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在当时发挥出哪些社会功能

作者&投稿:殷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首描绘康桥美景、表达离别情感的现代诗。在当时,这首诗发挥了以下社会功能如下:

1、审美功能方面:

《再别康桥》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康桥的美景和作者的离别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满足了人们欣赏美、追求美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功能。

2、情感共鸣方面:

诗歌描绘了作者离别康桥时的不舍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人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离别时的情感经历,从而产生共鸣。

3、文化传承方面:

《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它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又具有现代诗歌的特点。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了解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传承文化的作用。

4、艺术价值方面:

《再别康桥》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作者对康桥美景和离别情感的理解和表达。这首诗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诗歌创作上,还体现在它对后世诗歌创作的影响上。

5、社会批判方面:

《再别康桥》虽然以描绘康桥美景和表达离别情感为主题,但诗中暗含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通过这首诗,作者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具有一定的社会批判意义。

拓展知识:徐志摩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曾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谷等。浙江海宁硖石人(今嘉兴市海宁市硖石街道人),中国现代诗人、作家、散文家、新月派诗人、新月诗社成员、景星学社社员。

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1918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十个月即告毕业,获学士学位,得一等荣誉奖。同年,转入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院,进经济系。




再别康桥在当时发挥出哪些社会功能
1、审美功能方面:《再别康桥》以优美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康桥的美景和作者的离别之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它满足了人们欣赏美、追求美的精神需求,具有审美功能。2、情感共鸣方面:诗歌描绘了作者离别康桥时的不舍和留恋之情,这种情感很容易引起读者共鸣。人们在阅读这首诗时,很容易联想到自己离...

介绍一下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中国南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篇。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

徐志摩为什么写再别康桥?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熟悉的康桥在默默等待他,一幕幕过去的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

再别康桥写作背景快谢谢
康桥是英国著名剑桥大学所在地,徐志摩曾在此留学,深受其学术氛围和文化底蕴的影响。《再别康桥》是徐志摩在离开剑桥之际,对于这片土地所赋予的情感进行的一次深情告别。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不仅与徐志摩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二、徐志摩的个人经历与情感表达 徐志摩曾留学剑桥,与...

急求··关于《再别康桥》的问题·
《再别康桥》是一首优美的抒情诗,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流露出来的是一种什么情绪?为什么?请结合作品...
就带着诗人的主观感情了。第七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认为"云彩"有象征意味,代表彩虹似的梦,它倒映在水中,但并不带走,因此再别康桥不是和他母校告别,而是和给他一生带来最大变化的康桥文化的告别,是再别康桥理想。以上才是深入理解了这首诗。

再别康桥赏析
再别康桥是一首深情告别的诗歌,表达了徐志摩对康桥的眷恋和对离别的悲伤,也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这首诗歌具有深刻的意境、简洁的语言、明了的结构,是中国现代诗歌的杰作之一。它不仅表达了徐志摩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和文化自觉。这首诗歌已经成为了中国...

介绍一下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写的是诗人的离别愁绪,突出的感情是一个“别”字。诗歌重点写的“境”,则是康桥的康河。他敏锐的抓住“金柳”“青荇”“波光”“清泉”“彩虹”“星辉”的具体形象,由近及远、由上而下地勾勒出康河的景观。对“撑篙”的追忆,更是诗人在感到理想破灭后,伤感无奈的“寻梦”联想。

再别康桥这首诗当时为什么会受到人们普遍热忱
因为它的语言纯美,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像是一曲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它具有当时社会的投影,让人很容易的将自身代入到诗情当中。资料来源:https:\/\/zhidao.baidu.com\/question\/565395308155704884.html?qbl=relate_question_0&word=%D4%D9%B1%F0%BF%B5%C7%C5%D5%E2%CA%D7%CA%AB%B5%B1%CA%...

在别康桥是什么体裁
回答:属于诗歌体裁,是典型的抒情诗歌,徐志摩的诗歌名作之一。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在当时为什么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
由泰头孢: 一是因为它的语言纯美,有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像是一曲唱给生命极致美的恋歌.二是它具有当时社会的投影,让人很容易的将自身代入到诗情当中.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写作背景和目的、意义?
由泰头孢: 徐志摩曾三次来到康桥, 第一次是1921年到1922年,他从美国来到剑桥大学研究院进修.学习期间形成了资产阶级的人生观和文艺观.对于爱、美与自由的单纯信仰,产...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的成功之处有哪些 -
由泰头孢: 此诗写于1928年11月6日,初载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署名徐志摩.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徐志摩为什么写再别康桥? -
由泰头孢: 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上海.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在英国哲学家罗素家中逗留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有通知,一个人悄悄来到康桥找他的英国朋友.遗憾的是他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赏析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
由泰头孢: 《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这是一首抒写自然之美与作者心情的短诗,诗人是崇尚、赞美自然的.诗中景物的描写真实细腻,可见康桥在诗人心中打下了极深的烙印.不仅如此,而且康桥是诗人的理想.他说:”我的眼是康桥...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开头结尾各起到什么作用 -
由泰头孢: 环往复,深化主旨.诗的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重叠复沓,具有一种节奏感和旋律美.体现了现代诗的三美之一,节奏美.作者通过这两节的描写,体现了自己对康桥的无限怀念和喜爱.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的形式特点 -
由泰头孢: 艺术总结,领会韵律美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首诗只表达了一种微波轻烟似的情绪,社会投影很模糊,表现不出五四时代的时代精神.但从诗歌艺术的角度来讲,这首诗却地位崇高,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1)意境悠婉怡人.徐志...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 起到了什么作用 -
由泰头孢: 诗人描写了康桥的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水影这些事物.在诗人眼中,这些事物都是那么美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好象都欣欣然有了生命,和自己进行着感情的交流.可以说,康桥的美景感染了作者,而作者的深情又让康桥的一切有了生命....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写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 -
由泰头孢: 1、第一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向西天的云彩招手作别,给全诗定下抒情基调既有难舍难离的真情,又有淡淡的无奈与感伤.2、第二节,写了岸边的柳树,"金柳"是夕阳下的柳树的生动色彩的描绘,它秀美婀娜,好像"新娘",既喻出...

阿巴嘎旗13590086130: 再别康桥表达了什么 -
由泰头孢: 这首诗表达的是一种淡淡的离情别绪,谈不上什么现实内容和时代精神、爱国精神,但各个时期的读者对它都有强烈的共鸣,认为它给人带来了审美享受.原因在于它以美妙的艺术形式表达了人类共有的一种感情,即对逝去的美好往事,人们总是充满怀念.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