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原因

作者&投稿:危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联军,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有道是“团结力量大”,就算一个人再强大也敌不过万人联手的对抗。
公元190年,曹操正式发布讨董檄文,各路诸侯接到檄文后纷纷响应,但为何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却失败了?
第一、军队实力差距

十八路诸侯会盟,从名号上来看确实浩浩荡荡,但实则都是些新招的士兵。而反之董卓的手下的士兵,各个作战凶猛,经验丰富,可以说当时的御林军都抗衡不了。再加上董卓手下,还有能征善战的大将,又有出谋划策的谋士。所以就算联军的人数再多,没有一定的策略,也无济于事。
第二、军队心不齐
虽说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但其实每个盟主都各自心怀鬼胎,想在这次战役中坐收渔翁之利。人人都想用最低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利益,由此军队战斗力参次不齐,配合不好。难以形成合力,然而董卓却可以轻易任意击败一方。

第三、董卓占据地利优势
董卓的军队除了实力要强之外,在打仗的位置更是处于上风,十八路诸侯联军远征董卓,对当地的地理十分陌生。
第四、盟主袁绍个人能力不行
袁绍之所以能被众人推举成盟主,与他的身份背景脱离不离干系,可以这么说,他的地位确实是家族背景换来的。而他本人更是胜任不了这个位置,领导能力平庸,相关事件证明,袁绍无力指挥关东各诸侯。因为曹操擅自行动导致兵败,袁绍也不能把曹操怎么样。

总得来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倘若,齐心协力目标一致,或许就真的能成功。他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短暂联合在一起讨伐董卓,而董卓迁都到长安后,这些联军便土崩瓦解了。

我们都知道东汉末年由于桓、灵二帝昏庸无能,导致后来黄巾起义,宦官当政,董卓篡权,天下大乱。为了消灭董卓,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后来推选四世三公的袁绍为盟主集结了十八路诸侯共讨伐董卓。那么问题就来了,十八路诸侯兵强马壮,粮草充沛为什么讨伐董卓会以失败告终呢?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原因呢?
第一:十八路诸侯虽然声势浩大但是没有一个详细的战略布局。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看起来很强大,各路诸侯都带着自己的部队过来了,袁绍作为他们的盟主没有一个详细的战略布局。没有讨伐董卓的计划,像一群无头苍蝇一样,只是把部队集结起来了,如果当时不是曹操为他们筹谋计划,十八路诸侯还没有后来的进展。一次强大联合行动没有详细的战略部署和计划,必定会以失败告终!

第二:十八路诸侯内部明争暗斗。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外表看起来齐心协力实际上他们内部明争暗斗,他们前来会盟大多数并非为了讨伐董卓,要知道十八路诸侯原有的官职都是董卓给的,他们前来会盟就是获取更大的官职赢得更多荣耀,在讨伐董卓的时候,几乎都是在隐藏实力,都希望对方的部队先灭亡,然后留着自己的部队最后灭了董卓,为汉朝立下不世之功,获得无上荣耀,所以在诸侯内部经常因为一些小的损失勾心斗角,并没有讨伐董卓当回事,能不失败吗?

第三:真正讨伐董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来凑热闹的,要说真正讨伐董卓的人也就是孙坚和曹操了,他们是十八路诸侯当中真正和董卓玩命打的。孙坚是因为和董卓有恩怨一直借此机会置董卓于死地,曹操是真的想匡扶汉室。由于当时孙坚和曹操的实力和董卓比相差甚远,为了讨伐董卓曹操差点战死,孙坚拼尽全力攻下洛阳,其他诸侯都在哪里无动于衷,仅凭孙坚和曹操当时的实力董卓,能不失败吗?

以上三个原因就是为什么声势浩大的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的原因,十八路诸侯联盟看起来很强大但是内部明争暗斗,军心不稳,真正想讨伐董卓的只有孙坚和曹操,这样的联盟怎么会成功!你们认为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皆欲除之。曹操在刺杀董卓未遂后,回乡招集义兵,并发檄文于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天下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响应,诸侯共推四世三公的汉朝名相之裔、兵多将广、实力雄厚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众诸侯歃血而盟,约定共听袁绍调遣,“同扶国家”。出兵后先后与董卓部下华雄、吕布交战。虽遇挫折,但终归斩华雄,败吕布,迫使董卓“迁都”于长安以避其锋,如果众诸侯合力追击董卓,董卓败局巳定,“此天亡之时也,一战而天下定矣”。然而袁绍却按兵不动。尽管曹操说破厉害,袁绍和众诸侯皆言不可妄动,曹操被迫引本部军马追击董卓,和董卓军交战后,由于势单力薄,被吕布等击败,十八路诸侯各怀异心,逐渐离散。

  本来,十八路诸侯以顺讨逆,名正言顺,在政治上和军事实力上又占有明显的优势。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孙坚击败华雄,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先后达到三次高潮。诛灭董卓,本来是顺理成章之事。结果反而以曹操先败诸侯离散,大失天下所望而告终!分析其中失败的原因,可以为今人搞好企业集团提供有益的借鉴。

  十八路诸侯结盟犹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而盟主袁绍是这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作为“董事长”的袁绍实力雄厚,占的“股份”大,声望高,无形资产也十分可观,可以说是比较合适的人选。但他作为“总经理”来说,要具体处理“企业集团”的日常工作,应付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素质上过不了关。屡屡丧失良机,最终导致了“企业集团”的溃散。今人喜欢将董事长兼总经理,两副重担一肩挑,其实是不必一概如此的。董事长按股份多分点红是应该的,重要的决策和人事调配也可以管一管。日常具体工作可以另交总经理处理。如果,十八路诸侯挑选曹操任“总经理”的话,那显然将击败他们的“市场”竞争对手董卓。

  袁绍在“企业集团”任职后,“次日筑台三层,遍列五方旗帜,上建白旌黄铖,兵符将印”,诸侯郑重其事的请袁绍登坛宣读盟词。盟词痛斥董卓作乱,表明了众诸侯同赴国难,共讨董卓的决心。众诸侯见袁绍辞气慷慨,都禁不住“涕泗横流”。这犹如今人大做“广告”,痛陈假冒伪劣产品倾销市场,危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决心用正宗优质产品驱逐假冒伪劣产品,满足广大消费者的愿望,这个“广告”应该说还是做得成功的,不仅受到“消费者”的欢迎,还激发了各个“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在第一次“董事会”上,曹操,袁绍和各位“董事“纷纷做了必要的发言。大家的发言表明愿意同扶国家,赏功罚过,听从指挥等内容。形成了共识,这说明大道理一般并不难懂,光听发言没有用,主要要看行动。

  诸“董事”形成共识后,“董事长”便开始人事分工,首先安排其亲弟袁术为“后勤部长”,“总督粮草,应付诸营,无使有缺”。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粮草官是个肥缺,是个极重要岗位,应该选择一个责任心强,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人担任,北海太守孔融是圣人之后,四岁就让梨知礼,本来是个比较合适的人选。徐州刺使陶谦,西凉太守马腾为人忠义,本来也不错。可袁绍一掌权就任人惟亲,安排其无才无德的弟弟担此要职,为该集团的离心离德埋下了祸根。

  袁绍任命其弟担任要职后,即选任另一个重要职务:先锋大将。这个职务既重要,又危险。袁绍却采用“招标”制,长沙太守孙坚“投标”,愿为先锋大将。孙坚素有“江东猛虎”之称,勇猛善战,部下人才甚多。结果“中标”上任,杀赴战场。这也表明了拥有“拳头产品”的骨干企业战领市场的渴望。

  “董事会”内有个济北相鲍信,惟恐孙坚夺了头功,“暗拨其弟鲍忠,先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关下挑战”。结果被华雄一刀斩于马下,活捉其将校极多。致使十八路诸侯初战失利。且长了董卓,华雄的嚣张气焰。这说明企业集团内部,应该协调一致互让互利,该是谁的市场就是谁的市场,谁搅乱了市场就要制裁谁。

  孙坚在鲍忠被斩的不利形势下,仍主动向华雄挑战,斩杀其副将华轸,并乘胜攻汜水关,被华雄兵马凭关挡住。孙坚一面报捷,一面向袁术催粮。然而袁术却听从小人之言,惟恐孙坚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成了气候,故意不发粮草,欲使孙坚部涣散,致使孙坚部兵士心乱,被华雄趁机袭寨,大败孙坚兵马,杀其大将祖茂。这就说明了袁绍任人惟亲的危害,而袁术作为“董事副总经理”办事不公,惟恐本集团的其他企业胜过本企业,不惜助长竞争对手,导致转胜为败,这是值得今人引以为诫的。今人对此应该是防有措施,罚有条律的。

  华雄斩杀祖茂后,乘胜向诸侯挑战。又连斩俞涉,潘凤两将,致使诸侯失色,袁绍也只能叹气说:“可惜吾上将颜良,文丑未在此,得一人在此,何惧华雄”!从袁绍的话可以看出:在同强大的市场竞争对手竞争中,应该把技术尖子,业务尖子都用上来,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企业负责人不要认为竞争是集团大家庭的事,小家庭可以留一手。致使集团无竞争力,导致失败。

  此时,幸亏关羽挺身而出,愿意去斩华雄之头献于诸侯。可是,袁术一见关羽地位低下,即怒斥关羽欺诸侯无大将,要将关羽赶下去,袁绍也说让一个马弓手出战会让华雄看笑话。多亏曹操力排众议,关羽坚持出战,方才得以斩华雄。由此可以看出,一些集团的负责人虽然身居高位,却毫无见识,只知道排资论辈,不懂得破格选拔人才。在这种情况下,人才不能自卑,不能消极等上级分配工作,而应该积极主动挑重担。而各位董事,更应该向曹操学习,为了集团的利益,大力选拔人才,那怕并不是本企业内部的人才。

  关羽斩杀华雄后,张飞大叫要乘胜追击,杀进关去,活捉董卓。然而袁术还是执迷不悟,怒斥张飞为“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甚至说:“都与赶出帐去!虽然曹操强调论功行赏,不要计较贵贱。袁术还执意不听,甚至以“退股”相威胁。结果搞得大家不欢而散,曹操也只好暗中使人犒劳抚慰刘关张三人,如果不是曹操如此搞些小动作,恐怕就没有三英战吕布的好戏了。

  本来张飞的建议是完全正确的,这也确实是进攻董卓的一次好机遇,然而身居高位的袁术却思想僵化,无可救药。袁绍和其他董事也目光短浅,不能仗义执言。结果打了胜仗还不开心,只有曹操既能当众主持公道,又能为集团的合作搞些“小动作”,真是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由此亦可见曹操能成气候的必然性。

  华雄被杀后,董卓、吕布率大军同诸侯对阵,吕布武艺高强,连败诸侯几阵,幸亏刘关张三英战吕布,奋不顾身,竭尽全力,方才扭转战局,杀得吕布,董卓大败而逃。这说明企业集团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果一个或一类拳头产品还不足以击败对手,应该设法组织系列优秀产品参与竞争,以其在市场上彻底压垮对手。

  董卓、吕布逃入虎牢关后,据关死守。袁绍令孙坚进兵。孙坚则带程普、黄盖二将至袁术寨中相见,孙坚义正词严的说:“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贱,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袁术无言以对,只好命令斩进谗之人,向孙坚赔罪。孙坚这样做,不仅是出了一口气,也打击了奸佞小人。他能带动人们不畏权势,仗义执言。有利于集团内树立正气,压倒邪气。

  董卓败退关内后,又派心腹将领李傕来收买孙坚。李傕对孙坚说:“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来与将军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孙闻言大怒,据理痛斥董卓,李傕。吓得李傕抱头鼠窜。董卓一伙无奈,只得迁都洛阳,以避诸侯之锋。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集团之间在竞争中,可能用各种手段互相收买对方骨干,这些骨干应该以大义为重,坚定维护本集团利益,维护全社会利益,绝不可朝秦暮楚,见利忘义。孙坚立场坚定,态度鲜明,堪为今人表率,他的态度,是导致董卓迁都的关键。如果后来诸侯都奋起追击,则可大功告成。

  董卓迁都后,孙坚和诸侯先后驱兵入关,本当乘胜追击。袁绍却和诸侯按兵不动。尽管曹操挑明厉害,指出董卓是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是天亡之时。”力主追击,袁绍和众诸侯还是说不可轻动。曹操只得引本部军马追击,结果中了董卓的埋伏,曹军势单力薄,被杀得大败而归。

  曹操的意见和动机本来都是好的,可惜袁绍和众诸侯未能响应,使得一场本来可以大获全胜的竞争发生了转折,以失败而告终。曹操以大局为重,虽败犹荣。袁绍和众诸侯后来在竞争中逐渐被淘汰,从这里就可以予见得很清楚了。今天的一些企业集团在和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较量中,如果在法律上,道义上,市场上占了上锋。还要众志成城,一鼓作气,致对方于死地,不可让对方苟延残喘,度过难关,休养生息,从新危害市场。如果只让个别企业与对手较量,孤军作战,很容易造成失败,影响大局。

  孙坚在率兵救灭宫中余火时,偶然得到传国玉玺。以为有当皇帝的福份,于是藏匿下来第二天向袁绍“托疾辞归”。不料却被人向袁绍告密,当众对证,弄得孙坚和袁绍几乎相杀,结果孙坚强行率军回长沙。曹操回来后,以诸侯的行为为耻,引本部军马投扬州去了。公孙瓒等诸侯也逐渐离散,各回旧地。一个声势浩大的“企业集团”终于瓦解了。

  孙坚本来是这个“企业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董事。奋不顾身,身先诸侯,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却经不住传国玉玺的诱惑,为“企业集团”的瓦解拉响了导火线,也为自己埋下了祸根,这令人有点意外。这当然说明了各位董事始终要以大局为重,经得起名和利的考验。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指责孙坚。应该看到,孙坚的行为是在对本集团丧失信心后产生的。时势造英雄,也可以造就其他人物,我们应该致力于造就一个一致对外的良好气氛。在这样一个好的气氛下,孙坚就会发挥虎将的作用,如果大家都打小算盘,也难怪孙坚会产生私心杂念。

  人们说,得人才者得天下。这要看怎样理解。十八路诸侯几乎云集了天下英才,后来瓜分天下的曹操,刘备、孙坚(及其子弟)都率将佐聚集在这里,这三方面的人马确实也竭尽全力,然而不但未得到天下,反而以失败告终。正应了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一条虫的老话。其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主要领导人袁绍、袁术优柔寡断,私心颇重,素质低劣。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企业的命运。企业的家底纵然不错,而决定企业命运者素质低劣,仍然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导致企业的衰亡。

  人们说:得人心者得天下。这也要看怎样理解。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正是顺天应人,民心所望。然而不但未得到天下,反而以失败告终:其原因何在?原因在于他们在大的行动决策时是顺乎民心民意的,而在许多具体行为上却大失民望;袁绍不带上将颜良,文丑参加这次大行动,鲍信破坏军纪欲抢头功,袁术扣发孙坚粮草。袁术,袁绍先是压制关羽,后又不论功行赏,在取得重大胜利后又不团结一心,乘胜追击。后来连孙坚也藏匿玉玺,托病回江东。这一系列的具体行为都是不得人心的,是和总的行动决策相背离的。它使得总的行动决策无法贯彻下去,只能以失败告终。

  十八路诸侯结成同盟是一个松散型的“企业集团”,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汇集到一起,虽说是统一指挥,但各部军马有很大的相对独立性。他们高兴则合在一起,不高兴则离散而去。那位董事做了有害大局的事,也没有处罚措施。那个企业为集团公司立了功劳,也得不到奖赏。这都是值得今天的企业集团引以为鉴的现象。如果各个企业的利益不能和集团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果集团公司对下属企业的行为只能听之任之,而无力引导调配,集团公司的规模优势只能是空话。集团公司的机构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摆设。集团公司的离散衰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不思进取:兴兵赴国难却因势利散
在董卓进京五个月后,新君改元,年号初平(190~193)。新年伊始,东部便已是义旗飘扬,关东联盟宣告成立,袁绍被推为盟主。据传闻,袁绍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起兵,是因为新年号与自己的字(袁绍字本初)有相合之处,认为起兵一定能获成功。但作为周、伍行政所要掩护的“运动”,起兵是迟早要发生的事情。并且为了这一天的到来,统一起兵的讯号已经设计完成,由东郡太守桥瑁向各地发出,即“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陈卓罪恶,云见逼迫,无以自救,企望义兵,解国患难”(《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英雄记》)。所谓“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此前洛阳政变中袁绍与太傅袁隗“矫诏”诛杀宦官党羽,性质雷同。之所以要伪造这份三公的公文,用意有二:
一是,使州郡起兵得以成立。这里可以发现袁绍当年建议何进招募外兵的痕迹。同时也是官僚行政思维的体现。即便是举非常之事,也要“循规蹈矩”,先破除州郡不得随意募兵的障碍,在制度上寻找到起兵的合法性。
二是,把董卓树为国贼,标示出此次起兵是正义之举。但是,恰恰是在这一点上,“移书”的用语比较含糊,所谓“云见逼迫”,这受到逼迫的对象是三公、朝中名士,还是天子?这也许是我们今天看不到“移书”的全貌,枉自疑虑而已。可是,这份疑虑并不多余。如果是三公、朝中名士的话,就难言国难,此次起兵,至多是士大夫的自救行为。那么这受到逼迫的对象就应该是天子了。可是,这天子是废帝,还是新君呢?如果是废帝,那么,新君成于董卓之手,亦当成为攻伐之的;如果是新君,起兵就无意义可言,袁绍等人还是回朝面君,与董卓同殿称臣的好。照此思路来看,受到逼迫的应该是废帝刘辩,国难的生成源于董卓的废少立献。而此前朝臣在废少立献之际的默然无语,虽有纵容的一面,要规避的是少帝和太后的还政,但在地方州郡长官这里,却又可得到新解。在太后亡故之后,来指斥废少立献,搬除董卓,少帝重新归位,士大夫自当是拯救国家于危亡之中的功臣。而此种思维上的周折,的确是汉末政治的一大特色。后来还将出现,到那时,又将回到对献帝的认同上了。
“移书”发出,州郡响应。参与关东反董联盟的人马众多,按照起兵的地域划分,可见:
1�冀州——渤海太守袁绍、冀州刺史韩馥。
2�兖州——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山阳太守袁遗、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行奋武将军曹操。
3�豫州——豫州刺史孔伷、颍川太守李旻、陈国相许玚。
4�徐州——广陵太守张超。
5�青州——青州刺史焦和。
6�荆州——后将军袁术、荆州刺史王睿、南阳太守张咨、长沙太守孙坚。
7�并州——西河太守崔钧。
8�司隶——河内太守王匡。
另外,还有:刘备,这位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室宗亲,参与了毋丘毅在丹杨的募兵活动,大概是随毋丘毅返京后,被授官下密丞,未就职,后有同曹操前往谯沛募兵的经历,因此得以会盟。关于曹操的谯沛募兵,可能是他第二次募兵,即前往扬州募兵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刘勋,史书上称他作故虎牙都尉,与袁绍一同起事;张杨,曾受大将军何进派遣,前往并州募兵,得千余人,后留在当地讨伐“山贼”,很可能就是和白波军作战,队伍不断壮大,关东联盟成立后,前往与袁绍会合。这样看来,中平六年袁绍献计引外兵入京的八支队伍,半数成为义兵。匈奴单于於扶罗,随张杨归附袁绍。
从兵力在洛阳外围分布来看,主要有四大集团:
1�西北集团——进驻河内(治在怀县,今河南省武陟县南)的袁绍、王匡部。冀州刺史韩馥驻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作为后勤保障。张杨、於扶罗则屯于漳水一带。
2�中部集团——进驻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的刘岱、张邈、张超、桥瑁、袁遗、鲍信、曹操等部。
3�西南集团——进驻颍川(治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的孔伷、李旻。
4�南部集团——进驻鲁阳(今河南省鲁山县)的袁术、孙坚部。
西北集团的主力是王匡的泰山兵,前锋已经布防于河阳津,隔河与洛阳相望,最早进入临战状态。
中部集团除张超(张超是张邈弟)的广陵兵外,其他是清一色的兖州子弟兵。
西南集团以豫州兵为主,后孔伷部融入中部集团,李旻部并入南部集团。
南部集团的主力是孙坚的长沙兵,战斗力极强。
关东联盟业已集结完毕。作为一个充斥着名士且多是现任的东汉地方州郡长官组成的联盟,使我们的诸多悬疑为之释然:周、伍行政绝非真心要与董卓合作。袁绍等人出逃,与京官外任州郡是联盟成立的前奏。而东汉中后期以来面对皇权的变异,士大夫企盼强臣的出现,渴望武装的支持。然而在剔除了变异皇权的毒素后,却迎来了武人对皇权的践踏,强臣并没有终结政治的败局,却最终促成了士大夫群体的武装化。
既然如此,关东联盟就应该凭借武力同董卓一决雌雄,解放皇权,恢复士人政治。可是事实却与之相背离。
关东联盟成立后,我们只发现有两部人马在主动出击:一是曹操率弱旅战于汴水,虽有张邈的策应,但还是被凉州军打得溃不成军,曹操只能退出战场,前往扬州募兵,以便再战;一是孙坚在南部的孤军奋战。孙坚曾经与董卓共事一场,对于董卓多少有些了解,他曾向当时主持西部军事的张温建议,将抗命不遵的董卓,军法从事。此番与董卓交兵,凉州军并未占到丝毫便宜。董卓就曾叮嘱手下,对孙坚要多加留心。而正是这位让董卓忌惮的孙坚,却受到了自己人的暗算,负责其后援的袁术,不给军粮。没有饭吃,这仗还怎么打?
为什么会出现上述场景呢?难道关东联盟的诸家牧守们不思进取,是惧怕董卓的武力?
当时尚在朝中、还能得到董卓信任的郑泰就曾经为董卓分析过盟军与董卓军的优劣,大意是讲关东百姓忘战日久,没有战斗力,袁绍等人平日养尊处优,没有将帅之才;董卓就不一样了,身经百战,熟悉军事,手下将士都是天下强勇。结论是:盟军人数虽多,却中看不中用,董卓自然就是最后的胜利者。但两军对垒,力量的强弱,是客观存在。如果一味地强调它,也就失去了集合武力的意义。况且,郑泰是士大夫安插在董卓身边的耳目,他的真实用心,无非是再次扰乱董卓的判断,而董卓也确实觉得郑泰是个可用之才,一度想把洛阳军事托付给他。
即便是惧怕了董卓的武力,也不至于断人粮草,做仇者快、亲者痛的事情吧!而关东联盟的结而不战,直至最终解散,却另有缘由。要解读它,还需随着董卓的“清醒”慢慢道来。
董卓能够“清醒”,得益于他从西部的忧虑中解脱了出来。白波军没有继续南下,而是转向东部,西部交通还可保持通畅,董卓稍稍舒了口气。而面对要发动东征的盖勋和皇甫嵩,能够帮助董卓的,却不是武力,而是皇权。董卓先是在皇甫嵩的驻地扶风设了一个汉安都护,总统西部军事,明摆着就是要剥夺皇甫嵩的军权。随后,天子诏书发出,征皇甫嵩入京任城门校尉。胸怀忠义的皇甫嵩便匆匆踏上了进京的道路,将谋士梁衍的话置于脑后。
此前,梁衍在看到董卓发来的诏书时,就清楚地指出了当时的形势,他说:“汉室微弱,阉竖乱朝,董卓虽能行诛杀宦官之举,但他却不能尽忠国家社稷,滥杀无辜,随心摆布皇权,废少立献,现在又征调将军进京,此次进京,将军凶多吉少,大则会遭遇不测,小则会受到董卓的侮辱。而将军手握重兵,完全可以号令海内,讨伐逆臣,这样,袁绍在东,将军在西,董卓就成了瓮中之鳖,会乖乖地束手就擒的。”
可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要使皇甫嵩能驱动豪勇之气,去拯救国家于危难,也要获得一个名正言顺的认可,以免世代忠义蒙上图谋不轨的灰尘。这就是他的愚忠了,他不懂得国家行将不存,空守忠义的意义又在哪里呢?到头来,只害得京兆尹盖勋陪伴他去走完这条已是荆棘丛生的忠义之路。
董卓得知皇甫嵩已经离任,悬着的一颗心总算落了地。心腹之患消除了,再来看看沸沸扬扬的洛阳周边,他根本就没有把盟军的刀枪放在眼中,也许是他认为摧折这凶猛的兵锋,实在是举手之劳。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清除“内奸”,割断盟军与朝堂的联络。周毖、伍琼丢了性命。
第二件事,军事上转入进攻。董卓先是派兵在盟军控守的河阳津正面摆出进攻姿态,暗自却将主力渡河绕到盟军背后,趁其不备,发动进攻,盟军被击溃。洛阳西北压力得以减轻;在洛阳南部,董卓军与孙坚的长沙兵陷入拉锯战中,一时胜负难料。
第三件事,政治上点中盟军的“死穴”。董卓叫郎中令李儒拿着鸩酒去见废帝弘农王辩,告诉他:“把它喝下去,会驱除邪恶。”业已成年的刘辩又怎能不知道这其中的杀机。但,他又能做怎样的抗争呢?“天道易兮我何艰!弃万乘兮退守藩。逆臣见迫兮命不延,逝将去汝兮适幽玄”,在凄婉的歌声中,十八岁的弘农王走到了他生命的尽头。
弘农王的死,极大地冲击了盟军的心神。原本抱有否定董卓废帝行为的关东联盟,顿时失去了前进的坐标。毕竟,否认废少立献,就意味着要恢复弘农王的皇统。而弘农王一死,摆在盟军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承认献帝皇统,听任武人的摆布;二是另立皇统,与洛阳现政府彻底决裂。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联盟中部大营中的州郡长官们在酸枣宣读了一纸盟辞,大意是说:
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祸害无穷,毒杀弘农,百姓被难,如此以往,社稷沦丧,四海倾覆,我们——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广陵太守张超——要举义兵,赴国难,同盟中人,齐心一力,尽我臣节,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有渝此盟,死于非命,祸及子孙。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盟辞写得慷慨激昂,闻之倒也令人振奋。国难中展现臣节,印证的是士人舍身取义的价值观,是值得褒扬的行为。但较之此前的三公移书,就不难发现,在这里国难已经变更,新国难成于“毒杀弘农”,献帝仍旧没有得到尊崇。就此点而言,盟军也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战略调整。可惜的是,只想以死抗争,“粉身碎骨”了,没有创造出一个新天子,终极的政治目标就没有找到,人们无所适从。
而在酸枣会盟之时,坛场已经设好,刺史、郡守却互相谦让,谁也不愿意登坛主盟,俨然谁登坛场,灾难就将降临似的。最后主盟者却是由广陵郡功曹臧洪来担当的,盟辞发自功曹之口,究竟能代表哪一方的意愿呢?而袁绍、袁术、韩馥、王匡等尚在各自营盘中,对此表现淡然,缺少了他们的会盟,酸枣会盟的意义又在哪里呢?是要分割士人刚刚积聚的武装,以酸枣之众去面对凶残的董卓吗?
这一切都不是,没有政治目标的酸枣盟辞只不过是应时的文章,它不具有丝毫的约束力,至于盟辞所郑重言及的对毁盟者的制裁,只是闪过耳边的咒语,又有几人会相信它的效力呢?之后的日子里,酸枣诸军悠闲地屯扎在营地中,诸将们则日日在高歌纵酒。

大家彼此彼此啊···学校出的什么破题啊!!!

哈 你也是要写一篇关于十八路诸侯讨董失败原因的文章吧

感谢楼上的小孩,帮了我大忙啊

主要是因为 他们各怀鬼胎


十八路强大的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最后为何却反被董卓吊打?
但是十一路诸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人心不齐,在讨伐董卓的联军中,真正出力的其实只有孙坚和曹操,其他的人只是在做做样子。而且当时关东军的内部也有着很多的墙头草,所以这也就导致无论孙坚和曹操多么拼命,都还是无法力王狂澜,最终联军中间起了内讧,只好一哄而散。除此之外,其实当年的董卓并没有...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原因
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孙坚击败华雄,关羽斩华雄,三英战吕布,先后达到三次高潮。诛灭董卓,本来是顺理成章之事。结果反而以曹操先败诸侯离散,大失天下所望而告终!分析其中失败的原因,可以为今人搞好企业集团提供有益的借鉴。 十八路诸侯结盟犹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企业集团”。而盟主袁绍是这个“企业集团”的“董事长”...

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董卓,最后为什么会无功而返?
一、董卓军队战斗力不弱 董卓生长于凉州,那里民风彪悍,而董卓作战粗猛有谋,屡立战功,所以董卓本身就是行伍出身,具有不错的军事指挥才能,而董卓手下的大将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更是有着吕布这样举世无双的猛将,具有很强的战斗力。二、董卓依靠天险防守 董卓在十八路诸侯讨伐之后,并没有力拼,...

诸侯讨伐董卓之战真实情况是怎样的
声势浩荡的讨董之战虽然在孙坚的活跃下占领了洛阳,进逼淹池,但由于众路诸侯各怀鬼胎,以至于互相攻伐,就此草草了结。后来董卓被王允联合吕布等人刺杀、公孙瓒在界桥之战被袁绍军统帅麹义击败,李傕等人攻陷长安等事,俱是后话!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占据优势,为何最终董卓却不战而胜?
历史上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看似声势浩大。但其实各怀鬼胎,没有一个人能统一领导。最终导致了失败。人心齐,泰山移。十八路诸侯,虽然人数宠大,但各怀心思、一盘散沙。这样不但形成不了力量,反而互相猜忌、相互顷扎形成了反力量。当时集中在酸枣的人马设立坛场进行盟誓,打出了讨伐董卓的大旗。不管怎样...

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他们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东汉末年,董卓担任相国,但是汉献帝实际完全听命于董卓。董卓只手遮天,权倾朝野,无恶不作。终于惹怒了各地诸侯,纷纷要讨伐董卓,除之而后快。那么参与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的结局都是什么呢?诸侯们起兵反董卓,刚开始时还气势如虹,可惜后来内部分散,内讧严重,最终导致诸侯联盟解散。十八路诸侯联盟的...

“内卷”,导致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行动以失败告终
至此,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计划以失败告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兵不可谓不多,将不可谓不广,却各怀异心,勾心斗角,在孙坚首战告捷的时候不供应粮草,在董卓败逃的时候不乘胜追击,只能错失良机,眼睁睁看着胜利从眼皮子底下溜走。一场声势浩大的讨伐国贼的行动,却轻易败给“内卷”,怎不让人可惜!

同样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为何会失败呢?
这至少是有了面子工程,但是董卓没有,董卓挟持天子后,大事小事都是自己说了算,还到处少烧抢掠,引得百姓沸腾,这失去了民心。曹操更加有头脑,董卓认为自己大权在握就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莽夫一个,而曹操手底下有谋士无数,却任然有自己的想法,所以结合以上来看,董卓失败是必然的。

为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打不过董卓?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是汉末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三国演义》里用了两回的篇幅来描述,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等流传千古的精彩桥段也出自这段故事。演义中共有十八路诸侯,不过在历史上,满打满算也最多只有十一路诸侯,而且其中袁氏的势力就占了七路,不如说是袁氏讨董卓比较恰当,而这场战争,也...

没有军事才能,统治也十分残暴的董卓,为何十八路诸侯无法打败他?_百度...
并且其他手下的将领也都非常的敬业,董卓的威风逐渐起势。没过多久,就升官当了校尉,后来又当上了并州刺史,河东太守等高等职务,正式成为一方诸侯,掌握大军。各路诸侯虽然占尽了优势,但还难以取得胜利,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袁绍的格局低下,最后落得四散而逃,失败是必然的。

洮北区13632576545: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原因 -
孛青固本: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专权,欺君害民,天下人皆欲除之.曹操在刺杀董卓未遂后,回乡招集义兵,并发檄文于天下诸侯,共伐董卓.天下十八路诸侯纷纷起兵响应,诸侯共推四世三公的汉朝...

洮北区13632576545: 三国演义18路诸侯讨伐董卓失败原因 -
孛青固本: 1.利益分配不均,导致十八路诸侯勾心斗角,貌合神离,这是根本原因2.董卓挟持汉献帝等皇室成员和公卿百官在手,使得诸侯军一定程度上投鼠忌器3.董卓势大,手下武有吕布、华雄等大将...

洮北区13632576545: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失败 -
孛青固本: 简单的说,群雄讨董之时,是曹操发的矫诏引起的,诏书是假的事实,所有的诸侯都是一清二楚,如果不是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话,未必会有人应诏书起兵,既然诏书是假的,自然也就不存在谁来领导众诸侯讨伐董卓的事,所以,在酸枣会盟...

洮北区13632576545: 为什么实力强大的十八诸侯没能灭掉董卓
孛青固本: 卓倚天而立,威振朝野,手执政权兵符,蓄意多年根枝.十八路诸侯各存私欲,乌合而众,勾心斗角,再者二袁重文轻武,自大狂妄,排斥弃己,枉为魁首,以至失败

洮北区13632576545: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中孙坚失败的原因 -
孛青固本: 不能说是准备不足.因为他们是联军.而孙坚是又先锋.主要负责出战,所以他的粮草会由联军中管理军粮的袁术提供.而孙坚之败.正是像楼主说的"袁术怕“除狼添虎”".故不发粮.还有一点就是孙坚似乎只会领兵打仗却不知与人搞好人际关系.袁术本来 就是无能之人.嫉妒心又强.当然不会希望孙坚立得大功...最主要也就是联军中各将领不能同心吧! 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洮北区13632576545: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是哪本书上的? -
孛青固本: 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什么失败,是《三国演义》上的. 失败原因:诸侯各个都怀私心,没能团结协作,加上袁绍这个盟主能力有限,所以讨伐董卓联军最后成了诸侯各自分道扬镳,联军瓦解. 故事介绍:190年1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

洮北区13632576545: 讨伐董卓战役为什么会以失败告终,如果曹操为盟主,还会失败吗 -
孛青固本: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各路诸侯豪强乘势扩张,谋求称霸一方,谁也不服谁,谁也无法实际地有效的指挥谁,而且十八路诸侯当中很多人之间为了利益都有矛盾的,盟主的位置也就是一个象征意义,是看在袁绍家族的名望,四世三公,何况董卓的西凉军骁勇善战,这些所谓的讨伐诸侯心有忌惮,谁也不愿意直接去对抗,都想着让别人去拼命,自己保存实力,指挥部无法切实统一思想,各自为战,还有互相攻伐乘机吞并别人地盘的事情发生.换成曹操也是一样,而且曹操当时的实力比刘备强不到哪里,无法与之匹敌.

洮北区13632576545: 18路诸侯讨伐董卓时,董卓西去,为啥只有曹操去追赶而且大败而归?
孛青固本: 曹操:,曹操当时属于张邈军下,,联军畏惧董卓军强,所以不愿先行,只有曹操认为既然起兵讨董,就应有所行动,所以便率兵向西,准备进驻成皋,张邈亦派卫兹领兵 随军.军到荥阳汴水时,遇上董卓大将 徐荣,双方发生战斗,曹军因兵少不 利,曹操更被箭射中,坐骑也受伤.

洮北区13632576545: 关东联军讨伐董卓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孛青固本: 此次战役,虽然名义上是联合讨伐,实际各群雄互相估量对手、保存自身实力,为此结下不少仇怨.联盟中两个最有人望的群雄袁绍、袁术反而是最先挑起内斗的人,袁绍首先用计夺取了韩馥的冀州,与公孙瓒开战.而袁术拥有南阳,与新任的荆州刺史刘表交恶,其麾下在讨伐董卓中威名远扬的孙坚在攻打刘表时中伏战死.其后袁家两兄弟决裂,形成中原混战.其后,曹操杀死王匡和因私怨进攻徐州陶谦;刘岱杀死桥瑁,张杨被南匈奴单于於夫罗胁持而脱离袁绍.其他势力也纷纷明争暗斗;及孙坚部下拥立孙坚长子孙策亦进攻江东各地,割据一方.由于朝廷名义上和实际上都已经被奸臣董卓控制,各地诸侯间公开的杀伐也已经无人能管束,甚至再也不需要假借任何名义,三国割据战乱弱肉强食从此全面展开.

洮北区13632576545: 董卓为什么失败?十八镇诸侯又为什么不能团结 -
孛青固本: 董卓败于内部,关东义军更不用说,本来就是松散的集团,分道扬镳很正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