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作者&投稿:勤聂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文与可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与可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与可,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与可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与可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同。
成竹:完整的竹子。
胸:心里。
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基本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近义词:心照不宣 、急中生智、 大刀阔斧、 成竹在胸 、胸中有数、 计上心头 、心中有数。
反义词:束手无策、 心中无数 、胸中无数、 不知所措。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扩展资料:
典故故事
北宋时候,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爬上山坡,走进竹林。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吹雨打的姿势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参考链接:胸有成竹-百度百科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主人公:文同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例 句
1. 我发愁这次完不成任务,老武~地说:“没问题”。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心知肚明 指挥若定 计上心头 胸中有数 胸有定见 成竹在胸 心中有数 大刀阔斧成竹于胸 急中生智 心照不宣 目无全牛
反义词
心中无数 不知所措 束手无策 胸无成竹 张惶失措 茫无头绪 文文莫莫 张皇失措胸中无数 惘然若失
典 故
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或是天晴天阴,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日头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子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底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把有多长,一会儿又记一记竹叶子有多密。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满脸都流着汗,可是他连用手抹也没抹一下,就跟没事儿似的。 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接着,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来临。人们都纷纷往家跑。可就在这时候,坐在家里的文同,急急忙忙抓过一顶草帽,往头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刚走出大门,大雨就跟用脸盆泼水似地下开了。 文同一心要看风雨当中的竹子,哪里还顾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气喘吁吁地跑进竹林,没顾上抹一下流到脸上的雨水,就两眼一眨不眨地观察起竹子来了。只见竹子在风雨的吹打下,弯腰点头,摇来晃去。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 由于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作了细微的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强烈的阳光照耀下和在明净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文同)
人物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主人公:文同 生词本 基本释义 详细释义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 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主人公是文同。文同文同喜欢画竹子,为了能将竹子画得更好,他常常废寝忘食、风雨无阻地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状态。文同细心地把竹子受风雨吹打的姿态记在心头,因此画的竹子十分逼真。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同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胸有成竹: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主人公是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主人公: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

胸有成竹说的是谁胸有成竹主人公是谁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是北宋著名画家。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2、拼音:xiōngyǒuchéngzhú。3、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4、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

什么是成语故事胸有成竹的主人公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与可。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胸有成竹,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画家文同。成竹:完整的竹子。胸:心里。胸有成竹 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基本释义: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 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近义词:心照不宣 、急中生智...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的著名画家文与可。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这个成语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来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了主意。2、文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他与苏轼是表兄弟的关系,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表弟苏轼...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啊
1、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同。2、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太阳像一团火,烤得地面发烫。可是,文同照样跑到竹林里对着太阳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3、他一会儿用手指头量一量竹子的节...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文同。成语故事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北宋著名画家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风下雨,他都常年不断地在竹林子里头钻来钻去。三伏天气,他照样站在烤人的阳光下,全神贯注地观察竹子的变化。有一回,天空刮起了一阵狂风,电闪雷鸣,眼看着一场暴雨就要...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人是谁
5. 当人们赞许他的画技时,他总是谦称只是画出了心中所想。6. 青年画家向晁补之求教,晁补之赠诗提到文同:“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7. 成语“胸有成竹”原指画竹前心中已有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做事之前已有完整的计划或主意。8. 该成语出自陈伯钧的《毛主席率领我们上井岗山》,描述毛泽东胸...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四个成语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分别是谁 -
主储圣迪: 胸有成竹的主要人物 文同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基本释义 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 处 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

鲁山县18812018002: 成语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谁 -
主储圣迪:[答案] 文与可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与可,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 文与可为了画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 所以画起竹子来,根本用不着画草图. 有个名叫晁补之的人,称赞文与可说:文与可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故事的主人公是?,现在常有这个成语来比喻 -
主储圣迪: 文与可,指心里以经有主意了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 -
主储圣迪:[答案]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 历史人物胸有成竹的历史人物是谁? -
主储圣迪:[答案]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

鲁山县18812018002: 写出下面成语的主人公是谁闻鸡起舞、胸有成竹、杏林春满、手不释卷、水滴石穿、大公无私、程门立雪、响遏行云 -
主储圣迪:[答案] 闻鸡起舞-祖逖、胸有成竹-文与可、杏林春满-董奉、手不释卷-吕蒙、水滴石穿--张乖崖、大公无私--祁黄羊、程门立雪--杨时、响遏行云--秦青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主人公是谁?现在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什么?用“胸有成竹”造一个句子. -
主储圣迪: 胸有成竹这个成语的主人翁是【文同】 胸有成竹:【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出自】: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造句】小明看了今天布置的作业,胸有成竹的说:“我肯定会全部答对!”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鲁山县18812018002: 成语故事中的主人公:胸有成竹 -
主储圣迪: 综观历代画竹高手首推宋代文同(字与可,曾任湖州太守,世称文湖州).画竹叶分阴阳,“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他是大书法家苏东坡的表兄弟.也是诗文书画相知的好朋友.苏轼评价文同画竹是“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而文同画竹又屡请苏轼题识,于是“文画苏题”也就成了画竹史上的美谈.这不是简单的诗画结合和朋友默契,也开创了文人诗、画结合的一代新风.说起画竹,苏东坡对文同佩服得五体投地,“终身北面事之”.苏轼本人也有惊人的绘画理论.他总结出“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稍纵则逝矣(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堰竹记》)”.这段高论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出处,也道出了绘画艺术和自然规律的一致性,一直影响着后世的绘画发展.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历史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 -
主储圣迪: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是文与可.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筼筜,yúndāng,一种大竹.)晁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鲁山县18812018002: 胸有成竹,三令五中.病入膏肓的主人公是谁
主储圣迪: 胸有成竹的主人公: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东)人.操韵高洁,能诗文,擅书画,尤长于画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