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中国发生四次军事大变革

作者&投稿:实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战国时,中国发生四次军事大变革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大争之世,不进则退、不变则亡,在竞争中能够存活下来的诸侯眼里,没有什么“祖宗成法不可变”,没有什么“效仿古代圣人”,更没有君王相信“三代垂拱而治”,一切都围绕着“变发图存”四个字进行。

在这一“求变”的过程中,当固有的军事理念、战法等慢慢不再适应形势、不能克敌制胜时,先轸、魏舒、孙膑、赵武灵王先后掀起了四次重大军事变革,对后世军事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其中三晋地区竟然独占三次。

01:“崇礼”转向“诡诈”

在中国战争史上,有一件如今看来是闹剧、当时看来正常的战争,就是泓水之战,典故“宋襄之仁”就源于这一战。楚军渡河时,宋襄公不肯半渡而击;楚军过河整军时,宋襄公等待楚军布阵;宋襄公以为双方致礼时,结果楚军一冲而上,宋军大败,宋襄公还被射伤了大腿。于是,宋襄公就成了迂腐的代表,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然而,脱离时代谈历史是耍流氓,以春秋中期时代的氛围来看,宋襄公真的做错了吗?事实上,宋襄公并没有做错,因为西周到春秋时期,一切都以周礼为标准,包括军事战争在内,两军堂堂正正摆下阵势,然后堂堂正正的交战,输赢各自服气,截粮道、突袭战、偷袭战、围点打援、诱敌深入之类都会遭到时人鄙视。宋襄公大败之后,不少人埋怨他时,宋襄公教训说:“一个有仁德之心的君子,作战时不攻击已经受伤的敌人,同时也不攻打头发已经斑白的老年人。尤其是古人每当作战时,并不靠关塞险阻取胜,寡人的宋国虽然就要灭亡了,仍然不忍心去攻打没有布好阵的敌人。”以后世眼光来看,宋襄公愚不可及,但以春秋眼光来看,宋襄公这是尊重周礼,遵守游戏规则,楚国蛮夷乱来,胜之不武。

泓水之战后不久,最有名的战争是城濮之战,掀开晋楚争霸的序幕,更开启了“诡诈”用兵的先河。城濮之战中,晋军统帅先轸一改自古以来固定僵化的战争模式,创造了战场机动用兵,集中兵力打击敌人的先例,开创了避强击弱、佯退诱敌、各个击破的诡诈战法,比如战场中晋国上军将狐毛竖旗佯装后退,下军将用车拖曳树枝,扬起尘土,伪造出撤退的假象,引诱楚左军攻击,结果先轸突然调动中军、上军前后合击楚左军等。城濮之战中的晋军战术,如今看来稀松平常,但在“崇礼”的当时来看却非常诡诈。城濮之战后,晋秦爆发肴之战,这是一场晋军伏击秦军的战争,与春秋时代堂堂正正的战法格格不入,这是更进一步的兵行诡诈。在随后的100多年内,诡诈思想极其兴盛,后来孙武在《孙子兵法》中将之提炼为“兵者,诡道也”。

“崇礼”转向“诡诈”,这是中国战争史上的一次里程碑式的改变,由彬彬有礼的战争,变为不择手段的战争。

02:“车战”走向“步战”

春秋时期,衡量一国实力的标志是兵车,文献记载的“万乘之国”、“千乘之国”、“百乘之国”,兵车越多代表国力越强,驾乘战车作战成为这一时期战争的基本特征,战车是春秋战争的核心与主力。战国时期,虽然还有文献以“万乘之国”形容秦国等,战车也没有彻底退出历史舞台,但总体是为以步兵为主,战争方式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那么,从车战到步战的巨大革新,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

公元前714年,郑庄公攻打山戎时感叹:“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大概意思是,北戎是步兵,我们是车兵,他们很容易突然靠近而袭击我们啊!这让郑庄公忧心不已。郑抗北戎之战中,郑庄公将兵力一分为三,采用佯败诱敌之计,然后击败了山戎。虽然赢了,但山戎纯步兵的战法刺激了郑庄公,尤其在崎岖之地兵车机动性很差,面对纯步兵时极其危险,于是之后创造出了“鱼丽之阵”,即将步兵环绕战车进行疏散配置的一种阵法,尽量发挥步兵的作用,以战车冲阵,步兵环绕战车疏散队形,弥补战车的缝隙,有效地杀伤敌人。

“鱼丽之阵”兼顾了机动性、防御性与杀伤性,是兵车作战史上的一次重要革新,但在狭窄崎岖之地,“鱼丽之阵”还是不能解决兵车机动性差的缺陷,于是春秋晚期的晋国魏舒开启了一项重要军事改革,这就是魏舒方阵。

公元前541年,晋国上军将荀吴与上军佐魏舒攻打山戎等,双方在大原(今山西太原西南)相遇。山戎是步兵,晋国是车兵,但大原位于太行山区,山峦重叠,道路崎岖,地形险狭,环境明显更利于山戎作战方式。魏舒分析了敌我情况,认为“彼徒我车,所遇又厄,以什共车必克。困诸厄,又克。请皆卒,自我始”,于是就“毁车以为行,五乘为三伍”,抛弃车子,让车兵下车编队作战,也就是说组成步兵阵型与山戎交战,史称“魏舒方阵”。结果,魏舒大败山戎,取得了大原之战的胜利。

大原之战的胜利,《左传》总结的原因是“崇卒也”,就是崇尚步兵。大原之战与魏舒方阵,标志着中国战争方式从“车战”向“步战”的主流作战方式的根本转变,是车、步转变的划时代的标帜,之后步兵逐渐成为战争头号兵种。魏舒发现步兵方阵的威力,也为之后魏国魏武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03:孙膑带来的军事变革

一直以来,孙膑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谋略惊人,田忌赛马、围魏救赵、增兵减灶等计谋脍炙人口,但鲜为人知的是孙膑还带来一个战术革新,这就是箭阵、弩阵的运用。

弓箭是一种古老的远程武器,甲骨文中的“晋”、“夷”、“羿”等字就与弓箭息息相关。春秋时期,人们普遍重视弓弩,当时一辆兵车上配有三名甲士,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长,称“车左”(又名甲首);右方甲士执戈矛,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名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兵车是春秋时战争的核心,而弓手是一车之长,可见春秋时期人们对弓弩的重视。战国时期,《战国策·韩策一》记载:“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溪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外。”战国时期,韩国制造的强弓劲弩,射程高达六百步之外,可见当时中国弓弩技术之先进,制造之发达。

但在孙膑之前,人们似乎没有意识到弓弩可以集中使用,形成一种庞大的密集的可怕的箭阵杀伤力。孙膑时期,魏国以重步兵“魏武卒”横行天下,压制秦国、齐国、楚国而成为战国第一强,面对魏武卒横行无忌,孙膑破阵的最重要手段就是箭阵。

《荀子·议兵篇》记载:“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对比现代,魏武卒几乎都是现代特种兵的选拔标准,可见其战斗力,寻常精锐与之正面交锋,几乎不可能有胜算。但在马陵之战中,孙膑使用计谋,一步步吸引庞涓与魏武卒踏进埋伏圈,然后是“令齐军善射者万弩,夹道而伏,期曰‘暮见火举而俱发’”,使用“万弩俱发”一举打败魏国,也将齐国推上了关东六国第一强的位置。

孙膑之后,这一战术被秦国完美继承,在秦国一统六国过程中,箭阵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讨论如果亚历山大东征到中国,战国七雄能否打败亚历山大方阵?其实,亚历山大方阵不管如何机动灵活、防御力如何,但总归是一个移动缓慢的步兵方阵,近战能比得过魏武卒吗,能逃得过“万弩俱发”的箭阵远程杀伤?

04: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赵国脱胎于晋国赵氏家族,东连齐燕,西接秦国,南临魏国,北方接壤东胡、匈奴、楼烦、林胡等,可以说周边强敌环伺。赵武灵王刚继位时,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在与秦齐魏等大国战争中,赵国连吃败仗,损兵折将,不得不忍辱割地,甚至中山、林胡、楼烦也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眼看着被别国兼并,赵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秋”。

赵武灵王发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首先,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其次,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于是,赵武灵王说“吾国西有楼烦、秦、韩之边,而无骑射之备,吾欲变服骑射以备燕、参胡(林胡)、楼烦。”决心改革军队,向林胡、楼烦学习,推行“胡服”、教练“骑射”。

胡服骑射之后,赵国实力急速上升,灭掉被誉为“战国第八强的中山国”,一跃成为傲视群雄的东方强国,乃至干涉秦国内政,迫使当时的宣太后(就是芈月)任赵国人楼缓为丞相。有学者认为,赵国当时已有一统天下之实力,若非赵国内乱,赵武灵王被活活饿死,可能最后一统华夏的是赵国。

从军事上来看,胡服骑射的影响毋庸多说,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的一次大变革,促使了骑技和骑射技能的发展,促使了华夏骑兵战术的进步。但更重要的是,在尊王攘夷、华夏第一、胡人是异类的时代氛围下,赵武灵王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挠,坚决实行向夷狄学习的国策,表现了作为古代社会改革家的魄力和胆识,对后世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给了后人向蛮夷学习的勇气与榜样,因此近代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

先轸、魏舒、孙膑、赵武灵王的求变求新,取得了巨大的军事成就,可谓是变一次强一国,至少产生一位区域霸主,这是毋庸多说的伟大,注定要刻在历史的光荣柱上,但更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们的求新求变,再一次验证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无论对国家还是个人都具有现实的意义,时刻告诫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在绝境中要有“变”的智慧与勇气。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在这期间发生过哪几次著名的战争呢?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各诸侯之间打打杀杀几百年,在这期间发生过哪几次十分著名的战争呢?今天,老魏就跟大家谈谈这个问题。一、 赵破匈奴之战 赵破匈奴之战是一场发生在赵孝成王末年,由赵军大将李牧率军大规模反击匈奴的重要围歼战。这场战役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对匈作战,李牧将军经过长期的研...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什么变化
1.经济方面:由于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井田制瓦解,出现了封建制的生产方式,形成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出现了独立经营的手工业者和商人。2.政治方面:周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世卿世禄制被军功制取代.以分封制、宗法制为主要内容的奴隶社会政治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是什么意思?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它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左右,一直延续到公元前221年左右。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各个国家之间进行了大量的战争和外交斗争,同时也涌现出了很多杰出的思想家、文化人和政治家。这个时期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政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

战国时期发生了哪些著名战役?
1、长平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2、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3、桂陵之战是历史上一次著名截击战。4、城濮之战,楚军大败。5、牧野之战它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周室开始衰微,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东周时期的社会大动荡...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新的阶级力量在壮大.隐藏在这一过程中并构成这一社会变革的根源则是以铁器为特征的生产力的革命.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各国的变革运动和封建制度的确立,也导致思想文化的繁荣.(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分裂时期?
从表面上看,周朝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合在一起大概有八百年时间,所以才会说周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存在时间最久的一个朝代。不过实际上,周王朝的真正存在时间只有四百年。因为从东周开始就已经进入了春秋战国的大分裂时期,周天子的影响力已经微乎其微,严格来说已经不能够算是周王朝时期。在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被称为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轴心时代,是因为这个时期是人类文明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印度的释迦牟尼,中国的孔子、老子 、等诸子百家。中国文明的就是儒释道三家文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儒释道三家文明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奠定了中国文明的基础,才逐渐形成...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春秋(前770—前476)历史共294年。在这个时期,西周的分封制、贵族政权逐渐瓦解,社会出现新的变化。战国(前475—前221)254年的历史,是先秦地区性中央集权国家形成、相互兼并到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的过程。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化令人瞩目的是:随着土地私人占有的发展,中国历史上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比较特殊的一个时期,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这是一次非常激烈的思想大碰撞,是社会物质文明和政治制度发生了矛盾而演变出来,对于新的格局进行探索。而造就百家争鸣主要还是因为历史环境的原因,在早期因为西周礼仪出现问题,社会秩序崩塌和社会物质文明发展出现了矛盾,就形成了...

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是哪个时期?
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动荡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南北朝时期,北洋军阀时期。1、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春秋时代周王的势力减弱,诸侯群雄纷争,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相继称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东周...

农安县14774042063: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四次大改革名称 -
汝桦寒痛: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1.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另外还有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2.变法的实质和最大的成效:中央集权政体的初步形成

农安县14774042063: 战国时期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变革 -
汝桦寒痛: 主要的改革运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商鞅在秦国的变法成效最大.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时期的重要事项 -
汝桦寒痛: 你好! 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大变革的时代”,主要是因为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 政治军事制度方面的变革,那便指的是从李悝,吴起在魏国变法开始,而这一时代的最高峰便是商鞅到秦国,与秦孝公联手展开商鞅变法,从而直接导致了秦国强盛,而后影响了之后两百多年战国七雄之间的争霸格局,所以政治军事方面的变革主要应该指的就是商鞅变法.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重大变化? -
汝桦寒痛: (1)经济: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北方成就更为突出.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 井田制(公田)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

农安县14774042063: 中国古代春秋战国以后四次改革名称 -
汝桦寒痛: 汉武帝的大一统改革,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北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明朝神宗时期的张居正革新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
汝桦寒痛: 春秋时期重要的改革: 公元前685年,齐国管仲改革,管仲辅佐齐桓公,采取措施: 1.政治上,国野分治,士农工商分业定居. 2.军事上,建立军政合一的军事体制. 3.经济上,实行“相地而衰征”,盐铁官营等措施. 结果使齐国达到富国强...

农安县14774042063: 为什么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
汝桦寒痛: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诸侯割据混战时期~~所谓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各个诸侯国之间的割据势力及混战为当时造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士大夫们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想要侍奉的君主,而不必受到后来的“不忠,不义”等谴责,真正的做到了“良臣择主而事”,这在中国历史上的任何朝代都不再有过的.并且大的战争通常都代表着文化思想的大碰撞,“百家争鸣”这样可喜可贺的情况也在这一时期出现,并为后世中国文化及哲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主要的流派,及学说理论,并一直沿用至今,所以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一点都不为过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变革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有何表现 -
汝桦寒痛: 经济上,开始了私田,井田制因为注重公家的划分,逐渐成为农业发展、经济发展的制约.很多新兴的地主阶级逐渐开始打破井田束缚,开拓新的土地形式. 政治上,新的产业经济导致的贵族崛起,一些老的封建贵族没落,所以产生了诸侯兼并、自立和中央政治势力的丢失.王者政令不受于诸侯,公家自封为诸侯也开始出现. 思想文化上,简单说是百家争鸣的表现,墨、儒、道、法、兵、农、阴阳、杂家等,诸说纷纭. 民族关系是华夏与诸民族融合的时期,所以有华夏变夷、夷狄入华等表现.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革 -
汝桦寒痛: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狄族建立的一个诸侯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太行山东麓一带,因城中有山而得名.在当时诸侯争霸,群雄迭起的局面下,中山国不仅能够长期驰骋于大国之间,并且成为仅次于燕、赵、齐、楚、魏、韩...

农安县14774042063: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大动荡、大变革、社会的转型,分别指的是什么? -
汝桦寒痛: 大动荡:割据混战.大变革:井田制 生产工具进步 社会转型:世袭贵族衰落,地主阶级崛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