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戏《闲情偶寄》看一看李渔的生活小智慧。

作者&投稿:化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本家前辈李渔,明末清初时的文青一枚,戏曲编剧,只是显名晚,人到中年才拿了稿费,属于文青里穷酸的那一波,不过文青之所以叫文青,就是穷也要把日子按照小资的调调过,在其散文集《闲情偶寄》里可见一斑。

今节选一二,以娱众目。

一、饮食

先说煮饭,实在是因为小宅自己在这上面吃过亏。当初刚学做饭时,加水无度,水少糊了,然后学乖,中间掀开看一下,觉得水少就加,不够再加,结果吃了半年“软饭”,白粥无香,味同嚼蜡,也是够了。李渔说得好,米之精华皆在饭汤,嫌饭稀撇去一点就少一点,而煮粥添水,就如同往酒里兑水,自然是越兑越淡了。正确做法,多数主妇煮夫应该都知道,就是一次性把水加够,中间不去也不添,至于加多少要靠自己的经验揣摩,当然现在高级点的电饭煲都有刻度,掌握起来更简单。

至于添香,我们现代人法子更多,不必拘泥于花露一盏,各种蜜饯、杂粮、山药、莲子通用,亦可用香草、竹筒、芦叶之类卷裹增香。

所以说,羊肉贵是这么来的。比如你100块买了十斤羊腿,剔骨扒皮,再烤熟或炖汤,最后吃到嘴里的可能只有三斤,100块买三斤当然贵了。这么贵,从古至今吃羊肉的也不少,实在是因为它管饱抗饿,出远门头前吃一顿,一天不用进食,你以为只吃了三斤,其实是塞了十斤下去,能不管饱吗?此即所谓的“熟羊易长”,所以吃羊肉切忌贪多,吃个半饱就好,否则撑破了肚皮,伤了脾胃,就得不偿失了。

蟹,小宅不是很爱,嫌吃起来麻烦。现在人吃蟹,总是十八般兵器都要用上的,有的还要人剥好蟹肉吃现成的,比如蟹羹、蟹柳、蟹粉之类。而在李渔看来,此类吃法完全是暴殄天物!他自己是个嗜蟹如命的人,每年蟹上市前就早早储钱备下,名曰“买命钱”,称九月十月为“蟹秋”,家里善于做蟹的婢子叫“蟹奴”……他认为蟹在色香味方面已达到人间美食的极致,再搭配他物不但毫无裨益还会拉低蟹的纯味。吃蟹就该整只蒸熟,冰镇着,自己动手,剥一个吃一个,剥一螯吃一螯,就像嗑瓜子,吃好茶,非得自斟自饮,方得其中妙味。

不知爱吃蟹的诸君,是否真如此?若果真如此美妙,那小宅今秋也去尝一下。正好在苏州,离阳澄湖近的很。

显然,咱们现代人吃的多是家味,甚至家味都算不上,简直是流水线生产的工业品。至于野味,求而不得,偶尔尝一口还可能犯了法。若想二者得兼,只能包个山头,找个溪水环绕的山野村落放养了。

当然,这话还有一层引申的意思,就是说:胖子们,别在家里窝着了,是该出去活动活动了。除了眼前的苟且,我们还有西瓜和眼霜!

以前在重庆,经常去吃老鸭汤,店家说是雄鸭,养生。原来竟如此,这么看来,鸭竟是少有的禁欲系男神。其他动物,包括人在内,一旦开了情窦,雄的精气渐渐就为雌性夺去了。所以我们喝母鸡汤,烤乳猪,蒸羊羔,无非是想趁着它们精气未泄时,夺来补益己身罢了。

小宅自己嗜酒,身边也不乏海量的酒肉朋友。观之,确实没有喜欢果品甜食的,喝酒时倒也饮茶,但仅限大碗茶,功夫茶、英式红茶之类并不感冒。所以茶与酒是友是敌姑且不论,果者酒之仇是肯定的。

据此,拿些糖果糕点正可验一人的酒量深浅,吃得津津有味多数就是茶客,反之则为酒徒。茶客清寡,适合做诤友,君子之交;而酒徒热忱,当引为知己,为闺蜜为死党,生死相托。

当然,此处酒专指我中华之陈酿,葡萄酒类在我辈看来实非酒也。

这是李渔的饮食之道,小宅冒昧再加两条:车旅行走勿食,话不投机多食。

二、花事

姑苏女子爱美,素有佩花的习惯。前两周正逢茉莉花开,街头经常见到白发苍苍一派优雅的婆婆,或簪花于鬓角耳畔,或拿丝线穿了花苞挂在胸前,或做耳坠吊在耳下,风铃一样透着清新俏皮,仿佛是一个个韶华正好的青春少女。遥想那饰品匮乏而单调的古代,又当是怎样的盛况?梅子时节家家雨,茉莉花开户户妆……

茉莉有两种,一为木本小灌木,一为藤本。女子佩戴的多为前者,不过木本畏寒又怕旱,冬天很难伺候,不是冻死就是枯死,李渔说不可浇水而应浇冷茶,不知有用否?而藤本相对好活许多,不惧寒枯,适合盆栽观赏。

玉兰,小宅自己最爱的花。爱它的傲娇和任性,开时一起开,气势磅礴;败时一起败,义无反顾,去留皆随己意。果真花有花神的话,那玉兰当属最任情任性、潇洒不羁的一位。大学时,宿舍后山植了成片的玉兰树,在那里,小宅开了浪漫的情窦,收获了最初的爱情,如是对它的喜爱又随着流年刻进了记忆里,年龄愈长,记忆延长,已越来越刻骨了。

正如李渔所说,玉兰先开花后长叶,其绝美得益于此,同样凄惨亦由此而来。没有绿叶烘托呵护,孤零零翘立枝头的花瓣自然耐不得雨打。所以欲赏玉兰,切忌等到盛开,只待花苞吐露时就该日日盯着,看一天是一天,赏一时赚一时。正所谓“花开堪看直须看,莫待雨过捡残瓣。”

今天我国南方大部分省份都有植玉兰,其中以伏牛山系、庐山、天目山为盛,河南南召称玉兰之乡,只是县城园子规模一般,倒是农户家里的玉兰山庄别有情趣。当然,以白玉兰为市花的大上海也是观赏玉兰花的胜地之一,上海博物馆——植物园——大观园——人民公园——徐家汇公园都是早春赏花的好去处。

这个……难怪古人都说“红杏出墙”,而非“红桃出墙”。小宅没种过杏,实在没条件尝试,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一下真伪。若真如此,那处女穿过的亵衣岂非成了男科圣药?小宅貌似发现了一条致富捷径……

其实独看杏花那楚楚风姿、颜色媚态,便觉透着一股说不出的风流形状。看杏花要去大西北,山西夏县、陕西泾阳太平镇、伊犁杏花沟、甘肃东乡等,都是凭杏花驰名的好地方。

山茶,古称海石榴,可见两者花期确实有的一比。石榴为落叶乔木,而山茶胜在常绿,从冬月可以一直开到第二年五月,确实久的离谱。

小宅最近就被这花给难住了,因为初学苏绣,绣好了一屏蓝莲花,禁不住老师夸奖,就想挑战一下师姐们望而却步的山茶,结果,玩脱了。层层叠叠的花瓣,不下50枚,颜色深浅不一,又要顾及层次感,套针套来套去就乱了……

关于芍药不如牡丹,李渔所说没错。二者花型上基本看不出区别,只不过牡丹属于灌木,枝梗为木质,经风雨依然可以傲立枝头,睥睨群芳,维持它作为花王的骄矜。而芍药属于草本,弱质纤纤的,还要顶着那么硕大的花朵,稍经风雨就趴下了。一个经常匍匐在地的,自然只能为人臣子了。

而蕙和兰,李渔说的就有待商榷了。现代人已经把兰和蕙混淆了,由此可见两者差别确实微乎其微。

古书上说:“兰,香草也。蕙,熏草也。”这话基本等于没说,大家都是草,此草、彼草有啥不一样的,估计只有羊知道。我初看这两句话时,脑袋里就想:难不成还能是薰衣草?

直到黄庭坚说:一干一花而香有余者,兰;一干数花而香不足者,蕙。总算有了比较明晰的界定。由此看,古人所谓的兰,当指今天的春兰;而蕙,当指今天的蕙兰。

可以看出,二者叶子并不像李渔所说一肥一瘦、一厚一薄,大相径庭。本来就都是草,能差到哪儿去?

再说香,虽然古人称兰为香祖,各种诗词歌赋又是对其大肆渲染,事实上兰的香气是很寡淡的,在野外若不迎风细闻,根本感觉不到。只能说,咱们古代物质实在太匮乏,老祖宗见识又少,能拿得出手的香料也就兰、芷、杜若几样,奉承人全靠这几弟兄了。


李渔的戏曲理论,见于所著( )。
其次,李渔的戏曲理论强调戏曲表演的技巧性。他认为戏曲表演是一种技艺,需要演员具备一定的技巧。在《闲情偶寄》中,他详细论述了戏曲表演的各种技巧,如唱、做、念、打等,并对这些技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了“以文为骨,以武为肉”的表演原则,强调戏曲表演应该在文学性和舞蹈性之间取得平衡...

古人怎么论美女(二):清代李渔《闲情偶寄 声容部》
清代戏剧家李渔的《闲情偶寄;声容部》这是一部专论妇女生活起居的著作,可看作清代妇女研究的一部专著,其中对女性美多有论述。李渔的女性美观念可以说是我国古代士大夫、文人女性美观念的集大成者。如果说卫泳的女性美观念是注重女性的神、态、情、趣之美,注重男女相亲相爱,以心相交的精神方面。那...

【读书笔记】读《闲情偶寄》(9)
在此部分内容中,李渔重要讲了三个要点:戏曲根据角色不同,所填之词,口中说出来的话亦不同。例如:花面口中说出来的,要粗俗易懂,而生旦之角色的出演吐词宜隽永典雅。总结一句话就是啥样的人说啥样的话。关于戏曲之创作中的“情”与“景”的关系。李渔认为:写景易,抒情难。有些人善于写景,...

读书笔记:《闲情偶寄》李渔
《闲情偶寄》一书,李渔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生活艺术,展示了他对艺术与日常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以“闲情”与“偶寄”为笔触,涵盖了饮食、养生、艺术、戏曲等多个领域,为读者揭示了古代生活的美学现象和规律。李渔强调生活艺术化,倡导从平凡中发现美,如园林美、戏曲创作等,他的作品既有娱乐...

李渔《闲情偶寄》
在六十岁左右,李渔开始将他的生活与艺术经验提炼为理论,这一成果在康熙十年(1671)以《笠翁秘书第一种》的形式呈现,即著名的《闲情偶寄》或《笠翁偶集》。这部作品堪称生活艺术与休闲知识的全面指南,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业著作,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大...

闲情偶记 主要内容
《闲情偶寄》作 者:李渔 出版时间:康熙十年(1671)刊刻 年 代:清代 题 裁:戏曲论著 主要内容:《闲情偶寄》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部分,一般人只把《颐养部》视为养生学著作。实际上,...

《闲情偶寄》的作者
总之,《闲情偶寄》不仅熏陶、影响了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党等一大批现代散文大师,开现代生活美文之先河,而且对我们今天提高生活品位、营造艺术的人生氛围仍有极大的借鉴价值。 蔬食第一 ……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渐近自然也。草衣木食①,上古...

《闲情偶寄》的作者是谁?
《闲情偶寄》包括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 、种植 、颐养等8部,内容较为驳杂,戏曲理论、养生之道、园林建筑尽收其内。而涉及戏曲理论的只有《词曲部》、《 演习部 》、《声容部》,故后人裁篇别出,辑为《李笠翁曲话》。 李渔汲取了前人如王骥德《曲律》中的理论成果,联系当时...

闲情偶寄文言文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 寄儿 睡去,梦见身为儒生,粗知文义.”《明史·刘显传》:“ 刘显 ,南昌 人,生而膂力绝伦,稍通文义.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辈讲论文义.《谢道韫咏絮》。 6. 《闲情偶寄》原文 选文 蔬食第一 …… 声音之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为其渐近自然。 吾谓饮食之道,脍不如...

挑灯看美人——李渔《闲情偶寄》读书笔记2
李渔说:相女子者,上看手,下看脚。所谓“三寸金莲”并非越小越好,应刚柔相伴,柔若无骨,除白日走路娉娉婷婷,步步生莲外,夜间又自有一番闺中之乐!(此处,翻白眼!)李渔还说:脚最恰到好处的应是大同名妓!(又一记白眼赠他)美女不仅是五官精致,李渔说妩媚的姿态更重要,犹如火之焰,灯之...

潢川县17072899468: 李渔的《闲情偶寄》 -
皮哪美克: 李渔在六十岁前后,开始系统地总结他的经验,使其上升为理论.康熙十年(1671),《笠翁秘书第一种》即《闲情偶寄》(又叫《笠翁偶集》)问世,这是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的结晶.《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

潢川县17072899468: 李渔的个人资料谁知道``要清楚点 -
皮哪美克: 李渔( 1611 ~ 1680 ),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江苏如皋创业已久,此时 “ 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 ” ,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

潢川县17072899468: 急求李渔资料 -
皮哪美克: [编辑本段]李渔 ( 1611 — 1680 ) 初名仙侣,后改名渔,字谪凡,号笠翁.生于雉皋(今江苏如皋).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18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居于南京,把居所命名为“芥子园”,并开设书铺,编刻图籍,广交达官贵人、文坛...

潢川县17072899468: 《闲情偶寄》的作者是谁? -
皮哪美克: 《闲情偶寄》的作者是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潢川县17072899468: 笠翁对韵的作者是? -
皮哪美克: 仿照《声律启蒙》写的旨在作诗的韵书因此叫《笠翁对韵》. 笠翁是清代诗人李渔的号,《笠翁对韵》是其仿照《声律启蒙》所写,用以指导初学诗词声律的人写诗填词时所引用. 李渔(1611-1680年),名渔,字笠翁,祖籍浙江兰溪,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家和小说作家.

潢川县17072899468: 闲情偶寄的主要意思 -
皮哪美克: 风流李渔,有意思极了.他拿捏文字这玩意儿,亮个趣味妖然的《闲情偶寄》献给清初文坛. 《闲情偶寄》共分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论及戏曲, 妆饰,美味,乐舞, 建筑, 养生, 器玩,一流的生活审美情趣,...

潢川县17072899468: 谁能告诉我关于李渔的故事? -
皮哪美克: 李渔出生时,由于其祖辈在如皋创业已久,此时“家素饶,其园亭罗绮甲邑内”,故他一出生就享受了富足生活.其后由于在科举中失利,使肩负以仕途腾达为家庭光耀门户重任的李渔放弃了这一追求,毅然改走“人间大隐”之道.公元1666年...

潢川县17072899468: 笠翁对韵作者 -
皮哪美克: 李渔(1611-1680年),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笠翁,一字笠鸿、谪凡. 李渔祖籍在浙江兰溪下李村,生于雉皋(即今江苏如皋.李渔是明末清初一位杰出的戏曲和小说作家

潢川县17072899468: 李渔的《闲情偶寄 芙蕖》内容理解 -
皮哪美克: 芙蕖恰如人意的地方不止一样,请让我详细地叙说它. 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各种花正当时(惹人注目)的时候,只在花开的那几天,在此以前、以后都属于人们经过它也不过问的时候.芙蕖就不是这样:自从荷钱出水那一...

潢川县17072899468: 李渔在思想上有什么成就 -
皮哪美克: 世人多视李渔为剧作家,有《闲情偶寄》和多种戏曲可证.其实他对个人诗文也颇自得,其诗词语浅意近,直抒性灵,虽难称典雅,上层人士记录底层生活体验,读 来却不乏趣味. 譬如“扪虱而谈”,总与魏晋风度、名士风流联系在一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