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传原文及翻译

作者&投稿:辛周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喜好气节、义气,喜欢救济有困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这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作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

张九龄、王维非常欣赏他。王维私下邀请他进到内署(王维的办公处),不久唐玄宗来了,孟浩然藏到坐具下,王维告诉了唐玄宗实情,皇帝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为什么害怕得要藏起来呢?”命令孟浩然出来。

唐玄宗询问他的诗作,孟浩然拜了两次,自己朗诵所做的诗,到“不才明主弃”这一句,皇帝说:“你不寻求做官,而我并不曾抛弃你,为什么要诬陷我呢?”于是让孟浩然回去了。采访使(官职名)韩朝宗邀孟浩然一起去京城,想要在朝堂上推荐他。

恰逢(孟浩然)老朋友来了,一起喝了很多酒,非常高兴,有人说:“你与韩先生有约定。”孟浩然斥责他说:“已经喝酒了,(哪有)空闲担心他啊!”最终没有赴约。韩朝宗大怒,来告别,孟浩然没有反悔。张九龄担任荆州刺史,把他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撤销了。开元(唐玄宗年号)末年,孟浩然背上长疮而死。

注释:

1、少:少年时。

2、节义:义气。

3、振:救济,帮助。

4、伏:佩服。

5、俄而:不久。

6、惧:害怕。

7、再:第二次。

8、因:因此会:恰逢何惧而匿:藏。

9、浩然再拜:第二次、下一次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一起。

10、欲荐诸朝:之于。

原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

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扩展资料:

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他耿介不随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为同时和后世所倾慕。

王士源在《孟浩然集序》里,说他"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王维曾画他的像于郢州亭子里,题曰:"浩然亭"。后人因尊崇他,不愿直呼其名,改作"孟亭",成为当地的名胜古迹。可见他在古代诗人中的盛名。

孟浩然的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他诗歌创作的题材也很狭隘。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而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虽远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

孟诗不事雕饰,即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如《秋登万山寄张五》、《夏日南亭怀辛大》、《过故人庄》、《春晓》、《宿建德江》、《夜归鹿门歌》等篇,自然浑成,而意境清迥,韵致流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新唐书孟浩然传




浩然不悔文言文及答案
3. 正气歌原文和翻译及解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

新唐书刘蕡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刘蕡,字去华,幽州昌平人。明《春秋》,能言古兴亡事,沉健于谋,浩然有救世意。擢进士第。元和后,权纲驰迁,神策中尉王守澄负弑逆罪,更二帝不能讨,天下愤之。文宗即位,思洗元和宿耻。方宦人握兵,外胁群臣,内掣侮天子。蕡常痛疾。太和二年,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帝引诸儒百余...

宿建德江原文、翻译及赏析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宿建德江原文、翻译及赏析4 宿建德江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翻译
译文: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汇的地方。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原文: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关于楚庄王的诗句
1.《《楚庄王欲伐越》》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原文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1】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3】,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4】。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5】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

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及翻译
潮州韩文公庙碑原文及翻译如下:1、原文: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皆有以参天地之化,关盛衰之运,其生也有自来,其逝也有所为。故申、吕自岳降,傅说为列星,古今所传,不可诬也。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气也,寓于寻常之中,而塞乎天地之间。卒然遇之,则王公失其...

王自中原文_翻译及赏析
否则,当时温州名人很多,官职比他大的人比比皆是,木待问,周坦都是状元,尚书,《宋史》并未立传,可见他的狷介终于得到后世的同情与敬仰。 著作 王自中身当南宋偏安之世,和当时许多有志之士一样,他的胸中也怀有经世致用的理想,所以他的学术具有浓厚的事功倾向,这与永嘉学派的宗旨相当一致。他研究兵法,著有《...

宋史苏东坡传文言文翻译
8. 宋史 苏轼传全文翻译 最低0.27元开通文库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原发布者:一只做梦的猫 【原】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程氏读东汉《范滂传》,慨然太息,轼请曰:“轼若为滂,母许之否乎?”程氏曰:“汝能为滂,吾顾不能为滂母邪?”【译】...

勒南寇襄阳文言文翻译
4. 《义犬冢》文言文翻译 孙权时,李信纯,襄阳济南人也 三国时期,住在襄阳的李信纯养着一只名叫“黑龙”的犬,“黑龙”平时与李公子形影不离。 一天,李公子带着“黑龙”进城,因醉酒在归家路上倒在城外草地上睡着了,此时襄阳太守郑瑕在此打猎,由于杂草丛生,难以看清猎物,故命人烧荒。火随风势蔓延到李公子的身边...

北齐书王晞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王晞,字叔朗。幼而孝谨,淹雅有器度,好学不倦,美容仪,有风则。遨游巩洛,悦其山水,浩然有终焉之志。及西魏将独孤信入洛署为开府记室晞称先被犬伤困笃不起齐神武访朝廷子弟忠孝谨密者令与诸子游晞随神武到晋阳,补中外府功曹参军带常山公演友。复录尚书事,新除官者必诣王谢职,去...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孟浩然传的翻译和注释 -
明希马来:[答案] 原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孟浩然传翻译 -
明希马来:[答案]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旧唐书 孟浩然传 -
明希马来: 旧唐书的记载很简略,只有三句话:“孟浩然,隐鹿门山,以诗自适.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张九龄镇荆州,署为从事,与之唱和.不达而卒.” 翻译:孟浩然隐居在鹿门山,用作诗自娱.四十岁那年来到京师游学,考进...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新唐书(孟浩然传)求解释也就是优质课堂课时讲练测语文七年级下册(云南教育出版社)第10的文言文翻译. 字翻译:1,何惧而匿的匿.2,浩然再拜的再.... -
明希马来:[答案]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拯救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欣...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求唐才子传 -- 孟浩然译文 -
明希马来: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甚笃.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新唐书(孟浩然传)求解释也就是优质课堂课时讲练测语文七年级下册(
明希马来: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选自<<新唐书 孟浩然传>> -
明希马来: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他和王维交谊...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竟沦明代(唐才子传 孟浩然) 什么意思? -
明希马来: “竟沦明代”的意思是:竟然在明君在位的时候,得不到官职.竟:竟然;沦:潦倒;明代:明君时代.《唐才子传·孟浩然》原文:浩然,襄阳人.少好节义,诗工五言.隐鹿门山,即汉庞公栖隐处也.四十游京师,诸名士间尝集秘省联句,...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新唐书 孟浩然传》中欲荐诸朝 “诸”的意思 -
明希马来: 诸在这里面的意思是“之于”荐诸朝 就是“荐之于朝”,向朝廷推荐希望楼主满意

木里藏族自治县19346058850: 《率性孟浩然》的译文 -
明希马来: 译文: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少年时崇尚气节、义气,喜欢帮助患难的人,隐居在鹿门山.四十岁时,才游学到京师.曾经在太学(朝廷里的最高学府)赋诗,满座的人都感叹佩服,没有敢和他比的.张九龄、王维非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