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志-第五章:帝国的建立-其五十九 柔然来袭

作者&投稿:陈没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尽管正如在上文所指出的,在拓跋焘即位之初,国内与国外有着太多的不安定因素,然而首先到来的,却是一个已经为我们熟悉的名字,柔然。

一直以来,柔然,这样的一个活动在北魏北陲的这样的少数民族都不能让北魏的治理者鲜卑拓跋为之舒心。自公元386年以来,双方互有征伐,鲜卑拓跋也曾经试图让其如同其他的民族一样归附与自己,但是其结果,却只是让下面的数字稍稍显得增加了一点而已。道武帝拓跋时代,柔然进袭北魏二次,北魏还击三次,迫使柔然首次臣服。明元帝拓跋嗣时代,柔然再次蠢动,自拓跋嗣即位起便发动了对北魏的侵掠共三此,而北魏则报以四次征讨,再度迫使柔然降服。

而这一次,在经历了上次的战争(公元414年,神瑞元年)并归附北魏长达八年之久的柔然再度反叛。选择的时机也和它们前一次所做的相差不大,在他们南方的邻居换了新的王者的时候。

至于他们的对手,这个时候的拓跋焘,则才刚刚完成了即位后的一系列的顺理成章的操作。“(泰常)八年(公元422年,同年为始光元年)十一月壬申,即皇帝位,大赦天下。十有二月,追尊皇妣为密皇后,进司徒长孙嵩爵为北平王,司空奚斤为宜城王,蓝田公长孙翰为平阳王,其余普增爵位各有差。于是除禁锢,释嫌怨,开仓库,赈穷乏,河南流民相率内属者甚众。”《魏书.帝纪第四》。封赏有功之士,同时安定新占领区的民心,这是拓跋焘所需要面对的内政。

而在这个时候的外务,他还根本没有把时间和精力将注意力转移到北方。相对与一直以来平静的北方而言,东方或者才是一个更需要关注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南朝檀道济等人的军事存在,更主要的,继承了慕容一族的仇恨的北燕正虎视眈眈。虽然这个时候北燕的主人已经不姓慕容,但是这个名叫冯跋的统治者却一点都不能让拓跋焘掉以轻心。“夏四月甲辰,东巡,幸大宁。秋七月,车驾还宫。”《魏书.帝纪第四》,向东夸耀武力以慑服南朝的武装以及正在不断的和契丹等民族交往的北燕,这是北魏在其军事机器已经疲惫不堪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唯一选择。

尽管兵疲民乏,然而北方的事情毕竟还是来了。“八月,蠕蠕率六万骑入云中,杀掠吏民,攻陷盛乐宫。”,《魏书.帝纪第四》,“段进,不知何许人也。太武初,为白道守将。蠕蠕大檀入塞,围之,力屈被执。进抗声大骂,遂为贼杀。”《北史.列传第七十三》。而这一次柔然的首领,依旧是大檀。“及太宗崩,世祖即位,大檀闻而大喜,始光元年秋,乃寇云中(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虽然史书的记载看上去类似与一次简单的报复行为,但考这一次柔然的进袭,无论兵力还是进攻目的都相当往次不同,可见大檀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绝非单纯的负气之举。

似乎深究这次柔然反叛的原因已无太大的意义,但是如果要仔细的分析下去的话,还是可以看到一点比较有意思的东西。在第四章我们已经指出了在明元帝拓跋嗣登基的时候,南部拓跋鲜卑的势力就隐然压倒了其他两部了,而到了此次拓跋焘的上位,则更是向其他势力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若细推南部拓跋,正如第二章以及第三章所指出的,和汉末晋初年的一个大族乌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南部拓跋鲜卑,这一名词的改变在拓跋早起共出现了两次,其最初的一次为昭帝禄官的三分拓跋,而后一次则为昭成帝什翼犍的两分鲜卑。而相比之下,昭帝的三分影响更为深远,昭成帝的分离拓跋,与之相论,实不过是三分中的思帝一系的再次形式上的分裂而已。而其中的南部也就是穆帝一系虽然在穆帝猗卢死虽然再无帝王的出现,但是其威势不减,贯穿与北朝始末,甚至保持一定的政治能量到唐初。因此为了避免误会,本文所说的南部,除了有特殊说明之外,一律为三分制度下的南部拓跋鲜卑)。而柔然之祖郁久闾氏,亦正是被乌桓掠骑所得之后才开始他的流亡生涯的。乌桓和柔然的天生的仇恨,或者也正是北魏和柔然无法调和的原因吧。因此,这次柔然的进袭的地点,便是南部鲜卑的根本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抛开北魏九十九泉的防御作用---事实上,柔然这次选择的阴山天险关隘白道--盛乐这一路线,风险尤在九十九泉之上---,打击乌桓影响极大的南部拓跋鲜卑的骄横,或者正是大檀此次的目的所在。

而北魏此次的应对,单纯从官方的记录来看,似乎很难有指摘的地方。“帝帅轻骑讨之,虏乃退走”《北史.魏本纪第二》,(此段记载在《魏书.帝纪第四》中被移到他人名下“赭阳子尉普文率轻骑讨之,虏乃退走。”,但细细推演,似乎《北史》的记载更为恰当,一则赭阳子尉普文其人为孤例,二则统筹帷幄,能即时征召长孙翰扩大战果,也非赭阳子的爵位所能力及,足见拓跋焘本人应该身临前线了。),“诏平阳王长孙翰等击蠕蠕别帅,破之,杀数千人,获马万余匹。”《魏书.帝纪第四》。

虽然很快的就迫使大檀退兵,但这次的战斗却让拓跋焘深感威胁。特别是阴山险关形同虚设,盛乐故都被攻陷,这都是这个少年皇帝所不能容忍的。在此情况下,北魏对于北方的政策再度做出了调整。一方面,明元帝拓跋嗣的防守战略并没有被束之高阁,在泰常八年所开始进行的长城体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大量的人力物力被投入其中,进度明显加快,约在五年后的始光四年(公元427年)正式得到了启用。而另外一方面,少年人血气方刚让拓跋焘做出了又一个选择,“(公元422年)九月,大简舆徒,治兵于东郊,部分诸军五万骑,将北讨。”《魏书.帝纪第四》。这次的征讨的准备了三个月,“冬十有二月,遣平阳王长孙翰等讨蠕蠕。”。这是拓跋焘对柔然用兵的第一次。然将兵的数目却尚不及柔然的机动兵力,由此可见和南方宋廷的那一场拉锯战给北魏带来的疲惫到了何种程度。

拓跋焘的这次用兵身先士卒,进军极快,从当前的记载来看,“三日二夜至云中”《魏书.列传第九十一》,然而拓跋焘的冒进,却一头撞进了柔然的包围圈。“大檀骑围世祖五十余重,骑逼马首,相次如堵焉。”,拓跋焘所率领的前锋被大檀围了个正着。但这个时候的大檀却并没有判断出自己的猎物到底是何种程度,加上拓跋焘这个时候也表现出了超出年龄的沉着和稳定,“士卒大惧,世祖颜色自若,众情乃安”《魏书.列传第九十一》,不由得让大檀在判断上出现了失误,以为是魏军的诱敌部队,未能即时发起攻击,这就给魏军的后续部队的增援带来了方便。

魏军的后续部队在赶到之后,和大檀发生激战,大檀的的部将于陟斤与此战中被射杀,导致大檀无心再战,被迫退兵。“先是,大檀弟大那与社仑争国,败而来奔。大檀以大那子于陟斤为部帅,军士射于陟斤杀之,大檀恐,乃还。”《魏书.列传第九十一》,这个是《魏书》中的后续记载,也是这一战役的结束。但是关于这一个记录,却依然可以整理出一点有趣的东西。关系到于陟斤的身份,难道柔然的这次退兵真的就如此的简单么?关于于陟斤的死,还有另外的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于陟斤在此战中其时并没有露面,只是作为柔然的守备留在了后方。而在在这次和北魏的作战中,柔然内部发生了内讧,导致于陟斤被杀,而大檀担心后方的稳定,被迫回师。

这个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魏书》中也没指出是哪位魏军的军士甚至是那支魏军的部队完成了以上的伟业的---从某种程度来说,这次柔然的退兵梦幻的可比汉初汉高祖的白登之围。---但是仔细的一想却依然有值得推究的地方。于陟斤是作为和大檀争位的大那的儿子登场的,在大檀本人正和魏军交战的如火如荼的情况下,他就真的放心的把后方交给大那的儿子吗?这一点,与理与情,无论从哪一方面都说不过去。

因此,我以为事情有可能是一个这样的过程。在这次和魏军交战之前,柔然的内部其实是有不同的声音的。这就是支持大那的那部分部众。而在这次作战中,为了震慑柔然内部的不服与己的势力---大那势力,大檀将大那势力的大义于陟斤带在了身边作为人质。这样,他可以一方面尽量带走自己的部众以增加胜算,而另一方面,留在后方的不安定势力多多少少也要考虑到于陟斤的人身安危而不敢妄动。这就使得柔然的两大势力之间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但是,由于魏军援军的突进,于陟斤不幸中箭身亡,失去了质子的大檀则不得不考虑部族内乱的可能,在这个大的威胁下,和魏军的作战已经无足轻重---他还没有判断出被他围困的魏军主帅为拓跋焘本人---,因此,他放弃了已经垂手可得的胜利,回师平定自己的后方。

然而大檀的撤兵也并没有如此的简单,事实上,尽管魏军的主力由于拓跋焘的冒进而岌岌可危,但是各个支线魏军却取得了不俗的战果。特别是长孙翰负责的长川一路,“蠕蠕大檀徙居漠南,(娥)清与平阳王长孙翰从东道出长川讨之,大获而还。”《魏书.列传第十八》,“冬十有二月,遣平阳王长孙翰等讨蠕蠕。车驾次祚山。”《魏书.帝纪第四》,“蠕蠕大檀之入寇云中,世祖亲征之,遣(长孙)翰率北部诸将尉眷,自参合以北,击大檀别帅阿伏干于柞山,斩首数千级,获马万余匹。”《魏书.列传第十四》,彻底的打击了柔然的补给线,使得大檀一军陷入困境,这也是大檀被迫撤军的关键原因。

大檀的撤兵与拓跋焘而言并不意味着战事的完结,事实上拓跋焘和柔然之间的战争才刚刚开始而已。自草原吹来的腥风已经吹姓了拓跋焘心底沉睡的修罗。以后的历史或者是让人激动的,因为战乱不休的北方终于可以迎来一段和平的日子了(公元436年,北燕灭亡到公元534年北魏分裂大致为一百年),但是这样的稳定却是建立在拓跋焘一朝的征服与劫掠上的。现在的时间是公元422年,被后世认为是“奋征伐之气,遂戎轩四出,周旋险夷”《魏书.帝纪第六》的太武帝拓跋焘这个时候才只有十五岁。




北朝志-第五章:帝国的建立-其五十九 柔然来袭
在第四章我们已经指出了在明元帝拓跋嗣登基的时候,南部拓跋鲜卑的势力就隐然压倒了其他两部了,而到了此次拓跋焘的上位,则更是向其他势力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若细推南部拓跋,正如第二章以及第三章所指出的,和汉末晋初年的一个大族乌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南部拓跋鲜卑,这一名词的改变在拓跋早起共出现了两次,...

非议历史图书目录
第五章,帝国时代,秦朝崛起与中央集权的形成,刘邦的智谋与帝国的巩固。分析诸侯兴衰,知识分子的角色转变,以及帝国的辉煌与衰落,都深刻揭示了权力与文化的复杂交织。第六章,信仰时代,宗教与政治的交融,以及对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和实践。名士们的挣扎与信仰的危机,构成了这一时期的特色。第七章,复...

1901年:一个帝国的背影作品目录
第五章,"河船中的秀女与文件"映照出帝国的衰落,清泪与权力交织,上海道的舞步与张之洞的劝学,揭示了权贵与底层民众的疏离。"翠扳指"再次出现,水面的繁星映照出帝国的衰微和仓皇的逃亡。第六章,"天下同唱《玉堂春》",帝国重臣在春帆楼中的角色转变,深刻体现了恩怨情仇。"袜子们"的命运,过朝廷...

急!急!急!初中世界历史整合!
第五章 漫长的中世纪 公元400~1500年 欧洲(公元400~1500年) 日耳曼王国的建立、古代日耳曼人的社会制度、西欧封建关系的萌芽、日耳曼诸王国的建立、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西欧封建制的产生、克洛维创建法兰克王国、矮子丕平篡权、查理曼帝国形成、帝国的分裂、北欧海盗海盗时代的来临、北欧海盗的扩张、“无骨者”伊瓦尔和...

隋帝国的初创与隋文帝文教政策的摇摆
于是 民间佛经,多于六经数百倍 (《隋书》卷三十五《经籍志》四)。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大抵东汉迄南北朝时期,是其被中国文化吸收的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佛教徒的贡献主要是翻译经典,其次才是阐发义理,而隋唐时期,是佛教的融化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佛教徒的主要贡献是创立宗派(学派),形成中国化的佛教哲学。这一工作随着...

世界史(古代卷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录
第五章,重点关注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包括希腊城邦的形成、古典时代的繁荣,以及马其顿和亚历山大帝国的兴衰。第六章,呈现古代世界的强盛,罗马从王政到帝国的崛起,秦汉时期的中国也展现出强大的影响力。第七章,揭示古代世界的衰落,包括罗马帝国的危机、基督教的兴起,以及魏晋时期的中国。第八章至...

中华大帝国史的图书目录
皇帝关于抚养丧失劳力者的敕令第三卷 中华帝国在道德政治方面令人敬重的新奇事物第一章 这个大国的各朝皇帝及他们的名号第二章 万历帝的宫殿及宫廷,他所居住的城市,全国无一人有私产第三章 帝国十五个省中向皇帝纳贡的人数第四章 皇帝在十五个省收缴赋税最确切的记载第五章 帝国十五个省的步兵和骑兵...

万历十五年分几个章节几个部分
共七章 第一章万历皇帝 万历十五年是从一场上朝谣言开始的。这一天北京城里哄传说皇上要举行午朝大典了。文武百官不敢怠慢,赶紧都赶到紫禁城。但这件事皇上自己都不知道,又查不到谣言的源头。皇帝生气就把所有官员减免了两个月工资。这时,中华帝国虽然表面上尊卑有序,实际上已经是乱糟糟的了。

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目录
清朝的长白山踏查活动及其人员对于边界的认识在第五章中占据核心,康熙年间的活动和光绪年间的考察与图们江水源的确认是这部分的重点。地理志对长白山及水系的记述在明、清两个朝代都有所记载,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附录部分包括了对清初朝鲜国王入朝说、迎敕礼以及朝鲜使用中国年号问题的深入讨论,...

《大秦帝国》有感——第五章 卫鞅入秦
这次分享的内容是《大秦帝国》第一部第五章卫鞅入秦。上篇文章讲到秦国发布求贤令,卫鞅决定入秦。同时申不害来到了韩国为相,利用当朝斩杀的震慑效果,干脆利落地大幅将贵族们的财富土地收回国君手中。第五章第一节讲述了玄奇来到魏国,受墨家之命查探魏国将对何国开战,同时暗中辅助卫鞅入秦。进入魏国...

西林区15944581668: 四年级下册语文书第6单元日积月累{义务教育版}的成语意思雄心壮志 坚定不移 坚韧不拔 自强不息 聚沙成塔 集腋成裘 持之以恒 全力以赴 知难而进 无坚不摧 ... -
系虽沙赛:[答案] 正直是道德之本.——(埃及)迈哈福兹《平民史诗》 要想做一个道德的人,就必须先做到正直,这就好比盖楼房,在盖之前,就 先必须打好地基,若连地基都打的不牢固,就算楼房盖的再高,也总有一天会塌下来.眼泪无法洗去痛苦....

西林区15944581668: 风雨寒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
系虽沙赛: 这句话有两种解释,第一种比较简单的解释就是外界因素伤人的身体,而情绪因素损伤人的心智,令人容易抑郁或自尽.第二种解释则是掺杂入中医理论了.“伤形”是指伤脾,风雨寒暑的含义是湿寒之气与暑气,而湿寒之气与暑气伤脾极为厉害,特别是脾喜躁恶湿,湿寒之气更可伤脾,而伤脾便是“伤形”.所以“风雨寒暑伤形”的意思就是寒湿暑气会伤脾.肝主情志,肝虚情志便会抑郁、消沉.而惊伤肝.所以“恐惧不节伤志”的意思就是惊恐过多便会伤肝的意思,其中的那个“伤志”便是伤肝的含义.以上便是我对您所提出的问题作出的回答,谢谢.

西林区15944581668: 济南科目二第五考场在哪 章丘哪个地方呀? 还有那个考场的车是什么车 是桑塔纳志俊吗还是皮卡 -
系虽沙赛: 科二章丘就两个考场一个是世元一个是交通技校

西林区15944581668: 《洪洞县志》 -
系虽沙赛: 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 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郡望: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西林区15944581668: 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 》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 -
系虽沙赛: 陶渊明较晚时期所写的《桃花源诗并记》标志着他思想和艺术的新高度,诗人在这里提出了“世外桃源”的社会理想.

西林区15944581668: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意思是什么?3Q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六单元日积月累 -
系虽沙赛:[答案] 我来告诉你一定对,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

西林区15944581668: “其能凌岁寒而不易行者,非松也耶!是,昔之君子每托之以自厉,求君之志,盖亦若斯而已”的翻译 -
系虽沙赛: 赵襄子喝酒五日五夜不停止,对侍奉的人说:“我确实是个国士!喝酒五天五夜了,却没有一点儿病.”优莫说:“您努力吧!还和商纣王差两天.商纣王七天七夜,可是您才五天.”襄子害怕了,对优莫说:“既然如此,那么,我要灭亡吗?”优莫说:“不会灭亡.”襄子说:“和商纣王差两天,不灭亡还等待什么呢?”优莫说:“夏桀王和商纣王的灭亡,是因为他们分别遇到了商汤王和周武王.现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纣王.夏桀王和商纣王同时在世,怎么能互相使对方灭亡呢?但是也危险了.”

西林区15944581668: 魏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志怪分别有什么代表作 -
系虽沙赛: 志人小说:刘义庆《世说新语》三国魏邯郸淳的《笑林》《魏晋名士传》《语林》志怪小说:1.干宝的《搜神记》2.颜之推的《冤魂志》3.吴均的《续齐谐记》4.葛洪的《西京杂记》《神仙传》5.张华的《博物志》6.《列异传》7.《拾遗记》

西林区15944581668: 有没有类似三国志曹操传的游戏 -
系虽沙赛: 吕布传(全本)——作者:tnu84 孔雀王版《东吴传》(第一章完13关)——作者:peocockwang 大兔子完美剧情2.02(全本)——作者:大兔子 三国后传(第三章完33关)——作者:古拿比加 袁绍新传(至27关)——作者:雪山飞龙 卢俊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