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每隔多少里有一个驿站

作者&投稿:钞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在古代,驿站是用于传递公文和接待来访官员的重要设施。驿站通常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以便于文件的快速传递和使者、官员的休息与换乘。
1. 具体间隔距离因朝代和地理环境而异。例如,古代文献记载,每隔三十里设置一个驿站,但这一规定并非固定不变。
2. 唐代的驿站制度相对完善,除了陆驿,还有水驿。根据《五经总要》的记载,唐代的营州道上设有驿站,且驿站间的距离和设置已达到辽东地区。
3. 辽代时,中京大定府至东京辽阳府间设置了驿站,共有十四处驿馆。
4. 金代在上京会宁府至燕京间沿辽西傍海道设置了驿站,并建立了递铺。递铺通常建立在交通要道附近,距离约十里,具有军事性质,由兵部领导。
5. 元代强化了驿站制度,将其作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驿站也被称为“站赤”。
综上所述,驿站制度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设置的间隔距离和具体名称随朝代更迭和地理环境变化而有所不同。


古代圣旨传递会用加急,从京城传到广州要多少天?
例如,中央政府在同一天向各地发送的文件可以即时送达。加密的电报通过电脑传输只需要几分钟。我国古代皇帝发布的诏书从北京到广州需要多长时间?提到这里脑子里就会想到 "驿站 "这个词,是的,中国古代的文件传输靠的就是 "驿站",这个驿站是世界上最早的信息传输机构。在中国古代,通常每隔20里就有一个...

过去一马站是多少路?
马站,是古代的一种驿站,为驿站中最常见的一种。即以马为交通工具的驿站。马站,地方名。为古代之驿站所在而命名。每隔30里(15千米)设一驿站。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被发现有(壴女)与(亻壴)字,是与传递讯息有关的文字。周朝就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驿站,...

过去一马站是多少路?
1. 马站,古代的驿站之一,以马作为交通工具。2. 马站,古代驿站所在地的地方名称。3. 古代每隔30里设置一个驿站,用于传递信息。4.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发现了与传递信息有关的(壴女)与(亻壴)字。5. 周朝时期,设有烽火台和邮驿,用于传递军事情报。6. 汉朝时期,每30里设立一个驿站,由太尉...

为何古代“八百里加急”,土匪从不敢拦?
说起八百里加急,就不得不提到古人发明的驿站了,古代人们每20里就设一个驿站,驿站不只是为了传递军情战报,有的也是上级的指示和下级给上级的汇报材料。虽然每隔二十里就会有一个驿站,情报人员日行八百里将情报传达到,这基本上是跑死马累死人的情况了。所以一般也只出现在边关战事或者国家大事的时候...

78古代"八百里加急"究竟有多快
我国古代公文传递靠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设一个。一旦公文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三百里,遇紧急情况可达四百里、六百里,最快达八百里。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马累了即在沿途驿站换马,确保连续飞跑,在最短时间内送达。所谓的“八百里加急”,表示情况最紧急,速度最快。唐...

古代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唐代至清代,全国各地基本都设有驿站。一般每隔二十里就设一个驿站,一旦要传递紧急公文,按规定每天三百里,更特别的情况可以做到每天八百里。古代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按唐代的规定快马能日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单靠一匹马跑...

古代常常出现的几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为何没有人敢抢劫?
根据信件的紧急程度,可分为300里、400里、600里加急,甚至800里加急。这意味着驿马需片刻不停地奔跑,每隔20里就有一个驿站,每换一个驿站就换马,确保驿马有足够的体力。在传递紧急文件时,任何人不得阻拦,否则以死罪论处。唐代的一尺相当于现在的0.303米,一里相当于454.2米。即便以现代眼光...

古代传递军情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少快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 20 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 300 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 400 里、600 里、最快达到 800 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拼命跑...

十里一碉的解释
十里一碉是指在古代战争中,每隔十里左右就设置一个碉堡,作为防御工事。这种布局旨在有效地监控和防御敌人的进攻,特别是在边疆地区。1、从军事角度来看,碉堡是古代战争中重要的防御设施之一。它们通常由石头或土建造,具有坚固的墙体和较高的塔楼,可以有效地阻止敌人的进攻。在战争中,碉堡可以作为观察...

长城每隔几米有一个烽火台
长城每隔几米有一个烽火台长城的烽火台一般是五里到十里左右一个。烽火台又称烽燧,是古代用于点燃烟火传递重要消息的高台及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是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放烟,称为燧,夜间点火,称为烽。长城每隔几米有一个烽火台 烽火台一般是独立构筑的,也有几个一起组成为...

文昌市15249182454: 五百里加急与六百里加急的区别 -
茶胃达内: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旦而要传递的公文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 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千里马”是形...

文昌市15249182454: 远古的人用什么传递信息 -
茶胃达内: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按规定要求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传递紧急文件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这样,虽然不是千里马,但每匹马都死命跑,也可以一日千里,“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信鸽一般都不太用因为太不安全稳定

文昌市15249182454: 历史上的一些事 -
茶胃达内: 最快的是一天八百里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得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就必须按规定以每天300里的速度传递.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传送的速度可达到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到800里(一里合现在的454.2米)合约363.36公里. 西安到广州至少2116公里,6天左右可以到达了.

文昌市15249182454: 西汉每隔多少里设驿站? -
茶胃达内: 三十里

文昌市15249182454: 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 -
茶胃达内: 八百里加急是 表示的速度 =八百里/天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为方便联系,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的制度,西周时已经产生了邮驿传命的制度.唐朝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通过飞快的驿马,将岭南的荔枝送至长安而色味...

文昌市15249182454: 古代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比现在的快递差多少 -
茶胃达内: 非常紧急.多见于边关战事、人命关天等重大事件.但限于交通工具,古代以快马传递,但人马都容易累,所以设置了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对于紧急公文,都到驿站换人换马,保证最强动力、最快速度传递信息.一般每天能行三四百里,超快的也有五六百里(与现在的“里”长度不同,约为0.9左右),折合成公里,快的也就两百公里左右吧.速度上与现在的快递完全不可比.

文昌市15249182454: 古代送信的问题 -
茶胃达内: 我国幅员辽阔,所以为方便联系,古代王朝就建立了以驿传方式通达信息的制度,西周时已经产生了邮驿传命的制度.唐朝时“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通过飞快的驿马,将岭南的荔枝送至长安而色味不变以取悦美人的记载,让人们领略了唐代驿传的神速.往往在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样,规定每天300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400里、600里,最快达800里.

文昌市15249182454: 古代赦书一天传多少驿站 -
茶胃达内: 古代两个驿站相距20~30里左右,而驿马一般日行300里,如遇加急事情可选日行400里、600里及800里,日行800里已属最快的了.所以说这个要看路程的长远和马匹的好坏才可以做出精确判断的

文昌市15249182454: 请解释下面词语
茶胃达内: 驿站:古代传送信息的中转站.比如边关报急时,传信兵通过驿道,骑快马送往京城,中间每隔百里就有一个驿站,用来换马和补充食物等补给的! 昼夜兼程:是指事情紧急,为了尽快赶到目的地,不管白天黑夜都没休息的赶路!在古代的八百里加急送信就是昼夜兼程,到了驿站也是换马不换人的赶送京城的!

文昌市15249182454: 汉代在交通要道上每隔1500设一个驿站,长安到洛阳约36千米,中途大约要设多少个? -
茶胃达内: 36千米包含24个1500,两头不建,中间要设23个驿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