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作者&投稿:古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四公子养士为什么没有避免被秦国统一?~

战国四公子养士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国家的现状,而且以春申君为例养士就是为了沽名钓誉,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法律严明,政治清明。

战国四大公子之首的信陵君,却因太过贤能遭到魏王忌恨,无法执掌军政,施展自己的才华,如果不是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情,信陵君恐怕也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贤公子,而无法作为一代名将名垂青史了。
这件事,就是惨烈的长平之战,此战后,赵国青壮损失殆尽,秦军于是进围邯郸,势要将赵国连根拔起,然后趁胜席卷天下,提前完成统一大业。

赵国公子平原君急得团团转,秦军如虎狼,吃完了青壮还要吃老弱,邯郸一破,玉石俱焚,这可如何是好?
咋办,请救兵呗!
先找最强的齐国求救,可齐国死也不肯出兵,它当时奉行的亲秦外交策略,别说赵国要完蛋,就算五国全完蛋了它也不管。
再找楚国求救,平原君好说歹说,楚国总算是派出大将景阳,率军十万前往救援。
然而楚赵之间路途遥远,且光靠十万楚军,是绝对打不过邯郸城下将近四十万秦军的,平原君于是多次写信向魏安釐王求援。

平原君夫人乃是魏王的姐姐,双方是姻亲关系,同气连枝,唇亡齿寒,魏王于是派出大将晋鄙,也率军十万,前往救赵。
秦昭襄王拒绝了白起的意见执意攻赵,却没曾想大军派出去几个月还没将邯郸拿下,心中已然发慌,这会儿又听说楚魏都来救赵,当下大惊,连忙遣使警告魏王说:“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魏王闻言大恐,赶紧派人告诉路上的晋鄙,要慢慢走,越慢越好,快到赵国边境的时候就留驻待命。
接着,魏王又派出将军新垣衍潜入邯郸,通过平原君去劝说赵王,打算共同尊秦王为帝,以使他罢兵。(据《战国策 齐策三》记载,魏国此时甚至还趁火打劫攻取了赵地伊氏。)
魏王天真的以为,只要向秦人投降,秦人就会放过魏赵一马,能不打仗,总是最好的。
就算大家都当了秦帝的属国,那又有什么关系,保住小命要紧。
魏王错了,大错特错,还未反抗就把自己的头放进虎狼的口里,还妄想虎狼不会吃自己,我生平没见过这么蠢的人。
果然,新垣衍一到邯郸,就先被赵人拒绝,后被齐人恫吓,新垣衍只得灰溜溜的打道回府。
秦国的大军依然在围攻邯郸,平原君实在撑不住了,只得再次遣人往魏国求援,使者冠盖络绎不绝,但魏王始终不为所动,总之就是不肯发兵,你赵国完蛋了关我屁事。
平原君气急攻心,便又写了一封信去骂起信陵君来,信中说:“赵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能急人之困耳。今强秦围攻邯郸,昼夜鏖战于城垣,邯郸之民早已炊骨易子而食,却苦等魏救不至。令姊忧城破,日夜悲泣。公子纵轻我赵胜,独不怜公子姊邪?”
平原君真是个不厚道的家伙,求不动魏王,就来骂信陵君。姐姐也不是信陵君一个人的姐姐,难道魏王就不是?何况信陵君无兵又无权,即便再想救赵,也爱莫能助啊!
然而信陵君看过信后,心中愧疚万分,当场就流泪了,泪水滴滴答答滴在竹简上,滴滴碎成水花。

他之前何尝没有求过魏王发兵,赵魏如唇齿,魏国在黄河以北的城池,与赵国犬牙交错,最近的城邑邺城离邯郸只有九十里,邯郸若被秦军攻下,魏北的地盘又岂能幸免?所以,为了救赵,信陵君吃不下睡不着,这几天每天都在跟魏王摆事实讲道理,又派宾客辩士走马灯车轮战般百般规劝,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然而魏王就是不听。信陵君郁卒万分几致崩溃,现在却被姐夫书信痛责,他心中好苦。
信陵君在政治上从来就是一个坚定的合纵抗秦派,别说是姻亲之国赵国了,就算是更加弱小的韩国,信陵君也劝魏王要存韩抗秦。那还是在七年前(公元前263年),长平之战尚未爆发,秦国猛力攻韩,魏国非但不愿相救,居然想和秦国联手灭韩,这时信陵君就已经清醒的认识到合纵抗秦的重要性,并从战略地缘的角度向魏王敲响了秦若灭韩则必能统一天下的警钟!其对大局冷静的分析与惊人的预见性,实在让人惊叹!
在《史记魏世家》中,太史公记载了信陵君劝魏存韩的全文,现摘录如下:
“秦与戎翟同欲,有虎狼之心,贪戾好利无信,不识礼义德行。苟有利焉,不顾亲戚兄弟,若禽兽耳,此天下之所识也,近百年间,从未见其有施厚积德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虎狼之秦贪心无厌,只讲利益从来不讲信义,对兄弟亲戚都是如此,何况别国,所以跟他合作无益与虎谋皮。
没错,当初楚怀王就是因为轻信的秦国,才弄得客死异乡身败名裂的。秦国就是凶狠的戎翟,是虎狼,是禽兽,不可相信。
“今韩氏以一女子奉一弱主,内有大乱,外交强秦魏之兵,王以为不亡乎?韩亡,秦有郑地,与大梁相邻,王以为安乎?”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现在韩国弱小无比,秦魏若联手攻韩,韩必亡无疑。韩如果完蛋,秦国的地盘就直逼魏都大梁,这样一来,魏国就不会再有安宁之日了。
“秦非无事之国也。夫韩亡之后,兵出之日,非魏无攻矣。秦有郑地,得垣雍,决荧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
这句话的大意是:秦国从来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国家。韩国完蛋之后,秦国第一个就会攻打魏国。因为秦国得到了韩地,就等于控制了黄河上游,到时候只要掘开黄河水,将能把大梁变成鱼虾泽国了,连仗都不要打。(唉,一语成谶)
“异日者,从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韩不可得也。今韩受兵三年,然始终不肯服秦,反投质于赵,请为天下雁行顿刃。楚赵必集兵,皆识秦之欲无穷也,非尽亡天下之国而臣海内,必不休矣。是故臣愿以从事王,王速受楚赵之约,其功则多于与秦共伐韩,而又与强秦邻之祸也。”
这句话的大意是说:当初合纵没有成功,是由于楚、魏互相猜疑,而韩国又不参加盟约。如今韩国遭受战祸已有三年,但始终不肯屈从秦国,反而送人质到赵国,表示愿做天下诸侯的先锋与秦国死战。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秦国的贪欲是无穷的,不征服天下,绝不会罢休。因此大王应使用的臣的合纵战略,尽快接受楚国和赵国的盟约,共同存韩抗秦,而不要亲秦伐韩,做那自毁长城的蠢事。
“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时已。韩必德魏爱魏重魏畏魏,韩必不敢反魏,今不存韩,二周必危,楚、赵大破,卫、齐甚畏,天下西乡而驰秦入朝而为臣不久矣。”
这句话的大意是:保存韩国、安定魏国而有利于天下,这也是上天赐给大王的良机。韩国必定要感激魏国、爱戴魏国、尊崇魏国、尊崇魏国、惧怕魏国,韩国一定不敢反叛魏国,如果不保存韩国,东西二周必定危险,楚、赵又大败,卫、齐国则更加畏秦,天下向秦国称臣的日子就没多久了。
由此可见,秦国奉行的是远交近攻的战略,韩魏赵是它重点打击的对象。三晋唇亡齿寒,是利益共同体,无论哪个国家率先为秦所灭,对另外两个国家都是灾难。事实上,秦赵之间之所以爆发战争,也是因为秦国侵占韩上党地,严重威胁赵国安全,所以赵国才不得不出手。如今上党已失,韩对秦已处于半投降状态,赵又危在旦夕,如果魏不救赵,则三晋去二,魏国南北屏障尽去,岂能独存?所以秦昭襄王对魏王的威胁根本就是放屁,无论魏救赵与否,秦国都会攻魏,救赵还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不救赵就只能等死了。


这些道理,信陵君不知跟魏王说过多少遍了,魏王这次却依然对秦抱有幻想,竟表示:“魏与秦争,素无盈获。昔日我惠王争于秦而失河西,我襄王争于秦而失安邑,我父王争于秦而失河东,今寡人若与秦争,公子欲以何城遗秦耶?况且魏近于赵而远于秦,魏受赵之侵扰亦少耶?二十年前赵惠文王时,赵与秦并强于天下,乃屡遣廉颇攻我河内之地,使我河内几乎不保,公子忘否?今秦若不胜赵,则我可承敝而击秦。纵其胜赵,亦于我有利无弊。邻之羞,国之福也。赵之弱,魏之利也!”
原来,魏王还抱着卞庄刺虎的心思,想等秦花费巨大代价攻破邯郸之时才出手,对于魏王来说,赵国与邯郸的存亡并不重要,最大限度的打击秦赵,削弱秦赵,才是最重要的。当年孙膑“围魏救赵”与“围魏救韩”,使用的便是这一战略,才一举助齐国削弱了韩赵魏三国。
信陵君熟读兵史,当然明白魏王的想法,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魏国虽首霸天下,但并无灭一大国乃至统一天下之实力,故齐国可从容出兵而同时削弱三晋;但此时秦国已坐拥天下之半,手握灭国乃至统一天下之实力,山东六国必须合纵抗秦,方有一线生机,任何一国被秦国吞灭,对于其他五国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于是,信陵君叹道:“秦自孝公以来,战未尝屈,且愈战愈强,今又悉兵以临赵,即便未能拿下赵国,又何敝之承!反秦若胜赵,以其之贪暴,则必复他求,臣恐于时魏受其师也。今赵非弱,赵将亡亦!赵若亡,则魏失其障,何以御强秦之锋锐?”
魏王又道:“赵国将亡?公子为平原君所诈矣!彼尚有代郡防备匈奴之边兵十万,如何将亡?且吾闻秦王欲复用武安君白起往邯郸为帅。白起者,不世名将也,天下莫能敌。纵各国联兵,吾恐亦不能胜之也。”

信陵君没有想到,原来魏王的“恐秦症”竟然如此严重,他居然认为六国联手也不是白起的对手!?这也难怪他,自魏安釐王即位以来,魏国多次遭受秦军的打击,魏军屡战屡败,先后损失了二十多万的部队,最后不得不割地求和。再打?打不动了!
好在信陵君早有定计,值此时刻,只有掏出底牌了:“大王无需担忧,臣有客于秦相范雎左右。秦将相不和,武安君必遭谗死,安得复为秦将?武安君若亡,则秦师震恐,军心浮动,吾可趁便也。且秦将多为武安君旧部,彼等恼恨范雎,必不欲久留邯郸之下,吾往救赵,正其时也。”

又来了又来了?竟然连秦国都有他魏无忌的人?他的能量竟达到如此地步?说到底,他不过一闲散王族,却广布眼线,屡屡涉及极其敏感的情报工作,他是何居心?魏王不敢再想下去,于是沉默良久,突然笑了,大笑。
“楚地方数千里,持戟百万,白起率数万之师以与楚战,一战举鄢、郢以烧夷陵,再战南并蜀汉。又越韩、魏而攻强赵,北阬马服,诛屠四十余万之众,尽之于长平之下。此真乃秦之战神也,秦王岂会自毁长城,公子说笑了。”
笑完,魏王不理公子,拂袖而去,走的那么快速,走的那么决绝,拉都拉不住。

战国4公子他们都是在秦朝统一天下之前就已经全部死了,在他们死了之后只有信陵君在后代人眼中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其他三个人他们死的下场都是让人比较感慨的。

战国4公子有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首先是孟尝君,孟尝君他死亡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79年,这一年距离秦朝统一天下还有60年左右,孟尝君死亡之后,他们的儿子为了争夺父亲的权势,结果发生了内讧,兄弟们之间互相残杀,再加上当时的齐王对孟尝君这个人生前的势力也感到非常的愤怒,于是便利用这个机会将孟尝君的后人几乎全部杀光了。

其次是信陵君,信陵君在4个人声望是最高的,即使是后来的刘邦也非常的尊重信陵君,信陵君的死亡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40年左右,这个时间离秦朝统一天下还有20年左右的时间,信陵君活着的时候,他在六国的影响力都是非常高的,当时魏国和秦国是接壤的,两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而信陵君是一个主战派,所以当时信陵君的存在对秦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所以秦国就派间谍来到魏国挑唆信陵君和魏王两个人之间的关系,最后信陵君受到了魏王的怀疑,最后是郁郁寡欢而死。

第3个就是春申君,春申君他的死亡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38年,他死的时候离秦朝统一天下还有17年左右的时间,春申君他在历史上留名,主要是因为他将自己的孩子福到了楚国之王的位置上,因为当时的楚国国王没有生育能力,后来他就把一个怀有自己孩子的美女送到了宫中并且生了下来,也就是后来的楚幽王,不过后来春申君也因为这个孩子被他的门客给杀死了。最后一个公子就是平原君,平原君死亡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51年,平原君他这个人他的能力无论是在和其他国家外交关系上还是对内的处理事物上面都是非常平淡的,只不过他的出身比较好而已,而他和门客之间的关系其实也不太好,他算是4公子之里面最无能的一个人。



在战国晚期,在同一时代出现了平原君赵胜,信陵君魏无异,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他们广交天下豪杰,仗义散败,一时名噪天下,引得各种人才纷纷来投。因为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太多,我在这里就简单地概括一下。

平原君赵胜,赵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之弟,身世显赫,一生精力交代给赵国,三任赵相,虽功高过主,但却深得君主信任。几次救赵于危难之机。最大失误就是接上党这个烫手山芋,最后导致赵国长平之战的失败。长平之战后,秦军围攻赵都邯郸近三年,邯郸近于断粮状态,赵胜散尽所有家财,号召不军民坚守城池,使秦军无法破城。后又是赵胜带领毛遂等人说服楚魏两国出兵救赵,使赵国免于之国之灾。平原君赵胜一生为赵国鞠躬尽箤,对平民百姓都礼貌有加,辅佐三任君主。深得君主的尊敬与信任,百姓也非常爱戴。平原君赵胜于公元前251年去世,一生经历惊涛骇浪,却能够善始心善终也算难得。

信陵君魏无忌,魏国公子,魏昭王之于,公无前261年分封信陵。故被后人称为信陵君。

锋芒匕露,引魏王猜忌。

有一次信陵君与魏安釐王下次,赵魏边境传来警报,魏王大惊失色,而魏无忌却只以一句"赵王打猎罢了"轻轻带过,继续下棋。过一会探子来把,果然是赵王打猎。从此魏王对魏无忌非常猜忌和忌惮,不敢委以重任。

盗虎符抗秦救赵一战成名。

秦军围攻邯郸时,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安釐王怕秦国报复未敢答应。赵胜之妻,写信谴责弟弟魏无忌见死不救。魏无忌权衡利害,用计盗得虎符出兵打败秦军,救了赵国。也因怕魏王问罪,留在赵国数十年。

连纵抗秦,大败秦军。

公元前247年,秦国为报复魏国出救赵,发兵攻打魏国,魏安釐王请回魏无忌领兵抗秦。魏无忌回国后联合五个诸侯国起抗秦,打败秦国大将蒙骜将秦军追去至函谷关,几乎快要灭了秦国。秦国派人使用离间计,使魏王削了信陵君兵权,从此郁郁不得志,沉迷酒色,于公元前243年而终。当代后人对魏无忌评价之高无人能及。著有《魏公子兵法》留于后世。

春申君黄歇

春申军黄歇(3l4一238l,楚国公室大臣,曾任楚国相国,一生最大功绩是援赵灭鲁。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前去奔丧,因国舅李园想取代其位置,遂设埋伏于赖门内将其杀死,随后又杀了他全家。

孟尝君田文,齐宗室大臣,一生广招门客达三千多人,是战国四君子中门客最多的一个,一生经历坎坷通传奇。齐宣王时曾任齐国宰相,曾联合韩魏打败楚秦联军。后齐国内乱,逃到魏国任相国,联合秦、赵、燕三国大败齐国。只到齐襄王时才被请回齐,于公元前279年之,死因有多个版本,无法查验真实。



魏信陵君魏无忌、楚春申君黄歌、齐孟尝君田文、赵平原君赵胜,是为战国四公子。以德才论,信陵君第一,春申君次之,孟尝君第三,平原君居末。

魏公子信陵君,本名魏无忌,魏安嫠王之弟。因受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故称信陵君。他礼贤下士,广纳门客,据说有食客3000人。作为一个出色的军事家,信陵君可谓高瞻远瞩。但才高招忌,安嫠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公元前257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救赵,在边境上按兵不动。平原君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魏王本畏公子,听信谗言,遂“使人代公子将”。为免杀身之祸,信陵君谢病不朝,“饮醇酒,多近妇女”,4年后“病酒而卒”。

春申君黄歇,四公子中唯一非王室中人。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春申君明智忠信,礼贤下士,辅佐洽国闻名于世。楚顷襄王时,秦昭王派大将白起带兵打败韩国和魏国后,联合韩、魏两国共同讨伐楚国,形势危急,顷襄王派能言善辩的春申君出使秦国,说服秦昭王退兵。顷襄王病重,春申君设计使留在秦国作人质的楚太子完逃回楚国即位,即考烈王。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号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公元前257年,秦军围攻邯郸时,春申君带兵救援,后又为楚北伐灭鲁。楚考烈王没有生育能力,春申君以此为忧。后来,春申君娶李园妹妹,不久怀孕。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双胞胎,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一世英雄暮年竟灭族于竖子之手,可怜!可叹!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齐国宗室大臣。封于薛(今山东滕州东南),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秦昭王听说孟尝君的贤德,欲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入秦后,被任为秦相。后来秦昭王听信谗言,囚禁孟尝君,并预谋杀害他。孟尝君在门客的帮助下,逃回齐国。孟尝君回到齐国后,他坚持主张联合韩魏牵制楚国,并发展合纵抗秦的势力。后来,遭人诬告为齐湣王所怀疑,谢病归薛。因日益骄奢的齐湣王仍想除掉他,只得又逃到魏国,被魏昭王任命为魏相。齐湣王死后,孟尝君返国,中立于各诸侯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

平原君赵胜,乃赵武灵王子、惠文王弟而孝成王叔也。封于平原县,人称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罢三提,养门客3000人。公元前259年,秦军围困邯郸时,平原君门客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出兵救赵,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有贤能,但有时候不识大体,被小利蒙住。公元前262年,秦国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平原君接受韩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此事激怒秦国,引起了长平之战,导致40万赵军溃败。平原君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四公子中,信陵君才不得用抑郁而死。春申君灭族,孟尝君遭谗,独平原君一生竟无大难。死后,“子孙代,竟与赵俱亡”。四公子中,以平原君结局最好。



战国四公子都没能活到秦统一中国的时代。平原君去世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春申君去世于秦王政九年;信陵君去世于秦王政四年;孟尝君去世于周赧王三十六年。

孟尝君死后其后代基本被杀光,信陵君受魏王打压,抑郁而终。 春申君去世距离秦统一还差十七年时间。 平原君去世于秦昭襄王五十六年 ,其实他们都没活到秦始皇统一那天。


战国四公子在秦统一后都怎么样了?
战国4公子有孟尝君信陵君春申君和平原君。首先是孟尝君,孟尝君他死亡的时间大概是在公元前279年,这一年距离秦朝统一天下还有60年左右,孟尝君死亡之后,他们的儿子为了争夺父亲的权势,结果发生了内讧,兄弟们之间互相残杀,再加上当时的齐王对孟尝君这个人生前的势力也感到非常的愤怒,于是便利用这个机会...

战国四公子大多没好下场,是因为他们是时代的“落后势力”吗?_百度知 ...
在《史记》中,战国四公子被分别被立传,几乎成了战国的标签之一,后世对他们的大名也是耳熟能详。但这四位人生赢家,最终结局大都不怎么好。原因是由他们的身份注定:让人们敬仰、艳羡的公子们,实际上是强化王权的阻碍,即,他们是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存在。咱们先明确下战国时期“公子”的...

战国四公子为何没有秦国的公子,而秦国却统一了
秦国没有战国四公子,秦国也不需要,秦国需要的就是无数个不知名的郡守,不知名的官吏,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秦朝这件机器告诉运转,统一大业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郡县制代表着未来,分封制代表着过去,用未来治理攻击腐朽之势,秦国的胜利是必然的结果,任何人都无法阻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

战国四公子有哪些功绩?顺利推迟秦国统一的进程
公元前257年,秦国在长平之战胜利后企图一鼓作气消灭赵国,赵国岌岌可危。赵国上下同仇敌忾,群情激奋,坚壁清野,死守国都。魏国公子信陵君盗兵符救赵,楚国公子春申君亦率军来救,赵、魏、楚三国联军在赵国首都邯郸与秦国军队进行城池攻守大战。秦国大败,丢失了六年以来所侵占的所有土地,也推迟了秦...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那四个人
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信陵君 (?~前243)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

战国四公子供养的那些门客如果在现在是什么职业?
平原君赵胜。平原君是赵武灵王的儿子,赵惠文王的弟弟,曾经三任赵相,在秦赵的长平之战后,凭一己之力力揽狂澜,请来了魏国和楚国的援军,解了邯郸之围,救赵国与危难之中。孟尝君田文。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中年岁最长的,他是齐国的贵族,最风光的时候,还做了三个诸侯国的国相,关于此人的故事...

战国4公子都是谁?这4个人都是怎样的结局?
我们知道,战国时赫赫有名的“四大公子”分别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无忌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所处的时期正是战国七雄合纵连横时期,四公子凭借自己在国中的威望和权势数次联合六国合纵攻秦,一定意义上阻碍了秦统一六国的步伐,那么,战国四公子最后的结局又都如何呢?孟...

头脑清醒很早便预见秦国将统一天下的战国四公子为何回天乏力?
信陵君熟读兵史,当然明白魏王的想法,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当时魏国虽首霸天下,但并无灭一大国乃至统一天下之实力,故齐国可从容出兵而同时削弱三晋;但此时秦国已坐拥天下之半,手握灭国乃至统一天下之实力,山东六国必须合纵抗秦,方有一线生机,任何一国被秦国吞灭,对于其他五国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于是,信陵君叹...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那四个人
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信陵君 (?~前243)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

战国四公子的生平大小事介绍
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是“战国四公子”中最平庸无能之人,受到秦国进攻时只会求救,国中有贤人而不知用。但他的...

安宁区13233639422: 战国四公子的最后结局? -
笃哑胃乐: 战国四公子分别为: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魏国信陵君魏无忌,楚国春申君黄歇.前三者都是正常老死的,后者因献李园妹妹于楚考烈王,李园妹生幽王,李园认为春申君是一个隐患,所以在春申君为楚考烈王奔丧之时将其杀害于棘门,后灭其全族.

安宁区13233639422: 战国四君子分别是谁,战国四君子都是怎么死的?
笃哑胃乐: 战国中后期比较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战国中后期,秦国国力日益增强,而其他各国为了挽救国家危机,到处招揽贤士,广纳宾客.其中最善于招贤纳士的莫过于战国四...

安宁区13233639422: 战国四公子谁最了得? -
笃哑胃乐: 我认为是信陵君,军事才能突出,在战国后期秦国统一不可避免的情况下,两次合纵成功,帅山东各国联军两败强秦,延缓了秦国统一的步伐.还写了部《魏公子兵法》,不过没流传下来. 其次我认为是孟尝,战国四公子之首,创造了养士的风气,而且对人才善于发现利用,也很会笼络人心.即使后来在齐国朝廷失了势,任然可以令自己的封地像独立王国一般存在列强之中. 平原春申给我感觉都是年轻时很有朝气,很有见识,上了年纪就感觉英雄迟暮,拿不定主意,有点老糊涂. 希望对你有帮助

安宁区13233639422: 战国四大公子都是谁 -
笃哑胃乐: 以养“士”著称的有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因其四人都是王公贵族(一般是国家君王的后代),时人称之为“战国四公子”. 信陵君信陵君名魏无忌(?~前243),是战国时期魏国的魏昭王少子,魏安...

安宁区13233639422: 与秦始皇同时的战国四公子等人 -
笃哑胃乐: 如楼上所说,四公子为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楚国的春申君,除了春申君其他三人都是各王的弟弟,兼任相国,四人以广纳食客闻名. 其中信陵君个人能力最是突出,而且礼贤下士,门客中多有奇才,信陵君在世时秦始终不能也不敢打魏国,信陵君晚年受到魏王猜疑,郁郁而终,死于酗酒和美色. 孟尝君食客三千,鸡鸣狗盗皆有,没什么可多说的. 平原君是信陵君的姐夫,毛遂自荐就是发生在平原君身上的,平原君虽然也礼贤下士能力出众,但是一辈子基本都在信陵君阴影之下 春申君废物一个,当初他救了楚襄王出秦国,楚王遂对他感情深厚委以重任,春申君人品就不怎么样了,给楚襄王戴绿帽,还想让自己儿子继承王位,最后被食客李园算计死了,李园掌握了楚国的政权!

安宁区13233639422: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谁的成就最高 -
笃哑胃乐: 孟尝君-田文 孟尝君是齐国宗室大臣,其父亲靖郭君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也是齐宣王的异母弟弟,曾于齐宣王时担任宰相,封于薛地,权倾一时.父亲田婴死后,田文世袭了父亲的爵位,封地为薛,是为孟尝君.他广结天下贤士,以广招宾...

安宁区13233639422: 说说战国四公子的故事及各自成就 -
笃哑胃乐: 战国四公子是: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

安宁区13233639422: 如何评价战国四公子? -
笃哑胃乐: 孟尝君具体处理小事能力尚可,大政方针没什么建树.且其食客三千颇有沽名钓誉之嫌,除了个冯弹剑,其余全是鸡鸣狗盗之徒.在齐国内政上,显示出的私心也比较多.不过从他数次听冯弹剑的劝谏来看,此人倒是能够采纳人言,关键时候用...

安宁区13233639422: 战国四公子指的是谁? -
笃哑胃乐: 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 战国四公子分别是:魏无忌、赵胜、黄歇、田文.战国时代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

安宁区13233639422: 一字千金的故事 100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笃哑胃乐: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 (名子楚,当时在赵国做质子■抵押品)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 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