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大师说禅定:真禅与邪禅

作者&投稿:直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网上常常看见这类讨论:我打坐有这种这种境界,这种这种感受,是不是得禅了呢?例如有人说,每次打坐,就像有人给按摩一样,舒服之极,是不是得禅了呢?

普通人自己在家修禅,会遇到很多问题,怎么办?不要紧,打开大藏经,智者大师的讲义都在呢。

隋朝智者大师,法号智顗,天台宗祖师,乃药王菩萨化身,来中土教导人们修法华经、修禅。当时,《楞严经》还没翻译到我国,已经翻译的禅经也不太多,智者大师留下了小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六妙门》)、圆顿止观(《摩诃止观》)的讲义,实在是不可多得之瑰宝。

《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属于渐次止观,从修禅前的准备,到选择适合自己的禅定方法,修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魔事,修禅进阶,以及各种不同的禅定,都细细道来。智者大师的讲义,一般来说,文字较深,不好懂。但《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的字面却很易懂,非常难得。

但若直接翻开此书,很多人会发现第一、二卷理论太深,看不下去了,就不能发现宝藏原来在后头。所以我想,把现代人最关心的章节先摘录出来。

如文中说,禅有多种,每种禅的发相都不一样。先以根本禅的初禅来说明。安那般那(数息)是根本禅的修法。第五卷中说明了真正初禅的发相。初禅有八触:

“一动。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澁。八滑。”

先说动触:

若行者“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坏。守护增长。于此定中。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

“其十者何?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法。与动俱生。名动眷属胜妙功德庄严动法。若具分别则难可尽。此则略说初动触相。”

“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如是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故名初禅。”

每一个触发时,都有这十种“善法眷属”一起发。 下面就提到病触、生五盖、或者魔触 了:

“行者于初坐中。未得定心。亦发如是冷暖动等触。既无如上所说功德之事……此是病法起。”

网上很多人说,自己一打坐,八种触都经历过了,以为是发禅。仔细看看《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可以自行分辨一下。尤其发热/发冷/发痒这些很常见的,很有可能是表示身体内部有某种不平衡,自己平常不知道,而通过打坐发了出来。

分辨一下是很重要的 ,我们回头看第三卷的下半部分:

“若于定中。发诸禅善根。是中有真有伪。不可谬生取舍。所以者何。若发诸禅三昧时。心不别识。或见魔定。谓是善根发。心生取着。因此邪僻。得病发狂。若是善根。谓是魔定。心疑舍离。即退失善利。是事难识。”

然后,智者大师继续以初禅的“动触”为例, 说明邪相 :

“随发一触。若有邪法。即是邪相。邪法众多。今约一触中。略出十双邪法。以明邪相。一者触体增减。二定乱。三空有。四明闇。五忧喜。六苦乐。七善恶。八愚智。九缚脱。十心强软。

一触体增减者。如动触发时。或身动手起脚亦随。然外人见其兀兀如睡。或如着鬼身手纷动。或坐时见诸异境。此为增相。减者动初发时。若上若下。未及遍身。即便渐渐灭坏。因此都失境界。打坐时萧索。无法持身。此为减相。

二定乱。定者。动触发时。识心及身。为定所缚。不得自在。或复因此便入邪定。乃至七日不出。乱者。动触发时。心意撩乱。攀缘不住。

三者空有。空者。触发之时。都不见身。谓证空定。有者。触发之时。觉身坚硬。犹如木石。

四明闇。明者。触发之时。见外种种光色。乃至日月星辰青黄赤白种种光明。闇者。触发之时。身心闇瞑。如入暗室。

五忧喜。忧者。触发之时。其心热恼。憔悴不悦。喜者。触发之时。心大庆悦。勇动不能自安。

六苦乐。苦者。触发之时。身心处处痛恼。乐者。触发之时。甚大快乐。贪着缠绵。

七善恶。善者。触发之时。念外散善觉观。破坏三昧。恶者。触发之时。即无惭无愧等诸恶心生。

八愚智。愚者。触发之时。心识愚惑。迷惛颠倒。智者。触发之时。利使知见心生邪觉。破坏三昧。

九缚脱。缚者。触发之时。五盖及诸烦恼覆蔽心识。脱者触发之时谓证空无相定得道得果。断结解脱。生憎上慢。

十心强软。强者。触发之时。其心刚强。出入不得自在。犹如瓦石难可回变。不顺善道。软者。触发之时。心志软弱。易可败坏。犹若软泥不堪为器。

如是等二十种恶触。扰乱坐心。破坏禅定。令心邪僻。是为邪定发相。”

如果知道是邪定,就要马上抛弃,否则,如文中说:

“二十邪法。随有所发。若不别邪伪心生爱著者。因或失心狂逸。或歌或哭。或笑或啼。或时惊狂漫走。或时得病。或时致死。或时自欲投巖赴火。自绞自害。如是障恼非一。”

以上内容来自大藏经《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第三到第五卷,强烈建议修禅的朋友找此论来看看。


智者大师说禅定:真禅与邪禅
隋朝智者大师,法号智顗,天台宗祖师,乃药王菩萨化身,来中土教导人们修法华经、修禅。当时,《楞严经》还没翻译到我国,已经翻译的禅经也不太多,智者大师留下了小止观、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六妙门》)、圆顿止观(《摩诃止观》)的讲义,实在是不可多得之瑰宝。《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 属于渐次...

佛学:5:何为蝉
慧能大师对佛法有很多非常深入浅出的简介,以种种方便接引世人,也是为人所尊敬的原因。慧能大师说的《六祖坛经》里面就有说什么是禅。禅,一般通常指禅定,大师他是这么说的:禅定 - 外不着相,名为禅;如如不动,名为定。外不着相,不流于表面,不被事物表面所迷惑,对本质很清楚,所以对外面所...

如何修得四禅八定
或谓自修证过程而言,前三禅乃方便之阶梯,仅第四禅为真实之禅(真禅)。【八定】 色界天之四禅与无色界天之四无色定,合之而成八定,故知八定包含四禅。四与八并举者,盖色界与无色界相对,则在色界为‘禅’,在无色界为‘定’;若以色界、无色界相对于欲界之‘散’,则色及无色二界,皆称为‘定’。故合色...

什么是禅?
禅,是人类锻炼思维生发智慧的生活方式。禅,是一种基于“静”的行为,源于人类本能,经过古代先民开发,形成各种系统的修行方法,并存在于各种教派。先秦时期就有关于此种行为的记载,但是未有固定称呼。直至印度词汇jana传入,汉语音译为“禅那”,后世便以“禅”字称谓此类行为。拥有一颗平常心,人生如...

说说禅宗,人生应该有哪些境界!
禅宗认为,佛典浩如湮海,其中境界为超越世出世间法。非言语可及、推理可得,只有通过禅定才可证知。曾国藩隐退之后,写了一个对联,上联是:粗衣淡饭渡一场,这等福我等享得;下联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些事儿辈承担。这就是,该放下就放下,该拿起就拿起,想放下就放下,想拿起就拿起,这就是...

经典佛语的语录
《弥勒日巴大师歌集》 8、若能观心真实性,一切法中亦不见,若能无心远离心,即是真禅波罗蜜。《大集经》卷十 9、我曾许过诺言,此生只做凡俗中的男子,来世再听佛诉说禅音。可此刻我却想做布达拉宫的一个无名的朝圣者,独行在悠长的石阶。由于我有一个希望,唯愿这人间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座青山,每一株草木...

经典佛语的语录
教化安立无数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无量寿经》卷上 21、口莫轻开,虑必周详。 22、若能观心真实性,一切法中亦不见,若能无心远离心,即是真禅波罗蜜。《大集经》卷十 23、人心自危,是动荡的根源;人人安心,社会才能安定。 24、是的,人生如积水,日积月累,不断地有东西沉淀下来,无论这些东西曾经如何...

师祖冯一
冯一大师有据可考的共收三位弟子。大弟子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主席、上海玉佛寺方丈真禅法师,主修禅。1995 年往生。二弟子真梵,主修密,行迹不详,据说在海外隐修。三弟子真一,禅净密(法)贯通。我便师承冯一法师三弟子释真一,法名惠东。真一大师的得法机缘颇为奇巧。八岁那年的一天,一位衣衫褴褛...

莱西市19653035076: “禅定”的最终结果是“涅槃”还是“灵魂出窍”? -
并冠坤复: 禅定有很多种 如果是出世三昧 最终则可得到涅槃 如是世间禅定 乃至外道邪定 则不能得涅槃之果 乃至错成魔事

莱西市19653035076: 请问二祖时代有哪些大修行者 -
并冠坤复:与二祖慧可大师(487~593)同时代的高僧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智者大师(538-597). 其他的还有:真谛大师、慧休大师(548~?)、洪偃大师(504~564)、慧思大师、等,其相...

莱西市19653035076: 如何入定最快 -
并冠坤复: 一、解答禅定方法最详细的是天台宗修习“止观”的经典.天台宗智者大师讲过四种修“止观”的法,也是在教入禅定,即《摩诃止观》、《禅波罗密门》、《六妙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二、禅定可分为八种.色界天有四种禅定,无色界天有四种禅定,常称为“四禅八定”.三、入禅定的方法:《六妙门》中介绍了入定的六个步骤,即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莱西市19653035076: 禅宗的禅定、天台宗的止观一样吗?
并冠坤复: 禅定所指的是(四禅八定) 智者大师的天台宗止观是一个训练(定心)的方法 但禅宗早已不注重在(四禅八定)上 而是活泼泼的观心

莱西市19653035076: 什么是未到地定 -
并冠坤复: 未到地定又名近分定,近分意指邻近根本定而尚未到的意思.根本定为色界四禅及无色界四空定、每一禅定各有分齐,所以叫根本定.若处于进入根本定之前的方便加行、就叫近分定.因此近分定相对于八定的也应有八种,惟初禅的近分定又...

莱西市19653035076: 一念三千是何意? -
并冠坤复: “一念三千”是什么意思?道理可深广哩!迭“三千”不是指三千大世界,而是指每个众生的一念中具足“三千性相”,典出于佛教的天台宗. 佛教自从东汉明帝永平年间传入中国以后,形成十大宗派,天台宗又称法华宗,与华严宗、法相宗合...

莱西市19653035076: 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的如何修禅定 -
并冠坤复: 佛陀拈花,迦叶菩萨心领神会.从此,迦叶菩萨为禅宗初祖.花即是我,我即是花,皆是虚幻之相,见诸相非相,即见自性.自性即是佛性.

莱西市19653035076: 何谓禅,是禅定?还是其它的什么? -
并冠坤复: 禅,即佛心.包括禅定和智慧. 智者大师云:非智不禅,非禅不智.

莱西市19653035076: “一念三千”是什么意思 -
并冠坤复: 一念三千是天台宗之观法,是佛教天台宗重要理论之一,出自佛教天台宗《摩诃止观》卷五上,指的是三千性相都具足于一念之中.所谓一念,天台宗指的是心足具一念,即称一念.与作为时间单位的一念不同. 所谓三千,指的是三千性相,与三千世界的三千不同. 三千性相,即百界乘以十如是,是为一千,配以三世用,成三千性相.

莱西市19653035076: 如何学习修禅定 -
并冠坤复: 《占察善恶业报经》: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禅定 、无相智慧者, 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 禅定 、智慧,应当先修 忏悔 之法. 所以者何? 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於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 忏悔 令其清净,而修 禅定 、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是故当先修 忏悔 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附注:这就是末学常说的,不要一开始就一窝疯追求 禅定 智慧 因为业障习气深重,容易遭受非人鬼神干扰或魔扰,这在楞严经中也说的很清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