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问答

作者&投稿:汪陈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生活习性
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一。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冬季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即钻入泥中20~30cm深处越冬。
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由于泥鳅忍耐低溶氧的能力远远高于一般鱼类,故离水后存活时间较长。在干燥的桶里,全长4~5厘米的`泥鳅幼鱼能存活1小时,而全长12厘米的成鱼可存活6小时,并且将它们放回水中仍能活动正常。泥鳅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泥鳅2冬龄即发育成熟,每年4月开始繁殖,产卵在水深不足30厘米的浅水草丛中,产出的卵粒粘附在水草或被水淹没的旱草上面。孵出的仔鱼,常分散生活,并不结成群体。
泥鳅的养殖方法
1.家庭养鳅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
2.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投喂,并追施有机肥料,投喂的饵料主要种类有米糠、豆饼、麸皮、豆渣、蚕蛹粉、蚯蚓及食品加工废弃物等。肥料有人畜禽粪、农作物禾秆堆肥等。如水温高于30℃或低于10℃时,投饵量应减少。一般饲养8~10个月可以捕获,高产的每亩可达250~400千克。每尾体长15厘米左右,体重10~15克达到商品规格。
泥鳅的捕捞方法
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
食饵诱捕
把带有香味的米糠或其他适口的饵料置于网具内,待泥鳅诱刁觅食时,将网具适时提起而捕获。也可以将诱饵装入鱼蒌或麻袋,放入水底,能使大量泥鳅进入蒌、袋之中,往往于傍晚放入,第二天清晨取出,能捕获一定数量的泥鳅。
干池捕捉
当秋后水温降低到15℃以下,泥鳅便逐渐钻入池塘底泥之中。可采取排干池水捕捉。一般先将塘水抽干,后把池底泥挖若干小沟,泥鳅会集中到排水沟内而进行人工捕捉,或将含鳅淤泥挖入铁筛,用水冲去泥土而捕获。
冲水捕捞
即在靠近进水口的地方,铺上密眼渔网,再从进水口放水,由于泥鳅有逆水逃逸的习惯,从而聚集到进水口处,然后适时将先铺设的网具提起,使泥鳅被捕获。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多在晚间摄食,生长旺盛期白天也摄食,故应以晚上投饲为主。且在每个养殖池设饵料台两个,驯化泥鳅集中摄食。
投饵次数以当时情况为准,水温在15~20℃时每天1次,在25~30℃时每天早晚各1次,超过30℃时每天1次。投饵量一般以投喂的饵料1小时内能吃完为最适量。泥鳅具有贪食的天性,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务必警惕过量投饵,秋天水温在15℃以下时应停止投饵。
需要注意养殖池要有专人负责放养、投饵、施肥和防病管理工作。其次,改善水体环境。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必须认真观察水质,及时采取培肥、加水换水和增氧等措施。再次,加强日常管理,每天早晨要巡塘,并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等情况,如发现死鱼要及时寻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有赤鳍病、水霉病、气泡病、曲骨病、车轮虫病、舌杯虫病等,此外还有农药中毒及其他生物敌害。
泥鳅养殖技术方法介绍
泥鳅养殖的时候要有好的技术和方法,好的技术方法能促进泥鳅的快速生长,那么具体有什么好的技术呢?下面我为大家介绍一下泥鳅养殖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泥鳅成鳅的养殖
从鳅苗孵化,大约60天的时间,泥鳅就长到了5至8厘米,这时的鳅苗便可以放入大池塘养殖了。鳅苗入池之前,池塘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
1、池塘曝晒和消毒
①池塘曝晒:对于多年使用的池塘,阳光的曝晒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在鳅苗入池前30天就要曝晒,将池塘的底部晒成龟背状,这样对于消灭池塘的微生物有很大的好处。
②挖出底层淤泥:由于池塘的底层淤积了很多粪便和剩余的饲料,所以池底的淤泥是病菌微生物生存的栖息地,而泥鳅又有钻泥的习惯,喜欢在池塘的底部活动,所以对于泥鳅养殖池来说,鳅苗入池之前,必须要清除底层的淤泥。一般情况下,用铁锨挖起底部40厘米的淤泥,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小车推到远离池塘的地方处理。
③生石灰消毒:在生产中,提前一周左右,采用生石灰消毒。生石灰能消灭多种病原菌及有害生物。生石灰经水溶化后,变成强碱性溶液,能杀死残留在池塘中的杂鱼、昆虫、蚂蟥、清泥苔、水网藻和一些较柔弱的水生植物,以及杀灭寄生虫、病原菌等,因此除菌效果特别好。生石灰的用量每亩1000千克,直接泼洒到汤底,泼洒之后加注新水,经过一周的时间,才能将鳅苗入池。
2、鳅苗入池
一个池塘只能放置同一规格的泥鳅,5到6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100-150尾,7到8厘米的泥鳅,每平方米可放养50-80尾,如果鱼塘条件较好可适当增加放养量,否则要适当减少放养量。在泥鳅放养期间,如果密度过小,则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如果密度过大,溶氧量降低,对泥鳅的生长不利。下面,我们来看看泥鳅的日常管理都需要注意那些方面。
3、成鳅的日常管理
①饲料的配制和投喂:人工养殖泥鳅最好使用配合饲料,一是因为配合饲料营养全面,二是因为配合饲料使用方便,对水质的污染小。泥鳅的配合饲料分为三种规格,5到8厘米的鳅苗使用一种规格,8至12厘米的中泥鳅使用一种规格,12厘米到20厘米的成鳅使用一种规格。三种规格的饲料不仅是颗粒大小的的不同,其中,蛋白质的含量也不同,鳅苗的蛋白质含量要求高一些,成鳅的蛋白质含量要求低一些。现在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种饲料的配方:
1号饲料:麦麸42%、豆粕20%,棉粕10%,鱼粉15%,血粉10%,酵母粉3%。
2号饲料:麦麸48%、豆粕20%,棉粕10%,鱼粉12%,血粉7%,酵母粉3%。
3号饲料:麦麸50%、豆粕20%,棉粕10%,鱼粉10%,血粉7%,酵母粉3%。
使用配合饲料投喂的时候,要沿着池塘的边缘泼洒,要求泼洒的非常均匀,避免在某一个地方过于集中,引起抢食的现象。饲料投喂每天两次,投喂量以泥鳅在1小时内吃完为度。那么,饲料撒在了池塘里,怎么判断是否吃完了呢,可以通过简易制作的观察台来判断。观察台成杠杆结构,一端固定在岸边,另一端是圆形或方形的筛网,喂完料1小时以后,饲养员要翘起筛网看一看,看看投喂的饲料是否已经吃完。这个观察台还起着查看泥鳅生长情况的作用,通过它可以轻易地看到,泥鳅长到多大了,泥鳅的生长状态怎样等等。
②泥鳅养殖中的水温管理:泥鳅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22摄氏度到30摄氏度,当水温超过30摄氏度时,泥鳅摄食减少,甚至停食钻入土中。所以饲养员要经常测量水温,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每天下午2点左右都要测量一次水温,如果水温过高,要及时加注新水。
③泥鳅养殖中的水质管理:养殖池水质的好坏,对泥鳅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20至25厘米为宜。泥鳅是非常泼辣的生物,基本没有病害,但是高密度养殖的时候,会因为泥鳅的密度大、投喂的饲料多、产生的粪便多等原因,造成池塘里pH值的改变、溶氧量的改变和氨氮含量的改变。这些数据影响着泥鳅的生长发育,而光靠饲养员的眼睛看是不行的,简易的方法是使用试纸来正确判断这些数据。对于pH值试纸,养鱼的朋友都不陌生,pH值就是指水中的酸碱度。它的使用非常简单,根据说明书的方法操作,最后对照pH值试纸上的颜色,就可以轻松的知道水中的pH值是否符合要求。泥鳅生长最适合的pH值是7至7.5,由于池塘中藻类植物的生长,泥鳅养殖中常常会出现pH值偏高的现象,可以通过泼洒生石灰的方法来调节。池塘中的溶氧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溶氧量指水中氧气的含量。测试溶氧量的时候将水样加入5滴溶解氧试剂,与色卡颜色比较,即可得所测水样的溶氧量。温度过高,水中浮游生物过多的时候,会造成溶氧量降低。当水中的溶氧量每升为2毫克以下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多注入一些新水,新水加进来,旧水换出去,整个池塘里的水就会形成对流,这样清新的水就能带进来足够的溶解氧,以增加水中的氧气,否则就会因为水中的溶氧不足影响泥鳅的正常生长。水体中氨氮含量过高对泥鳅的毒性较强,会使泥鳅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造成泥鳅慢性中毒,抑制生长。氨氮含量过高是由于泥鳅的排泄物,残饵,浮游生物残骸分解造成的。测量氨氮含量的方法与测量溶氧量的方法相似,泥鳅养殖池中的氨氮含量不能超过0.03,如果氨氮含量偏高,可以按照说明书的用量使用光合细菌等微生物制剂,可明显降低底质和水质的有机物含量,从而减少有机物质分解产物氨氮的释放。
④检查防逃措施:泥鳅的身体很小,即使池壁和池堤的洞穴很小,它也能钻洞逃跑,所以饲养员每天巡池的时候,必须检查池边的塑料布是否严实,防逃网是否结实,注意堵塞漏洞,防止逃跑。
⑤每天打扫卫生:饲养员每天都要打扫池塘边的卫生,尤其是要拔除池埂的杂草,防止杂草过长落入水中,成为泥鳅逃逸的道路。除了打扫卫生,还要打捞池塘里的有害昆虫,要把死鳅打捞出去,如果发现泥鳅有异常现象,及时分析处理。
泥鳅的捕捞
泥鳅从5、6月份下池塘,11月份就能长到15至20厘米,这个时候就可以起捕销售。泥鳅一般采用地笼捕捉,地笼是用竹蔑做支架,用鱼网做成的圆形笼子,泥鳅从一头的小孔游进地笼,便留在了笼子里,不能再钻出来。用地笼捕捉泥鳅不会伤害泥鳅身体表面的黏膜,能够提高运输过程中的成活率。捕捉泥鳅可以在早晨下笼,下午收笼,沿着池塘每隔3米设置一个地笼。彻底清塘之后,还会有零零星星的泥鳅落在池塘底部,这时候,可以用手抄网在捕捞一次。捕捉到的泥鳅,在出售前要经过1-3天的暂养,以去掉肉的泥味,并可使其肠内粪便排空,提高运输时的成活率。通过以上我们对泥鳅养殖的讲解,不知您对泥鳅的养殖是否有了一定的了解。野生的泥鳅栖息在河川沟渠等浅水中,是一种适应性很强的生物,所以人工养殖中几乎没有疾病,只要控制好了水质,做好了防逃工作,泥鳅的养殖是非常简单的。如今,泥鳅在国际市场上销路很广,我国泥鳅被韩国、日本列为进口商品之一,因此,发展泥鳅养殖,是当前农村一项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养殖业。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 泥鳅养殖需要掌握的关键技术包括池塘建设、水质管理、饲料投喂、疾病防治等方面。池塘建设:泥鳅养殖的池塘应选址在环境安静、水源充足且水质清新的地方。池塘大小视养殖规模而定,一般池塘面积在500\\~1000平方米为宜。池塘底部应铺设一层10\\~15厘米的泥土,以便泥鳅掘洞栖息。同时,池塘周围...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
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

你好,我想向您请教一些养殖泥鳅的技术问题,希望你能帮我,我QQ414758385...
1、专池养鳅 一般为专门从事泥鳅养殖的生产者所采用的养殖方式。池塘以泥底为好,如果是水泥池,则应辅泥土15~20厘米深。池塘面积不宜太大,以一亩左右为宜,每亩可放3~4厘米长的鳅苗5~10万尾。在放苗前应铺施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培育大量的浮游动物作为泥鳅的饵料。放苗以后,逐步加强饲料...

泥鳅健康养殖技术问答内容简介
本书以独特的问答形式,全面解析了泥鳅的健康养殖技术。首先,它详细探讨了养殖环境的重要性,包括水质、温度和栖息地的适宜条件。接着,饲料与营养部分,讲解了如何选择和配比适合泥鳅生长的饲料,以及如何满足其营养需求,确保其健康成长。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是本书的核心内容,它阐述了繁殖技术的步骤,以...

泥鳅养殖泥鳅养殖技术
当饲养1个多月,鳅苗体长达3~4cm,开始有钻泥习性时即可转入成鳅养殖。5、选择避风向阳、引水方便、弱碱性底质、无农药污染的地方建池,面积一般为100~250,池深0.7~1m,池塘可以是水泥池,也可是土池。土池池壁需用砖、石块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需夯紧,做到坚固耐用无漏洞,池底铺...

泥鳅的养殖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是池塘条件,清塘消毒,鳅苗投放,饲料喂养,水质调控。1、池塘条件 目前人工养殖泥鳅多用水泥池进行养殖,池塘条件要求:面积以2到3亩为好,水深50到60厘米,池底铺15到20厘米厚的肥泥等。而且在池塘选址上要考虑排灌、交通、阳光、水质等环境因素。2、清塘消毒 池四周离岸边1厘米...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1、养殖方法:泥鳅适合在池塘中进行混养。选择养殖场地时,应确保靠近水源,以便于后续加水。水质要保持清洁,且泥鳅苗必须健康,这有助于减少养殖过程中的担忧。在选购泥鳅苗时,可以通过将苗放入含有适量食用盐的水中测试,若泥鳅能正常活动,则表明其健康,适合养殖。泥鳅在气温低于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

泥鳅养殖 技术
1、建池:应选方向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洁净,管理方便,土质好,不渗漏的地方建池。如有条件,还可用l:2水泥砂浆砌砖石。面积可因地制宜。一般为100-200平方米,深1米,保持水深40-50厘米。池底铺20-30厘米肥泥,以便泥鳅钻潜栖息。为排灌方便,池子需设进出水口,并作好拦鳅设备(如铁丝网等...

池塘养殖泥鳅技术
放入幼苗养殖泥鳅要选择长势好、抗病力强的苗种,苗种放入池塘前用5%盐溶液消毒。喷洒生石灰消毒,在池塘中加入捆好的玉米桔梗,最后将幼苗放入池塘中。饲养管理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常以蚊子、浮游生物、米糠等食物为食。在养殖过程中,可以根据气候来决定饲料。温度在15-20度时,提供米糠、豆渣、麦麸,...

泥鳅养殖技术问答
泥鳅的养殖技术泥鳅的生活习性小型底层鱼类。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当水缺氧时,可进行肠呼吸,而在水体干涸后,又可钻入泥中潜伏。发各类小型动物为食。为批产卵,繁殖期主要5~6月。受精卵粘附在水草上孵化。最大个体可长达300毫米,肉质优良,为出口水产品之...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怎么养用什么东西可以养殖泥鳅(泥鳅怎么养在家里)
貊郭甘油: 1、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池塘养殖(泥鳅池塘养殖技术大全)
貊郭甘油: 1、泥鳅苗,买泥鳅苗的时候,最好买同样大小的,然后是无病苗.那么如何辨别是否有疾病呢?主要是用手摸摸看是不是活的.2、泥鳅苗泥鳅苗放养一般在春季,也就是...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怎么养殖最好 -
貊郭甘油: 一、水源问题 一般上泥鳅最好是放生养..比如池塘啥的..如果你是在家中养的话也可以..泥鳅绝对不能用漂白粉水..如果要用的话最好沉淀一下.温度不限吧好像..(如果有乡下的水最好) 二、环境 (我是没有这样做了啦~)最好...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养殖技术 -
貊郭甘油: 在农信通网站上看到的泥鳅人工饲养技术,应该对你饲养泥鳅有所帮助.饲养池建造: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

舟山市19651632584: 怎样养泥鳅鱼好 -
貊郭甘油: 家庭养泥鳅1.庭院挖池养鳅;有条件的家庭.可在房前屋后、庭院天井中挖设水面积鱼池或放置水缸养殖泥鳅.养殖池或水缸的底部放上一层土,让泥鳅钻潜栖息,水深保持5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1公斤仔鳅. 养殖过程中可投喂菜叶、水草...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鱼怎么养 -
貊郭甘油: 人工养殖泥鳅可利用房前屋后的废池或菜园进行泥鳅饲养,或建池养殖,需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 一、苗种质量是关键,没有好的苗种,其它方面做得再好,对于养殖者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无病无...

舟山市19651632584: 怎么养泥鳅鱼技术 -
貊郭甘油: 饲养池建造 选择光照良好,温暖通风,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3公里内无污染源的场所建造饲养池.养鳅池土质为中性或微酸性黏质土壤.面积100~300平方米,池深80~100厘米,水深30~50厘米. 清池消毒 鳅种放养前15天用生...

舟山市19651632584: 怎样将泥鳅养好? -
貊郭甘油: 泥鳅 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英文名:Oriental weatherfish . 体细长,前端稍圆,后端侧扁.吻突出,眼小;口小,下位,呈马蹄形.唇软而发达,具有细皱纹和小突起.头部无细鳞;体鳞极细小,;...

舟山市19651632584: 想要在池塘里养泥鳅 要怎么养 -
貊郭甘油: 泥鳅白天喜钻入水底腐泥中,晚上出来觅食,以昆虫、小甲壳动物、扁螺、蚯蚓、水草和藻类为天然食物,更喜欢腐殖质.其养殖技术措施如下: 1、鳅池条件. 泥鳅以单养为好,应选择向阳近水、家宅附近便于管理的地方建池.池的面积以...

舟山市19651632584: 泥鳅的养殖方法一共有多少种?详细点 -
貊郭甘油: 养泥鳅可采用池塘养殖和稻田养殖两种方法. 一、池塘养殖 成鱼塘以面积1·5—3·0亩、水深50—60厘米为宜.放养前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100平方米水面施放有机肥50公斤,用以培养浮游生物. 鱼种放养量按每平方米放养5—6厘米的鱼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