史“砸得粉碎”,变成了“没有人的历史”,使历史作品变成一大堆宏论而失却了其应有的社会功能,于是叙事的方式又重新受到历史学家的青睐。
20世纪7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风靡于欧美的文艺界,后来又迅速扩展到哲学、社会学、美学、语言学、历史学、宗教学、心理学、教育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思潮。90年代前期西方史学家开始关注后现代主义与史学之间的关系,伊格尔斯在《20世纪的历史学》中说,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叙事史的复兴,二是日常生活史的兴起,三是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和历史学作为学术的终结。后现代主义对史学的影响远不及它对文学、美学、哲学的影响,它对中国史学的影响更小,然而它在未来的影响可能是革命性的。
可以这么认为,近200年来历史学并没有彻底地使自己从人文学科变成一门科学,而是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徘徊着前进。那么历史学能不能成为科学呢?如果历史学要成为科学,其障碍究竟在哪里呢?
社会的发展有没有规律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门显学,但是当历史学接受自然科学的理念与方法来研究过去的社会时却遇到一个根本性的问题:社会是由人类自己所组成的,而不是一个存在于人类之外的“自然物”。虽然社会不是以某个人的意志而存在的,而且好像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在冥冥中操纵着整个社会运行,但是社会运行的结果却分明不是服从这个人或这群人的意志,就是服从那个人或那群人的意志。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既然如此,那么凭什么把某个人或某群人的意志说成是“规律”呢?凭什么把某些实现了“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例如秦始皇兼并六国,说成是“客观规律”呢?
在自然科学的影响之下,不仅历史学,诸如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各门学科都在试图使自己科学化,而要使这些传统的人文学科变成关于社会的科学,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发现本学科研究对象的规律。
历史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它有没有规律呢?在20世纪坚持认为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汤因比的文化史观,文化史观对中国的影响很小,而对中国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唯物史观,然而唯物史观在中国却发展演变成了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总是顺着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这样一个方向发展的,这个发展过程必然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样5个段落。尽管经过近几十年来的共同努力,现在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已经意识到“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个根本不能成立的伪问题,已经没有几个史学家还相信这一套了。但是这一观点仍然被立为主流话语,而更严重的问题是5种社会形态的术语已经进而成为一种通俗的熟语,以讹传讹、“语乱天下”(侯外庐语),要想改变它必须花大力气了。
一、客观与主观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的运行一样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称之为“客观规律”。
什么叫“主观”?什么叫“客观”?主观是自己的认识,客观是别人的认识,主观和客观其实都是人的认识,所谓“客观”其实只不过是别人的“主观”而已。既然主观和客观都是人的认识,那么为什么一些人的认识是错的,而另一些人的认识却是对的呢?如果每个人的认识都是错的,那么谁的认识是对的呢?为什么我们总是那么不自信地要“客观地看问题”?无论“主观”还是“客观”,其实都是人的认识,所以并不存在什么“人的认识”以外的“客观认识”。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世界”,其实是指人以外的自然界和自己以外的社会,我们通常所说的“客观规律”,其实是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然而问题是:自然界和社会有规律吗?唯物史观所谓的“规律”是自然界和社会本身的法则呢?还是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呢?
二、自然规律是自然的法则还是人类的认识
人其实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人实质上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我们所说的“自然界”却是指不包括人在内的外部世界。这个自然界当然是先于人就存在的,它的存在当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按照自己的法则在运行,但是它知道自己遵循的“规律”吗?自然界当然是无知的、是没有意识的,它并不知道自己的规律。所谓“自然规律”其实并不存在于自然界,而是存在于人的脑子里,它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这就好比自然界存在着无数的东西却没有一个“数字”一样。自然界既没有“数”,也没有点、线、面、体,更没有加、减、乘、除,所有这一切都存在于人的脑子里,所以数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逻辑、哲学、美学、心理学也是。
地球永不停歇地绕着太阳转,地球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转,太阳也不知道万有引力,但是地球上的人每天都看到了太阳东升西落。在好几百万年的时间里人类都不在乎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慢慢地他们才开始好奇地想这究竟是为什么?于是就提出了种种学说来解释这一自然现象。中国人在汉代的时候提出了宣夜说、盖天说、浑天说,欧洲人提出了地心说,还有本轮与均轮说。这些说法在后人看来都是错误的,但在当时都是人们试图解释太阳东升西落和行星逆行现象而提出来的学说,是他们对这些自然现象的解释,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自然规律。等到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以后,人们才认识到太阳东升西落其实只是人的一种错觉,行星逆行是因为它们和地球都绕着太阳在转。后来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的学说,这才让人们心悦诚服地相信地球绕太阳转的真正原因。人们又一次次地用实验与观察验证了牛顿定律,于是牛顿定律才无可辩驳地成了科学。科学是人类对自然法则的一种认识,它之所以能够成为真理,是因为它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科学只是人的认识符合了自然的法则,而不是自然在按照人类提出的“规律”运行。
人类认识自然所采用的方法无非就是归纳与演绎,这两种都是符合逻辑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演绎推理所依据的大前提本身也需要用归纳得出来,因此最基本的方法其实就是归纳。归纳有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两种不同的方法,完全归纳法是真正科学的归纳法,但是它只能在数学中推演而无法在现实中做到,因此一切自然规律的得出实际上都是不完全归纳法的产物。正因为如此,所以人们所发现的自然规律总是相对的,没有终极的认识。自然界没有终极规律不仅因为自然界是不可穷尽的,而且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所以一切所谓的“自然规律”都只是某一阶段人们对自然的一种认识。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不断地寻找“规律”的漏洞,一旦发现“规律”不能说明的例外,这就意味着找到了发展“规律”的突破口,人类认识自然的进步,正是从“规律”的破绽开始的。
三、社会发展是人类的创造还是规律的作用
所谓“社会规律”也是如此。社会是由人构成的群体,但是当我们去认识社会的时候,我们却是把社会当作自然界一样的外部存在来进行考察和探索的,我们用研究自然界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运行的法则,得出了类似的结论,这就是所谓的“社会规律”。无论是唯心史观还是唯物史观,“五德终始”也好、“三统论”也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好、“史料就是史学”也好、“英雄造时势”也好、“社会进化论”也好、“社会退化论”也好、“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也好、“多线发展论”也好,都是人们探究社会运行法则的结果,都是人们在某一个时期对社会运行法则的一种认识,也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社会规律”。
然而根本的问题并不在于社会有没有终极的规律,而在于社会是由有意识的人组成的一个有机体,并不是像自然界那样无知的、没有意识的一种自然存在。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按照自己的意志思考与行动,个体的意志与行为汇集成集体的意志与行为,集体的意志与行为互相较量、博奕、斗争,这就使得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与自然界的演变完全不同的状态。
恩格斯在《致约?布洛赫》的信中精辟地指出:“历史是这样创造的:最终的结果总是从许多单个的意志的相互冲突中产生更出来的,而其中每一个意志,又是由于许多特殊的生活条件,才成为它所成为的那样。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而由此就产生出一个总的结果,即历史事变,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地和不自主地起作用的力量的产物。因为任何一个人的愿望都会受到另一个人的妨碍,而最后出现的结果就是谁都没有希望过的事物。所以以往的历史总是像一种自然过程一样地进行,而且实质上也是服从于同一运动规律的。但是,各个人的意志——其中的每一个都希望得到他的体质和外部的、终归是经济的情况(或是他个人的,或是一般社会性的)使他向往的东西——虽然都达不到自己的愿望,而是融合为一个总的平均数,一个总的合力,然而从这一事实中决不应作出结论说,这些意志等于零。相反地,每个意志都对合力有所贡献,因而是包括在这个合力里面的。”[2]因此,人类社会的发展并不是一个无意识的自然过程,而是一个有意识的创造过程。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历史,虽然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去创造历史,但是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却都是人类有意识地创造出来的,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归纳法去研究人类社会的历史,然后得出与自然规律类似的社会规律来。
四、世界上的事物都有规律吗
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有规律可寻的。其实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善良的误解。
事物存在的状态有4种:必然、偶然、或然和混沌。
必然的事物是有规律,只要知道它的过去,就能预测它的未来,根本不需要通过偶然性来为自己开辟道路。因为必然的事物都是有规律的,所以都可以为其建立数学模型。必然事物的变化有两种形态——渐变与突变,微积分是描述渐变的数学模型,突变论是描述突变的数学模型。渐变与突变的区别仅仅在于实现变化所需时段的长短不同:渐变是在较长时段内完成的,人们可以觉察到它的变化,突变是在极短时段内完成的,人们觉察不到它的变化,所以人们就把前者误以为是渐变,而把后者误以为是突变了。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量到质的转化=‘机械的’世界观,量的变化改变着质。这是绅士们从来没有嗅到过的。”[3]所以“从量变到质变”的说法是完全错误的。
抛硬币会出现哪一面?结果纯属偶然,但是可以肯定出现国徽或文字的可能性都是50%。可能性并不是偶然事物的内部蕴藏着的必然性,它对事物的发展也没有起到加速或缓慢的作用,而只是其发生的概率,即使像赌博这样复杂的事物也可以计算出输赢的概率,事实上也正是为了预测赌博的结果才导致产生了概率论。概率论可以为偶然事物提供数学模型,而模糊数学还可以为不精确、不清晰的模糊概念提供数学模型。
然而诸如地震、车祸和小行星撞击地球之类事件都是突发的随机事件,连概率也计算不出来;还有一些事物例如布朗运动,完全是杂乱无章的,没有一点规律可寻。前者叫做或然,后者叫做混沌,它们都是没有规律的。新产生的混沌学就是专门以混沌的事物为研究对象的。
既然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是必然的和有规律的,还有很多事物只有可能发生的概率或者根本就没有规律可寻,那么人类社会属于哪一类性质呢?如果社会的发展是必然的,那么共产主义社会就会像牛顿的苹果一样自己掉下来,我们何必还要为之奋斗?
五、人们为什么要探索规律
人们之所以要探索规律,并不是因为好奇,而是为了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历史虽然已经成为过去,但是人们总是想知道它为什么会是那样的;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望,但是却又无法把握。人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归纳、总结、解释、说明过去,于是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历史观;人们又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去预测未来:占卜、卦象、相面、手相、称骨、算命、测字等等方法来预测未来,甚至企图用巫术、作法来控制和操纵未来。
19世纪自然科学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人们不仅相信自然科学研究的成果是正确的,而且相信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也是正确的,于是科学主义成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学者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社会,试图把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研究也变成科学——社会科学。历史是过去的社会的历程,它从来都被看作是一门叙述故事的人文学科,现在也成了历史科学。既然是科学,就要有规律,于是就有了对社会规律的探究。寻求社会发展规律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解释过去,而且和探究自然规律一样,更是为了预测未来。提出“五种社会形态单线顺序发展”的社会规律,在说明奴隶社会必然走向封建社会的同时,也预言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灭亡、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然胜利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实现。然而,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100年以来全世界共产党人和社会民主党人的实践证明,资本主义并没有日薄西山,共产主义也没有在原先预想的地方实现,现实社会的发展并不符合唯物史观的预测,但这并不是坏事,因为当“规律”出现例外的时候正是预示着旧的“规律”将被突破、新的“规律”将要诞生。
当我们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去研究人类社会的时候所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社会并不是一种自然的存在,而是一个由人组成的群体,组成社会的是有意志的人而不是无意识的物,他们决不会消极被动、随波逐流、任凭“规律”摆布。这是社会科学所遇到的普遍挑战。由于我们只能用归纳的方法总结过去,因此所得出的结论都只能说明过去,而难以预测未来。因为人类有着无穷的创造力,他们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设计与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历史的经验,但是想以此来预测未来则总是难以如愿。
六、人是创造历史的主体
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最大的毛病在于它蔑视人的创造性,认为人只不过是在历史的棋盘上被用来实现社会规律的棋子;它认为人类在历史上的所作所为都在冥冥中受到“规律”的制约,人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规律”其实与“天意神旨”、“命中注定”、“上帝保佑”没有什么两样。
马克思、恩格斯不仅说过“创造这一切、拥有这一切并为这一切而斗争的,不是‘历史’,而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恩格斯还指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4]他们的这些论述都是对机械唯物史观最好的批判。
例如,历史教科书上总是把秦始皇统一中国说成是顺应历史潮流、符合必然趋势和人心所向,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甚至说秦始皇并吞六国是为了“天下”,而抹杀了这个暴君极端膨胀的私欲。如果秦始皇统一中国是必然趋势,那么为什么他还要用10年时间南征北战?如果秦始皇知道统一中国是历史规律,那么他为什么要暴虐天下以致二世而亡?如果秦始皇统一中国是人心所向,那么为什么陈胜吴广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起义而天下又群起响应?如果秦始皇废分封是历史潮流,那么为什么陈胜要分封诸侯、项羽也要分封诸侯、刘邦还要分封异姓王和同姓王?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原因分明只是因为他不仅具有统一中国的意志,而且具有统一中国的力量。秦汉之际所发生的这一场生死角逐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了吗?是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吗?是奴隶主阶级企图复辟吗?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斗争吗?显然都不是。这一场生死角逐只不过是社会上各个利益集团和英雄豪杰在为各自的利益而奋斗、争夺与厮杀而已,最后的结果也不是“规律”事先安排好的一个“必然”,而是恩格斯所说的“力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黑格尔说“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但是合理的并不都是正确的,也并不是唯一的。张艺谋运用艺术家的想象力在电影《英雄》里为荆轲刺秦王作了4种设想,形象地告诉人们社会的发展其实并不是必然的而是可以选择的,这一弦外之音不知道张导想到过没有?历史是过去的社会,社会是未来的历史。过去的历史当然是唯一的,不存在“也许”和“可能”,然而并不是“必然”的,因为当现实社会还未成为历史之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可能性,人们选择哪一条道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志和各种社会力量的较量,并不受制于什么“客观规律”。
上述推论可见,我们研究历史,并不是为了信而好古,也不是为了献媚当代,而是为了设计未来,因为社会的历史并不是被“规律”预先设置好的,而是人类自己创造出来的。既然社会的发展是人类的创造过程,那么历史学还能成为科学吗?
历史学的特点与学科位置在哪里
其实,在历史学内部可以运用科学的实证主义方法来进行考证研究的,除了考古学以外就只有史料学了。然而史料本身也是前人的记录,它难免因为记录者的立场偏见和情感好恶而有所增删、取舍、褒贬,难以做到完全公正,因此对于同一个史实会有不同的记录,而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的叙述和解释更是见仁见智、五花八门。由于历史已经逝去而不可再现,既无法用实践去检验史书上的记载,也无法用今天的实验去验证过去的历史,因此我们只能考证文献的是非对错,而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去证实历史的是非对错,于是历史就无可奈何地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难以成为一门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
尽管历史学无法成为一门真正的、像自然科学那样的科学,但是当历史学家根据史料来恢复历史原貌的时候与考证史料一样也存在着求真的问题。在这方面,历史学要使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得出的结论也要接受史实的检验,并且有是非对错之分。我们说历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正是从这个角度给历史学定位的。
然而历史学的功能并不只是为了追求历史的真实,也不只是仅仅为了总结经验与教训,历史学家不仅要向内行的专家解释社会发展的道理,而且要向外行的民众讲述历史的故事。在这方面,历史学又像人文学科一样,需要用形象的语言与手段来表述,而不只是用科学的语言与方法来论证。我们说历史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则是从这个角度给历史学定位的。
因此对历史学的定位应该是:历史学是一门兼有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性质的学科,它的学科位置介于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作为社会科学它极具人文色彩,而作为人文学科它又严谨得像是一门科学;在复原历史原貌、追求历史真实的时候它是科学,而在讲述历史故事的时候它是人文学科。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

对曾经发生的事件而引起不同的看法,应该是这样吧,解决就,。。。心理辅导呵呵。

历史观的形成首先要参考的是社会的实际需要,或者是历史学家所在的社会阶层的实际社会需要。这种需要是历史学家历史观的道义出发点,也就是历史学家对其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何种解读的理论前提和基本视角。历史学家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为本阶层利益而著书立说,甚至不惜粉饰装扮。在这一点上,后现代主义历史学家代表了具有全球视野或者说具有更加具象化和微观观察社会的自觉性和代表性。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着意靠拢的是下层或者是民众层面上的历史解读和反应。从这一点上,他们代表了社会民众对自我价值的新认知和新导向。社会对思想进步和精神食粮的需求是弹性的,但是是一个有限度的弹性。也就是说社会中的成员对社会整体精神发展的集体无意识是存在的。也就是在由过往的社会成员的思想模式而对现今的社会民众依然起着无意识的影响作用。这种无意识的行为,使得很多情况下社会大众在看到相同问题时,会有一种普遍共识。而这种普遍共识又会产生对形成理论体系的诉求,因此在这个层面上,社会民众的思潮和思想积累,会形成对社会理论的需求。这种需求反应在历史学中就是对历史观形成造成影响的社会实际需要。
历史观的形成还有着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也可以将其称为历史观的时代性。
不同时期的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观点不尽相同,这是一个普遍性的认知。在这之上,不同时期的不同学科门类也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倾向。比如绘画艺术中曾大量出现的人体崇拜,文学领域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之争。人文学科终极含义应当是人类对自身的理解和感悟。不同的个体做出的诠释必然是不尽相同的,但是在不尽相同的背后,也有共鸣性质的因素。在上文提到的集体无意识也在此诠释了这种共鸣因素的其中一个小原因。而时代性与需求性的最大不同是需求性是可能长期保留和存在,这种需求性的问题很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彻底的满足而不断对历史观的形成产生影响。但是时代性则不同,时代性是在社会自身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通过多个学者的作品和研究成果来展现出来。体现的一定条件下的成果。而不是对需求的一种满足。在这个层面上,解构主义,结构主义,符号学都展现出自身的时代特性,但是它们对民众的普遍需求都无法得到根本满足。
历史观的形成还有研究者自身的影响因素。关于这一点,现今在某些层面上的研究者选拔出现了一些令人遗憾的事情。很多研究者对历史学本身并不感兴趣,都是由于或多或少的个人因素或者社会因素才投入到研究工作中。对于历史学本身的发展的兴趣远远不及对自身发展的兴趣。出于对这一点的考虑,所以加入了这一影响因素。主要是针对出不同的研究者,展现如此参差不齐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结论。比如讲韦氏拼音法的蒋介石翻译成常立申这一史学界的笑话。不得不让人感到非常的遗憾。


浅析历史观的形成有哪些因素
历史观的形成首先要参考的是社会的实际需要,或者是历史学家所在的社会阶层的实际社会需要。这种需要是历史学家历史观的道义出发点,也就是历史学家对其所掌握的资料进行何种解读的理论前提和基本视角。历史学家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在为本阶层利益而著书立说,甚至不惜粉饰装扮。在这一点上,后现代主义历史...

我的历史学观是怎样形成的
在20世纪坚持认为社会发展有规律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汤因比的文化史观,文化史观对中国的影响很小,而对中国史学界产生巨大影响的是唯物史观,然而唯物史观在中国却发展演变成了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决定论认为,人类社会总是顺着从低级到高级、从落后到先进这样一个方向发展的,这个发展过程必然...

简答题形成历史概念有哪些具体要求?
历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产生、发展(或转变)、结束(完成或消亡)的纵向发展过程。共时性是指历史概念所界定的历史事件与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空间等的横向联系。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根据纵向发展,历时性经历了新航路开辟开始形成,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20世纪初期最终形成三个...

历史观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1.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社会历史观”。2. 正确的历史观对于深入理解和分析历史具有重要意义。3. 在面对历史时,我们不仅需要感性分析,还需要理性分析。4.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更多的史书,多了解历史,有助于形成对历史的深刻感悟。5. 树...

什么事史观?史观可以分为哪几种?
1. 阶级史观(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这种史观从阶级的角度分析历史,研究不同阶级,特别是主导阶级的发展和对历史的影响。它强调不同阶级为适应自身发展而进行革命,从而推动历史进步。2. 文明史观:文明史观将人类社会历史视为文明演进的历史。它以生产力发展为标准,区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代,并...

唯物史观的形成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对唯物史观的形成产生影响的还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历史辩证法。虽然他把历史的实质归结为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但他却把历史看作是一个有规律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辩证发展过程。黑格尔正确地理解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关系。在黑格尔以前的许多思想家往往用偶然性来看待历史,把历史描绘成是一大堆偶然...

唯物史观的创立历程
也正是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马克思正确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及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进而阐明了时间在认识论中的基础地位和决定性意义。 在《提纲》中,马克思揭露了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指出旧唯物主义既无法理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更看不到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所以旧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者...

历史观是什么,为什么要培养正确的历史观?
1. 历史观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它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深奥的哲学问题。2. 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对于理解和分析历史具有多方面的帮助。正确的历史观能够引导我们更加全面和客观地认识过去。3. 在面对历史时,我们不仅需要感性上的分析,更需要理性上的思考。通过多读史书,深入了解...

历史观有哪些
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 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 在;指出社会历史是客观的合乎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社 会...

历史有哪些史观
历史的史观有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全球史观强调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认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相互关联、相互影响。这种史观打破了传统以国家或地区为中心的史观,着重从全球的角度来探讨历史的进程和演变。例如,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时,全球史观会考虑这一事件对全球...

昌邑市15110133558: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
乜毛纳川: ①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 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 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昌邑市15110133558: 浅谈如何降低烧砖能耗应采取的措施 -
乜毛纳川: 要降低烧成能耗,首先要保证燃料能够完全焙烧,使燃料中的热量全部用于烧成:其次,要创造良好的热交换条件,使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基本都用于对坯体的加热;第三,采用合理的码坯...

昌邑市15110133558: 什么是历史观. -
乜毛纳川: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由于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

昌邑市1511013355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什么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乜毛纳川: 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 一、社会历史观的含义和两大派别 社会历史观是人们对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变迁的根本看法、根本观点. 社会历史观分为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派别.历史唯心主义简称唯心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简称唯物史观...

昌邑市15110133558: 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历史有什么关系吗?唯物主义历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 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乜毛纳川:[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白对于历史,尤其是距离现在比较久远的历史,我们从根本上来说是无法将其真正还原的. 另外,一个历史... 按照什么样的观点去将这些零散的历史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形成我吗对于历史的认识? 这就涉及到历史观的问题了. 举个例子,...

昌邑市1511013355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
乜毛纳川: 1、 社会历史观的内涵 历史观是关于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它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 社会历史观是对社会科学的综合与概括,社会科学是社会历史观的基础;而社会历史观一旦产生又能反过来影响具体社会科学的研究.2、历...

昌邑市15110133558: 要写一篇关于我的历史观的论文,可以从哪些方面考虑?请大家提供点思路即可,不要复制粘贴大量文字! -
乜毛纳川: 首先明确,论文必须写你的唯物史观. 思路:1,阐述什么是唯物史观,也就是唯物史观有什么特点和发展过程,可以扩展一下阐明唯物与唯心的区别,唯物史观与形而上学的区别. 2,说明自己的成长历程中历史观的变化.比如小时候不懂事是唯心史观,分析一下为什么那时候是唯心史观,然后接受了一些思想教育以后开始转变为形而上学的历史观,一直到系统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才坚定信仰,建立了唯物历史观.各个阶段的历史观都可以借用第一部分阐述的各种历史观的特点进行分析. 3,老套的感谢一下国家给了接受教育的机会,感谢老师的悉心教导.

昌邑市15110133558: 历史史观有哪些、内容及表现形式和影响 -
乜毛纳川: 历史观即是人对历史的观点,影响历史观的内容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一个是阶级立场、一个是价值取向、还有是时代限制等.

昌邑市15110133558: 公共基础知识备考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乜毛纳川: 第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内容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那么什么是社会存在,什么又是社会意识呢?一、社会存在.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