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讲的入定是否就是现在所讲的自我催眠?或有何不同?

作者&投稿:登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有大师知道怎么入定或者自我催眠吗?~

场所:最好在安静的光线较暗的房间中练习。
姿势:将身体靠在沙发上或躺椅上,全身放松,服装不宜过紧,将有碍于全身放松的
眼镜、领带、手表、项链、戒指等脱下。
呼吸:采用上述的深腹式呼吸法。四肢和手指轻轻地舒展,以配合呼吸。
1)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一:
闭眼、呼吸调控后进入浅眠状态,自我暗示以下五句话:“右腕沉重,像铅一样沉重
”“右腕非常沉重,沉重……”“我的左腕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左腕非重沉重,很沉
重……”“左右两腕像铅一样沉重”。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从腕到手指,从手指到肩膀为止,使其处于一种被动听命的状态
。所需时间约3分钟。
2)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二:
方法、姿势等与操作练习之一相同,但是把自我暗示的五个句子中的“腕”换成“脚
”,暗示句如下:“右脚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右脚非常沉重,沉重……”“我的左脚
沉重,像铅一样沉’重”“左脚非常沉重,沉重……”“左右两脚像铅一样沉重”。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从腿部到脚趾轻轻舒展,保持松弛状态。所需时间3~5分钟。两
个练习结束后,休息一会,自我暗示3次:“一切正常”。然后睁开眼睛,苏醒。
3)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三:
呼吸、姿势和方法与操作练习之一相同。闭眼后,想象坐在一间磁石砌成的房间中,
房间四周发出强大的“磁力”,自我暗示以下五句话:“我的眼皮沉重,沉重……”“我
的眼皮非常沉重”“我的眼皮像铅一样沉重”“眼皮闭上”“眼皮紧紧地闭上”。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3次,然后冥思3~5分钟,结束练习(方法见练习之二)。
4)条件反射操作练习之四:
采取深腹式呼吸法,横躺或仰卧在睡椅或床上,两手置于腹部肚脐处。想象自身坐在
阳光明媚的公园里,或者是夏日海滨的沙滩上。自我暗示以下几句话:“腹部温暖,温暖
”“我的整个腹部非常温暖“‘像太阳光照在肚子上,暖洋洋,暖洋洋的”“腹部温暖,
非常轻松”“腹部轻松、舒适,非常温暖”。
以上暗示反复进行3次。当腹部确实有一种充实的温暖感后,可以结束所有练习,自我
暗示3次:“一切正常”。
然后睁开眼睛,苏醒。
②自我催眠中级技法
场所和催眠姿势与训练①“自我催眠入门技法”相同,呼吸先采用意念呼吸法,3分钟
左右后换成深腹式呼吸法。
将双手搓热,按摩一下颜面和头部,然后从肩膀处按摩至手掌、手指处,进入冥思状
态。
进行以下的想象:非常大的气球系在你的右腕上,气球中充满了氢气,具有强大的浮
力,将你的手腕向上拉。你会觉得右手腕受到的重力在减小,整个右手有一种向上浮动的
感觉。
自我暗示:“手腕非常轻,非常轻;向上浮,向上浮……”
然后,想象你的左手:左手浸入温水池中,左手所受的重力在减小,被浮力顶起来,
手指在水中微微浮动。
自我暗示:“左手在温暖的水中浮起,浮起……”
以上的浮动感逐渐变成无重力状态,两手从肘、腕起至肩膀,渐渐上升,在水的浮力
和气球的牵引下,两手臂在胸前缓缓舒展,伸直。接着进一步想象,在你的腰腹部和两脚
踝处,都系上了大气球,由于它们的引力,你的身子飘然欲仙,腾空欲起。
自我暗示:“身体变轻,变轻,向空中浮起,浮起……”

他们的性质很相似,可以说是几乎一样的,甚至有些冥想的本质就是一种自我催眠或利用自我催眠来作冥想中的引导与暗示。\x0d\x0a\x0d\x0a但如果真的要列举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有的。\x0d\x0a\x0d\x0a用最本质上的比较,冥想的核心是观,而自我催眠的核心是暗示。\x0d\x0a\x0d\x0a暗示,代表有具体内容,有预设的目标,它的性质属于“指令“。在内在意识上去细分的话,暗示中的”我“,指的是和日常生活中的我是同一对象,它包括身体和意识上的定义。虽然指令的具体内容没有限制,但是所有的指令的”作用对象“都是这个”我“。\x0d\x0a\x0d\x0a而观的本质是没有内容和目标(但亦可以包括有内容和目标的观)。在冥想中,”我“的定义不太一样,有一个观察中的我和一个被观察中的我,那个观察中的我处于隐藏状态,不明显,但确实存在。由这个隐藏的我去观察漫无目的的另一个我(与自我催眠中的我相同)中产生的任何想象或念头。如果真要给冥想一个目的性的话,那么冥想的目的性是去启迪、发现、探索那个隐藏中的我(简称真我),而这个我只有在心灵上主动分离才能做到。并且即使已经知道了有两个版本的我存在,这个真我仍然很容易就被自我”吸入“到自我所做的联想场景当中去(简称入景)。例如如果想象自己在一个美丽的湖光山色旁边感受周围的宁静,我们很容易就入了景,成为了身在其境的存在,这就叫入了景,我们会”钻“了进去的。而观则不一样,它是观察到自己正在构那建这个场景,虽然”身在“那个场景中,但却同时在场景外处于观察状态,一直关注着想象的变化。\x0d\x0a\x0d\x0a在冥想中,经常入景又出景是常见的事,因为真的很容易就被自己的想象带入景的,我们的梦的性质就是在入景状态的冥想。本来按理说我们应该知道我们是在做梦,那么多”可疑“的地方,场景那么不符合我们的现实逻辑和记忆,但我们却很少产生怀疑,原因就是因为入了景中。如果在做梦的时候能够发现自己是在梦中,那么这种在梦中主动出景的状态,就叫清醒梦。清醒梦也是一种特殊的冥想状态。\x0d\x0a\x0d\x0a但是即使能够长期处于出景状态,这仍然不是冥想的终极探索之地,因为无论是入还是出景,始终还属于”有“,冥想的”终极“(相对于人类来说)之地是无,就是说观还在,但仿佛一切消失了,但仍然存在,这是一种极为宁静的地方,一切定义与分别都消失了,没有念头。之所以冥想要到此地,是因为此地于灵性上对应于道、智慧、宇宙真相、真理、神、佛等人类普通观念所不能企及的状态,此状态对一切的领悟极高,宇宙万物的关系和本质”一目了然“。\x0d\x0a\x0d\x0a而冥想的这种状态是自我催眠所不能达到的。并不是技能高下的问题,而是机制的问题。自我催眠始终基于有,再基于单一的自我,也常在景中,因此达不到。但这种分别只是探索者内心调整的”微小分别“,一念间,自我催眠与冥想完全可以转换。

  入定是入于禅定之意,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

  【禅定】
  (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故定之名宽,一切之息虑凝心名之,禅之名狭,定之一分也。盖禅那之思惟审虑,自有定止寂静之义,故得名为定,而三昧无思惟审虑之义,故得名为禅也。今总别合称而谓之禅定。然禅定虽皆为心之德,而欲界所属之心非有此德,属于色界,无色界之界之心德也。若色无色相对,则禅为色界之法,定为无色界之法,其中各有四等之浅深,故谓之四禅四定。此四禅四定为世间法,佛法外道凡夫圣者共通也,其他佛菩萨阿罗汉证得之诸无漏诸定为出世间法,非三界所属之心体所具,故欲得禅,则必离欲界之烦恼。欲得定,则必断欲界之烦恼,欲得无漏之诸定,则必绝无色界之烦恼。而此中禅在最初,不惟为诸定之根本,而发天眼天耳等之通力,亦依此禅。且禅有审虑之用,观念真理,必依于禅,故以禅为学道之最要者。大乘义章十三曰:‘禅者是中国之言,此翻为思惟修习。(中略)心住一缘离于散动故名为定。言三昧者,是外国语,此名正定。定如前释,离邪乱故说为正。’智度论二十八曰:‘四禅亦名禅,亦名定,亦名三昧。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

  入定是为了去掉妄念开智慧,而自我催眠通常是为了身体舒畅,有一定医疗作用

“禅”、“禅学”二语,在佛教界、学术界习见不鲜,近年来尤有“禅学热”兴起的势头。禅、禅学本有广狭二义,然非尽人皆知,故在使用上难免出现一些混乱,颇有“正名”的必要。

广义的禅——禅定及其异名

从汉传佛学的整体看,禅,首先是广义的,乃“禅定”的略称。

禅定一语,梵汉合璧,由梵语“禅那”的略称“禅”与梵语“三昧”的义译“定”结合而成。

禅那(Dhyaua)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一个术语,原出婆罗门教典《奥义书》,属“六支瑜伽”的第三支、“八支瑜伽”的第七支,是瑜伽修习中较高阶段的方法或定境 。佛教习用之,涵义与婆罗门教大体一致,义译“思惟修”、“静虑”,以后者最称体贴。静虑,即寂静而又审虑,或在寂静心中审虑。《俱舍论颂疏》卷28云:“问:何等名为静虑?答:由定寂静,慧能审虑,故虑体是慧,定有静用及生慧虑,故名静虑”。意谓静虑乃定慧均等之义。该论明确指出:静虑唯指定境中具有定慧均等性质的色界四禅,在此之下的欲界定不够寂静故不称正定,在此之下的四无色定智慧昧劣故,不明禅那而仅名为定。这是印度小乘经论中一致之说。一类大乘经论亦持此说,如《大智度论》卷28云:“四禅亦名禅,亦名定,除四禅,诸余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不名为禅。”

从后汉末安世高首次向中华译传禅法起,禅那便被略译为“禅”而成为汉语中的外来语。安译《大安般守意经》即把修禅译为“坐禅”,有云:“何以故不得禅”?“观空已得四禅”,此禅,指色界四禅。

在以后译出的不少大乘经论中,“禅”实际上从静虑的本义上,被用作一切禅定的通称,不限于色界四禅。如北凉昙无谶译《菩萨地持经》所说大乘菩萨修的九种禅,不仅包括小乘的世间、出世间禅,还包括各类办事禅,远远越出了色界四禅的范围。刘宋求那跋陀罗译的四卷《楞伽》说有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援如禅、如来禅四种禅,这四种禅,包括了外道、小乘、大乘所修一切禅定。这里的禅字,若按小乘释义,用“定”(三昧)更为妥当。汉传大乘诸宗,多依此类大乘经,以禅为一切禅定的通称,禅定的略称,如天台宗智者大师分禅定为世间禅、出世间禅、出世间上上禅三类,宗密大师《禅源诸诠集都序》分佛教内外的一切禅定为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如来清净禅五类。此所言禅,皆不限于色界四禅。

禅定的定,乃梵语三摩地(Samabhi)的义译,略译“三昧”,另有“三摩提”、“三摩帝”等写法。此词也是印度各宗教所通用的,在婆罗门教典《奥义书》、《瑜伽经》等中,三摩地是修习瑜伽的最高境界,“八支瑜伽”,中的第八支,乃梵我合一而消泯了知识、能知、所知“三端”的境界。佛教所用三摩地,含义要宽泛得多,通摄一切寂定心境,义译有定、正定、正受、正心行处、等持等。定,为“心一境性”义,《俱舍论颂疏》云“心一境性名之为定”,“问:何等名心一境性;答:谓能令心专注一所缘”。谓定指心注一境而不散乱。正受、正心行处,谓心念无散乱、波动,端端正正,专注一善缘。《大智度论》卷23云:“一切禅定摄心,皆言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是心从无始世来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则直”。以蛇入竹筒意念的有序化,极为形象。等持,谓平等持心,不动不散。一说三摩地包括所有的有心定—有意识活动的定境,而不包括外道所入无想定及内圣所入灭尽定这两种停息了意识活动的无心定。

与三摩地含义相近的还有“三摩钵底”、“三摩呬多”、“三摩半那”。三摩钵底(Samapati)义择等至,谓心至于安和平等之境,较三摩地的包摄面更广,通摄一切有心定、无心定,乃至最为初始的片断定心。三摩呬多(Sanmanita)义译等引,谓引摄心至安和平等,指入定时心之自性《 瑜伽师地论》云:“若有获得九相住心中第九相住心,谓三摩呬多”,九相住心指修定者渐次入定的九个阶梯,第九等持心,为不加功用而自然入定的境界。《唯识述记》卷6辨三摩呬多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等持通定散,但专注境义;等引唯定心庆作意注故”。三摩半那(samapduua)指已入定心,《一切经音义》卷21辨其与三摩钵底的区别说:“欲入定时名三摩钵底,正在定中名三摩半那”。

禅定还有瑜伽、止观等异称。

瑜伽,是梵语yoga的音译,近代有译为“约嘎”的。此词早见于印度古籍《梨俱吠陀》,词根本义是给牛马套轭,以便驾驭,引申为自我调控身心,印度教《瑜伽经》释为“对心识作用的控制。”当初主要指禅定一类修心入定的方法,后来成为印度教的多种调控身心之道 --诸如炼体制气、守戒、敬神、诵经持咒、修禅入定、爱心服务等修养体系的总称,被释为结合、联系——指通过瑜伽练习的纽带,把个人的自性与宇宙性或神大梵结合为一。

在佛教中,瑜伽也被用作以禅定为主的修持体系的总称。安世高译的一本讲禅定的书《道地经》(古印度僧伽罗叉造),后来西晋竺法护译为《修行道地经》,其梵文题目为瑜伽遮罗浮迷(Yogatarabhumi),义为瑜伽师的修行次第,与后来玄奘译的 《瑜伽师地论》同名,瑜伽被译为道、修行道,主要指禅定。东晋觉贤译的《达摩多罗禅经》,原题亦为瑜伽遮罗浮迷,瑜伽即被译为禅。 瑜伽义译“相应”,窥基《唯识述记》说瑜伽有与境、行、理、果、所化机感相应五义,而“多说唯以禅定为相应”,这在五相应中属理相 应,指与真实相契。以禅定为瑜伽,乃狭义的瑜伽,若就五相应的广义而言,则境、行、理、果、所化机感,其实包摄了一切佛法,佛教的整个修持体系,总名瑜伽。最胜子释《瑜伽师地论》即云:“谓一切乘境、行、果等所有诸法,皆名瑜伽”。

佛教密乘的修持道更多称为瑜伽,有四部瑜伽之分。密乘传入汉地后,瑜伽渐成为密法的代称。南宋以降,社会上把佛教中持咒、焰口施食等法称为瑜伽,行此道者称瑜伽僧。显教的禅定,便不大称瑜伽了。印度教则以瑜伽为修行道的总称,禅那仅指禅定的某种境界,密法称曼多罗瑜伽、呾特罗瑜伽。

止观,是梵语奢摩他、毗婆舍那义译的合称,具定慧均等之义,正好是禅那静虑义的具体化,故一般都视为禅定的别称。关于止观的词义,可参阅拙撰《止观与气功》(《法音》1989年第3期)。
回答者:kttsang - 高级经理 六级 7-30 06:13

入定是指在修行的过程中,身体静止不动,并且心也不动。使意识定在某一状态。比如观想莲花,那么脑子里只有一朵莲花,把所有的意识都集中在这一朵莲花上。不去感受,听闻一切。意识高度集中。就像看VCD时按暂停键,电视暂停在一个画面,里面的人物都定在那里。入定的情形,与其有点相似。

入定时能控制自己的心神,而催眠是无法控制的.

道可道,名可名.大道唯一.
天道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入定是自我催眠的一种形式

一个明白道理 一个不明理


佛教中所讲的入定是否就是现在所讲的自我催眠?或有何不同?
入定是入于禅定之意,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禅定】(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义。定者,为梵语三昧之译,心定止一境而离散动之义。即一心考物为禅,一境静念为定也。故定之名宽,...

入定是什么意思
入定,也作“内定”,是佛教里面的一个修行方法,通过闭目、寂静、不动、思维杂念,进入一种无我、忘我的境界。它是一种能够帮助修行者提高自身素质和修炼的方法。在佛教中,入定是修行者将自己的精神和身体完全放松,让自己的思想和感觉消失,进入一种超脱时间和空间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

解释几个宗教用语:依通、气机、悟明、辟谷、入定
5.入定──就是当自己的杂念妄想,全部停止不动,心念都集中在一点上,不再有任何的思想,这个时候叫做“入定”。入定的时候只有自己,感觉到很轻松很自在,没有负担、没有任何的干扰,自己是在一个非常空旷,非常广大、没有拘束的情况下,自己是有的,但是非常自在安定的情况下,身体的负担没有、心理...

入定是什么境界入定是什么意思
39、”当初主要指禅定一类修心入定的方法,后来成为印度教的多种调控身心之道 --诸如炼体制气、守戒、敬神、诵经持咒、修禅入定、爱心服务等修养体系的总称,被释为结合、联系--指通过瑜伽练习的纽带,把个人的自性与宇宙性或神大梵结合为一。40、 在佛教中,瑜伽也被用作以禅定为主的修持体系的总...

学佛人,如何入定?
上一次讲了怎样“入定”,同时讲了“死亡的过程”和“入定”是一样的。今天还接着上一堂课,讲怎样从“定中出来”。同时讲“处在死亡的过程中,怎么清醒过来,与从定中出来的过程也是一样的“。 首先再把入定过程讲一遍:(1)当感觉到身体逐渐、逐渐消失;(2)接着感到自己的呼吸逐渐由粗变细了;(3)接下来感觉...

六祖所说的入定是什么意思?
原因是被那些讲经教的老师误导了。那些法师不明白入定是怎么回事,将入定讲得很难很难,甚至于听到你修禅定,他就会说小心着魔。其实四禅八定,不是佛教专有的,外道也会的。为什么我们佛教一讲起禅定,就怕会修出问题呢?原因是没有正确地去认识初禅到四禅是什么。不是等待机会 刚才说,入定过程有...

佛教 什么叫入定入定的方式
观呼吸讲的较透彻的是南怀瑾,网上有视频,可以看着学。定又有四禅八定,如果能进初禅就相当不错了。念佛可以入定,但一般的口念好像不行,要走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都摄六根,净念相继”,集中心思,忆佛念佛,维持净念,相续不断。无论什么方法,定都是一样的定。最好之修炼一个...

佛家禅宗入定和冥想的区别是什么
入定即入于禅定,或参禅,是佛学中词汇。据《大唐西域记》载,摩诃迦叶受佛遗嘱,入定于鸡足山中;清辩论师则没身于南印度阿素洛宫,以待弥勒出世。《大智度论》亦云入定者,水火不能害,亦不命终。冥想,即meditation一词,不仅用来指基督信徒灵修生活的一环,同时也用来表达其他宗教净念修心的修持...

禅宗中,打坐入定,可以消业?
在禅宗中,打坐入定被认为是一种修行方式,有助于心灵的平静和内在的提升。然而,是否能够通过入定来消业,这在佛教教义中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以下是一个关于唐代窥基大师的故事,说明入定可能并不能直接消业。窥基大师前世是上一劫的虚宏阿罗汉,他入定一大劫,但在投胎后,他的习气仍然很重。禅宗的定...

入定是什么感觉?
四禅八定是一种深度的冥想和禅定实践,源自佛教和印度教。在佛教中,它被称为色界和无色界的基础修行。1. 四禅(色界定)- 四禅,又称四静虑,是色界天的四种禅定状态。- 包括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心理和生理体验。2. 八定(四无色定)- 包括四禅和四无色定。...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的入定可以由闻法获得吗就是现代的听课只不过听的是佛法 -
支薇七子: 可以的,大乘佛法可以,由悟门而入,先开智慧,真正开了智慧是能得受用的,智慧开的越大越深当然越好,能明心见性,一见一切见是最好.但是一般的人还是要修,倒不一定要双腿盘起来在静室打坐入定,智慧开了在学习、生活中就可以历练、打磨.打个比方,有人没有见性,硬靠坐禅练禅定,定中破五蕴,一关一关地破,其实很难,搞不好走火入魔.而另外一个人已经明心见性,心底知道五蕴本空,好比已经有了毛坯,只需打磨,听经闻法是修行打磨,衣食住行也是打磨,有一天发现自己没有妄想了,没有事情来就没有想法,连梦都很少有,那他应该已经破除想阴了,这就是定力.真正明心见性了,学习是修行,打坐也是修行.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中的入定怎样解释? -
支薇七子: 入定开慧 心地法门 修心中心法,上座时用金刚持的方法,嘴唇微动持咒不出声.出声念咒伤气,默念伤血.我们修法首先要注意身体,不能把身体弄坏,所以打坐、修行要把身体保护好.但是坐到种子翻腾、心里烦乱,坐也坐不住的时候,或...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里入定是什么意思? -
支薇七子: 【入定】 (一)入于禅定之意,即摄驰散之心,入安定不动之精神状态.观无量寿经(大一二·三四三中):'出定、入定,恒闻妙法.'大智度论卷四(大二五·八七下):'弗沙佛坐宝窟中,入火定放光明.'

商河县15653315125: 念佛摄心和入定有什么区别 -
支薇七子: 入定的人一定会觉得全身很舒服很快乐,这快乐的感觉会使他身上原有的病痛等不舒服感消失.另外,当他入定的时候,呼吸一定是非常均匀、非常舒适的,呼吸一定会变得微细.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分辨出入定的一些情形.根据经典说,入...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中 入空定 是什么意思 -
支薇七子: 佛教四禅八定中有:色界四禅与无色界四定,合称四禅八定.入无色界四空定简称入空定,即:1、空无边处定,2、识无边处定,3、无所有处定,4、非想非非想处定.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问题:怎么样入定?怎么样算是入定? -
支薇七子: 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据《...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中心的本体是讲的什么意思 -
支薇七子: 佛教中心的本体讲的是: 戒,定,慧 由戒生定: 持戒入定 说明: 持戒可以压欲, 所谓压欲, 就是不让心随波逐流(激动高兴或者压抑痛苦时, 心口处都有波动的感觉, 佛说放下, 就是不去沾染, 想像这些事情, 然后就会有 【清澈,空】的...

商河县15653315125: 入定的好处 -
支薇七子: 能够调和营卫宗元四气,对慢性病效果奇佳. 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时要离五盖.所谓五盖是:昏沉、掉悔、嗔、疑,还有贪欲....

商河县15653315125: 佛教的禅定是真的存在吗 -
支薇七子: 作为思维修的禅定 作者 : 陈阳具体地开发佛性,必定先讲禅定. 禅定,就是对思维的一种训练,比较高明的办法是在训练中让身体有反应就随着反应,有念头就随着念头,这才叫真实思维修. 只要能空下来,不用把念头“止住”,念头该止...

商河县15653315125: 如何练习冥想做某件事情,时间久了能够很熟练 -
支薇七子: 入定即入于禅定.有时得道者的示寂,也称为入定.定为三学、五分法身之一,能令心专注于一境.可区分为有心定、无心定等种.有为佛道修行而入定者,亦有为等待多年后将出现于世的圣者而入定者.若欲入定者出定,以向其人弹指为佳....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