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人买履》讽刺了怎样的人?《囫囵吞枣》的寓言故事和寓意

作者&投稿:止咐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宋·白王廷《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2]
  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弟子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一个枣也."遂绝倒.译文:有个客人说:"吃梨子对牙齿有好处,对脾却有损伤;吃枣子对脾有益处,对牙齿却有损害."
有一个傻瓜年轻人听了这话,思考了很久,说:"我想到一个好办法:吃梨子的时候,只嚼不吞,它就不能损伤我的脾了;吃枣子的时候,只吞不嚼,它就不能损伤我的牙齿了."
有个喜欢开玩笑的人说:"你真是囫囵吞枣呀!"
大家听了,都笑得前俯后仰.寓意:世间的事大都有利有弊.兴利除弊要有恰当的办法.似是而非,"囫囵吞枣",只能惹人发笑.


”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它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则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郑人买履讽刺的思想是什么?
B项正确,郑人买履,是说有个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郑人买履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C项正确,坐井观天,说的是青蛙坐...

郑人买履讽刺了哪种人
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一、典故故事。从前有一个郑国人,想去买一双新鞋子,于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自己的座位上。(郑国人)到了集市,却忘了带上尺码。(郑国人)挑好了鞋子,才发现:“我忘了带尺码。”就返回家中拿尺码。

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郑人买履道理
郑人买履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只相信教条,而不注重客观现实的人,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郑人买履的故事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为: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郑人买履讽刺了怎样的人
《郑人买履》讽刺了死守教条、不信实际不知变通的人。《郑人买履》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讲述了一个郑国的人只相信自己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而且连鞋子也没有买到,成为众人的笑柄,讽刺了那些死守教条、不信实际不知变通的人,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从实际...

《郑人买履》的道理是什么
《郑人买履》的道理是告诉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不要死守教条。郑人买履讲述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而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恪守陈规、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告诉我们遇事要随机应变,不要死守教条。郑人买履是先秦时的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

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要举例
请采纳郑人买履,既是一个成语,又是一个典故,更是一寓言,说的是郑国人因过于相信“尺度”,造成买不到鞋子的故事。...讽刺意义: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郑人买履文言文哪句话讽刺了这个买履的郑人
揭示了郑人拘泥于教条心理,依赖数据的习惯。常比喻做事死板,不会变通的人。它告诉人们,遇事要实事求是,要会灵活变通,不要死守教条。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想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这则寓言讽刺了固执迂腐,因循守旧,不知变通的蠢人,告诉人们做事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的对策。拼音:zhèng rén mǎi lǚ 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译文...

郑人买履 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要成语)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书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书本上写得有的,他...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讽刺了怎样的人?《囫囵吞枣》的寓言故事和寓意 -
文曲吗替: 讽刺了那种因循守旧、固执己见、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宋·白王廷《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 【典故】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文言文从而讽刺了什么人 -
文曲吗替: 讽刺了那些固执己见,死守教条,不知变通,不懂得根据客观实际采取灵活对策的人.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分别讽刺了怎样的人 -
文曲吗替: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取舍不当,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不知轻重的人 .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 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要成语) -
文曲吗替: 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拟规画圆...讽刺了照老规矩办事,不知道变通的人.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这则小短文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
文曲吗替:[答案] 讥笑那些不顾客观实际,搞教条主义的人. 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分别讽刺了怎样的人 -
文曲吗替:[答案] 郑人买履这个故事说的就是不顾客观实际而墨守成规的人,常常会做出荒唐可笑的事来. 买椟还珠讽刺了那些:取舍不当,主次颠倒,本末倒置,不知轻重的人 .

阳江市17872009458: 五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的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人 -
文曲吗替:[答案] 讽刺了那些做事死板教条,不会灵活变通的人.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讽刺了哪些什么样的人 -
文曲吗替:[答案] 讽刺了那些死守教条,不顾客观实际的人.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这则寓言讽刺了怎样的人 -
文曲吗替: 《郑人买履》是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讥讽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相信客观事实的人.同时也说明了现代社会的一些蠢人蠢事,有教育意义.

阳江市17872009458: 《郑人买履》讽刺了什么样的人 -
文曲吗替: 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的教条主义者,说明因循守旧,不思变通,终将一事无成. 郑人买履,是先秦时代一则寓言故事,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 《韩非子》 是在韩非逝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