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始无明,一念无明与贪嗔痴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茶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善友简明的解释一下阿赖耶识、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的区别和联系~

(个人见解)
阿赖耶识。就是个大仓库。装满前后世的善恶习气。
一念无明。就是犯了贪嗔痴了。住相了。迷失了。
无始无明。这个是有人要问。这第1个一念无明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就回答说:没有开始的时候。无始以来就有。这么着就出了个无始无明。
金刚经云:(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个过去现在未来的。三世之心。都没有独立自性。都是无常。都不可得。
所以在空性智慧里没有什么。过去现在和未来。
无明也不存在说有什么过去无明。现在无明。未来无明。第1个无明。第2个无明。的问题。
(随便说说的。不知对错。看看其他师兄怎么说吧)
---------
南无阿弥陀佛。祝大家吉祥如意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无明:佛教用语,指不明白的道理、不理解的世间真相,简单地说就是“愚痴“。
  无始无明:没有开端、起始的“愚痴“。
  一念无明:是因欲念而产生的“愚痴“。

  什么是无始无明又称为上烦恼。无始无明即是佛子不明法界实相,不知如来藏真如性相,不知如来藏种种功德体性。如是无始无明,只要佛子不起心去探究五蕴出生的根源何在?只要佛子不起心去探究万法出生的根源何在?则无始无明不会与佛子的七识心相应,但如是无始无明始终存在,不会自动消失,故名无始无明,无始劫来一直存在故,无始劫来未曾与众生觉知心相应故。

  一念无明又称为起烦恼。四住地烦恼能生一切起烦恼,所以众生的妄想妄念随灭随起,烦恼不断。一念才灭,一念又起,所以称为一念无明。这个一念无明乃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不明白五蕴的空幻,所以对四种住地所涵盖的六尘及五蕴贪爱不舍,业相不减,业种滋长。业种不净的缘故,而生一切起烦恼轮转生死。

无始无明, 是不知, 因不知而颠倒行、颠倒想,就是12因缘的无明缘行

一念无明或者当下无明 , 就是不见, 于六触入处不能如实知见, 起心动念不能如实知见

修四念处的时候, 于五蕴生灭、六触入处集灭如实知见, 就是当下明

当下无明, 后面必然生贪嗔痴

随着修行当下明越来越多【打成片】, 知也越来越多, 无明就越来越少,贪嗔痴就越来越少

(四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云何为五?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若诸沙门、婆罗门,见有我者,一切皆于此五受阴见我。诸沙门、婆罗门,见色是我、色异我、我在色、色在我。见受、想、行、识是我、识异我、我在识、识在我。愚痴无闻凡夫,以无明故,见色是我、异我、相在,言我真实不舍;以不舍故,诸根增长;诸根增长已,增诸触。六触入处所触故,愚痴无闻凡夫起苦乐觉,从触入处起。何等为六?谓眼触入处,耳、鼻、舌、身、意触入处。如是比丘,有意界、法界、无明界。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触故,起有觉、无觉、有无觉、我胜觉、我等觉、我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觉,皆由六触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触入处,舍离无明而生明,不生有觉、无觉、有无觉、胜觉、等觉、卑觉、我知我见觉。如是知、如是见已,先所起无明触灭,后明触觉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见惑——是知见上的迷惑错误,如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五不正见;
思惑——是思想上迷惑错误,如贪嗔痴慢疑等五烦恼
尘沙惑——是菩萨的惑,菩萨化度众生,如果不通达如尘如沙的无量法门,则不能完成教化众生的事业,故名尘沙惑。
无明惑——亦称根本无明,能障蔽中道实相之理,断尽即成佛。
从以上的佛教术语的定义,大概可以知道无明与贪嗔痴的关系。贪嗔痴属于粗重的烦恼,,无明是烦恼根本,表现特征的性质不同。修行者大彻大悟无明就断一分,贪嗔痴就会随之而断了。禅宗修行,就是从断无明着手,直达根本,所以称见性成佛,无明断一分贪嗔痴随之而断超越轮回。其他宗派从断贪嗔痴着手,先断贪嗔痴进一步渐渐断无明。

无始无明,就是不明真相。
一念无明,就是自心有染。
贪嗔痴,就是执念。
这几个作用是因果关系。
因为不知道什么是真实,所以自心被妄想执着所遮蔽。从而颠倒梦想。

因果关系。由小到大。
无明其实就是无聊,无聊就生妄动,
妄动就造业解闷,后生贪嗔痴。


佛教说的无明究竟是什么意思?怎么破除无明?
有爱住地:是指于无色界的四空定中,虽然没有色阴,但是有受想行识四阴——能知能作主的心还存在。因为贪着无色界中的心的境界而产生无色界的苦果。这四种住地的无明生起一切的烦恼叫做“起烦恼”,总称一念无明烦恼。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

佛教:一念无明而生万法。请问佛可知无明是如何产生的?无明到底是什么...
无明,称为“独头”,也就是没有开头,无明与佛性同时存在,犹如金矿出矿时,金子与泥沙包裹在一起则为矿石。好比佛性是金子,无明是污垢的泥沙,一同出来。而只有不断修行佛法,最终破掉无明,犹如清洗金矿,将那些如石头,泥沙的无明洗净,去除,最终剩下如金子般的佛性。

谁能解释下一念无明什么意思?
一念无明:生死轮回的虚妄之锁 在佛教哲学中,一念无明描绘的是众生内心深处的困惑,即前一念消逝后,后一念紧接着生起,这种念念相续如同流转不息的河,使人沉溺于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的轮回之中。人们误将瞬息万变的阴界入(五蕴)视为永恒不变的自我,这种对虚妄自性的执着,就是导致无明的...

小乘的无明和大乘的无明有何不同
一念无明是阿赖耶识从无始劫以来累积留存下来的。一念无明无始有终,是众生轮回的原因,断尽一念无明,就断了轮回的种子,舍报后可以取涅盘。故二乘辟支佛及阿罗汉都已永断一念无明,一切妄想烦恼永不复起,舍报以后必定取证涅盘。无始无明不是从众生的根尘识中来,这种无始无明从无量劫以来不与众生心相...

一念无明什么意思
一念无明中“无明”是指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意思。“一念”是来源于佛家的“一念代万念”的说法。主要意思就是一切的起因都是来源于“念”,错误的念头最终也会遮蔽内心的光明和本性。据悉,“一念无明”一词,是来源于在2017年4月7日的电影《一念无明》,电影是由黄进执导,曾志伟、余文乐、金燕玲、...

请问如何破除无明?南无阿弥陀佛
全部佛经上所讲的都是破除无明的方法。主要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其中,最为大家熟悉的破无明的方法,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祖师们反复讲过的。念一句,就破一点。一直念到一心不乱,就能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是大菩萨。只有到成佛的时候,才完全破除无明。

如何断尽一念无明?
一念无明不可破,只有无始无明可破,无始无明破后,一念无明随即破尽。比如我们在入睡时突然做了一个梦,这个梦是因为什么做的呢,“似乎”没有原因,什么时间做的呢,也不知道。梦的过程中,我们不知道是在做梦,把一切梦境里的一切相,当成了实有。这时候我们就在“无明”中了,也就是在“迷”...

如何理解“一念无明”?
好比我们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状态,两种状态虽然天壤之别,但其实只是一念之隔; 而从梦中醒来,也是一念之隔。无明 与 开悟,也是一念之隔。

万法源于一念无明,何来一念无明?
你此一问,即是“无明”之源。《楞严经》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句话告诉我们,无明来源于“立知”,即“哦,我知道了”。如果不用识心而用真心,知道得清清楚楚,但不会去想,“哦,我知道了”;当我们知道一个东西,反复去想,这是为什么呢?想明白,就是妄想,反而离智慧越来越...

众生原本清净,只因一念无明。既然原本清静,为何又有一念无明?这一念无 ...
朋友这个问题很深入,值得我们反省。原本清净,又起无明,可见清净和无明是一。《华严经》开示的好:“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真妄即一,若无妄想,自然不起无明烦恼;若无分别,一切平等对待,无有善恶,高下而已。这个道理不好懂,贵在深入解行,随缘取舍。南无阿弥陀佛!

乐业县18833844251: 问佛众人有没有没饭错的? -
兆剑厄多: 众生没有不犯错的.为什么?烦恼主要是贪嗔痴,这里谈谈痴.痴就是愚痴,无明的意思,众生都有痴,这也是犯错.无明分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一念无明产生烦恼障,无始无明产生所知障,烦恼障令我们解脱生死轮回,所知障令我们不能见法界实相.众生都有这两种无明,所以解脱不了生死轮回,也见不到法界实相,所以众生破不了痴,没有不犯错的.

乐业县18833844251: 什么是佛教的解脱和如何得解脱 -
兆剑厄多: 咒的意思就是陀罗尼,就是总持的意思,也就是把复杂的,高深的法义总持归纳,所以具有相当大的功德. 所以换言之咒本身就是一种开示. 有没有念一遍当即就解脱的咒哪? 需要知道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每一众生根器是不一样,比如...

乐业县18833844251: 何为“无明”. -
兆剑厄多: 什么是无明?无明是佛学的名词.在小乘佛法里,无明是十二因缘的起首,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我们的思想情绪都是无明,生从哪里来?死向何处去?...

乐业县18833844251: 什么是痴?为什么?(佛教里的) -
兆剑厄多: 1、痴这个词在佛教用语中是“三毒”之一,基本解释如下: 佛教语.贪、瞋、痴"三毒"之一.梵语moha,也译作"无明".谓愚昧无知,不明如实之事理.如:痴定(枯坐无慧);痴箭(害人害己的邪念). 2、详解如下: 又作无明....

乐业县18833844251: 无始无明是什么意思? -
兆剑厄多: 一、无始无明是凡夫愚人(凡夫与阿罗汉等)不能相应的烦恼.当然是开悟破初参以后才会相应. 二、无始无明由前经文所举可知即是所知障,而一念无明则是阿罗汉与辟支佛所断的四住地无明,也是障碍凡夫众生出离生死的无明.而无始无明则是障碍成佛而不障碍出离生死. 三、凡夫只能与一念无明相应,藉由解脱法的学习渐渐断除此无明,而要断除一念无明,其实就是断除我见与我执--见一处住地无明(我见)与欲界爱无明、色界爱无明、无色界爱无明(此三者即我执)

乐业县18833844251: 佛教中说的'无明'是什么? -
兆剑厄多: 全部都复制来的资料看了心酸``` “无明”也就是佛口里的“贪嗔痴”当中的痴``` 但是这个痴没办法直接了断```因为只要没有看到宇宙万物的真相时```所有所有的众生都是属于“无明”的 前提条件是断了贪和嗔``而断贪和嗔不是控制```是要断除```则需要破我执```身见```都是有关联的 佛希望世人能有正见和正知去看事物```有助于我们控制“无明”的发展```但不能断除它``` 所以一辈子都信佛听佛讲佛的人```都不能成佛```因为以上的行为都存在最微细的法执```所以说菩萨和佛是平等的```只是菩萨甘愿化身讲经说法普渡众生```因为菩萨也没有佛的果位高```可能说多了一点题外话``` 相信你有心了解佛```是一份福份```望能珍惜

乐业县18833844251: 缘觉十二因缘的无明是什么 -
兆剑厄多: 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为实不坏我,故令阿赖耶识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而执名色,遂至轮转生死.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两个部分:一念无明,无始无明. 1 ,一念无明包括四种:“见、欲、色、有”四种住地烦恼. 见一处住地:...

乐业县18833844251: 无明、我执和六根本烦恼心所的关系? 是痴心所对应无明吗?我执对应哪些心所? -
兆剑厄多: 不是一个概念,不能这么对应.无明、我执是根本,总体,六根本烦恼心所是具体表现. 无明是指不知意识心之虚幻,执为实不坏我,故令阿赖耶识起行支,依于末那之执我而执名色,遂至轮转生死.大乘佛法把无明分成两个部分:一念无明,...

乐业县18833844251: 哪位大明白人可以回答:佛为什么会有最初的一念无明? -
兆剑厄多: 楼主您好!无明分为两种:一念无明,无始无明.所谓无明,意思是对真相的认识有偏差,在误解情况下形成的身口意行,带来种种障碍.所以,无明有时候又叫“烦恼”.举个例子:凡夫最大的无明,是把这个身体及意识心当做是真实不坏的...

乐业县18833844251: 既然本性清净为什么有贪噌痴 -
兆剑厄多: 六祖开悟时说: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贪嗔痴也在万法之中呀.从有体有用这角度上说,本不动摇、本自清净的自性是体,一切万法是用.烦恼与智慧从理体上说,没什么区别,都是自性的作用,烦恼是迷惑时所起的作用,智慧则是觉悟后起的作用.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水与冰都有湿性,我们把湿性比喻成自性,那么水与冰就是湿性的作用,再把水比喻成智慧,作用无量无边,固执的冰块喻为烦恼,作用则十分有限.众生之所以为众生,是因为存有一念虚妄的迷情,破此迷情,贪嗔痴就能转为度众生的作用,比如示现反面教材,就是智慧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