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中有哪些让人细思极恐的情节?

作者&投稿:移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桃花源记》中那些让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陶渊明的著作《桃花源记》,是我们读书的时候就学习过。那个时候在学习《桃花源记》的时候,就对《桃花源记》中的生活有所向往。
《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个幸福的大同社会,人人生活幸福,讲述了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的生活景象。可是在这些美好的文字背后却隐藏了很多的细思极恐的事情。

首先进入桃花源的时候就说了“洞口极狭”。进入的通道是一个又小又狭窄的洞口,这让我不禁想到了会不会只是一个坟墓?因为坟墓的洞口洞口就特别的小,而且桃花源这个地方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这是人们向往这样美好的生活描绘出来的。
文中还提到了“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那里面的人穿的衣着跟外面的人穿的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

可是根据文中的另外一个描述,桃花源里面的人都是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才逃到这里的,“自云先世世避秦时乱。”经过了数百年以后,他们的衣着还能一样吗?在这期间服饰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
最后在离开的时候,那里的人们还特别交代了一句“不为外人道也。”那个人出去以后不要和其他人说起这件事情。但是如果真的不想被外界打扰的话,也有可以杀人灭口的方法,或者不让这个人出去。

只是口头交代的话,难道他们就不怕这个渔夫说出去吗?其实前面就说到了,有可能这只是一个坟墓。会不会是这个渔夫遇到了鬼打墙,毕竟古代这些鬼神之说还是很邪门儿的。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写的一篇文章,讲的是美好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但是有人说这个文字里面是让人细思极恐的真相。文章的开篇,忽闻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是桃花盛开的季节,但是当时的月份应该是夏季,可是夏季早就桃花早就凋落了,怎么会有桃花林呢,所以说这不符合一般的科学道理。


并且里面的人的穿着打扮是这样描述的。其中往来重作者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也就是说这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穿着都是一样的,但是据他们当地人的陈述,他们当时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才躲到这个桃花源,所以说他们的服饰跟秦朝的服饰肯定会相差很多,但是他们的服饰却跟秦朝的服饰一样,有人怀疑其实他们都是死去的人,他们的服装是后人烧给他们的衣服,这些仔细想一下确实感觉让人感到害怕。
然后文章里面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这一点也让人感觉到很困惑,因为里面的人已经知道外面不是乱世了,但是对外面却一点儿好奇都没有,甚至一点不询问关于外面的事情。
这些看起来都让人感觉到很困惑,有人说他可能就是这个渔夫碰到了鬼打墙,所以说,才会出现这种奇怪的事情,以正常的现象来看,这种事情肯定是不可能发生的,也是因为当时官场黑暗无比,也是用这篇文章来讽刺当时官场的黑暗。

文章开篇是这么写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落英缤纷,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应该是桃花盛开的季节,大概是三四月份。可是后来文中却这么写到: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也就是说此时渔夫应该是看到了长相繁茂的桑树,可是桑树长相繁茂的季节应该是夏季,按理说桃花早就落完了,又怎么可能有桃花林呢?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是渔夫进入桃花源前的场景,可是你知道吗?这种“前窄后宽”结构,和东晋时期的坟墓构造是一模一样的。除此之外,东晋时期的人的墓地往往会选择一个依山傍水的环境,为了隔绝墓地,不让外人打扰自己的先人,很多人会选择在墓地周围种上一片桃树将先人的墓地包围起来。

不过文中最神奇的细节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这里面的人竟然穿着和外面人一模一样的服装,要知道根据当地人的陈述,他们是为了躲避秦朝时期的战乱,才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他们甚至不知道有汉朝。可是西汉时期的服饰其实和秦朝的服饰相比,就有较大的差距,而后又经历了东汉,三国,西晋这几朝,数百年时间过去了,可以说东晋时期的服装和秦朝时期的服装应该是大不一样了吧。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穿着会和外界一模一样呢?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他们其实都是死人,他们的服装其实是后人烧给他们的衣服。

“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点其实也很让人费解,他们从渔夫口中得知外面早已经不是秦末乱世,难道他们对外界就没有一点好奇心。而且他们就这么坚信渔夫不会告诉别人关于他们的事情,这恐怕不太现实吧,那么为什么他们还是让渔夫离开了,而且仅仅是口头告诫了一下渔夫呢?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有信心让渔夫再也找不到这里。后来也确实如此,渔夫即使是处处记下信号,最后还是没能找到这个地方,还迷失了方向,这个不禁让人联想到民间传说的“鬼打墙”。



其实细想,桃花源里面有一点还是比较恐怖的。里面说桃花源阡陌交通,我们课本上解释的是"很多小路错综复杂",但是它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就是"通往坟墓的道路'。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渔人根本就没有去过桃花源,他只是在通往坟墓的路上,就是在临终之前,幻想出来的这样一种景象,然后托梦给太守

里面说桃花源阡陌交通,我们课本上解释的是"很多小路错综复杂",但是它还有另外一种解释

桃花源记最后居然找不到来时的路了

桃花源记中最终的道路找不到了


桃花源记中的人是怎么进去的 生活状况如何? 桃花源记最全赏析看这里
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桃花源人为避秦时乱所以来到这个地方。秦朝的战乱让百姓民不僚生,所以百姓不得不隐居。2、桃花源记中的人过着悠然自得,与世无争的恬淡生活。田间道路交错相通,彼此可以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桃花源中的人往来、耕种、劳作,以及男女穿的衣服,都同外面的人...

桃花源记
生活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社会风尚:其中往来种作,男nu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淳朴民风:村中闻有此人,闲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感受:豁然开朗。

《桃花源记》详细解析
在其中人们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都像桃花源以外的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 村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然非常吃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都详尽地回答了。他们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询问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

桃花源记原来这么污,关于桃花源记的真是性
第三,入村的路口和坟墓设计相似。桃花源记在线阅读。在渔人进入这个世外桃源的时候,文章对于人经过的道路是这样描写的“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乍一看这句话并没有什么毛病,但是这种“前面窄后面宽。”的结构却是和时期的坟墓构造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在那个时候,人们为了不让其他人...

陶渊明<桃花源记>
所谓“衣裳无新制”,是指桃花源中的人,在服制上没有什么改变。这对我们理解“男女衣着”句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作者之所以要说“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是有其深刻的用意的。明代著名文评家袁宏道在《桃花源记》的评语中说:“开朗”一段(指“豁然开朗”以下至“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景色扩充!!!在线等!快快快!!!
让人想到花开只为了那些数日的灿烂,人生的短暂而碌碌无为.原来花调的时候是那样的美啊..远远看去一从从的竹,条条小径要田中穿插.炊烟在林间.田间.屋顶上环绕.在夕阳的佘辉下显得格外的宁静,朴素.乡村的晚景真能醉人啊..你不是说在线么?已经那么长时间了诶 如有不好这处请别见怪.

桃花源记读后感
桃花源记读后感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一天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这句话是不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生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幻想”。别人幻想的是什么我不知道,然而陶渊明把他的理想世界展示在了我们的面前。那是一个花繁叶茂的地方,那里没有阶级之分,每一个人的收获都同他们的付出成正比,他们...

我本桃花源中人,不知秦汉,何论魏晋的出处
出处:由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改编。原文节选: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桃花源记,,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

桃花源记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桃源中人热情好客?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的恐怖真相是什么?
倚韵益肾: 有人说桃花源没什么恐怖的,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存在,暗示桃源是虚构的,给他抹上神秘的色彩.有人说桃花源记其实是死人国...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中作者以刘子骥寻找桃花源未果这一情节有什么深意? -
倚韵益肾: 文章最后写重入桃花源却“不复重入”,刘子骥“规往”而“未果”,显而易见是表明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实际上并不存在,还有就是说明有很多人向往桃花源,这就是写刘子骥的原因.主要流露了作者对安宁祥和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及对黑暗...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安徒生童话有那些较为细思恐极的故事? -
倚韵益肾: 小时候,买了本安徒生童话,津津有味的读着.有一篇故事叫《玫瑰花精》,大致的意思是一个姑娘爱一个青年,但这段爱情不被姑娘的哥哥接受,用剑杀了这个青年,将他的头埋在土里,这一切都被一个玫瑰花精看到了.他在夜晚悄悄告诉了...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的奇特之处体现在什么地方? -
倚韵益肾: 离开桃花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至”却“不复得路” (让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 似真而幻的所在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的主题思想及语言特色. -
倚韵益肾: 主题思想:守拙归园田,隐遁山林,不问世事,自给自足,不为五斗米折腰.语言特色:“略有光”,引人入胜,发展曲折,娓娓到来,让人浮想连翩,如身临其境.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中“既出,得其船~~~~~~遂迷,不复得路.”是怎样写出桃花源神秘色彩的? -
倚韵益肾: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出来后,明明沿路做了标记,可是等带人回去找的时候却却找不到那些标记了,让人不经要怀疑,是否真的存在桃花源这个地方,令人疑惑.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至300字 -
倚韵益肾: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原因是甚么? 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
倚韵益肾: 你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原因是他们不想让外人打扰他们隐居安逸的生活..结构上埋伏笔做铺垫..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用自己的话叙述这个故事 -
倚韵益肾: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

布尔津县13934987130: 桃花源记的作品赏析 -
倚韵益肾: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沿“下溪”向上攀爬,但见奇岩异石千姿百态,溪谷陡急幽深,溪流潺湲,两旁林木蓊郁,有“千岩竞秀,万壑争奇”之概,一座石板桥跨越溪流,通往对岸古道.拾级而上,但见红树青山在斜阳下显得生机勃勃,蔚为壮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