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的齐王妃为妻?

作者&投稿:迟龙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歌谣、传说、神话、故事、寓言、童话、传记、诗篇、稗史、游记、剧本、小说、随笔、评论……繁多的体裁构成了文学,也构成了文学的历史。然而,并不是每种抒怀或记叙文字都能进入文学史。就每个具体时代而言,能以经受时光的筛簸,穿越后世历代的传述而存留下来的文学作品必是少数。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学的历史实质上是精品文学的历史、经典文学的历史。
在一个技术手段已经能够无限量提供资讯与娱乐的时代,我们为什么还在阅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探究心灵和人性方面,在摹写生存状态方面,在张扬想像力方面,在文明的传承与塑造方面,有哪一种文化样式的能力可在文学之上?答案是没有。文学无疑是表现力最为宽广最为强大的人类情感工具,其生命力既古远又蓬勃,自从以歌谣传说之类的形式诞生于口述年代以来,它的历史从未中断过-哪所是洪水滔天还是暴政窒息一切之时。只要生活在继续,人类就会把故事一直讲下去,把情愫不断表达出来。面对文学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种特质-核心作品的价值亘古不变。尽管作家的写作技巧在不断提高,大众的阅读趣味也日新月异,但即使在已经进入电子阅读的今天,《荷马史诗》或唐吉诃德的魅力依然丝毫无减。

唐太宗在玄武门之变后,传闻将齐王李元吉的王妃杨氏纳入后宫为妃(有将其接入宫廷居住的记录,却没有封妃记录),也有意在长孙皇后薨后册立杨氏为皇后,不过因为魏征的劝谏而没有成功罢了,也就不算是“妻”。

李世民这么做,无非出于三个原因:一来,“兄死妻嫂”这是当时鲜卑遗俗;二来,太宗也有意借此来彰显自己的仁义贤德;最后,从后来有意立杨氏为皇后的行为看,或许太宗真的非常喜欢杨氏。

《新唐书》中记载: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征谏,乃至。

杨氏是南北朝与隋唐时代的名门望族,在隋朝更加是皇族,齐王王妃杨氏乃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唐朝皇室与鲜卑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很多的鲜卑血统。北朝的鲜卑经过数百年后虽然已经高度汉化,但是仍旧保留了很多的鲜卑旧俗,其中也就有“兄死妻嫂”,也就是兄弟死后继承他的妻室。太宗在齐王元吉死后,纳其正妻为妃嫔,也很正常。

封建社会的各种纠缠斗争主要都集中在男性之间,而女性则作为附庸存在。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将亲兄弟家的男丁后裔几乎诛灭殆尽,也就是斩草除根,而对于太子府与齐王府的女眷们就手下留情了——这些女眷并没什么威胁,太宗也不想让人说其下手太狠做的太绝,纳妃也能够彰显他的“仁德”。

典籍记载中,太宗将杨氏接入后宫居住宠爱有加,却并没有封妃册立的相关记录。不过史料中的杨氏深得宠爱,为太宗生育的曹王李明。长孙皇后崩后,李世民竟然欲立杨氏为新皇后。

要知道太宗与长孙皇后鹣鲽情深的各种传闻数不胜数,就算需要有人主持后宫,也轮不到家世没落而且还无名无分的杨氏。如此看来也可能就一种可能,那就是太宗真的非常喜欢杨氏吧。





因为他觉得齐王妃很可怜,没有老公一个人非常孤单,所以要帮弟弟代为照顾一下。

因为李元吉的妻子是一个非常漂亮美丽的女子,而李世民已经贪图很久了,所以才会在李元吉死后强行纳为妻。

因为李世民看上了齐王妃年轻貌美,娘家在朝堂上势力很大,所以强纳了齐王妃,这样齐王妃家的势力以后就会支持自己。


秦王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的齐王妃为妻?
李世民这么做,无非出于三个原因:一来,“兄死妻嫂”这是当时鲜卑遗俗;二来,太宗也有意借此来彰显自己的仁义贤德;最后,从后来有意立杨氏为皇后的行为看,或许太宗真的非常喜欢杨氏。《新唐书》中记载:太宗杀其弟齐王元吉,纳其妃杨氏,有宠生曹王明,长孙皇后崩,帝欲立杨氏为后,纳魏征谏,乃至。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之妻?
第2点原因就是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有着非常大量的胡人血统,在胡人看来收继婚的这种行为并不是不可办的事情,所以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下,即使是抢了李元吉的妻子也不会被外人所指责。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可以理直气壮的将他弟弟的妻子,纳入宫中成为自己的王妃。第3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杨氏的出身...

秦王李世民为何要强纳李元吉的齐王妃为妻呢?
虽然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但是李元吉这个人嫉妒心很强,他早年与二哥李世民从平四方,李元吉自己也很有军事天赋,但每一次出征,光环几乎都被二哥夺走,武德五年(622年),兄弟二人合力征讨鲁王徐圆朗,李世民留李元吉单独与徐圆朗作战,自己返回长安修整,结果没等到徐圆朗的军队,却突然冒出刘黑闼从突厥...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什么要纳李元吉的遗孀为妃呢?
笔者认为有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唐朝并没有后世朝代那么强烈的贞洁观念,而李唐皇室本身又有鲜卑血统。根据鲜卑等游牧民族习俗,娶庶母、纳兄弟之妻乃是文化传统习俗,原本就是无可厚非之事。唐朝的风俗较为开放,不但李世民强纳了弟媳,唐高宗还娶了庶母武则天,唐玄宗还纳了儿媳杨贵妃等等。这在后世看...

李世民这厮真的强纳了自己的弟妹吗
李世民和这位原本只是长安城内一个红得发紫的舞妓的杨珪媚之间的这段感情,也算是一段孽缘。试想,如果李元吉懂得怜香惜玉,又或者这位能够老实点,不与李建成联手对付李世民,都不会造成后来的那般结果。所以说,李世民纳杨珪媚为偏妃一事,是当时客观的封建时代背景和家族内部个人性格综合作用的结果。

隋炀帝小公主为何被唐太宗李世民强抢成小妾?
无论如何,她是隋炀帝的亲生女儿,这一点不容置疑。电视剧里说她与李世民公然谈婚论嫁,颇有政治头脑……那是不靠谱的。因为李世民大业九年就明媒正娶了长孙氏,如果再娶帝女,算正妻,还是纳妾?我们倒是有理由相信,她是被李世民随父攻陷长安后强纳为妾的,亡国之女没得选择。

李世民处置李元吉,将其妻子纳入后宫,为何杨氏愿意入宫?
好延续杨氏一族的繁荣。只可惜他们押错了宝,最后李世民胜了。所以说杨氏与李元吉本来就没有感情,她在之中起到的作用,主要是帮助家族稳固地位,同时帮助太子登基。因此为什么杨氏会愿意入宫,因为她没有必要反抗。她与李元吉没有感情,所以再嫁给李世民也无所谓,最重要是保证家族的利益。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霸占漂亮嫂子,为何不敢杀了父亲李渊?
因此李世民并没有霸占嫂子,而是让嫂子抚养侄女们成人,并且尊重郑观音的意愿,没有逼迫嫂子再嫁!李元吉的妻子名为杨氏,乃隋朝观王杨雄的侄孙女,后嫁给李元吉成为齐王妃。杨氏玉貌雪肤,眉目如画,生得国色天姿,她的美貌被李世民所垂涎!李世民诛杀李元吉及其儿子后,强纳杨氏为妃,且十分宠爱,杨氏虽...

武则天比王皇后好在什么地方 李治为何会废皇后改立武则天
所以,为何王皇后比不过武则天,跟家族背景势力无关,跟模样长相更无关,真正的原因是武则天拥有这三大优势,让李治欲罢不能了。因为通过立后这次较量之后,在武则天的身边形成了一股势力,李治必须继续依靠武则天才能驾驭。这怪不得别人,所谓风险越大,收益越大,武则天承担了几乎所有风险,李治已没法再跟...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娶了弟妹,为什么没有娶嫂子?
1.李世民娶弟妹杨氏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为斩草除根,也杀死了自己的10个侄子。太子妃郑观音和齐王妃杨氏在一日之内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失去了依靠和未来。后来,李世民强纳貌美弟妹杨氏,并生下一子李明,而才貌双全的郑观音却孤独终老,那么李世民为何没有纳郑观音呢?是不是...

舟曲县19522697310: 李世民爱齐王妃吗 -
帛砌乙酰: 这位在网文中广为流传的被唐太宗“强占”的弟媳杨妃,即巢刺王李元吉的妻子巢王妃杨氏.不过这位杨妃事实上并不属于唐太宗的后宫,因为巢王妃杨氏自始至终都没有获得过唐太宗后宫中的封号,她的头衔一直都是跟着丈夫李元吉的称号改...

舟曲县19522697310: 唐朝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李元吉的妻子
帛砌乙酰: 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武德十年(627年),唐高祖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

舟曲县19522697310: 谁知道唐太宗的杨妃的事 -
帛砌乙酰: 杨妃原是齐王李元吉之妻,为隋朝宗室杨恭仁之侄女.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杀齐王李元吉,然后就把这个美丽的弟妹给收了.关于她的故事,绝大多数都是小说家之言,不可轻信;正史对其的记载是说她十分得唐太宗的宠爱,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曾想立其为后,魏征力谏不可,迫使唐太宗放弃了想法.

舟曲县19522697310: 唐太宗的历史爱情 -
帛砌乙酰:本文很多地方根据小说,而非历史.如齐王妃是隋朝宗室,不是歌舞妓,齐王妃没有出家为尼. 齐王妃是齐王李元吉的妻子杨珪媚,她原本是长安市内一个红得发紫的歌舞妓,容貌妩媚,性情妖娆,又...

舟曲县19522697310: 美貌弟媳如何成了皇帝二哥床上的尤物? -
帛砌乙酰: 而齐王妃此时年方二十三岁,正值千媚百娇、看花溅泪、观柳怀春的青春年华.李世民把她安置在太子府中,已经成为寡妇的杨珪媚也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了命运的摆布,成了秦王李世民的侧妃. 不久,唐高祖因年事已高,禅让皇位.公元627...

舟曲县19522697310: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建成的家属怎么了 -
帛砌乙酰: 李建成一门全灭,妻子没有记载,最好的结局不过是没入后宫 5个儿子李承道、承德、承训、承明、承义全部被杀李元吉五个儿子李承业、承鸾、承将、承裕、承度被杀,齐王妃被没入后宫,贞观末年受宠,与太宗生了最小的儿子曹王李明,李元吉还有两个女儿也活着,太宗对这两个侄女相当不错 一个女儿被封为和静县主(亲王的女儿为县主,从二品),她嫁给了薛道衡的孙子、薛收之子薛元超为妻,另一个女儿寿春县主嫁给了杨豫之.这杨豫之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杨师道

舟曲县19522697310: 谈谈你对“玄武门之变”的看法》》 -
帛砌乙酰: 兄弟相煎骨肉相残玄武门之变是秦王李世民发动的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一次政变.李世民在建唐过程中功绩显赫,但按封建继承传统,排行第二的他却被排除在“太子”门外,李建...

舟曲县19522697310: <<隋唐英雄传>>主要内容 -
帛砌乙酰: 主要内容: 《隋唐英雄传》是以历人世间传说及历史故事综合改编的古装侠义电视剧.本剧以南北朝时期北周杨林举兵歼灭北齐班师后,侄儿杨坚又灭周建隋,自称隋文帝始至以秦叔宝为中心的瓦岗寨众义士匡扶正义,辅佐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为...

舟曲县19522697310: 玄武门之变,到底谁想加害谁? -
帛砌乙酰: 你要真想了解历史,还是去看新,旧唐书和资质通鉴吧.文言文不太懂的话,资质通鉴还有全译版的.新,旧唐书和资质通鉴,记载历史最真实的是旧唐书. 那位jiujiahecu同学的回答,你就别看了,我扫了一眼了,不知从哪里复制的文,错误满...

舟曲县19522697310: “玄武门之变”事变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
帛砌乙酰: 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秦王李世民率尉迟敬德等人在长安皇宫的北门——玄武门发动了宫廷政变,杀死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并诛戮了两家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