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原文中最能体现中国养生文化的精髓是哪一句???为什么?

作者&投稿:仲长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黄帝内经是中国养生文化的经典?你认为原文中最能体现中国养生精髓的话是哪句,为什么~

《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是“治未病”。 《黄帝内经》中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的肝脏出了问题,不要指盲目的治疗肝脏,还要从其他未生病的脏器着手。肝属木,肾属水,水生木,心属火,木生火。 所以也要从肾脏和心脏上着手治疗。
  而“不治已乱治未乱”的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公司的管理模式上出了问题,造成了混乱。不要指盲目的解决当前的混乱,而要从造成混乱的原因,和混乱将会导致的后果着手。简单的说,就是把前头和后面两端解决,中间的那段麻烦也就不存在了.... 《黄帝内经》系统的阐述了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丰富和提高了哲学理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凝聚了无数先人的经验和智慧,它不仅是中医学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也是一部具有人文科学特色的医学巨著。
黄帝内经》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其医学理论是建立在我国古代道家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反映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 黄帝内经成编於战国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总结了春秋至战国时期的医疗经验和学术理论,并吸收了秦汉以前有关天文学、历算学、生物学、地理学、人类学、心理学,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确立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 成为中国医药学发展的理论基础和源泉。
  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学著作《黄帝内经》收载的成方13首中,就有10种中成药,并有丸、散、酒、丹等剂型。
   《黄帝内经》是早期中国医学的理论典籍。世简称之为《内经》。最早著录于刘歆《七略》及班固《汉书·艺文志》,原为18卷。医圣张仲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为伤寒杂病论”,晋皇甫谧撰《针灸甲乙经》时,称“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九卷》在唐王冰时称之为《灵枢》。至宋,史嵩献家藏《灵枢经》并予刊行。由此可知,《九卷》、《针经》、《灵枢》实则一书而多名。宋之后,《素问》、《灵枢》始成为《黄帝内经》组成的两大部分。
  《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呢? 内经,不少人认为是讲内在人体规律的,有的人认为是讲内科的,但相关专家认为《黄帝内经》 是一部讲“内求”的书,要使生命健康长寿,不要外求,要往里求、往内求,所以叫“内经”。也就是说你要使生命健康, 比如有了病怎么治病,不一定非要去吃什么药。
  实际上《黄帝内经》整本书里面只有13个药方,药方很少。它关键是要往里求、往内求,首先是内观、内视,就是往内观看我们的五脏六腑,观看我们的气血怎么流动,然后内炼,通过调整气血、调整经络、调整脏腑来达到健康,达到长寿。所以内求实际上是为我们指出了正确认识生命的一种方法、一种道路。这种方法跟现代医学的方法是不同的,现代医学是靠仪器、靠化验、 靠解剖来内求。中医则是靠内观、靠体悟、靠直觉来内求。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摘自《上古天真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己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摘自《四气调神大论》

个人感觉这几段最有代表性,它指出了养生与“道”的关系。这是其中的精华所在。其实,“道”也是整个中华文化中最精髓的东西。

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什么是恬淡虚无 ,就是一个字“静”,要静,要虚静。这是《老子》的一种思想,后来老子大量引用:“至虚极,守静笃”。为什么现代的人那么浮躁?这个浮躁不是说现在竞争压力大,而是因为心不静。恬惔虚无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这个是最重要的。
在恬惔虚无心态的基础上,真气从之是指一种修炼的方法、真气运行的方法,怎么运行真气,后来的道教,“内丹”养生就引用了真气从之的修炼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小周天、大周天。任脉、督脉。这个方法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恬惔虚无的。
“精神内守”就是说“精神”不要外泄,精气和神气留在体内,不要外泄。这样的话还有什么病呢?什么病都没有了,“病安从来”。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正文第一句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黄帝内经》原文与翻译1
黄帝探寻生命奥秘,上古智慧揭示养生真谛 在古老的《黄帝内经》中,养生之道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古人懂得顺应阴阳,生活起居严谨有度,形神合一,以求长寿。人的生命历程,由肾气主导,滋养着生命的活力。每个人的养生法门各异,但核心在于尊重自然,节制欲望,以达到身心和谐。女性的肾气与生育息息相关...

玉机真藏论原文及翻译
《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原文: 黄帝问曰:春脉如弦,何如而弦?岐伯对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帝曰:何如而反?岐伯曰: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帝曰:春脉太过与不及,其病皆...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出自黄帝内经的哪一篇章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的经典之作,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其中《素问》主要是对中医基础理论的阐述。在《素问·调经论》这一篇章中,探讨了人体经脉的调和以及气血的重要性。原文中提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强调了气血对于人体的重要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最...

黄帝内经素问注序原文及翻译
班固《汉书·艺文志》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素问》就是《内经》中的九卷,加上《灵枢》九卷,便是《内经》的卷数。虽然几经年岁推移,朝代变革,但是对《内经》的传授和学习依然存在。担心学习者不是适合的人,因而时常有秘藏不授的内容。所以第七这一卷,主管教育的官员隐藏了它,遵行的...

《黄帝内经》文言文怎样翻译?
2.求这段译文在《黄帝内经》中的原文以及标题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最后一段)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黄,其上下经...

治疗失眠,《黄帝内经》中的“失眠第一方”不可不知!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看看《黄帝内经》中关于失眠的记载,还有那个有着“失眠第一方”美称的方剂是怎么配伍的吧。 一、病名 原文: 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灵枢·邪客》) 译文: 邪气侵犯人体,有时使人不能闭目入睡,是什么病机造成的? 二、睡眠机理 原文: 阳气尽阴气盛,则...

什么叫精神内守? 怎么做?
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原文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医养生的高度总结。主要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要保持清心寡欲、内敛自省的精神状态,追求清净自然的生命状态。这种状态应该是最符合生命进程的、能使生命如细水长流般长九而坚韧。在这句话中的“...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文及译文分别是什么?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寓意是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现代也引述暗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

黄帝内经原文白话文
黄帝内经是中医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医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容涵盖了医学、哲学、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医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黄帝内经中,有一篇非常重要的篇章,叫做《灵枢·本神》。这篇文章讲述了人体生命的本质,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人体生命的本质 《灵枢·本神》...

《黄帝内经. 灵枢篇.百病始生第三十八》
一、论述百病发生的原因,有外来致病因素和精神致病因素,而最根本的因素是人体正气的不足,提出了“两虚相得...【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

新兴县18427371325: 《黄帝内经》是中国养生文化的经典,你认为《黄帝内经》原文中最能体现中国养生文化精髓的是那一句话,写出你的理由?
蔡闵麦克: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什么是恬淡虚无 ,就是一个字“静”,要静,要虚静.这是《老子》的一种思想,后来老子大量引用:“至虚极,守静笃”.为什么现代的人那么浮躁?这个浮躁不是说现在竞争压力大,而是因为心不静.恬惔虚无是一种平和的心态,这个是最重要的. 在恬惔虚无心态的基础上,真气从之是指一种修炼的方法、真气运行的方法,怎么运行真气,后来的道教,“内丹”养生就引用了真气从之的修炼方法,这个方法包括小周天、大周天.任脉、督脉.这个方法实际上是帮助我们恬惔虚无的. “精神内守”就是说“精神”不要外泄,精气和神气留在体内,不要外泄.这样的话还有什么病呢?什么病都没有了,“病安从来”.

新兴县18427371325: 《皇帝内经》原文仲你认为最能体现中国养生文化精髓的是那一句,为什么 -
蔡闵麦克: 个人认为皇帝内经归结起来精髓不外乎于十个字:救治于后、不若摄养于先. 意指与其得了病找大夫医治,不如在未得病之前积极养生防护.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预防医学. 有很多朋友认为自己现在身体很好,没有必要养生,什么时候有病了再开始.中国古代就有: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之说.就是说高明的大夫让人不得病,不高明的大夫治疗已经发生的病.通俗一点就是在没有病的时候就要养生,避免生病,而不是在生病了才想起养生.

新兴县18427371325: <黄帝内经>论养生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
蔡闵麦克: 顺其自然,法于阴阳;志闲少欲,恬淡虚无;精神内守,能形与神俱.

新兴县18427371325: 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方法有? -
蔡闵麦克: 第三章 认清体质,把养生养到实处——辨清体质好养生 ◎第一节 《黄帝内经》中秘藏体质养生的智慧 《黄帝内经》最早涉及体质养生 体质受先天、后天因素共同制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造成体质差异 体质影响疾病的产生与发展 ...

新兴县18427371325: 如何养生最好?
蔡闵麦克: 自古以来,快乐生活和健康长寿一直都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所以,如何养生也就自然成了一个永无穷尽的话题.说到养生,必然会联想到医学,究竟是西医的养生方法好,还是中医的养生方法好,似乎是一个被人们争论的焦点,甚至还有“养生...

新兴县18427371325: 养生与食疗的问题~!急求帮忙~!!!急~!
蔡闵麦克: 1.夏季养生 南方清热,南方人十之有八九阳虚寒湿 2.《内经》的养生里头有一个“春夏养阳”这麽一个提法,这是古代几千年实践得出来的一个非常正确的结论.我们中医讲究治未病,治未病并不是说没有治那个没有病的人.而是在治未病以前...

新兴县18427371325: 《黄帝内经》中指出的养生学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蔡闵麦克: 中医养生学,指的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特色来研究人类生命规律,阐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中医养生学主要包括顺...

新兴县18427371325: 什么是中华养生之源头
蔡闵麦克: 中华养生之源头,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

新兴县18427371325: 什么叫精神内守? 怎么做? -
蔡闵麦克: 这句话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原文是“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医养生的高度总结.主要是指人在生命过程中,要保持清心寡欲、内敛自省的精神状态...

新兴县18427371325: 内经养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哪些 -
蔡闵麦克: 内经养生的主要原则和方法有:《黄帝内经》,是中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巨大的经典著作,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它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古代养生学成就,迄今为止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指导意义.其养生理论系统而丰富,可以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