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人民习惯怎样出行?

作者&投稿:琴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我国古代人民习惯怎样出行?~

我国古代的旅行与出游,按照出游人的阶层不同,可以分为帝王、官宦、士人、商人、僧人等等。各个阶层的出行工具又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以人力为主的轿子、步辇,以风力、水力为主的舟船,以畜力为主的牛车、马车,还有直接以坐骑脚力为主的骑马、骑驴。
下面,我们一起看看古人旅游的各种出行工具吧!
车行
先秦两汉时期的中原人主要以马挽车,很少直接骑乘。西汉宫廷中已经出现牛车了。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玄学清谈的兴起,乘牛车出行已成为名士风度的重要标志。唐代对牛车装饰有明确的等级规制。宋代,从达官到平民都喜好坐牛车出行。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神气,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敞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北宋首都开封城里面,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
骑行
古人旅行有“一骑白马走天下”的逍遥,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的沧桑。其实,中国古人骑马出游的历史远远不及乘车悠久。中原人骑马,大约是战国后期从北方游牧民族那里学来的。
到了唐代,随着胡服的流行和社会观念的开化,骑马出行的风气才兴盛起来。于是,骑马变成了当时流行的出行方式。宋代以后,骑驴出行作为一种专门的交通方式,在民间非常普遍。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中“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说明驴在宋代是极为常见的代步工具。
舟行
舟船借助自然界的水流、风力,不仅有“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捷,还有饱览风光、免受车马劳顿的便利。到了唐代,我国古代造船技术已经十分成熟。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是乘船沿长江水路游三峡,过当涂,下扬州的。
到了宋代,造船工艺愈发精湛。不仅能建造长达百米,载有百余名水手的“神舟”,远渡东海出使朝鲜,还能建造极尽奢华之能事的游船画舫,供达官贵人们泛舟西湖,游览观光。南宋临安(今杭州)的西湖游船成为当时的流行风尚,一时间岸上人如潮,湖上舟似梭。
轿行
“轿子”是宋代才出现的叫法,在唐代一般称“辇”或“步舆”。步舆,在唐朝是极尊贵的,只有皇家贵族才能乘坐,但是皇帝也不能滥用步舆,否则有劳民伤财之嫌。
北宋经济繁荣,享乐之风盛行,朝廷对于乘轿的禁令也渐渐放松。北宋后期,首都开封城里还有专门出租轿子的店铺,按照路途远近,价格从几十到几百文不等。南宋迁都杭州之后,由于都城地面湿滑,不便骑马,朝廷于是正式将乘轿合法化,允许官员乘轿上朝,民间也流行起了新娘出嫁乘花轿的习俗。
下面,又到了我考考大家的时间啦!我国古代乘船出行,可以在船上吟诗作对,烹茶煮酒,也是旅游中的风雅之事。春江涨绿,两岸群山翻滚如波涛,伫立船头,许多诗人在船上创作出精彩的游行诗歌。请问以下诗歌图片中,哪一组与乘船出游没有关系?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唐]李白《早发白帝城》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唐]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唐]杜牧《泊秦淮》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宋]范仲淹《江上渔者》

交通工具使交通活动得以进行。最早的运输工具可说是 「木棒」:棒的一端缚重物,由一人背负;或将重物放在中间,由两人抬行。人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

古代的人民根据实际的需要,不断发明并改进已有的交通工具。车辆和船舶的种类愈来愈多,运行速度愈来愈快,负载的重量也愈来愈大。另一方面,人类很早就开始以家养的牛、马等牲畜驮运物品。车出现后,牛、马等家畜又被用於挽拉车辆。因为马的速度快,还可以被人骑乘。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不同地区人民使用的交通工具也有很大的差别。沙漠之舟——骆驼是西北地方常见的运输工具。在河汊交错的江南,舟船则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在西南地区,一种古老而以人抬杠的竹制交通工具——滑竿仍广为使用。宋代以后,舒适的轿子则日趋普遍。
在我国古代,马似乎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现代,还是游牧民族不可缺少的代步工具。其实,我国古代的出行交通工具不有马这一种。商族的先公相士乘马出行,而王一级的人物则用牛驾辕驱车出行。到商汤之时,马车已作为战车用于征战。从甲文中的“舟”字来看,古代已经出现了木板船。因此推断,在当时,牛车和船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広具。汉代的车子除了前代所有的,又出现了运输辎重的大车、人力的独轮车,以及人力抬行的编舆、板舆、小辇等。魏晋南北朝时,人们出靠牛车和船。隋唐时,南北大运河贯通,水上交通繁荣起来。内海航运和远都较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船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清时,造船业有了基础,造船技术极为高超,并且在淮南、山东都出现了规模较大的违由此可见,马在古代并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在古代,各种交通工具的利用以及规模、形制等方面仍有一系列制度上的规定,比如,明代规定,在京三品以上者可以乘轿,四品以下不得乘轿,“五府管事,内外镇守、守备等,不问老少,皆不得乘轿”。清代除杂职人员外,一般文官均可乘轿,但对轿夫与乘舆的装饰有不同的规定。武将一律骑马,只有年过七十,总兵以上官员经皇帝特许后才可以乘轿。庶民可以坐车,但对车身的式样也有规定。
不过在实际的生活中,违礼逾制常常存在。如在晚明的江南,不用说官员,就是监生、秀才乘轿的也十分普遍。在小说《金瓶梅》中,我们看到,那些来访的文官包括内相(太监)无论级别一般都乘轿,西门庆外出一般骑马,他家以及其他一些有力之家的妇女无论有无职衔,基本一律乘轿,连妓女李桂姐等出门,也都乘舆而行。若出远门,则或骑马,或乘轿,比如西门庆曾赴东京陛见,“一路天寒坐轿,天暖乘马”。
在北方,平常的出行,若是较为富裕的人家,除了乘轿坐车外,也骑马、骡或驴。而在下等人家,若非特殊情况,基本是安步当车。而在南方,由于水网密布,船的重要性无可比拟。丰子恺曾回忆说:“水乡地方,河流四通八达,这环境娇养了人,三五里路也要坐船,不肯步行。”周作人则言:“除了(绍兴)城内或上山是用轿子,普通代步都是用船。”除了不少家庭备有船只以利出行外,各地还有相当多专门以撑船为业的船户。
当时人们出行,特别是出远门,均是雇船而行,比如柳亚子的曾祖柳兆薰和他儿子于同治三年十月初十日雇船户吴岳林,赴南京参加乡试,从吴江黎里到南京下关,一共走了八天。当时船行的速度,据长沙举人杨寿恩日记的记载,慢的时候每天四十里,最快的日子则达到二百二十五里,一般都在七十至一百里之间。出行的费用,似乎不算很贵,比如婺源的詹元相,他去南京赶考,使用了乘轿、包船和骑驴等多种交通手段,但以坐船为主,坐船共花银五钱六分,其他骑驴等的费用未加说明,大概数量不会大,单程的总花费大约为六七钱,也就是相当六七十斤米的价钱。这对士人地主家庭来说,应该不算多。而对一般普通家庭来说,行在家庭消费中应是无足轻重的。


古代人的生活是怎样的???
在隋唐时代,刷牙的习惯就开始在平民老百姓之间流传开来了,但是工具却是十分的简陋,只是用浓茶、盐水或者酒来漱漱口,然后用手指或者是较为柔软的杨树枝蘸点盐就开始刷牙,要不就干脆从树上摘一片嫩树叶放到嘴里嚼上几口,那就是当做天然的口香糖了。 我们真的应该感谢那些宋朝时期的人民,他们用马尾巴毛和动物的骨头...

中国古代的生活是怎样的?
(1)公认的我国最早的原始人类是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到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原始社会结束。总体来说原始社会人民社会比较艰苦,共同劳动,共同享受劳动果实。(2)原始社会早期称为旧石器时代,使用打制石器为主。人民生产力低下。主要靠打猎和采集野果为生,人民生活得非常艰苦;(3)原始社会后期...

中国古代人类饮食习惯是怎样演化的?
原始社会时期:在原始社会,人类的饮食习惯非常简单,主要以狩猎和采集为主。人们食用的食物主要是野生植物的果实、根茎以及猎捕的动物。由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人们开始尝试烤食,这极大地改善了食物的口感和消化吸收。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的饮食习惯开始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稻、黍、稷等谷物的栽...

我国古代人为何一天只吃两顿饭?现在为何变成了一天三顿饭?
在最早期的时候,有九成的人口都是农民,所以种地成了他们活着唯一的生活手段,所以一般会在早上8-9点的时候吃一天中的第一餐,一直到下午3-4点之后,就会回家进行晚饭的食用。这样,一天两顿饭就全部吃完了。其实这样的吃饭时间是非常符合当时的劳动人们的,因为古时候人们的收入比较单一,所以如果有一...

大家觉得古代社会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古代生活有许多现代人所没有的,比如古代人的生活作息很好,也没有现代人这样的压力,其次古代人有很好的生活环境,但也有许多东西不如现代人,例如,古代社会是高度集中的封建帝制,没有民主,古代人热衷于功名利禄,他们唯一的功成名就的方式就是十年寒窗苦读,最后写以篇八股文当官。古代生活单一无聊,...

古代的人为何每天只用吃两顿,他们不饿吗?
古代人民生活习惯对古人用餐习惯有很大影响 其实这和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很大的关联。众所周知,在我国农耕文明盛行,中国是一个农耕文明非常发达的国家,因此在古代一直讲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劳动人民都是以种地为主要劳作方式,因此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早起晚归。,因为古代人民的收入十分单一,...

中国古代早期人类的生活特点
1、以亲族关系为基础,人口很少,经济生活采取平均主义分配办法。2、对社会的控制则靠传统和家长来维系,而无习惯法和政府权力。3、在典型的原始社会里,没有专职的领袖。年龄与性别相同的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如有争执就按照传统准则进行调停,人们普遍遵守这些准则。4、生存方式有些以狩猎和采集经济为主...

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既然那么黑暗 我们人民为什么也没有灭绝?
黑暗是相对的,封建社会没有人权,百姓只是统治阶级奴役的工具,所以长期以来所形成的逆来顺受的习惯使他们要求很低,古代的老百姓要求都很低,他们乞求的只是吃饱穿暖而已,在这种思维的控制下人就具有了很强的被压迫性,就是被压迫但是只要能解决温饱他们便觉得日子有盼头。也就谈不上什么灭绝了。另外...

我国古代人民习惯怎样出行?
牛车听起来虽然不够神气,速度也较马车缓慢,但牛的负重较大,车厢可以造得宽敞些,行车也平稳,坐起来反倒比马车更舒适。北宋首都开封城里面,来来往往的多是独牛拉的厢车,足可容纳六人,还能供租赁,可算是中国最早的“出租车”。骑行 古人旅行有“一骑白马走天下”的逍遥,以及“古道西风瘦马”的...

国家的祸患究竟在哪里?
当前人民面临的隐患,在于沉溺于安逸,不知危难。看似平静,实则隐患深藏,若不及时应对,将有难以挽回的危险。古代先王深知军事不可懈怠,即便天下太平,也常以狩猎教练武事,训练人民习得攻守之道,使他们在号令中保持警惕,习惯于战斗状态。这样,即便有突发之事,人民也能从容应对。然而后世采纳儒生之议...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人如何出行 -
古昨一扫: 穷人只能步行,有条件的骑马或者骑驴,乘坐马车,短途的话官员会有轿子.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是怎么出行的么 -
古昨一扫: 步行,骑马,马车,坐轿,坐船 速度最快的出行方式为乘船.在现代蒸汽机没发明之前,水路交通一直是快于陆路交通的.而如果是北方的话,一般有两种选择,步行或者乘车.当然,乘马也是另一种重要的选择,古代政府就选择使用人驾驭马匹而不是马车来传递信息.坐轿一般只有有身份的人才可以乘坐,并且只适用于及短途的出行,比如同城.轿子并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发明的,只是为了彰显身份而已!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怎么出行和运输 -
古昨一扫: 古人出行出要有三种方式:一是乘船,二是乘车马,三是步行.古代的江河运输业很不发达,加上没有现代化的船只,航线少且短,花费也颇高.至于乘车马,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并非穷人可以做到.大部分的农民和小商人出门,多以步行为主(大部分时候还要负重,挑担步行).在长距离的行走中,由于道路崎岖,走路距离过长等原因,一般一天下来,由于血液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自然直接影响第二天的行走.如果是在山地或者丘陵行走的话,由于需要登高和攀爬,酸痛就会更加厉害.古人在实际中发现,如果在腿部绑上布条,可以有效减轻腿部的酸痛,利于长距离的步行.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怎么出行? -
古昨一扫: 更多的是走路,条件好的可以骑马,骑牛,骑驴,还可以坐轿,坐船,马车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是如何出行的?
古昨一扫: 马,轿子,两条腿,马车

东源县18875485773: 中国古代人民的交通出行方式 英文简介 -
古昨一扫: walking,horse riding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是怎么旅行的 -
古昨一扫: 徒步旅游,骑马旅游,马车旅游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的交通工具有哪些?富人都是坐什么出行的? -
古昨一扫: 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古代的时候是没有现在一样的汽车的,那么古代人出行的时候一般都靠走路,其实他们也是有交通工具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有钱人在家里都会有轿夫.他们的轿夫作用就是在他们这些比较有钱的人出门的时候用来做交通工具...

东源县18875485773: 世界那么大,古代人是如何旅行的 -
古昨一扫: 世界再大,也阻拦不了探险者脚步.就象现在一样,徒步旅行,自行车骑游,世界再大,你若想去看,高山大海就是你征服对象. 古人有坐马车的,孔子周游列国;有徒步探险的,徐霞客游遍祖国山好;有实在考察的,陈寿为写<三国志>走遍三国古战场,有私服微访,乾隆七下江南,有开运河坐船的,杨广三月下杨州看琼花;有巡视的,秦始皇巡视到山东暴毙;有视察农业的,炎帝视察到湖南炎陵县不幸去世.

东源县18875485773: 古代人出行使用哪些交通工具
古昨一扫: 交通工具使交通活动得以进行.最早的运输工具可说是 「木棒」:棒的一端缚重物,由一人背负;或将重物放在中间,由两人抬行.人类早期发明的另一个运输工具是橇,并由此制造了车.远古时代,人们为了跨越水域,还发明了独木舟. 古...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