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水歌赏析

作者&投稿:雍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赵北燕南之古道,水流汤汤沙浩浩。
送君迢遥西入秦,天风萧条吹白草。
车骑衣冠满路旁,骊驹一唱心茫茫。
手持玉觞不能饮,羽声飒沓飞清霜。
白虹照天光未灭,七尺屏风袖将绝。
督亢图中不杀人,咸阳殿上空流血。
可怜六合归一家,美人钟鼓如云霞。
庆卿成尘渐离死,异日还逢博浪沙。

此诗拓展古意而成哀悼诗声,先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再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然后写刺秦王的经过,最后写秦王一匡诸侯统一中国后天下宝物都集秦宫且美女钟鼓繁若云霞。


开头四句为第一层,写送荆轲的时间和地点。易水河畔原为古老航道,背燕面赵,襟带二邦,河水浩荡,两岸白沙无垠,足为送别开拓寥廓宏大背景。又时值天风萧瑟、草木零落暮秋季节,北国天空尤为高远幽旷,浩浩江水,茫茫白沙,飒飒天风,萧萧草木,这些大自然奇特景观为全诗铺垫了慷慨悲壮基调。“送君迢遥西入秦”一句点明送谁去何处。其中,“迢递”一词既写征途之遥,复含任重而道远深意。


紧接着四句为第二层,写送别时壮观的场面,以“骊驹一唱心茫茫”渲染悲壮场面,既为赞古代英雄荆轲,更为颂现实生活左懋第北上议和壮举。


之后四句为第三层,写刺秦王的经过,借荆轲悲剧重演以痛悼左懋第遇害。


最后四句为第四层,写秦王一匡诸侯统一中国,天下宝物都集秦宫,美女钟鼓繁若云霞。邪恶战胜正义,如同清朝灭明朝。但荆轲、高渐离虽亡,而博浪沙椎击秦王的张良终将再度出世。篇终“浩茫”之思,幽深婉曲地传达出陈子龙救亡图存的坚定决心。


全诗构制宏伟,用思深沉,立意深沉含蓄,风格慷慨悲凉,融合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而浑化无迹:写景在于创造情感氛围,叙事在于抒发情感,全诗叙事都隐隐荡漾着郁勃的情思,结尾的议论又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故全诗写景、叙事、议论都统一在总体的情感节奏中。

参考资料:

1、 钱仲联,章培恒,陈祥耀,潘啸龙,等,撰写.元明清诗鉴赏辞典(辽·金·元·明).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12月第1版:745-747


《易水歌》译文及赏析
这首不假修饰,质朴无比的歌辞,“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壮士赴死如归之情“(《岁寒堂诗话》)正是因为荆轲情动於中而行於言,使之具有了感秋风,动易水,惊天地,泣鬼神,慷慨激越,呈现出回肠荡气的巨大魅力。这首辞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对风声萧萧、易水寒凉的外界...

河中之水歌赏析
《河中之水歌》是首叙事古诗,塑造了莫愁美丽率真的形象。关于莫愁有两种说法。一指石城莫愁,《旧唐书·音乐志二》:”《莫愁乐》出于《石城乐》。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故歌云:“莫愁在何处?莫愁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石城在今湖北;另一种说法指洛阳莫愁,为卢家妇。此...

《荆轲歌易水歌》讲解、赏析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南朝梁·萧统将其选入《文选·卷二十八》杂歌类,将作者认为是荆轲,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其中需要注意的几个词语,【萧萧】指的是风声,【易水】指的是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兮】是语气助词,【壮士】在...

易水歌的全文翻译及赏析是什么?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二、出处 出自诗歌《易水歌》。三、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史书上说,高渐离击筑,荆轲...

易水歌 荆轲_易水歌古诗
易水歌 荆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嘘气兮成白虹 字词注解: 1.萧萧:指风声。 2.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3.兮:语气助词。 4.壮士:在这里代指荆轲。 作品翻译: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

《水调歌头》苏轼词作鉴赏
《水浒传》第三十回写八月十五“可唱个中秋对月对景的曲儿”,唱的就是这 “一支东坡学士中秋《水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能给人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 名家评论 宋蔡绦《铁...

易水歌全文是什么?
赏析:1.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2.全诗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3.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沧浪之水歌的全文内容是什么?
赏析: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战国佚名《沧浪之水歌》全文翻译赏析)
出自战国诗人佚名的《沧浪之水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赏析 《沧浪歌》并不单单是「劝人出世避祸,独善其身」的,而是强调人不仅要刚直进取,也要有豁达的心胸。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

梁武帝萧衍《河中之水歌》诗词赏析
在《河中之水歌》中,他以莫愁为载体,透过她的织布细工、采桑忙碌,展现了一个古代女性细腻而坚韧的生活状态。然而,她并非仅仅满足于奢华的生活,而是内心深处渴望着更高层次的幸福,尤其是对于理想的婚姻的追求,这在最后一句“恨不嫁王”中得到了鲜明的体现。莫愁,这个名字本身即带有矛盾,看似无忧...

丹阳市19372313965: 陈子龙 易水歌赏析 -
云浩复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一幅画,这也是一种情怀.萧杀中无限悲壮的画面!壮士一去不归的情怀!荆轲刺秦,成也罢,败也罢,对他个人而言,结局都是悲的;再说荆轲刺秦,对也罢,错也罢,都当不住历史的长卷上,那浓重的一笔.易水歌,只有两句,但是他所传达的感情,他所描绘的画面,今天读到的人仍有当时当境的感伤.

丹阳市19372313965: 名师讲解《易水歌》 -
云浩复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译文】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的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到虎穴到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

丹阳市19372313965: 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的赏析 -
云浩复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荆轲以此得名,而短短的两句乃永垂于千古.在诗里表现雄壮的情绪之难,在于令人心悦诚服,而不在嚣张夸大;在能表现出那暂感情的后面蕴藏着的更永久普遍的情操,而不在那一时的冲动.大约悲壮之...

丹阳市19372313965: 过易水这首古诗的赏析 -
云浩复方: 作者:荆轲 易水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注释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译文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得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

丹阳市1937231396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解释 -
云浩复方:[答案] 《易水歌》就两句 出自《史记·刺客列传》,全文是: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羽声...

丹阳市1937231396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壮士之别的赏析 -
云浩复方: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全仅两句.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

丹阳市19372313965: 古诗易水歌诗句 -
云浩复方: 1、诗句: 易水歌 【作者】杨维桢 【朝代】元 风潇潇,易水波,高冠送客白峨峨. 马嘶燕都夜生角,壮士悲歌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铦,函中目光射匕尖. 先生地下汗如雨,匕机一失中铜柱. 后客不来可奈何,十三小儿面如土. 太傅言议谋...

丹阳市1937231396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是什么意思 -
云浩复方: 易水歌① 荆 轲 风萧萧兮易水寒②,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③! 注释 ①据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上记载:荆轲受燕太子丹之请入秦刺杀秦王,燕太子丹和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在荆轲的好友高渐离的击筑声中,荆轲就唱了这首短歌. ②萧萧...

丹阳市1937231396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悲壮的渲染气氛的诗词 -
云浩复方: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易水歌》 【年代·作者】 战国·荆轲 【全文·原文·全诗】 易水歌(荆轲·战国)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释义·赏析】 《易水歌》或称《渡易水歌》、《荆轲歌》,是荆轲辞燕...

丹阳市19372313965: 易水歌的内容是什么意思?
云浩复方: 〔战国〕荆轲 风萧萧兮 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 探虎穴兮 入蛟宫, 仰天呼气兮 成白虹. 注释: 萧萧:指风声.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鉴赏一: 上句即景写风吹水寒,渲染苍凉悲壮的气氛.下句抒写决死的情怀,明知有去无还,却毅然前往,决不回顾.“风萧萧”有声,从听觉上渲染离别之际的惨烈;“易水寒”彻骨,从感觉上描状环境的悲凉;一上一下,极尽天地愁惨之状,更加烘托出荆轲“君子死知己”,慷慨赴国难的凛然正气.虽寥寥十五字,却“凄婉激烈,风骨情景,种种具备”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