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削藩

作者&投稿:文斧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康熙为什么要削藩?~

权利这东西我得的多你就得的少
我得的少你就得的多
双方很矛盾结果刀兵相见
三藩实力过大、财政方面每年耗费国库巨额军饷、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利与统治所以穴藩

这个涉及到权利,所谓的分封制,分出去的土地是自成一国的,也就相当于属国。而削藩就是拿掉这些藩王的权利归中央,所有的官员任免、税收都归中央。一来可以避免藩王坐大造反,二来避免藩国互相残杀。

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由于利益冲突,削藩常常引发政治动荡,甚至军事对抗。

汉景帝削藩:
在楚汉相争时期,汉高祖刘邦汲取了秦朝郡县制的教训,决定通过封王分地取得各诸侯王国对朝廷的效忠;在当时的生死攸关时期,分封制确实起到了拱卫中央的作用。汉景帝即位后,中央皇权和地方势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景帝采纳晁错的《削藩策》,强行削弱诸侯王的权利,直接点燃了七国之乱的导火索。景帝虽迫不得已处死了他的老师晁错,仍然无法缓解与七国诸侯的矛盾,最后景帝调用大将军周亚夫才平定了七国之乱。
直到汉武帝施行《推恩令》,才彻底解决了汉朝干弱枝强的问题。根据《推恩令》,各诸侯王应该将其所属的土地分封给自己的子女,表面上看是汉武帝对诸侯子女施以恩德,实际上是分化诸侯的实力;这样经过几代的传承和分解,诸侯王的实力已经不削自弱了。

建文帝削藩:
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除了长子朱标立为太子,留守京城,还有二个儿子早死外,其余二十三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分驻于全国各战略要地。诸王在自己的封地建立王府,设置官属,拥有护卫兵,享有监督地方官吏和军队的权力。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撒手西归,皇太孙即位,改第二年为建文元年。建文帝深感诸王对自己的威慑,实行削藩,颁布藩王不得指挥和管辖文武官员的禁令。接着翦除燕王的羽翼,将燕王同母弟周王朱橚废为庶人,迫使湘王朱柏自焚而死。随后又将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废为庶人。五个藩王被废,使燕王陷于孤立。最后决定向燕王开刀。但是,上述行动不但给燕王以口实,而且还让他有时间进行准备。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朱棣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起兵反抗朝廷。为了说明自己的行动是正义的,他援引朱元璋在《祖训》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的训示为理由,指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责骂他们变乱祖宗法制,须加诛讨,自称举兵为“靖难”(意即平定祸难)。史称这一场朱家王室内部的夺权斗争为“靖难之役”。
当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能征惯战的元勋宿将已被朱元璋杀得差不多了,到了朱棣起兵之时,建文帝身边既无良将出征,又无老谋深算的文臣谋划。朱棣用长驱直入的战略,渡黄河、越淮河、过长江,锐不可挡,不少守将一见朱棣大军杀来,不是弃城逃跑,就是开门投降。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建文帝见大势已去,只好以割地为条件,派人向朱棣求和。此时,朱棣认为破京师已不费吹灰之力,怎肯就此善罢甘休。六月初,朱棣挥师渡江,南京城不攻自破。建文帝的下落如何,成了明史上的一个疑案。
朱棣本是以诛讨主张削藩变乱祖制的奸臣为借口起兵“维藩”的,但朱棣当上皇帝后,在对待藩王的问题上,同样采取的是削藩政策。他本人是以藩王起兵夺取皇位的,深知军权过重的藩王对中央皇权的威胁。不过,他即位后为掩人耳目,恢复了周、齐、代、岷四位亲王的封藩。但未过数月,就借故列举罪名,削除了代王和岷王的护卫军队。继而在永乐四年(1406年)废齐王为庶人。永乐十年(1412年),削除了辽王的护卫军队。明太祖时拥有护卫军八万的宁王,也于永乐二年(1404年)从边塞改封到南昌。宁王亲历几个藩王的结局,因此,到了南昌后,以韬晦为计建筑华丽的宫殿,终日深居其间鼓琴读书,不过问政事,所以在永乐年间得保平安。周王也自动献出护卫军队,以减少朱棣的疑忌。于是,经过几年的削废藩王实力,威胁最大的几位藩王的护卫军队几乎全被解除。
朱棣继续削藩的结果,造成了北方的空虚。这时的蒙古不断骚扰,朱棣不放心,便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六月,征调了上百万工匠和农民,动工扩建北京城。永乐十八年八月竣工。永乐十九年正月,明王朝迁都北京,以南京作为陪都。迁都北京,对于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维护全国统一有积极的意义。

康熙削藩:
清初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三藩,屏卫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至康熙朝,三藩势力渐大,隐隐有割据之意。康熙认为“三藩”的割据势力严重威胁清王朝的集权统治,决计铲除“三藩”,强化中央政府统治。1673年3月,年事已高的尚可喜上疏要求告老还乡,返回辽东,请朝廷准许他的儿子尚之信袭爵留镇广东。康熙认为这是撤藩良机,立即批准尚可喜归老辽东,但不许其子袭爵,还“令其尽撤藩兵回籍”。吴氏、耿氏获悉后深感不安,于同年7月分别上疏请求撤藩以试探清廷态度。康熙将撤藩问题移交大臣讨论,诸王大臣都怕南方反叛,主张撤藩的人寥寥无几。但康熙主意已定,说:“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一一照准。
结果,撤藩令一下,11月21日吴三桂便以“共举大明之物,悉还中华之乾坤”为旗号,在云南举兵反叛。但是天下人都知道吴三桂是引清军入关的民族罪人,也是他在云南虐杀明永历帝的,所以他的行动并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康熙又用一打一拉的手法,暂停闽、粤撤藩,诏谕尚可喜留镇广东,照旧理事。
这个策略果然收到分化"三藩"的效果,尚氏到1676年2月见情形不对才举反旗;耿氏早一些,于1674年4月叛清。由于"三藩"在辖区专横残暴,因而很不得人心,难成气候。叛军内部也内讧不断,彼此不能合作。康熙综观局势,采取“剿抚并用”的方针,先集中力量对付吴三桂。打了几年,形势变得对“三藩”越来越不利,福建耿氏首先降清;1677年6月,尚之信也投降了。当时平叛战争还在进行,故康熙仍令尚之信“袭封平南亲王”。平定藩乱的战争前后进行了8年,吴三桂终于被消灭。
接下来康熙着手对付承袭了“平南王”爵位的尚之信。康熙十九年春,尚之信的两个护卫向清廷告发其罪,接着别的下属也相继疏列尚之信的罪状。同年9月,康熙将尚之信赐死于广州。1682年,清廷下令撤除平南王府,将尚氏集团把持行市、占夺盐埠、私抽货物、勒索渡税、重敛渔课等悉行酌免。广东经济逐渐恢复。

西汉建立初期,景帝时,晁错建议强硬削藩,剪除同姓诸侯,在中央朝廷还未采取行动时,吴、楚诸侯闻变,激起七国之乱。后来,依靠周亚夫以武力迎击,才勉强击退叛军。战乱使天下涂炭,而且诸侯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掉。

至汉武帝,采取了主父偃柔和的推恩政策,这样,在莺歌燕舞中,同姓诸侯,不削自灭。

但是,在同姓诸侯消失殆尽的同时,如果异姓诸侯突然发难,则中央政府就没有了血缘上的保护屏障。这样就有了两汉之中的王莽篡汉,同姓诸侯没有一个能够与王莽抗衡。

这样,矛盾出现了,如果不削藩,则国家始终是在同姓皇族的控制中,但是手足兄弟相残,则不可避免。如果削藩,采取怀柔政策,削除同姓诸侯,那么异姓诸侯又会忤逆朝廷。

削藩,应该时缓时紧,根据发展形势来采取行动,打击几个,保护几个,不可照一种政策,把形势做绝。

治国,治家,都是这样的道理啊

因为藩国已经严重影响了中央的统治(藩国的政治和经济有独立性)。不利于统治者的中央集权政策的实施。西汉的七王之乱就是削藩的结果。你可以去看看易中天的帝国的惆怅。里面有削藩的介绍。

就拿清初康熙时期的三蕃来说。这三个蕃国割据一方,不接受清廷控制,后期还甚至起兵造反,危及统治。所以,蕃国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如果不除去,总有一天要倾覆封建统治的。

简单说就是藩国有独立性,实力大的话不听皇帝的,皇帝当然容不得了。


康熙皇帝为什么执意要削藩?他是怕藩王们造反吗?
鄙人所知,康熙帝之所以执意削藩的原因在于:1,尾大不掉,军阀分立 众所周知,清军入关后,在中原帝国的统治,并没有迅速地建立起来,相反满清的八旗精锐,需要不断地出现在,北国的各个战场,而后因为义军的颓败,南明内斗,八旗军才有机会,是进入南国,在和南明纠缠了六十年后,清王朝的统治才当时的...

明惠宗朱允炆为什么要削藩?
所以明惠宗朱允炆削夺世袭封国政策主要是担心有野心的皇叔们可能发难,尤其是燕王朱棣。早在朱允炆当皇太孙的时候,这些藩王对于朱允炆就不是很尊重,史书说一句话“多不逊”。导致朱允炆很担心这些藩王,那个时候朱允炆就和黄子澄商量削藩之事,黄子澄提出了汉代七国之乱的说法。而明太祖朱元璋看来...

为什么明朝建文帝一继位就要开始削藩呢?
首先,汉朝削藩的动机相对比较单纯一点,汉景帝和汉武帝削藩主要就是藩王对皇权的威胁太大。所以要削藩。但是到了建文帝这里,虽然藩王势力很大,也确实能威胁到皇权,削藩应该是必然的,但是,他确实过早的进行削藩了,导致最后的败局。他为什么在朱元璋尸骨未寒的时候就开始动手削藩呢,我认为这不单纯的...

明成祖出身藩王,为什么也要执行削藩政策
就像二奶转正了也不会允许自己老公再去包二奶。削藩是为了稳固中央集权,明成祖靖难成功,自然知道藩王都养着几万大军对中央是什么样的威胁,所以朱允炆没完成的削藩大业被朱棣完成了。由于朱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面的明朝皇帝对藩王是提防提防再提防,严格限制绝不允许再出藩王靖难这种事,朱棣削藩对...

在康熙掌权之后,为何那么着急的想要削藩呢?
在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藩之乱后清廷的首次大计,吴三桂其实并不是蓄意反叛,三藩之乱是因为康熙皇帝削藩而引起的,吴三桂、耿精忠、尚之信等人,只想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各省布政使以下依八法处置者,从贼官员竟然有522名。这个数目可谓是触目惊心。康熙削藩的主要原因是三藩权力太大,不但向朝廷要粮要...

朱允炆登基后,为什么要非常着急地削掉5位藩王?
藩王们的反对是必然的,那么,朱允炆要想实施自己的政策,那就必须要削藩,清除自己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所以他才那么着急,因为只有削藩之后,他才能放开手脚构筑自己的理想国。原因三:实力实力,还是实力朱允炆敢于那么快削藩,自然有自己的底气。明朝规定,藩王不可以直接插手地方的行政事务,不可以插手...

东汉实行的番邦制度到了景帝为何一定要削蕃?
是汉朝的第六位皇帝,与其父开创了“文景之治”。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初期为了保卫自己的权利,实行了-郡国并行制,同时实行两种制度,实行郡县制的同时更分封了九个诸侯王和一些异姓诸侯王。他能登上帝位都是依靠陈平等重臣的维护支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也为了安抚功臣,他肯定不能削藩。

汉景帝一定要削蕃,有什么不可推卸的理由吗?
但是后来的王朝历史中,也仅仅有两个朝代采用了藩封制,那就是西晋和明朝。在其他的朝代中,这种制度已经被抛弃。原因很简单,这种制度太过危险,藩王不受节制的权力,使藩封制朝代出事的概率变成了百分之百。刘邦是封建帝国时期藩封制的创始人 藩王权力集中,尾大不掉,皇帝必然要进行削藩。但是任何人...

清朝入关后封了几个藩王?康熙为何只镇压了三个?
在这些投降的将领中,其中以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和吴三桂最为出名。随着清朝的不断强大,康熙就有了削藩的想法。一共有四个藩王,为何只削藩了三个,另外一个藩王去哪里了呢?一、 为什么一定要削藩 清朝能够建立,跟这四位投降的明军有莫大的关系。如果不是吴三桂首先带兵入关,皇太极还要跟明军僵持...

削藩需要谨慎行事,为何康熙不听人劝告,就要冒险削藩?
很多人都认为,康熙这样做太冒险了,包括当时的孝庄太后以及群臣,都不支持他这样做。因为一旦失败,康熙就可能重蹈建文帝覆辙,而且好不容易入关的清人,很可能又会被赶出去。还有就是,削藩需要谨慎行事,本来“三藩之乱”是可以避免的,只要康熙愿意徐徐图之,这样就避免了老百姓受战乱之苦...

江陵县19445974629: 汉初刘邦大封刘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想以此确保刘家天下,但汉武帝却要“削藩”,其主要原因是() -
秘齐曲安:[选项] A. 诸侯王势力膨胀,直接威胁到中央集权 B. 为了进一步充实国库,发展国家经济 C. 国家已经强大,不再需要诸侯国的保护 D. 为了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江陵县19445974629: 康熙帝削藩主要有哪些方面的原因 -
秘齐曲安: 清初封明朝三降将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三藩,屏卫西南、华南以及东南地区.至康熙朝,三藩势力渐大,隐隐有割据之意.康熙帝决意削藩.

江陵县19445974629: 既然汉朝是继承秦朝的制度,也就是郡县制咯?那汉朝为什么还有诸侯王呢?还要削藩啊推恩令什么的?各地区不是已经归中央直接管理了吗? -
秘齐曲安:[答案] 楚汉战争中刘邦为争取胜利、分封功臣和名将、于是先后分封异姓王7人、但是刘邦对于他们并不放心.所以用同姓子弟为王来取代他们、而郡县制发展是历史的潮流、于是又郡国并行、当时的郡县也有监督王国的权利、这就是当初郡国并行的原因、...

江陵县19445974629: 朱棣的政变为什么叫靖难之役? -
秘齐曲安: 是读过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是众多藩王中不仅实力最强而且威望最高的一个藩王,当时朱元璋在位期间就封了朱棣为燕王,燕王朱棣负责北平的安全和蒙古人的入侵,燕王朱棣并没有让朱元璋失望,手下的军队很是骁勇善战,军队虽然人少...

江陵县19445974629: 明成祖出身藩王,为什么也要执行削藩政策?
秘齐曲安: 就像二奶转正了也不会允许自己老公再去包二奶.削藩是为了稳固中央集权,明成祖靖难成功,自然知道藩王都养着几万大军对中央是什么样的威胁,所以朱允炆没完成的削藩大业被朱棣完成了.由于朱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后面的明朝皇帝对藩王是提防提防再提防,严格限制绝不允许再出藩王靖难这种事,朱棣削藩对明朝中央集权政治稳定起了很大的作用.

江陵县19445974629: 明代削藩和汉代削藩的异同 -
秘齐曲安: 相同:原因相同:地方权利对中央权利造成威胁 目的相同:加强中央集权 不同:采取方法不同:汉代分封制 明代直接撤藩 结果不同:汉代成功.明代失败

江陵县19445974629: 西汉“吴楚七国之乱”发生的原因? -
秘齐曲安: 西汉初期,刘姓诸侯王的势力渐渐强大,一些有识之士深感担忧,建议对这种势力加以控制.文帝的时候,贾谊就提出把大的诸侯国变成几个小的,以削弱其面积及实力.景帝的时候,御史大夫晁错又提出削藩的建议,即削夺诸侯的封地.他指...

江陵县19445974629: 朱棣为什么要篡夺皇位? -
秘齐曲安: 朱棣篡夺皇位的原因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削藩政策,触动了包括朱棣在内的一些藩王的利益;二是因为朱棣本来就有当皇帝的野心,可惜的是朱元璋并没有传位于他,反倒是将皇位传给了性格懦弱仁慈的孙子朱允炆.燕王朱...

江陵县19445974629: 削藩什么意思? -
秘齐曲安: 削藩就是削除藩王,平定祸乱乱一般都是朝廷用的,凡是有害于统治的都称之为祸乱,平定就是铲除或是安抚之意,也就是让祸乱不再威胁统治.

江陵县19445974629: 明成祖,朱棣为何要篡位 -
秘齐曲安: 朱棣自小聪明过人,又有领导才能.自然不愿意甘于人下.最重要的是当他有了篡位的条件的时候,任何人都会毫不犹豫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