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作者&投稿:雍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怎么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不建议太早看张爱玲的小说。影响身心健康。因为人性描写太写实,透彻。年轻人还是朝气蓬勃,有点幻想的好。

??在林治波先生的一篇关于张爱玲的文章之中,林先生猛烈抨击了余秋雨对张爱玲的无尚赞美,认为一个不爱国的人,其价值是值得怀疑和唾弃的。读过之后,我虽认为,余秋雨的称赞确实有些过分勉强,但似乎对张爱玲之人,定性亦然有些片面,为此,写此文以商榷之。 ??先说余秋雨,余秋雨首先是一个畅销书作家,用我的个人观点看,是作品带有“媚俗倾向”的作家或学者。我也拜读过《文化苦旅》和他的一些作品,高中时候对他的崇拜,今天已经是荡然无存了。我觉得他的书和琼鳐的书有一点相同,就是只适合特定的人群阅读。他的文章里多的是“赞美”和“感叹”,以及飞扬的文采,而其他的很少见到。 ??从林先生引用的余秋雨对张爱玲下的评语来看,他是没有读懂张爱铃的,而我认为林先生本人,对张爱玲也有诸多片面的认识。 ??我们身处在一个浮躁的时代,很多人都在误读一些东西。常见人说喜欢三毛的书里多彩的撒哈拉旅行故事而喜欢三毛,而无法读出三毛散文里弥漫着的那种无处不在的寂寞。同样,蜡笔小新首先被很多人理解为一部教坏小孩子的脏片,其实它应该是一个优秀的适合成年人看的成人卡通才对。而很多肤浅的人如余秋雨之流,觉得张爱铃充满缤纷意境掺和着时代巨大变迁的小说里,读出的是风花雪月与缺乏人性的贫血,我觉得,这也是一种肤浅的误读。 ??余秋雨称赞张爱玲的美丽灵魂,其人是否美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她才华如昙花绽放。而漂泊不定的一生确实并不美丽。经历了类似鲁迅一样的少年家境衰落的她,在后母的虐待和辱骂中抑郁的度过了童年。她恨她的父亲与后母,然而直到她出走去找自己的生母前,她都没有办法改变。很多人看她的文字会觉得她是一个有闲作家。但同时,也有人这样描述张爱玲的正义感:“张爱玲富有爱心和正义感,她作品中的这种温馨的宽容及其爱憎也表现得十分明显。她在上海外滩看见警察打人便写了《打人》:”我向来不愿意看见什么,就有本事不看见。然而这一回,我忍不住屡屡回头望,气塞胸膛,打一下,就觉得我的心收缩一下。打完之后,警察朝这边踱了过来,我恶狠狠盯住他看,恨不得眼睛里飞出小刀子,很希望能够表达出充分的鄙夷与愤然。“ ??而对于他的第一个丈夫汉奸胡兰成,后人有如此描述:“胡氏才情横溢,曾任汪精卫的机要秘书,被称为汪家伪政权的”文胆“,历任汪伪政权政府的中央委员、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治局局长。舞文弄墨,他是才子,善写政论;感情上花言巧语、放浪形骸、口是心非,是个伪君子;政治上他是个亲日派。张爱玲不问政治甚至厌恶政治,由于爱才惜才致使走错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步,” ??因为张爱玲封建家庭的不幸(后母的虐待)和时局的动荡,她非常希望有一个可靠的依托,胡兰成的才情蒙住了她的眼睛,使她做了她生命中两大憾事之一——嫁给胡兰成,这段姻缘注定不会有好结局。仅两三年后,她因为胡的生活放荡而不得不离婚。 ??她的作品里,有华丽的生命,繁华的上海,和战火中的香港也有各种各样的男人与女人,中产阶级和下层少女都有,但大体上这些人都是有着各样各样自己悲苦的不幸的小人物。她写的小说里,搀杂在时代大变换的背景里,人物常常是无力抗拒命运的被动的,无望的;在表面的华丽与情爱的壳底下,是一种时代大场面下的群生的辛苦相。不断地描述各种不幸的情爱是张爱玲写人性的一种方式。我觉得她作品最完美的一部应该是《金锁记》,那是一部描述社会如何锻造出人性的丑恶的好小说。 ??虽然她少女成名,文才天下,但在哪个动荡的社会里,她仍然是一个被动的,无助的弱女子。再加上她少时封建家庭的教育和物质给养充沛的生活,她是不能对革命有太多的认识的,她不问政治,讨厌政治。所以,后来在美国工作的时候被授权写了明显意识形态分歧的《赤地之恋》,尽管她不喜欢写这样的命题作文,但为了生计也只好写下去。 ??另外有一个已经长眠地下的很出名的台湾女作家,我不太忍心提起她的名字。她在自杀前所写的那部《滚滚红尘》,同样是写汉奸,而且美化女作家对汉奸的文学作品,作品受到了舆论界理所当然的抨击,认为“没有原则”。 ??但是,今天对她的评论已经很宽容了。 ??其实,在她的《小艾》中,彷徨的张爱玲曾经透漏出对建国后新生活的渴望。比如“现在是真的为人民服务了”。然而她的观点仍然那是这样的:“我没有写历史的志愿,也没有资格评论史家应持何种态度,可是私下里总希望他们多说点不相干的话。现实这东西是没有系统的,像七八个话匣子同时开唱,各唱各的,打成一片混沌。” ??后来她去了美国,死在了美国。 ??综观张爱玲的一生,实在是一个封建没落家庭里的悲苦的天才女子的缩影,她是一个被动的受害者,受着封建家庭的戕害和战争社会的双重戕害,从这种意义上讲,她实在是和那些为了物质利益而主动投向侵略者怀抱的汉奸有很多不同。她的祖父是李鸿章的女婿,是一个正直的儒生,弹劾贪官,评议朝政,若他九泉下有知,怕也会为自己后人有走错路至此而愤怒。而张爱玲建国后,一直未少入中国现代文学史,也是一个缺憾。我们的文学似乎连汪精卫的书信都能发表,却始终容不下张爱玲的哪怕一点篇章,而张爱玲虽错,以汉奸称之,似乎也太有些过。对于张爱玲的错误,在那个一切价值观都被打破必须重新评价的年代来说,似乎可以用白玉有瑕来评判。我记得一个获过诺贝尔奖的德国作家也曾经支持过纳粹的民族优胜理论和德国的侵略战争。坦而言之,很多名人都犯过一些回忆起来非常懊悔的重大的错误。比如张抗抗、曹禹、陈独秀等等,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名人。 ??有一个类似的例子,少年时期的鲁迅家境衰落的时候的遭遇,在他的一生都留下了阴影,一生几乎都是在不断的对社会变革及身边人的怀疑与不信任中度过。同样,张爱玲特殊的经历也影响了她的性格和她的一生。到今天我们可以宽容的去看鲁迅,但是却无法宽容的去看张爱玲。很多那个时代的言俗小说今天早已经不能得到,而张的小说还仍然生存着,这说明她的小说里是有一些人性中永恒的东西。我对张爱玲悲凉的一生的态度,是同情的,宽容的。我希望大家也能用宽容的心,来看待一个时代的受害者,而不要把她推到对立面上去,使之永受历史不公正的裁决。

少年天才和大器晚成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并不矛盾,这便是张爱玲。

1943年,张以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横空出世,同年接连创作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茉莉香片》。质量之高,数量之丰,几乎一举超越同时期所有的中篇小说。傅雷赏识其才情,撰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称张的出现“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文中高度评价《金锁记》,同时亦批评了她在创作中隐隐出现的“滥才”弊病,言辞颇有劝诫之意。

这是1943年,张爱玲23岁。至此,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中篇作品基本创作完成。后世大多数读者对张的印象,和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官方评价,也基本是定格到这一年为止。

然而阅读张如果真的“到此为止”,便很难真正评价张爱玲。



张早期的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风格化极为强烈的描写能力。但是,这些奇谲、剑走偏锋的描写到底好在哪里,却常常难以说清——所谓精妙的比喻,华丽的辞藻,不过是张顺手的炫技而已。

她真正的高超之处,在于“直写印象”。

他开着自来水龙头,水不甚热,可是楼底下的锅炉一定在烧着,微温的水里就像有一根热的芯子。 这女人把右手从头发里抽出来,待要与客人握手,看看手上有肥皂,不便伸过来,单只笑着点了个头,把手指在浴巾上揩了揩。溅了点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 ——1944年《



我认为张爱玲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很有才华的女作者他的作品带有民国特有的那种风采读起来有一种婉约之感。



读她的小说,最惊艳的不是她鬼斧神工似的文字和刻毒冷漠的情感,惊骇的是她对人类隐藏至深,不敢流露人前的感情的揭露。

例如《殷宝滟送花楼会》

男主人公罗教授给殷宝滟写信道:

在思想上你是我最珍贵的女儿,我的女儿,我的王后,我坟墓上的紫罗兰,我的安慰,我童年记忆里的母亲。我对你的爱是乱伦的爱,是罪恶的,也是绝望的,而绝望是圣洁的。
这位罗教授在美国欧洲都读过书,受过最高等的教育,但性情酸楚古怪,带着几分常人无法理解的神经质,是一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形象,在课堂上讲解莎士比亚的时候,他对眼前的青年学生充满鄙弃,莎士比亚是伟大的,但学生们不能理解莎翁的伟大,讲台下一双双茫然的目光是他对自我价值最满足的补偿。

殷宝滟对于他来说,是一个有着多重身份的寄托对象,这些都与罗教授自己密切相关,于他而言,她是女儿、是安慰、是童年记忆里的母亲,唯独不是一个正常的青年女性。

又如《茉莉香片》

主人公聂传庆则对母亲冯碧落有着病态的倾慕,以至迁怒于冯碧落的初恋言子夜之女,恋母心态仿佛已到极致,不可遮掩。

他紧紧抓住了铁栏杆,仿佛那就是她的手,热烈地说道:‘丹朱,如果你同别人相爱着,对于他,你不过是一个爱人。可是对于我,你不单是一个爱人,你是一个创造者,一个父亲,母亲,一个新的环境,新的天地。你是过去与未来。你是神。
言丹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但在聂传庆自我创造的迷境中,她成为类似于天地神祗的存在。

言丹朱之超越现实中平凡的身份,幻化为聂传庆眼中无可替代的对象,并不是因为她个人品质的突出,完全在于她是言子夜的女儿,从而可以与冯碧落建立起丝丝缕缕的联系。

又如《金锁记》

七巧伸过脚去踢了他一下道:“白哥儿你来替我装两筒。”长白道:“现放着烧烟的,偏要支使我!我手上有蜜是怎么着?”说着,伸了个懒腰,慢腾腾移身坐到烟灯前的小凳上,卷起了袖子。七巧笑道:“我把你这不孝的奴才!支使你,是抬举你!”
她眯缝着眼望着他,这些年来她的生命里只有这一个男人,只有他,她不怕他想她的钱——横竖钱都是他的。可是,因为他是她的儿子,他这一个人还抵不了半个……现在,就连这半个人她也保留不住——他娶了亲。

曹七巧依赖她的儿子,所以憎恨自己的儿媳妇,那种微妙的心理,写得入木三分。

又如《心经》

纵观文学史,关于“自恋”心理的描述不胜枚举,其源头是一则广为流传的古希腊神话,主人公Narcissus是容貌绝世的美少年,恋慕上自己在水中的倒影。

希腊神话里水仙之神临水自鉴,眷恋着自己的仙姿,无限相思,憔悴以死。
以空谷幽兰为喻:

倒影自照,孤芳自赏
“恋影”者实为爱悦自身,盖于孤独中自赏而得喜乐满足。Narcissus恋影而死,似开不祥之先局,从此“自恋”仿佛成为了心理扭曲之人的通病,颇染上了几分妖异的色彩。

对于父亲,许小寒有一种极端的占有心态,心理上她将父亲视作自身生命的最佳的外显方式。

Narcissus爱自己的倒影,因倒影完整地呈现出他自身的美貌;许小寒爱父亲,因为他作为她折射自我的影像,是她观察到自我价值达到何种高度的镜子。和Narcissus一样,许小寒热烈地爱着自己,父亲是她自我恋慕的水仙花少年的倒影。

在《释梦》中,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王》是人类恋母情结的一个缩影。

在这一意义上,《俄狄浦斯王》成为了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在他身上,每一个人实现了自童年时代就已存在,一直延续至今的弑父娶母的愿望,同样地,埃勒克屈拉情结则代表着女性弑母嫁父的愿望。弗洛伊德认为,俄狄浦斯和埃勒克屈拉让人们发现了自己的真实内心。"喜欢点关注"

知道神和预兆的意志就是他潜意识的光荣的化装物。
张爱玲不曾从学术上讨论这种心理,但在她的小说里,她却非常刻毒地描写这种人类所不敢直面的感情,令人惊艳,也令人震怖。

老实说,张爱玲在我的身边受很多人所喜欢,她的小说也受欢迎,于我而言,觉得文笔可以,就是内容有点悲伤、有点黄。

最初,早就听说张爱玲,但真正接触是因为电视剧《半生缘》,那会儿因为比较喜欢蒋勤勤(饰演曼璐),也不讨厌林心如(饰演曼桢),所以看了这部剧。后来就去看了小说《半生缘》,终于明白经常在弹幕上大呼原著党不服的人了。这部小说的精彩之处,大概就是可以通过阅读文字想象出当时的场景,从而感受人物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特别是曼桢被她姐夫强来那一段,曼桢撕心裂肺的喊,后来苦等男主却无疾而终。这部分我觉得小说比电视剧更给力。虽然说电视有声画优势,但是通过阅读文字从而进入场景,说明写的棒呀。不过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后来经常听人说起红玫瑰与白玫瑰,说起“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带着好奇,也带着与大家有共同话题的想法,便去看了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对这里面的想法,对于男主可以有几个老婆,对于男主的滥情,无法接受。甚至对于作者认可这种观点不接受。而且书中有些黄的内容……

当然,还看过她的《金锁记》,总是有些曲折,有那么些不尽如人意,有那么些遗憾,有那么些悲伤……

少年天才和大器晚成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而并不矛盾,这便是张爱玲。
1943年,张以一篇《沉香屑:第一炉香》横空出世,同年接连创作了《金锁记》《倾城之恋》《封锁》《茉莉香片》。质量之高,数量之丰,几乎一举超越同时期所有的中篇小说。傅雷赏识其才情,撰文《论张爱玲的小说》,称张的出现“太突兀了,太像奇迹了”。文中高度评价《金锁记》,同时亦批评了她在创作中隐隐出现的“滥才”弊病,言辞颇有劝诫之意。
这是1943年,张爱玲23岁。至此,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中篇作品基本创作完成。后世大多数读者对张的印象,和文学界对张爱玲的官方评价,也基本是定格到这一年为止。
然而阅读张如果真的“到此为止”,便很难真正评价张爱玲。
张早期的作品,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风格化极为强烈的描写能力。但是,这些奇谲、剑走偏锋的描写到底好在哪里,却常常难以说清——所谓精妙的比喻,华丽的辞藻,不过是张顺手的炫技而已。
她真正的高超之处,在于“直写印象”。
他开着自来水龙头,水不甚热,可是楼底下的锅炉一定在烧着,微温的水里就像有一根热的芯子。 这女人把右手从头发里抽出来,待要与客人握手,看看手上有肥皂,不便伸过来,单只笑着点了个头,把手指在浴巾上揩了揩。溅了点沫子到振保手背上。他不肯擦掉它,由它自己干了,那一块皮肤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 ——1944年《红玫瑰白玫瑰》
刚才在三等电车上,她被挤得站立不牢,脸贴着一个高个子人的蓝布长衫,那深蓝布因为肮脏到极点,有一种奇异的柔软,简直没有布的劲道;从那蓝布的深处一蓬一蓬慢慢发出它内在的热气。这天气的气味也就像那袍子——而且绝对不是自己的衣服,自己的脏又还脏得好些。 ——1944年《桂花蒸 阿小悲秋》
在观察和描写事物上,福楼拜曾教导莫泊桑:
“ 你所表达的,只有一个词是最恰当的,一个动词或者形容词,一定要找到它,别用戏法来蒙混,逃避困难只会更困难。”
这个唯一的,绝对准确的词。有勤奋有野心的人慢慢雕琢,也可以找到它——“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而张毫不费力。
这甚至不算是她的一流作品,也不是她最得意最精心的段落。但正因为毫不费力,所以这样的例子才能俯拾皆是。如果是喜欢寻章摘句的读者,看张爱玲的书,不得了,两大本也抄不完的。


文化解读张爱玲小说中的怀旧意识_张爱玲的荒原意识
【摘要】怀旧是张爱玲小说突出的文化特点。因此对张爱玲小说的怀旧意识进行文化解读,是一个理解她作品的思想、内容、特点和美学特色的关键性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张爱玲小说 怀旧意识 文化解读 汪曾祺有句名言:“小说是回忆。”这话用在张爱玲身上,非常贴切。细读张爱玲的小说,可以看到许多没...

他们,一直在闪耀-张爱玲
就在第二年,仅是一张写着“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一纸婚书,张爱玲将自己的所有 情感 交付给了这个她视若真爱的男人。 从1943年起,《封锁》、《连环套》、《花凋》、《谈女人》、《红玫瑰与白玫瑰》等一系列作品相继发表,张爱玲可谓名声斐然。 可她于胡兰成的婚姻或许从开始就注定着走向枯萎。1945年,当了...

看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心里有好多话一时想说却说不出来,有谁能帮...
我的一个感觉是没有划好的圆比划好的更具有一种难得的吸引力,就像莎士比亚的悲剧比喜剧更具有影响力一样,但是看起来我们是无法求全责任的,更何况对于张爱玲这样的作者,我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根本够不上多少资格评论她的作品,只是有感而发。翻译家傅协这样概括《倾城之恋》的故事,一个“破...

如何看待杨绛对张爱玲的评价?
我认为杨绛先生评价得挺直白。她先自称有偏见,我觉得这样挺好:有偏见先放在头里,也算是吐槽吐得光明磊落了。她这段评价,其实大半是品评张爱玲的个人生活,其中且有一半,是引他人说法:首引外甥女说法,说张爱玲出风头;尾引夏志清说法,说张爱玲不自然。那更像是“因为我有偏见,所以乐于相信说她...

张爱玲的小说哪一本最好看?
个人认为最好看的是《半生缘》。这部小说可以说是张爱玲集大成的一部小说,她的所有才华都在这部小说里得到了最好的展示。《半生缘》又名《十八春》,《十八春》原本的结尾是符合大众想象的喜剧,后来,晚年的张爱玲不满意自己的这部作品,将其删减并改名《半生缘》。《半生缘》的结局是现实主义的悲剧,...

如何评价张爱玲在香港时期的创作?
2017-09-05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2 2016-01-02 怎么评价张爱玲的作品 6 2019-03-14 如何评价张爱玲以及她的作品? 6 2019-03-09 如何评价张爱玲? 23 2013-10-15 如何评价张爱玲 31 2018-02-14 如何评价张爱玲? 5 2013-09-03 文学界人对张爱玲的评价 59 2014-06-23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一生? 65...

张爱玲作品既大雅又大俗,既传统又现代化,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对张爱玲小 ...
对于我们这些与张爱玲交臂而过的人,就只能从她留下的文章去认识她。在散文里,她显得清晰和直接一些,小说则要隐晦与曲折一些。而说到底,认识张爱玲,是为了认识她的小说,因为于我们来说,唯有小说,才是张爱玲的意义。所以,认识的结果就是,将张爱玲从小说中攫出来,然后再还给小说。 先看张爱玲的散文。我在其中看见的...

张爱玲散文读后感
知道有张爱玲的存在,好像也就在这十几年的事情,因为看了一篇报道,说上海的小资言必张爱玲;电影《色戒》曾经轰动一时,张曼玉穿的旗袍,也成了那年最风靡的时装,才知道了她是作者,不过,到现在为止,我也未看过该部电影;还在一些娱乐八卦里,片断地了解了一些她的恋爱婚姻事,知道的仅此而已! 真正接触张爱玲的作品,这...

张爱玲和琼瑶的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应当说,张爱玲是避于我们文学发展的潮流之下,向我们展示了文学的另外一些层面的。上述特点可以说是张爱玲作品呈现的最主要特征,在四十年代即被评论家所承认。 文字表达中,对意象的扑捉,精当的描写,用比喻通感来写情状物以推进情节和烘托人物心理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方面。这其中,包融了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像...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小说<倾城之恋>
傅雷是张爱玲作品最早的肯定者,但他对《倾城之恋》评价不算高。他认为:“因为是传奇(正如作者所说),没有悲剧的严肃、崇高,和宿命性;光暗的对照也不强烈。因为是传奇,情欲没有惊心动魄的表现。几乎占到二分之一篇幅的调情,尽是些玩世不恭的享乐主义者的精神游戏;尽管那么机巧,文雅,风趣,终究是精炼到近乎病态...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求用最精美的话评价张爱玲刘禅孔子100字左右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
张师吡硫: 张爱玲:一个世俗女子,为了金钱而写作;一个脱俗之人,隐居在城市高楼之上.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生命,直钻人心.她悲天怜人,却冷漠寡情;她通达人情世故,却我行我素;文章里家长里短,生活中却独标孤高.同时承受灿烂夺...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张爱玲的作品怎么样?
张师吡硫: 一个有着小资情怀的女人,过着世人无法理解的优雅生活,用她忧伤的文笔,写下了绝美的文字. 这就是我对她的理解.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关于张爱玲的文章有哪些经典评价? -
张师吡硫: 夏志清:评价张爱玲的《金锁记》——“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胡兰成:评价张爱玲——“张爱玲先生的散文与小说,如果拿颜色来比方,则其明亮的一面是银紫色的,其阴暗的一面是月下的青灰色.” 傅雷:1944年4月7日,傅...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大家怎么看张爱玲的书,求精辟点评. -
张师吡硫: 5月28日 12:03 张爱玲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的类型包括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张爱玲的作品《怨女》、《流言》、《半生缘》及《张爱玲短篇小说集》于1960、...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红楼梦魇》 -
张师吡硫: 整本书,考证了多个版本的红楼梦,在不同版本修改之处,张爱玲写下自己的理解,修改的好与坏,无一不透露自己的喜恶,在我看来,许多看法与见解都是非常新奇与独到的,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任性,固执但又充满才华,赤裸的站在世人的眼光中,被孤独泼了一身的雨水,却仍然骄傲的站着的张爱玲 这是一本骄傲者所写的书 很惊讶她会写这本书,但又在情理之中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对张爱玲的作品《倾城之恋》的评论 -
张师吡硫: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典型的张爱玲式深刻而又苍凉的语录,听起来略微有些夸张,但对于有足够阅历的人来说,却也是实情.张爱玲是堪破了世间人情冷暖的起伏变异的,写感情生活,在现代中国作家里,达...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张爱玲的文笔如何? -
张师吡硫: 张爱玲的文笔细腻、婉约却不失警醒和深沉.她的悲剧在于时代,也恰恰是时代,成就了她的文学功绩.嫁了大汉奸胡兰成,才有了《色戒》.有人批评她的作品不深刻,没有丁玲那样的阶级敏锐性,这也是她生活的局限性所在,不能苛求....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
张师吡硫: (1)、纷繁的意象和出色的描写技巧 “卷着云头的花梨炕,冰凉的黄藤心子,柚子的寒香……姨奶奶添了孩子了.这是他所怀念的古中国…… 院子正中生了一棵树,一树的枯枝高高印在淡青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纹.长安静静的跟在他后面送了出...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张爱玲散文作品评论
张师吡硫: 分享她曾经在中国没有名气,那不是因为她的作品不好,而是因为她时运不好,她错嫁了个汗奸,引起了一片骂名,理所当然,在上个世纪的部分又红又专的年代里,她是不敢被提起的. 但是金子总是是闪光,而时间与历史如大浪淘沙,事过境迁,还是给张爱玲在中国文学的前几把交椅上留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我也是没有理由地喜欢张爱玲,因为我正好住在上海,恰好对上海的历史充满兴趣,而她恰好用优美的文字对当时做了记录,捧着书,在张的文字营造的语境中,我仿佛回到了40年代,回到了那个纷繁复杂的人世间,而她,就如同是我隔壁的那个女子,那个高贵而典雅的女子.

公主岭市15945905983: 评价一下张爱玲,字数在200字左右 -
张师吡硫: 张爱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异数”.文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的有了生命,直钻进你的心里去.她的书,阅读的本身就能给人莫大的快感.阅读的快乐只有在她那里才可以得到.只有读张爱玲的文章你才是快乐的.即便是有点悲剧意味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