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文及译文分别是什么?

作者&投稿:蔚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医古文《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原文及译文在线等~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因此圣人不是在生病之后才去治疗,而是在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就进行预防;不是在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调理,而是在身体的功能还没有紊乱的时候就进行预防,说的就是这些道理。
疾病已经生成然后才去用药治疗,身体的功能紊乱之后才去进行调理,打一个比方,就像是口渴了然后才去掘井、战斗已经开始了然后才去铸造武器—样,不是太晚了吗?
出自《四气调神大论》,选自先秦佚名《黄帝内经·素问》。




扩展资料
《黄帝内经》又称《内经》,是中国最早的典籍之一,也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之首。相传为黄帝所作,因以为名。但后世较为公认此书最终成型于西汉,作者亦非一人,而是由中国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指出的那样,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中国医药文化发祥之早。实非一时之言,亦非一人之手。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
《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从整体观上来论述医学,呈现了自然、生物、心理、社会“整体医学模式”。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治已病治未病

好的,以下是《不治已病治未病论》的现代汉语翻译:
最好的医生,是预防疾病的发生,治疗还没有发生的病;较好的医生,是提前治疗,治疗刚刚发生的病;一般的医生,是治疗已经发生的病,让已经衰败的脏腑经脉能够恢复;下等的医生,是治疗已经发生的重病,治疗病人已经虚极的病症。所以,圣人治疗疾病,攻治七分,保护三分。如果不知道用饮食的方法来保护,就是攻治十分,也仅有五分的功效。所以,十分的病,先以食疗,食疗不愈,后用药石,药石无效,在仓上治疗。所谓仓上治疗,就是在病人身上用针灸药砭等治疗方法。如用针砭治疗,针灸手十二井穴及经渠、太渊等处,病入一寸,针下三分,刺深三寸,留针久停。在左手掌按病人的承位
,医工以右手指按肩前委阳穴,左手中指点压右手中指梢头指甲上部位
井穴。如用小针治疗,要使针如箭头形
,气至针下气通为止
。如用灸法治疗,根据病人年龄、身体肥瘦程度来决定艾柱大小及壮数多少
。再从肌肉多少来决定艾柱多少。如用砭石治疗
。要水寒、手法熟练、砭石大小适中
。砭出紫癜为正常现象

《不治已病治未病》出自《黄帝内经》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寓意是要防病于未然,不要等病入膏肓了才四处求医。现代也引述暗示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译文

所以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子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临渴而掘井,战乱发生了再去制造兵器,就一切都晚了。

扩展资料:

“治未病”之道

1.法于自然之道

顾名思义,顺应自然规律的发展变化,起居能顺应四时的变化:春三月,应晚睡早起,舒缓身体,以使神志随生发之气舒畅;夏三月,应晚睡早起,不要厌恶白天太长,应使腠理宣统,使阳气疏泄于外;秋三月,应早睡早起,保持意志安定,使精神内守;冬三月,应早睡晚起,等到太阳出来再起床。

2.调理精神情志

即保持精神上清净安闲,无欲无求,保持心志闲舒,心情安宁,没有恐惧,调整自己的爱好以适合世俗习惯,不生气,不使思想有过重的负担,以清净愉悦为本务,以悠然自得为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气调神大论



原文: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出自《黄帝内经》第二篇 四气调神大论
译文:
因此圣人不等病已经发生再去医治,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如同不等到乱子已经发生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乱子发生之前,就是这个道理。

是以圣人不知己病治未病,从圣人的角度理解已字应为己字,是字说,庄子齐物论解释为是以无有未有,以此可以看出黄帝首先强调的是心的作用,先从心入手所以不治己病治未病


治未病思想是谁提出来的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是至今为止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黄帝内经》,是什么意思?
“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简单的直译就是“不治疗已发生的病变,治疗未发生的疾病,不治疗已经乱了的世道,治疗未乱的世道”这恰恰说明了中医临床对预防疾病的重视。也体现了中医对未病时的病症的把握。中医认为病不是一下就得来的,病的产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治疗未病的中医...

为什么说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你怎么看?
这是出自《黄帝内经》的一句话。《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

治未病的名言名句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是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关于治未病的名言名句。详细 “治未病”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理念,强调预防疾病的重要性,远胜于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这一理念体现了中医对于人体健康与疾病关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疾病预防的积极态度。在中医理论中,...

最早提出治未病的书籍是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理念的书籍。《黄帝内经》中阐述了“上工治未病”的著名观点。书中写道:“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春局不亦晚乎?”这一理念至今仍对中医学产生深远影响。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文章
魏文王又问:“那么,为什么是你最出名呢?”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

为什么说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
上医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念源自中医学,深刻体现了中医理论的精髓。这一理念包含两个重要方面:一是未病先预防,如通过接种疫苗、顺应自然规律等方式来保护身体;二是既病防变,即在疾病初现端倪时,采取措施防止病情恶化或转化为其他疾病。中医理论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言“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问·四季调神大论篇》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答案】:B 这段文字是指医术高明的医生能在病情潜伏之时掌握病情并早期治疗,若病患已经发生才给予治疗,就如同口渴了才挖井取水,临到打仗才铸造兵器,为时已晚,是现有可考记载中对治未病思想的最早概括,因此治病首先要以预防为主。

最早提出治未病的书籍是
《黄帝内经》是最早提出“治未病”理念的书籍。其中所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意指高明的医生重在预防疾病,而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中医的“治未病”思想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未病先防主要强调养生,包括顺应自然、调养精神、保持阴阳平衡等。顺应...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什么意思
不治已病治未病的意思是:在疾病未发生或处于萌芽状态时进行预防和治疗,而不是等到疾病已经明显出现症状后再进行治疗。这是一种强调预防、注重健康的医疗观念。详细解释如下:一、预防为主的理念 “不治已病治未病”反映了一种预防为主的医疗观念。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工农区13378299023: “上医治未病”出自哪篇文章?想要那一段原文! -
居古秘诀: 出自:《黄帝内经》,相传为黄帝所作,实际是历代黄老医家传承增补发展创作而来.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余闻气有逆顺,脉有盛衰,刺有大约,可得闻乎?伯高曰:气之逆顺者,所以应天地阴阳四时五行也;脉之盛衰者,所以候血气之...

工农区13378299023: 黄帝内经中“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啥意思 -
居古秘诀: 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疾病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三是预后防止疾病的复发及治愈后遗症.

工农区13378299023: 学习了黄帝内经对生活和认识有什么影响 -
居古秘诀: 《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素问》重点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治疗原则以及针灸等内容.《灵枢》是《素问》不可分割的姊妹篇,内容与之大体相同.除了论述脏腑功能、病因、病机之外,还重点...

工农区13378299023: 张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原文翻译注释 -
居古秘诀: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 张仲景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

工农区13378299023: 有一句话叫“未病先防”怎么做才算的上是未病先防呢? -
居古秘诀: 未病先防,即病防变.这是中国医学《皇帝内经》提出的预防思想,原文是:“夫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辟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锤岂不晚乎?”一代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这都是中国最早的预防思想.《内经》上说: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说人只所以得病内因是主要的,外因只是诱发条件.所以我们要内强素质,保持安泰的心情,平时多注意锻炼身体,疾病就很难入侵.

工农区13378299023: 中医“治未病”的理念的三层含意是什么?
居古秘诀: 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治未病”的概念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工农区13378299023: 如何评价传统养生有没有效果 -
居古秘诀: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的奥秘 祖国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发展过程中融合了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诸多的因素,集中华民族数千年养生文化于一身,以独特的理论体系为基础,以丰富的临床经验为特点,在世界传统养生文化中...

工农区13378299023: 黄帝内经有没有具体的历史可查性 -
居古秘诀: 《黄帝内经》是医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典籍.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工农区13378299023: 皇帝内经第2章全文谁有?~ -
居古秘诀: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