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什么样?

作者&投稿:况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生活中的历史~

生活中的历史
一、食物中的历史
中国本土自己培育和驯化的植物。土系列:五谷等。
两汉两晋时中国和西域往来,以及少数民族内迁中原带来。胡系列: 胡椒、胡麻、胡瓜(黄瓜)、胡桃(核桃)、胡豆(蚕豆)、胡葱(大葱)、胡蒜(大蒜)、胡萝卜、胡荽(香菜)。
南宋至元明史由番舶(外国船只)带入。番系列:番茄、番薯、番椒(海椒、辣椒)、番木瓜。
清代至近代由于中西交往而进入中国。洋系列:洋葱、洋姜、洋白菜(卷心菜)。
食物虽然普通平常,但历史却不普通。从这些食物名称可以看出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贸易的对象和交往的重点。也可以设置几道有价值的问题。
二、白话中的历史
不三不四:说到底就是不按规矩来,最初指女人。古有三从四德(三从是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是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不按规矩出牌,自然不入人眼。
人五人六:陕西话中指个人风光得意,多用来说男人。每个人都有五脏六腑(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六腑是胆大小肠胃膀胱三焦)。古有五德:仁、义、礼、智、信,也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都通了,这些都会了,自然也就人五人六了。
杂七杂八:指事物的混乱。七和八都指向中文中最核心的东西。古人称,胎儿在子宫中七天一变。人死七祭,七七四十九天才能了断阳间路到达奈何桥。西方也是讲上帝创造世界历时七天。八也是重要,有易经八卦、生辰八字。如果七和八都杂乱了,自然也就非常混乱了。

读史使人明智.
其实历史和现在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但论为人处世,计谋分寸等等都是大同小异。
很多时候,现在发生的事情和历史里面比,都是小巫见大巫,蚍蜉撼树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看清现实,放眼未来。毕竟历史已经过去,现在最重要。以铜为镜,可整衣冠;以人为镜,可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兴替矣。

学习历史,可以洞悉系列事件的发展规律,从中我们可以大约知晓今天的一些事物的发展趋势。

学习历史可以明志,更多知晓自己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

学习一些历史知识,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学习历史,可以以史为鉴,避免我们犯类似的错误,避免走弯路。

学习历史,可以借鉴其经验,可以使我们多一些方案从容应对现在的问题。

学习历史,让我们学会了推敲,真实的都是经得起时间推敲和考验的,虚假的是经不住时间推敲和考验的。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劳作,每天记工分,生活靠生产队分粮食,蔬菜靠自留地种,工人靠工资收人购粮,粮食计划每人每月18-30斤不等,重体力劳动的粮食供应为45斤,机关工作人员的粮食计划每月30斤,副食品完全是计划供应,如:烟、酒、糖、肉及生活日用品如肥皂、香皂、电池等。我记得那时的计划大约是(各地标准不尽完全相同):每月:肉0.5斤、烟5包(还要区分牌子)、白酒0.5斤、糖不是每月都有。农民基本没有烟酒供应,农民吃肉靠自己生产队喂猪,一般情况是端午、中秋、春节杀上一头猪,平均分配,每人也不过就是几两,另外如果农民家里要吃肉就是,喂两个猪卖一个给国家,可以杀一个,如果只喂了一个,就是自己只能吃半边猪。那时的生活应当说是非常艰苦的。这是我回忆答复你的,要找专门描述那时生活情况这类资料恐怕不好找,一般情况是不想回忆那段心酸日子的。

由于十年动乱,加上50~60年代有一段时间对民宅建设不重视,延续到70年代末,解放已经30年,全国3400个城镇新建住宅的建筑面积仅 4.93亿平方米,城市人均住宅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家庭,父母与子女住在一间屋子里,三代人、四代人同居一室是常见现象。现在的中年人,如果问他当时的感受,大多数人会有两个回答:婚后无房,与父母同住;或者:找房子比找对象还难。
到70年代末,全国城镇住宅面积约40亿平方米,其中解放后新建的仅占百分之十几,就是说,当时全国城市绝大部分人住的是解放前的房子,陈旧不堪,杂乱无章。再加上50年代盲目鼓励生育,70年代进入生育高峰,子女多了住不下,院子里搭出个坯间,或者盖间小厨房,腾出原来的厨房住人,能想的法子都想到了。于是,迫于人口与住房的矛盾,大杂院出现了。大杂院里通常住着10多户甚至更多的人家,共用一个厕所,有些是不分男女的,很不方便。华北的四合院、江南水乡的秀丽庭院,能保持原貌的不多了,大部分成了大杂院。其实大杂院在过去就有不少,只是没有这一时期那么普遍。
“文革”十年浩劫,对交通业是极大的摧残,许多在建项目都停止了。但中国毕竟已经步入了20世纪60年代,不可能再倒退到肩挑手提、毛驴马车的时代。交通是国家的经济命脉,铁路更是命脉中的命脉,哪怕只是为了政治的需要,也必须保持铁路的畅通。1966~1967年的全国学生“大串联”,就是靠铁路承担主要运输任务的。因此"文革"时期交通业特别是铁路仍在发展。在最繁忙的京沪线上,1968年12月29日,中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正式通车。大桥的铁路桥长6700多米,公路桥长4500米。江中正桥下层铺设双轨,两列列车可以同时对开;上层公路桥宽19.5米,可以并列行驶4 辆大型卡车。这是横跨长江的桥身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大桥。
为开发西部地区的需要,同时也是出于战备的考虑,加强了西南、西北的铁路建设。1970年7月1日成昆铁路建成通车,北起成都,南抵昆明,全长 1085公里,共修隧道427座,架桥653座,凿穿和连接了几百座大山。197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枣宝成铁路建成并全线通车,全长 676公里,实行电气化后,运载能力增加一倍,投资仅为建设一条新线的10%。
在饮食文化方面,粮食供应紧张,虽然1964年以后,各地副食品市场的货源逐渐丰富,限量供应的商品也逐渐减少,但主要的副食品如肉蛋、蔬菜等仍按计划限量,各地仍然继续执行计划分配供应。

望采纳

一、住
(一)城市人
1、基本上都是福利住房,即由单位分配住房,但只有居住权而无产权。
2、住房条件很拥挤。对个别人口多的家庭,单位会给予适当照顾。
3、住宅楼很少,绝大多数是平房。
(二)农村人
1、住房质量普遍一般,大都是茅草房、土坯房,瓦房、水泥房很少见。
2、住房条件很拥挤,睡觉时全家人挤在一铺炕上,人口多的家庭是对面炕。
3、住房环境不理想,卫生差、冬冷夏热,且易受水灾影响。
二、行
(一)城市人
1、在市内,主要是骑自行车,或者坐无轨电车。
2、到外地时,远途坐火车,近途坐公共汽车。但车次很少,买票需排队。
(二)农村人
1、拥有自行车的极少,一般是步行。
2、交通不便利,公共汽车车次很少,加之生活水平较低,大多数农民坐不起公共汽车,或者舍不得花钱坐公共汽车,只能步行。条件较好的地方,农民可以坐大队的拖拉机、生产队的马车。

至于说拿一本毛主席语录就可以走遍天下,不过是夸张而已。只是在红卫兵全国大串连时,才人人拿一本毛主席语录。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什么样?
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农民以生产队为单位劳作,每天记工分,生活靠生产队分粮食,蔬菜靠自留地种,工人靠工资收人购粮,粮食计划每人每月18-30斤不等,重体力劳动的粮食供应为45斤,机关工作人员的粮食计划每月30斤,副食品完全是计划供应,如:烟、酒、糖、肉及生活日用品如肥皂、香皂、电池等。我记得...

你知道六几年的人们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我父亲就出生在那个年代,我父亲出生于1969年,这个时期正是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的交替时期,也是深刻变革和社会动荡的时代。现在为您介绍一下当时的社会环境、收入来源、开支情况,以及思想观念。1、社会环境:在1969年,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高潮阶段。国家大力推行共产主义思想,倡导无产阶级专政和纯...

1968年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那是一个疯狂的年代,文化革命刚刚开始不久,政治上风云变幻莫测,稍有不慎就会被打到。经济上是一个全封闭的计划经济模式。科学技术落后,物质极为有限,一切全靠票、证计划供给,无论工厂、田间劳动都是统一行动。吃不饱,穿不暖,住的不宽敞,步行走路,连个自行车也没有了,电视也没有几个,洗衣...

你们还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吗?
当代教育:19世纪末,何子渊、丘逢甲等先贤开风气之先,成功创办(宇)雨南洞小学(1885年)、同仁学校(1888年)、同文学堂(1901年)、兴民中学(1903年)等西式新学制学校,是为中国现代教育之始。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宝贵人才,随后中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得到完善和加强。

中国现代史变迁简单概括
中国现代史变迁可简单概括为四个阶段:1. 过渡时期: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这一阶段是中国从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国家进行了土地改革、国营工商业改造、农业集体化等一系列变革。2. 全面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1956年三大改造完毕,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

知青是什么意思
1. 知青是指“知识青年”,这个特殊群体主要出现在文化大革命时期,那时许多城市青年被下派到农村或边疆地区进行劳动。2. 知青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年轻人到农村体验生活,帮助农村发展。3. 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政府更加激进地推行这一政策,大量城市青年被强制下放到农村,包括...

建国六十年人民生活的变化(物质生活)
新中国成立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的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被看作资产阶级情调,它们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将近20年。中山装和列宁装成为人民的普遍选择。开国大典时,新中国的领导人第一次在天安门城楼上集体亮相,毛泽东和他身边的领导人穿中山装的形象更是引起世界瞩目。男性穿中山装,显得庄重、精神。中山装十分...

中国近代生活的衣食住行与现代生活的衣食住行
“文化大革命”时,拥有一套军装是那个年代无数年轻人的理想。青少年喜欢穿一身草绿色的军装,头戴草绿色军帽,肩挎草绿色书包。改革开放前在衣服色彩三比较朴素单调。50年代的人们崇尚劳动最光荣,朴素是时尚。1956年,三大改造开始轰轰烈烈的进行,人们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的时候,流行的色彩也从蓝色、...

《怂恿》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怂恿》是一部描写中国文化大革命时期农村生活的小说。它通过描写一对农民夫妇在文化大革命中的遭遇,揭示了权力、利益和人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混乱和人们的无奈。小说中的主人公是一对老实的农民夫妇,他们被村里的恶霸和土豪所欺压,被迫出面为他们做伪证,甚至被迫害致死。小说...

民国大革命时期的社会生活
公路和铁路事业有所发展;民用航空和水上航运业缓慢发展;始于清朝末年,只限于官方使用的邮政、电报、电话等通讯事业,逐步成为民间相互联系的主要途径。在住宅建设方面,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富商和大官僚,盖起了钢筋水泥结构的西式“洋楼”。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